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第一节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心理的实质(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话题讨论】提到心理学这门学科,你想到了什么?你觉得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心理学通常将心理现象分为两大范畴,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过程。包含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言语和思维等过程。(2)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惧等情绪和情感。(3)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指人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自觉地调节自身的行为和情感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包含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分析】1从本节课的开始到现在,你的哪些心理活动参与到学习中?举例说明。2在组织班级集体活动时,为什么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表现会不尽相同?,.,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换句话说,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脑是心理的器官。许多研究证明: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人的各种活动。其中,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活动是心理的主要源泉。,(二)心理的实质,.,【案例分析】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小的约2岁,取名阿玛拉很快就死去了,大的约8岁,取名巴玛拉,当时她的智力水平仅仅相当于6个月的婴儿的智力水平,她不会说人话,只能做狼嚎,不能直立行走,只能四肢爬行,害怕强光,害怕水火,不让洗澡,不让穿衣,不吃人手里的食物,而只吃扔在地板上的肉,经过精心的照料和教育,她两年学会了站立,四年学会了6个单词,六年学会了走路,七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同时学会了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到17岁临死时,还仅仅相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水平。思考与讨论:印度狼孩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3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1)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有目的的、主动加以选择的。(2)人的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3)人的心理不仅能反映外部世界,还能认识自己,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为,改造自己和世界。因此,在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案例分析】1长沙某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科学“认识风”的活动中,教师问幼儿:“一位老爷爷挑着一担粮食走在路途中,天气很热,你们帮老爷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老爷爷凉快凉快?”结果,幼儿的答案只有三个,即:电风扇、空调和吃冰激凌,请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当教师给幼儿出示一个圆形中央一个小点的图案并问幼儿像什么时,幼儿会有不同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一、气质的概念和分类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气质一词,如描述某人气质高雅脱俗,那么心理学中提到的气质与生活中的气质概念是否相同呢?”(一)气质的概念气质是个体所特有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1、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动力特征【实例分析】以拳击手出拳的过程为实例分析并总结与人的心理活动一样,所有物体的运动或活动过程都动力特征,比如拳击手出拳的过程。提问:出拳的过程中有哪些动力特征?【自我分析】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活动分析自己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2、独特性和稳定性,.,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二)学前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案例分析】分析以下几个案例,你认为幼教工作者(包括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你们)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这门课程?案例1、为了吸引孩子的眼球,个别动画片中充满了暴力的场面。案例2、家长要求3岁的佳佳每天做数学题,佳佳做不好,也不愿意做,家长很生气,不断训斥和责骂佳佳。案例3、有位幼儿教师费了很多工夫,将活动室布置得绚丽多彩,可是她在组织孩子们集体活动时,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不到她的要求上来。,第二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一)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二)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说明什么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变化。二、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三、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就是按现实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二)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三)教育性原则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贯彻教育性原则,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你觉得下列案例中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1、运用感觉剥夺实验来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2、仅观察一次或两次就对幼儿的心理特点下结论要点总结:不能客观真实地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因为在研究中,违背了上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第三节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行为研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1观察法的含义: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活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等)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2观察法的主要策略(1)时间取样策略。(2)事件取样策略。(3)参与观察策略。(4)行为核查表。