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徐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科,一、ICD(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简介二、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简介及使用三、三卷书的结构及使用四、死因与编码规则五、两个注释六、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正确填写要求,一、ICD简介,(一)、疾病的命名与分类(二)、ICD的发展史(三)、ICD应用目的和范围(四)、ICD的统计特点(五)、ICD的工作机构,(一)、疾病的命名与分类,1、疾病的命名:对每一种已知疾病必须给出一个独立的标题名称,使之与其他任何不同的疾病均具有不可混淆的、明确的区别。1970年,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开始了国际疾病命名法(IND)。2、疾病的分类:在命名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需要对疾病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归纳和划分。研究目的不同时,分类的原则(轴心)也随之改变。国际疾病分类是以首先满足统计需要为前提的国际分类。3、命名与分类的关系:命名确保分类的科学性,分类促进命名的准确性。分类法粗,命名法细;分类完整,命名不完整;分类全面统计,命名局部研究。,(二)、ICD的发展史,1、100多年的历史:1893年芝加哥国际统计学会会议上,通过该委员会起草的以巴黎市使用死因分类为基础的“贝蒂荣(该委员会主席、巴黎市统计处主任)死因分类”。2、10次修订:每十年修订一次。1989年,第十次修订。,(三)、应用目的和范围,1、目的:对不同国家/地区在不同时间收集到的死亡和疾病数据,应用同一标准进行系统的记录、分析、解释和比较,并把疾病诊断和其他健康问题转换成编码,以便于分类检索和统计分析。2、主要应用范围:死因统计、病案统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其他专题研究。,(四)、ICD的统计特点,1、分类轴心:可变,但强调以病因为主、解剖部位及其他轴心为辅的原则不变;2、分类结构:可变,但既要包括全部疾病和情况,又要尽量突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的原则不变;3、编码容量:可变,但只对前三(四)位数有统一要求,扩展位数及编码不受限制的原则不变;4、形式多样:采用多种形式的编码和符号以满足卫生统计、基础医学及临床医教研等各方面的需要;5、强调预防: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兼顾各类国家和地区及不同医学领域对ICD的要求。,(五)、ICD的工作机构,1、世界卫生组织:全球WHO-FIC网2、WHO区域办事处:区域WHO-FIC网3、国家卫生统计机构:国家WHO-FIC网4、国家WHO-FIC合作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中心主任董景五研究员;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100730),负责技术培训、指导、咨询等。5、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广大医务卫生工作者及统计编码人员。,二、ICD-10简介及使用,1、基本结构及特点2、有关术语及用法3、有关编码4、有关符号5、缩写6、有关类目,1、基本结构及特点,(1)、由三卷书组成(类目表、指导手册、字母顺序索引),2005年第二版(2)、编码形式:字母数字编码形式(A00.0-Z99.9)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英文数字数字小数点数字A00.0(古典型霍乱)每个字母与特定的一章有关,D、H除外(3)、分类由22章组成(疾病、损伤中毒等),包括全部疾病和损伤中毒的情况。,2、有关术语及用法:,下列用语在一定的范围有其特定的含义:(1)包括/不包括术语是对某个限定编码范围内人们可能错误地编入或遗漏的情况给予说明。应特别注意其限定编码范围,每一条术语仅在该范围有意义。分别为:对整章有效、对其中的一节有效、对一个三位数编码有效、对一个四位数编码有效。,例如: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包括:一般认为有传染性的或可传播的疾病不包括: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或可疑病原携带者某些局部感染并发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特发于围生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例如:A04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不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A05.)