好丽友“派节”创新营销_第1页
好丽友“派节”创新营销_第2页
好丽友“派节”创新营销_第3页
好丽友“派节”创新营销_第4页
好丽友“派节”创新营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丽友“派节”创新营销 2014年好丽友“3.14派节”已落下帷幕。据不完全统计,仅3月14日当天,便有近110万人次参与,而整个“派节”期间,“派节送派给好朋友”的呼声不断高涨,最终引来超过千万人次参与活动,在呼唤友情高涨的“浪潮”中,将“3月14日派节是和朋友一起过的友情节”理念传递下去。 “派节”是知名休闲食品品牌好丽友结合自身的“好丽友 好朋友”品牌理念,将3月14日与数字中的“”进行融合确定为“友情节”,寓意着朋友之间的情谊可以像一样无限延伸。从2012年到2014年,“派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捧,已经成为朋友之间表达友谊的重要节日。通过“派节”平台,好丽友主动运用网络传播渠道,以独特的创意不断创造新鲜丰富的活动内容,让“派节”覆盖更多的年轻人,同时提升品牌忠诚度。自2012年“派节吃派”到2013年线上“晒友情”,以及2014年风靡网络世界的转发给好友“友情漫画”和“派节限量版包装”,“派节”总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创造新的营销焦点。 “友谊纪念日”,延伸品牌营销空间 在网络上,关于“派节”的来历有不同的版本。有一种说法是,“派节”来自于我国伟大数学家祖冲之测定的圆周率(中文发音派)这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祖冲之测定圆周率1500年后,小小的“穿越”到了美国旧金山市,每年3月14日下午1点59分,人们手里举着各式馅饼(Pie)围着当地博物馆绕行3.14圈,以庆祝“ Day”的方式纪念这一伟大的数学发现。 好丽友(中国)派产品品牌负责人静北介绍说:“正式让 Day / Pie Day回归中国的第一步,是要给它取个漂亮而又传统的中文名字,让每个年代的人都易于接受和便于记忆。2012年春,经过多方讨论,我们决定将派节作为其正式的中文名称,又因好丽友、好朋友的快乐友情理念,3月14日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纪念友情的特殊节日。3月14日这天吃派,既能够分享美好的食物,又意味着享用者的友谊能够无限长久。” 自2012年好丽友正式将“派节”引入中国,至今已举办了三届。如今,好丽友“派节”创新营销模式已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好丽友“派节”已成为“友情节”的代名词,像端午节吃粽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一样,“派节”就以在朋友之间分享快乐的派为纪念方式。 社会化传播,互联网思维的“晒”友谊 在互联网时代,只有有效地整合资源、利用资源,以独特的创意策划相应的品牌推广活动,吸引消费者主动参与、互动,才能让品牌具有黏性,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比如小米,在创建之初便通过网络平台不断发起创意独特的品牌推广活动,从默默无名到最终成为国内手机行业数一数二的品牌。 对于在休闲食品行业内外广为人知的好丽友,显然不需要网络太多的加入就可以与消费者形成默契。但好丽友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运用互联网平台,从2012年“派节”活动通过新浪微博与校园活动相结合,到2013年将“派节”活动主阵地移向腾讯微博,再到2014年综合运用新浪、腾讯微博,“派节晒友谊”已经成为网友参与“派节”的重要方式。 内容制胜,让每一次期待都出乎意料 在网络营销时代,内容是传播制胜的核心。适合营销环境,又能满足消费者感情需求,是好丽友“派节”内容创新的出发点。 2012年,好丽友第一次将“派节”引进中国,就充分利用新浪微博进行线上造势。而在线下,好丽友深入北京、上海两座一线城市的四所高校,并启动商超终端促销模式,掀起了“派节是友情节”的高潮。2013年,继首届“派节”取得成功后,好丽友再次将聚焦点放在网络上,将“派节”活动主阵地移向腾讯微博,邀请网友在好丽友腾讯官方微博平台上DIY定制友情卡,再次掀起网络狂欢节一样的旋风,让更多的网友与好朋友一起“晒友情”,将“让友情像一样无限”的信念传递下去,2013年仅“派节”当天就吸引了近1100万人次参与其中。 2014年,好丽友又一次创新营销模式。好丽友邀请漫画家创作“友情漫画”和“派节限量版包装”,同时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扩大网友参与的入口,在网络上聚拢了强大的人气。在线下商场终端,“派节”卖场同样吸引了众多消费者。2014年“派节”活动期间,一位正在购买商品的女性消费者表示:“好丽友派节的漫画故事搞笑吸引人,我身边就有战五渣似的好朋友。”好丽友正是通过独特的创意吸引消费者互动,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参与成就感,提升品牌忠诚度,进而促进产品销售。 在营销3.0时代,市场环境更加透明,消费者消费日趋个性化、定制化、情感化,营销传播不再像以往一样单纯追求对消费者进行信息灌输,而是以媒体创新、内容创新、传播沟通模式创新征服目标受众。 正是基于对消费者的洞察,好丽友建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