,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3、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的问题:(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尽量使幼儿保持自然状态。(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和客观。(3)幼儿心理活动不稳定,行为表现常带有偶然性。因此,观察要多次反复地进行,在评定幼儿行为时要防止主观性。(3)案例介绍与案例分析【案例介绍】米歇尔.兰姆等人曾用观察法考察了同伴强化因素对儿童性别差异发展的作用。他们采用时间取样策略,在幼儿园环境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对每个孩子每次观察10分钟,共观察36次,观察过程前后持续几个星期。观察中主要记录两种类型的行为事件。一种是性别化的行为,如男性类型活动包括玩汽车、攀爬、追逐、穿男式服装,女性类型活动包括玩炊具、玩洋娃娃、艺术性活动;穿女式服装。另一种是儿童同伴对这些性别化行为的反应,包括强化和惩罚。研究者将强化分为7种,如表扬、肯定、遵从等,惩罚包括批评、反对等5种。,.,【案例分析】实例一:教师观察对象:小一班黄点点观察记录2005年10月24日今天上午,我请每个小朋友说一个儿歌,点点坐在座位上哭了,问了半天也没说话,可能是不会说。2005年10月25日今天,中午上床午睡脱衣服时,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会脱衣服。2005年10月26日今天中午吃牛肉,点点又哭了,原来是不爱吃牛肉。分析与措施点点是从小班升上来的孩子,按理说,对幼儿园生活该适应了。可在班上,一整天也听不到他讲一句话,遇到问题总是哭。向家长了解,据说,点点是奶奶带大的,三岁了才会讲话,再加上胆子小,内向,所以有了问题就会哭。今后我要多注意他的语言培养,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进一步同家长取得联系,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上做些努力。,.,实例二:教师观察对象:中二班胡辛峰观察记录2005年10月23日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胡辛峰来了。他哭着对爸爸说:“爸爸,你天天来接我回家睡觉。”爸爸说:“不行,我得上班。”“那爷爷接。”“不行,爷爷走不动了。”胡辛峰拉着我的手:“老师,你抱抱我吧!我感冒了。”尽管忙,我还是把他搂在怀里。他两只小手紧紧地抱着我,把头贴在我的胸前。过了一会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了,说:“老师,放下我吧!我好了。”分析与措施胡辛峰的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太大了,不能每天接送,于是就整托了。今天,他未必真的感冒,只是情感饥饿,在寻找成人的爱和安慰.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体谅、理解孩子,帮助他度过情感饥荒”。思考与讨论:、两位教师,在现场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分析观察资料这三个环节中做得怎么样呢?,.,(二)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学前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某种心理活动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根据实验场所和条件控制程度,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1实验室实验(1)基本特点实验室实验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的条件控制以确定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补充概念:变量就是一些在数量或质量上可以改变的事物。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希克斯对58岁儿童作过一项研究。实验的基本做法是这样的:一名女试验者把儿童单独地从教室带出来去玩玩具,在去游戏室途中,试验者告诉被试她要去图书馆办点事,让被试在离图书馆不远的一个房间等她。在等待时间儿童可以看看电视。播放的电视短片的内容是一个成年男子对一个玩偶作出各种攻击性动作(用木锤击打玩偶)。电视结束后,儿童被试被带到游戏室并被留在室内玩15分钟。游戏室内有一些攻击性的玩具,可用来作出模仿的或非模仿的攻击行为(其中包括一个玩偶),也有一些非攻击性的玩具。试验者通过安装在游戏室墙壁上的单向玻璃隐蔽地观察被试儿童的行为,并记录儿童所表现的各种攻击行为。思考与讨论:在这项榜样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影响的研究中,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研究中存在哪些潜在的自变量?你觉得这个研究有什么不足之处?,.,(2)实验室实验的局限性A:实验室环境难以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情境,研究结果缺乏生态效果,难以推广;B:实验室内所能了解的行为有限,而心理学家应该了解儿童在自然情境下的各种行为;C:实验研究的设计受到道德伦理的制约,限制乐实验室研究的课题,例如在攻击性研究中人为的增加儿童攻击性或减少其自我控制,就会受到指责。,.,2、现场实验法(1)基本特点现场实验法要求研究者在一定的实际生活情境中尽可能控制无关变量,通过操纵某种自变量来观察或引起因变量的反应和变化,以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2)现场实验法又可分为自然实验和教育实验两大类,.,(三)谈话法1、谈话法的含义: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来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研究中,主试向幼儿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要求幼儿回答,从中收集资料,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皮亚杰的谈话法就是一种有特色的谈话法。2、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案例分析】临床法:皮亚杰主题:“云彩为什么会动?”(一)问:你看见云彩在走吗?为什么它在走?答:我们走的时候,它们也跟着走了。问:你能使它们走吗?答:每个人都可以,当人走的时候,它也走。问:当我走着,你站着不动,云彩也在走吗?答:是的。问:在晚上,每个人都睡觉了,云彩还在走吗?答:是的。问:但是,刚才你对我说,当有人走路的时候,云彩才走的。答:他们总是在走的,当猫在走的时候,还有狗,它们使得云彩也跟着走。,.,(二)问:为什么云彩有时走得快,有时走得慢?答:因为风,风吹它们走的。问:风从哪里来的呢?答:天空里来的。问:风是怎样造出来的呢?答:不知道。问:云彩能把风造出来吗?答:不能。问:云彩动的时候能造出风来吗?答:不能。问:当没风的时候,云彩还能自己动吗?答;不能。思考与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调研服务合同协议书要求
- 2025版水果冷链物流运输与仓储服务合同样本
- 2025版医疗器械委托运输与专业物流服务合同
- 2025版石材行业展会参展及赞助合同
- 2025年高端精密设备租赁托管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电商店铺代运营服务及直播电商培训合同
- 2025版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投资项目管理及技术研发服务合同
- 2025版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委托开发合同标准范本
- 2025房地产贷款风险评估合同
- 2025年度餐饮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服务优化合同
- 福建水投集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GB/T 8498-2025土方机械基本类型识别与术语
-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微胶囊灭火剂全氟己酮的研发与应用
- 十五五医院五年发展规划
- 生物电磁场调控-洞察及研究
- 炸鸡店的员工培训与服务管理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听力试题答案详解讲解(课件)
- JG/T 272-2010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
- CJ/T 516-2017生活垃圾除臭剂技术要求
- 日本所有番号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