结核性肠炎(A18.3),(2)注、注释是对某些编码需要注意的情况给予说明。同样应注意其限定编码范围,每一条注释仅在该范围有意义。分别为:对整章有效、对其中的一节有效、对一个三位数编码有效、对一个四位数编码有效。例如:第二章肿瘤(C00-D48)注释1.原发的、不明确的、继发的和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共8条),(3)“和”在第一卷标题中的“和”代表“和/或”的意思。例如:P53胎儿和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其中的“和”代表“或”的意思;M20手指和脚趾的后天性变形其中的“和”代表“和/或”的意思。(4)“需要时,使用附加编码.以标明(疾病、原因、药物、.)”如果有必要用一个编码去标明另一种疾病的相关情况,则在疾病编码的下面列出可以选择使用的附加编码,以标明这种情况。死因分类中可以忽略。用于医院统计,对应主诊断、辅诊断。,3、有关编码,(1)类目/亚目/细目: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编码类目:既可以泛指任何ICD编码,如ICD-10类目表;也可以具体指ICD的一个三位数编码。例如:K70酒精性肝病称为:一个三位数类目亚目:只能具体指ICD的一个四位数编码。例如:K70.0酒精性脂肪肝称为:一个四位数亚目细目:只能具体指ICD的一个五位数编码;也叫亚分类。称为:一个五位数细目/亚分类,(2)编码排列的一般规律1)号码从小到大排列时,更特异的疾病往往排在前面;2)每节末尾的三位数安排“其他特指”、“未特指”的疾病/情况;注意:“特指”的含义需要根据其他标题内容的特征作出正确的判断,有具体的病因、解剖部位等。3).8往往安排“其他特指的疾病/情况”;4).9往往安排“未特指的疾病/情况”;例如:A03志贺菌病;A03.0A03.3A-D亚群;A03.8其他志贺菌病;A03.9未特指的。,(3)剑号和星号系统,ICD-10为某些特殊的疾病设置了两种编码,即剑号/星号编码。这些疾病在病因和临床表现上的特点可以被分别描述,ICD-10规定:剑号()编码:代表疾病的原因,可以做统计用;星号(*)编码:代表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做统计用。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疾病的诊断,如果存在剑号和星号编码的话,永远应该配对使用,不能单独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而省略另一个。例如:风疹性脑膜炎B06.0,G02.0*,表明这个诊断具有两个编码,永远用B06.0做统计用;麻疹肺炎B05.2,J17.1*,也表明这个诊断具有两个编码,永远用B05.2做统计用。,剑号/星号编码在第一卷书上有三种表现形式:1)剑号、星号同时出现在标题上,这表明标题下所有疾病的剑号或星号编码完全相同,换句话说,它们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完全相同。例如:B01.1水痘脑炎(G05.1*)水痘后脑炎(水痘后脑炎B01.1,G05.1*)水痘脑脊髓炎(水痘脑脊髓炎B01.1,G05.1*),2)剑号、星号只有一个出现在标题上,这表明标题下所有疾病的另一个编码(星号或剑号编码)可能不同,即它们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能不同,因此无法给出相同的星号或剑号编码。例如:B02.2带状疱疹累及其他神经系统疱疹后:膝状神经节炎(G53.0*)(疱疹后膝状神经节炎B02.2,G53.0*)多神经病(G63.0*)(疱疹后多神经病B02.2,G63.0*)表明所有诊断病因相同,临床表现不相同:,3)在标题上没有剑号和星号编码,但在标题下某个疾病后出现了剑号和星号编码,表明标题下的疾病一般不需要使用剑号/星号编码,但对出现剑号和星号编码提示的疾病要按照剑号/星号编码情况进行处理。例如:A54.8其它淋球菌感染(表明所有诊断一般不使用剑号/星号编码,但个别诊断需使用剑号/星号编码)淋球菌性:腹膜炎(K67.1*)(淋球菌性腹膜炎使用A54.8,K67.1*)败血症(淋球菌性败血症不使用),(4)共用编码,在第一卷中对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第四位数或第五位数编码(亚分类)通过注释的指引,使用共用编码形式列出,为节省篇幅。如:下列第四位数亚目可用于K25-K28类目:.0急性,伴有出血.1急性,伴有穿孔.2急性,伴有出血和穿孔.3急性,不伴有出血或穿孔.4慢性或未特指的,伴有出血.5慢性或未特指的,伴有穿孔.6慢性或未特指的,伴有出血和穿孔.7慢性,不伴有出血或穿孔.9未特指为急性或慢性,不伴有出血或穿孔K25胃溃疡K26十二指肠溃疡K27消化性溃疡,部位未特指K28胃空肠溃疡【说明】K25-K28都有第四位数亚目;第四位数亚目的具体编码需从共用的第四位数确定。,(5)用于特殊目的的“U”编码,编码U00-U49用来暂时分配给某些病因不明的新疾病。例如: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U04.9编码U50-U99可以用于研究目的,如为了一个特殊项目而检验一种替代的亚分类时。,4、有关符号,(1)圆括号()圆括号用于围起补充词,这些词可以跟在诊断性术语之后而不影响圆括号外面将要指定的词的编码。