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十一项的临床意义_第1页
尿液分析十一项的临床意义_第2页
尿液分析十一项的临床意义_第3页
尿液分析十一项的临床意义_第4页
尿液分析十一项的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尿液分析十一项的临床意义(1)蛋白质(PRO):在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原尿)中,主要含有一些低分子蛋白质,它们的总量约为0.100.20g/L(1020mg/dl).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通过上皮细胞的胞饮和吞噬作用,这些低分子蛋白质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因此在正常人24小时的尿液内,所含蛋白质只有2080mg.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在1 0001 500毫升之间,因此每百毫升尿液的蛋白含量只有25mg.当肾小球通透性能亢进(如肾炎),或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这些蛋白质大量进入原尿,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便产生蛋白尿,前者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后者称为血浆性(或溢出性)蛋白尿.此外,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重吸收能力降低或丧失时,则产生肾小管性蛋白尿(如汞,铅,镉及药物中毒).常见原因如下:肾小球性蛋白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肿瘤等.肾小管性蛋白尿: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汞,铅,镉)中毒,应用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及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等.混合型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与肾小管,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 溢出性蛋白尿:尿中出现大量低分子量蛋白质,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常出现本一周氏蛋白尿;骨骼肌严重损伤及大面积心肌梗塞时,常见肌红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因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而导致的蛋白尿.如功能性蛋白尿,指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所致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定性一般在+;体位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因直立体位腰部脊柱向前弯曲,突出使肾血运异常引起的蛋白尿,晨尿定性常阴性,直立若干时间后尿蛋白2+ 3 +.(2)尿液酸碱度(pH):正常人的尿pH在6.0左右波动,但受饮食的影响很大.强酸性尿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及服用酸性药物等.强碱性尿见于代谢性碱中毒,应用碱性药物后.(3)葡萄糖(GLU):尿液中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尿中含微量葡萄糖,其浓度为220mg/dl,每天排出总量为4085mg,用一般检查方法呈阴性反应.在血糖超过肾糖阈或肾糖阈降低时,便产生葡萄糖尿,糖尿分以下几类:饮食性糖尿:健康人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或一次性进200克以上的葡萄糖,即可产生糖尿.暂时性糖尿:因暂时性原因而引起糖尿.如剧烈运动后,头部外伤,脑溢血癫痫发作,各种中毒,皮质激素用量过多,可有暂时性糖尿.持续性糖尿:见于糖尿病,甲亢等.发现尿糖阳性后,除了反复作尿糖检查之外,还要检查血糖,必要时作糖耐量试验.(4)酮体(KET):KET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烈呕吐,子痫,禁食过久及全身麻醉后.(5)BIL(胆红素):胆红素是由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的血红蛋白产生的.在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血液中滞留的直接胆红素达2.03.0mg/dl以上时,则排至尿中.溶血性黄疸时的间接胆红素不能通过肾脏排至尿中.尿内胆红素的检查对于黄疸的诊断和判断预后上有重要的价值.阳性见于: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胆道肿瘤,胰腺肿瘤,肝硬变,肝炎.(6)亚硝酸盐(NIT):已知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有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能力,凡由这些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NIT呈阳性反应.而肾盂肾炎,膀胱炎多由大肠杆菌引起,其NIT阳性率可达69%80%.所以尿检亚硝酸盐阳性时,多见于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7)白细胞(LEU):在正常人的尿液中可以有少数白细胞,当每微升(1)尿液中的白细胞数25个时,LEU为阳性反应,主要见于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8)红细胞(ERY)或隐血(BLD):尿液中如混有0.1%以上的血液时,用眼睛可以看到血尿,血量在0.1%以下时,便只能用隐血反应或借助仪器检测才能发现.在正常人的尿液中允许有极微量的红细胞(10个时,ERY或BLD则呈阳性反应.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肿瘤,肾结核等.另外,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也可引起血尿;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引起血尿.(9)比重(SG):以水的比重作为1.00,因为尿里含有体内代谢产物在内,所以尿的比重应该大于1.00.尿比重的高低随尿中水分,盐类及有机物含量而异,病理情况下还受尿蛋白,尿糖及细胞成分等影响.尿比重的数值可粗略的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10)尿胆原(UBG或URO):尿胆原是无色的,在体外容易被氧所氧化变为褐色的尿胆素,因此也把两者合称为尿胆素体.阳性见于溶血性贫血,疟疾,严重烧伤所致黄疸和肝细胞严重受损.由于尿中尿胆原的排出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动很大,所以当尿胆原含量仅有少许变化时,很难说明有什么意义,只有明显增高或缺如时,才有明确的临床意义.(11)维生素C(VTC):尿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 0.6mmol/L(10 mg/dl) 时,会对上述10项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出现假阳性或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