例如:高血压(动脉的)(良性)(特发性)(恶性)(原发性)(系统性)I10。表示“高血压”无论单独使用还是被圆括号中的任何词或联合词组限定,均编码I10。括号中的任何词在实际诊断中出现与否都不影响“高血压”的编码。,(2)方括号,1)括起同义词、其他词或解释短语;例如:A30麻风汉森病这里的“汉森病”就是“麻风”的另一种名称2)对前面注释的提醒作用。例如:C00.8唇交搭跨越的损害见注释5,第146页K27消化性溃疡,部位未特指见第458页的亚目,(3)冒号,当冒号前面的词对于黑标题的说明是不完整术语时,需要用冒号列举包括和不包括术语。这些不完整术语在能被指定到黑标题之前,要在它们下面缩排一个或多个修饰词或限定词,把冒号前后的内容连接起来才组成一个完整的诊断。例如K36其他阑尾炎阑尾炎:【注】在K36中包括的是:慢性慢性阑尾炎复发性复发性阑尾炎,(4)大括号,大括号用于列举包括和不包括术语,以指出在它前面或后面的词都不是完整的术语。在大括号前面的任何术语都应被它后面的一个或多个术语所限定,必须把大括号前后的内容连接起来才组成一个个完整的诊断。例如:O71.6伤及骨盆关节和韧带的产科损害耻骨联合软骨的撕脱尾骨损害产科的耻骨联合的创伤性分离,(5)点波折号.-,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亚目编码的第四位数被一个波折号“-”所代替。例如:G03由于其他和未特指原因引起的脑膜炎不包括:脑膜脑炎(G04.-)这是指示编码人员存在一个第四位数并且应在适当的类目中寻找。这种惯例同时用于类目表和字母顺序索引。,5、缩写,(1)NOS(NotOtherwiseSpecified):“其他未特指”的缩写。例如:A03.9未特指的志贺菌病细菌性痢疾NOS意思是“其他未特指的细菌性痢疾”编码在此(2)NEC(NotElsewhereClassified):“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的缩写。例如:K13.0唇疾病传染性口角炎NEC念珠菌病性B37.8维生素B2缺乏E53.0K93.8*表明:“不可归类在他处的传染性口角炎”编码在此,6、有关类目,(1)星号类目:所有星号类目表示疾病的临床表现,不能做统计应用;ICD-10在每章的开头都明确列出本章所包括的星号类目。(2)性别限制类目:有些类目的疾病只能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性别人群(男性/女性),这些类目能够通过标题名称加以识别。,(3)后遗症类目:又称晚期效应、残留效应。是指某些疾病、损伤中毒及其外部原因在经过活动期进入晚期阶段后仍然对健康造成损害和影响而导致就医或死亡。ICD对某些疾病、损伤中毒设立了独立的后遗症类目,即这些疾病、损伤中毒可以有两个编码:本身活动期的编码和后遗症编码。后遗症的确定主要根据以下两点:1)如果医生在诊断中明确提及后遗症(或晚期效应、残留效应),则不管疾病、损伤中毒发生时间距离诊断时间是否超过1年均可以确定为后遗症;2)如果有证据表明是疾病、损伤中毒在发生后1年及以上时间对健康造成的影响,即使医生并未明确提及后遗症也可以确定为疾病、损伤中毒的后遗症。后遗症类目可以作为就医或死亡原因编码,以表明就医或死亡原因并非发生在疾病、损伤中毒的活动期,而是因其晚期(残留)效应所致。,常见的后遗症类目包括,B90-B9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后遗症E68营养过度后遗症E64.-营养不良和其他营养缺乏的后遗症G09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后遗症I69.-脑血管病后遗症O97由于直接产科原因后遗症的死亡T90-T98损伤、中毒和外因的其他后果的后遗症Y85-Y89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4)、操作后疾患的类目:是针对各个系统疾病进行的特定手术操作的后果或作为器官取除的结果而编码,例如:乳房切除术后淋巴水肿综合征、辐射后甲状腺机能减退。这些编码不能做为死因进行统计,应追溯到操作所针对的疾病进行报告。某些在操作后常常发生的情况(如:肺炎、肺栓塞)不被认为是特有的情况,因此要按照通常的办法报告和编码。常见的操作后疾患包括下列内容:E89.-操作后内分泌和代谢紊乱,NECG97.-神经系统的操作后疾患,NECH59.-眼和附器的操作后疾患,NECH95.-耳和乳突的操作后疾患,NECI97.-循环系统的操作后疾患,NECJ95.-操作后的呼吸性疾患,NECK91.-消化系统的操作后疾患,NECM96.-操作后肌肉骨骼疾患,NECN99.-泌尿生殖系统的操作后疾患,NEC,三、三卷书的结构及使用,第一卷:类目表第二卷:指导手册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三卷书的联合使用,(一)、第一卷:类目表,又称:三/四位数内容类目表。第一卷可以分为五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第2、3部分。1、前言等文字说明:对ICD的第10次修订情况做了概括的叙述。2、三/四位数内容及类(亚)目表:对ICD-10编码按照章、节、小节、三位数及四位数的顺序详细列出,并对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给予适当的说明。3、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内容:一种特殊含义的编码。4、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5、定义,如死亡原因、根本死亡原因、活产、胎龄等。,1、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三位数及四位数类(亚)目表编码范围A00-Z99疾病编码范围A00-R99,U00-U99明确的疾病诊断编码A00-Q99不明确的症状编码R00-R99(诊断不明)特殊目的的编码U00-U99(病因不明)损伤中毒编码范围S00-T98,V01-Y98损伤中毒的性质编码S00-T98损伤中毒的外因编码V01-Y98非疾病理由编码范围Z00-Z99(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2、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内容,一种特殊含义的编码,其编码形式为:英文字母四位数字分隔线第五位数字Mxxxx/xM:形态学符号,xxxx:组织学描述,/:分隔线,x:动态描述。四位数字的组织学描述编码范围:从8000-9989。第五位数字的范围及意义:从/0-3,6,9,表明肿瘤的性质。,/0良性例如M8011/0良性上皮瘤部位良性肿瘤/1良性或恶性未肯定例如M9740/1肥大细胞瘤(D47.0)部位动态未定的肿瘤/2原位癌例如M8120/2移行细胞原位癌部位原位癌/3恶性,原发部位例如M8142/3皮革状胃(C16.-)部位恶性肿瘤/6恶性,转移部位/9恶性,是否原发部位或转移部位未肯定,不用于ICD.,(二)、第二卷:指导手册,由五部分组成,其中重要的是第1-3部分。1、前言和对ICD-10的说明等2、如何使用ICD-103、疾病和死亡编码的规则和指导4、统计报告5、ICD的发展史,(三)、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包括:第一部分疾病和损伤性质的字母顺序索引;第二部分损伤的外部原因索引;第三部分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1、编译说明2、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3、基本结构4、编码号5、交叉查找6、交叉对照,1、编译说明,三卷书在编译中遵循了以下原则:.中英文分别排列,对照使用(第三卷以汉语拼音为序);在直译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了意译以便于理解和使用;尽量参照医学标准名词以及权威辞典,尤以第三卷为准;尽量保持全书在翻译用语上的一致性,并适当给予说明;第三卷中的形容词已经尽量采用名词形式以便于使用;除个别含义不同的以外,第三卷每个主导词只出现一次;对标准译名与习惯用名估计差别较大的,尽量采用交叉索引重复列出。,2、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汉语拼音分为声母+韵母两部分,本索引按照声母的排列顺序为:a,b,c(ch),d,e,f,g,h,j,k,l,m,n,o,p,q,r,s(sh),t,w,x,y,z(zh)索引分为独立的三部分,分别用于查找相关的编码:(1)第一部分:疾病、损伤的性质索引。可以查找下列范围的编码:A00-R99疾病及不明确的病况S00-T98损伤的性质(除外药物中毒的编码)Z00-Z99非疾病原因M800-M998肿瘤的形态学(2)第二部分:损伤的外部原因索引。可以查找下列范围的编码:V01-Y98损伤的外部原因(除外药物中毒的编码)(3)第三部分: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索引。可以查找下列范围的编码:T36-T65药物中毒和毒性效应X40-X49有毒物质的意外中毒X60-X69药物中毒,故意自害Y10-Y19药物中毒,意图不确定Y40-Y59在治疗中使用的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引起的有害效应,3、基本结构,(1)主导词:书中出现并排列在最左侧的每个医学诊断或术语均称为主导词。在该主导词下重复出现的词用“”代替以节省篇幅。(2)主导词的一般规律a.主导词应从疾病的完整诊断中确定,同时伴有的其他临床表现做为补充;例如:急性阑尾炎伴有腹膜脓肿高凝血酶原血症引起凝血因子缺乏,b.主导词多数在完整诊断的尾部;例如:慢性胰腺炎萎缩性胃炎c.主导词多数由医学术语和临床表现担任;例如:前列腺肥大肠穿孔早老性痴呆肾坏死d.解剖部位及表明疾病性质的形容词一般不做主导词,但也有例外;例如:低出生体重膝内翻马蹄形肾e.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疾病,往往可以直接查到;例如:巴宾斯基综合征水俣病克山病,f.当以上规律无效时,往往可以将完整诊断作为主导词去查找;例如:高胆红素血症肝脾大网状细胞肉瘤全瓣膜病仍然查不到编码时,可以结合医学知识并采用接近的描述进行合理的变通,再用变通后的主导词查找,但得到的编码是否正确,必须回到第一卷认真核对后才能确定。例如:先天性无子宫无法查到,可变通为先天性子宫缺失编码Q51.0肝功能检查不正常无法查到,可变通为肝功能检查异常编码R94.5,(3)主导词的排列方法,主导词1级主导词2级主导词3级主导词4级主导词.(依此类推)1从主导词入手;2确定与主导词最接近的诊断内容向下查找;3从与1级主导词最接近的诊断内容继续向下查找,并将编码结果与诊断核对,如果需要,可继续从与2级主导词最接近的诊断内容继续向下查找并核对,依此类推,直至把全部诊断内容考虑在内为止。,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有急性加重,病肺J98.4阻塞性(慢性)J44.9伴有急性加重NECJ44.11从主导词“病”入手;2确定与“病”最接近的诊断内容“肺”向下查找;3从与“肺病”最接近的诊断内容继续向下查找,并将编码结果“J44.9”与诊断核对;依此类推,按照索引的指引,直至把“伴有急性加重”全部考虑在内,其编码“J44.1”就是真正的编码。,4、编码号,在索引中可能查找到两种编码:(1)给出完整的编码三位数编码/四位数编码,例如:脑出血I61.9剑号和星号编码,例如:结核性艾迪生病A18.7,E35.1*肿瘤的形态学编码,例如:肺鳞状(细胞)癌M8070/3(查肿瘤肺恶性原发C34.9)(2)给出不完整的编码三位数.-,需从第一卷补充完成,例如:在家触电自杀X83.-,第四位数需回到第一卷发生场所的编码中查找补充完成,“在家”为.0,故确定编码为X83.0。,5、交叉查找,交叉查找在索引中会经常遇到,常见提示词有“见”、“另见”及“现译名”、“又译名”等。(1)无条件转移语句“见”表示目前选择的主导词不合适,必须无条件转移,并按照“见”后面提示内容重新确定主导词。这种语句有两种表达方式。,1)“见情况”:表示不能使用当前选择的主导词,必须根据诊断的其他内容重新选择主导词后再继续查找,由编码者自己重新选择主导词并继续查找。,例如:查找“肝硬化”的编码首先以“肝”为主导词:肝的-见情况表示不能使用“肝”为主导词重新选择以“硬化”为主导词:硬化肝K74.1,2)“见xxx”:表示不能使用当前选择的主导词,必须按照索引提示的新的主导词“xxx”继续查找,编码者不能自行改变主导词。,例如:查“基底动脉闭塞伴有梗死”编码首先以“闭塞”为主导词:闭塞基底动脉-见闭塞,动脉,基底;表示必须从“闭塞,动脉,基底”查找;重新以“闭塞”为主导词:闭塞动脉基底(伴有)梗死I63.2,(2)有条件转移语句“另见”表示目前选择的主导词是否合适,需要在查找过程中加以确定。如果不合适,可以有条件转移。条件就是:当前得到的编码是否最大限度地包括了诊断的所有内容,如果诊断中还有一些内容未被考虑的话,则需要按照“另见”后面提示的内容重新确定主导词。这种语句也有两种表达方式。1)“另见情况”:表示应有条件地决定是否需要重新选择主导词然后再继续查找,如果需要,由编码者自己重新选择主导词。,例如:查找“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肺病变”的编码首先以“系统性”为主导词:系统性,全身性-另见情况红斑狼疮M32.9这时得到的编码“M32.9”没有最大限度地包括诊断的所有内容,需要重新确定主导词。重新选择以“狼疮”为主导词:狼疮红斑(盘状)(局限性)L93.0系统性M32.9伴有累及肺M32.1,J99.1*这时得到的编码“M32.1”已经包括了诊断的所有内容,故应选后者。,2)“另见xxx”:表示应有条件地决定是否需要按照索引提示的新的主导词“xxx”继续查找,如果需要,编码者不能自行改变新的主导词。,例如:查找“脑血栓形成后半身不遂”的编码首先以“半身不遂”为主导词:半身不遂(另见偏瘫)G81.9这时得到的编码“G81.9”没有最大限度地包括诊断的所有内容,需要重新确定主导词。重新选择以“偏瘫”为主导词:偏瘫血栓形成性(近期发生)I63.3这时得到的编码“I63.3”已经全部包括了诊断的所有内容,故应选后者。,6、交叉对照,既可以避免在索引中术语不必要的重复,减小篇幅,又便于查找。病,疾病-另见综合征索引把常诊断为“xxx病”者安排在此。综合征-另见病索引把常诊断为“xxx综合征”者安排在此。当在“xxx病”下没有查到时,需要改变主导词为“xxx综合征”继续查找,反之亦然。这表明,ICD把诊断“xxx病”和“xxx综合征”看作相同的疾病,因此在主导词“病”和“综合征”下只需分别各安排一半的内容即可确保使用者能够查找到所需的编码,从而节省了篇幅。,(四)、三卷书的联合使用,按照ICD-10的要求,正确使用和查找编码是一个结合诊断内容综合应用ICD的过程。在此过程中,ICD-10三卷书分别起着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正确查找并初步获得编码后必须进行核对后才能确认编码。一般查找步骤包括:1、从“第三卷”的相关部分初步查找到可能的诊断编码;2、回“第一卷”该编码处仔细阅读相关说明和规定以核对和确认编码;3、在此过程中始终要遵循“第二卷”对疾病或死因编码的规则及注释。需要指出,单纯使用“第一卷”或“第三卷”查找到的编码都可能是不准确的,片面强调“第一卷”和“第三卷”的作用,而忽视“第二卷”指导手册内容的影响更是不可取的。另外,使用的各种统计应用软件中对ICD-10编码的查找仅依据比较简单的“四位数编码标题”或“常见病名称编码”数据库的做法也是不符合ICD-10查找编码基本原则的,通过软件查找编码可能存在问题。,四、死因与编码规则,(一)、死因的定义(二)、编码规则,(一)、死因的定义,1、死亡原因的定义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定义的目的在于保证所有相关信息得以记录,而填写人不得自行选入或摒弃相关情况。这个定义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2、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a)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者(b)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或暴力的情况。填写并签署死亡证明书的医生有责任报告“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疾病或损伤)”并结合死者生前情况按照顺序报告可能引起这个原因的任何更早的原因。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国际格式(世界卫生大会推荐)。,3、死亡原因的填写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选择这个原因制表。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应以“根本死亡原因”的概念为基础填写相关信息。,(二)、编码规则,1、选择根本死因的步骤2、死因链(顺序)3、总原则4、选择规则5、修饰规则,1、选择根本死因的步骤,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选择这个原因。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1)通过应用总原则或选择规则1、2、3去确定起始前因;(2)考虑是否要应用修饰规则A-F;(3)查找到的最后编码就是根本死因的编码。,2、顺序:死因链的合理描述在确定根本死因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概念是“是否存在合理的顺序”。“顺序”是指记录在证明书第部分各行上的情况,每个情况都应该是记录在其上行之另一情况可接受的原因。死因链的确定疾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损伤: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在确定根本死因时将根据“存在合理的顺序”、“存在超过一个的顺序”以及“不存在顺序”三种情况来确定所应用的规则。,例1:(a)食道静脉曲张出血(b)门静脉高压(c)肝硬变(d)乙型肝炎结合医学知识认为,(a)行至(d)行之间存在合理的顺序。例2:(a)昏迷(b)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c)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结合医学知识认为,例2报告的内容可能有超过一个的顺序。其顺序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梗死(导致)昏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血管意外(导致)昏迷;高血压(导致)心肌梗死(导致)昏迷;高血压(导致)脑血管意外(导致)昏迷;例3:(a)急性肾炎,猩红热例3报告只有一行,所以不存在报告顺序。,3、总原则,定义为:当证明书上列入不止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在第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那个情况,只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总原则是首先应用的规则。要点是:选择顺序的“根”。“根”就像树根那样,是发生最早的、引起后面一系列事件的起始原因。使用总原则的必备条件是:(1)在证明书第部分的报告内容中只存在一个合理的顺序;(2)这个顺序的起点是第部分的最低一行,而终点是第部分(a)行。,例4:(a)肺脓肿(b)大叶性肺炎选择“大叶性肺炎”(J18.1)。例5:(a)肝功能衰竭(b)胆管梗阻(c)胰头癌选择“胰头癌”(C25.0)。,4、选择规则,随后应用的规则。选择规则包括三条,其中“规则3”由于不容易统一,所以不推荐使用。(1)规则1.定义为:如果总原则不适用,但存在一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该顺序的起始原因。如果存在不止一个终结于首先提及之情况的顺序,则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要点是:只要顺序存在,就选择第一个顺序的“根”。使用规则1的必备条件是:a).在证明书第部分的报告内容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合理的顺序;b).第一个顺序的起点不是第部分的最低一行,但终点是第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例6:(a)支气管肺炎(b)脑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因为存在两个终结于第部分(a)行报告情况的顺序,由于脑梗死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和由于高血压心脏病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故用规则1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选择“脑梗死”(I63.9)。例7:(a)急性心肌梗死(b)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流行性感冒因为第一个顺序的终点虽然是第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但起点不是第部分的最低一行,而是(b)行。结合医学知识,合理的报告顺序应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故应用规则1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25.1)。,(2)规则2,定义为:如果不存在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首先提及的情况。要点是:选择第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使用规则2的必备条件是:第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不可能由于(b)行的情况所引起。例8:(a)风湿性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选择“风湿性心脏病”(I09.9)。因为第部分不存在报告顺序。例9:(a)恶性贫血和足坏疽(b)动脉粥样硬化选择“恶性贫血”(D51.0)。因为第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不可能由于(b)行的情况所引起。,(3)规则3,定义为:如果按照总原则、规则1或规则2所选择的情况明显为另一报告情况的直接后果,不管该情况处于第部分或第部分,均选择这个原始的情况。由于这条规则给予编码人员太大的自主选择权力,很容易发生对同一份报告得出不同根本死因的情况。因此,不推荐使用,建议编码人员遇到证明书填写明显有错误的情况时,尽可能通过与填写医生的讨论反馈以获得合理的报告顺序。,5、修饰规则,对选择的死因需要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修饰。选择的死亡原因对于统计分析来说不一定是最有用和信息最丰富的情况。例如,如果选择了“衰老”、“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这样的一些全身性疾病,这并不比选择一个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老龄化或临死的方式更有用。因此有必要对上面的初步选择给予必要的修饰以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下面的修饰规则旨在改进死亡资料的有用性和精确性,对证明书报告的内容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统一做法,使每个编码人员都知道何时采用优先选择的方法、何时采用联合编码的形式来重新确定根本死因。修饰规则包括六条,其中“规则B”由于不容易统一,所以不推荐使用。,(1)规则A.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定义为:当选择的原因是不明原因而在证明书上报告了另一种可以归类在他处的情况时应重新选择死因,就好象不明原因的情况未曾报告那样,除非这些情况能够用于修饰编码才加以考虑。使用修饰规则A的必备条件是:1).初步选择的根本死因其编码在R00-R94,R96-R99或其他不明原因范围;2).证明书中还报告了其他死因且编码不在上述范围。,要点是:对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进行修饰。下面的情况可以看作是不明原因:I46.9(心脏停搏,未特指);I95.9(低血压,未特指);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患);J96.0(急性呼吸衰竭);J96.9(呼吸衰竭,未特指);P28.5(新生儿呼吸衰竭);R00-R94或R96-R99(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注意R95(婴儿猝死综合征)不被看作是不明原因。如果报告在证明书上的所有其他情况都是不明原因或琐细情况,则不再重新选择死因,即不应用规则A。,例10:(a)衰老和坠积性肺炎(b)类风湿性关节炎1)初步选择为“衰老”。因为(a)行首先提及的“衰老”不可能由于(b)行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引起,所以应用规则2选择“衰老”,编码为R54。2)对照修饰规则A。因为“衰老”的编码R54需要修饰,因此重新整理证明书的内容,相当于把“衰老”擦掉那样,即:(a)坠积性肺炎(b)类风湿性关节炎3)重新选择(b)行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a)行首先提及的“坠积性肺炎”可能由于(b)行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引起,顺序成立,所以应用总原则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编码为M06.9。,例11:(a)贫血(b)脾大1)初步选择为“脾大”。因为(a)行首先提及的“贫血”可能由于(b)行的“脾大”所引起,顺序成立,所以应用总原则选择“脾大”,编码为R16.1。2)对照修饰规则A。因为“脾大”的编码R16.1需要修饰,因此重新整理证明书的内容,相当于把“脾大”擦掉那样,即:例11(a)贫血(b)3)重新选择(a)行的“贫血”。因为只有(a)行,所以直接可以选择“贫血”,编码为D64.9。但在索引查找中可以查找到“脾大性贫血”,即以实际报告的“脾大”作为“贫血”的原因存在着合并编码,因此决定采用“脾大性贫血”的编码D64.8。,(2)规则B.琐细情况,定义为: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不大可能引起死亡的琐细情况,而又报告了一个更严重的情况(除了不明原因或另一个琐细情况以外的任何情况),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就好象琐细情况未曾报告那样。如果死亡是治疗琐细情况的一个有害反应的结果,则选择这个有害反应。当一个琐细情况被报告为引起任何其他情况,则不要抛弃琐细情况,即,规则B不适用。要点是:对琐细情况进行修饰。不推荐使用。由于在ICD-10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琐细情况”编码范围,如果使用这条规则,很容易发生对同一份报告得出不同根本死因的情况。因此,建议当编码人员遇到证明书填写明显有错误的情况时,尽可能通过与填写医生的讨论反馈以获得合理的报告顺序。,例12(a)龋齿心脏停搏不理会按照总原则选择龋齿,选择心脏停搏,编码I46.9例13(a)手术中出血(b)扁桃体切除术(c)扁桃体肥大手术中出血是治疗扁桃体肥大的一个有害反应结果,则选择手术中出血,编码Y60.0,(3)规则C.联系,定义为:当选择的原因与分类中的一个条款或与证明书上用于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的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有联系时,则编码到联合情况。要点是:对疾病的某些情况进行联系。本条规则非常有用,但必须通过下面介绍的“使用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来完成对报告的若干种疾病之间的联合情况编码。,(4)规则D.特异性,定义为:当选择的原因以一般性术语描述了一种情况,而在证明书上用一个术语提供了这个情况在部位和性质方面更精确的信息,则优先采用这个信息更丰富的术语。这条规则常用于当一般性术语作为形容词去限定更精确术语时。要点是:对特异性进行修饰。使用修饰规则D的必备条件是:1)初步选择的根本死因,结合医学知识可以确定在证明书中还存在同类疾病更特异的诊断;2)初步选择的根本死因,结合ICD-10第三卷索引以确定在证明书报告的其他内容中是否还可以修饰这个疾病诊断。,例14:(a)脑梗死(b)脑血管意外1)初步选择为“脑血管意外”。因为(a)行首先提及的“脑梗死”可能由于(b)行的“脑血管意外”所引起,所以应用总原则选择“脑血管意外”,编码为I64。2)对照修饰规则D。结合医学知识可以确定在证明书中还存在更特异的诊断“脑梗死”,因此重新选择“脑梗死”作为根本死因,编码I63.9。例15:(a)脑膜炎(b)结核1)初步选择为“结核”。因为(a)行首先提及的“脑膜炎”可能由于(b)行的“结核”所引起,所以应用总原则选择“结核”,编码A16.9。2)对照修饰规则D。结合ICD-10第三卷索引查找编码可以确定在证明书中报告的诊断“脑膜炎”可以修饰这个疾病诊断,因此重新选择“结核性脑膜炎”作为根本死因,编码A17.0。,(5)规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定义为: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疾病的早期阶段,而在证明书上还报告了同一个疾病的较晚阶段,则编码到较晚阶段。本规则不适用于对一个“慢性”形式被报告为由于一个“急性”形式所引起的效应,除非在分类中对此给予了特殊的说明。要点是:对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进行修饰。使用规则E的必备条件是:1)证明书中报告了同一疾病的较早和较晚阶段,并且把较早阶段选择为初始前因;或2)证明书中报告了同一疾病的急性和慢性形式,并且把急性形式选择为初始前因。规则E的含义是:同时报告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选择晚期为根本死因;同时报告疾病的急性和慢性,选择急性为根本死因,但有三种病例外(白血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例16:(a)三期梅毒(b)初期梅毒1)初步选择为“初期梅毒”。因为(a)行首先提及的“三期梅毒”可能由于(b)行的“初期梅毒”所引起,所以应用总原则重新选择“初期梅毒”,编码A51.0。2)对照修饰规则E。同时报告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选择晚期为根本死因,因此重新选择“三期梅毒”作为根本死因,编码A52.9。例17:(a)慢性心肌炎(b)急性心肌炎1)初步选择为“急性心肌炎”。因为(a)行首先提及的“慢性心肌炎”可能由于(b)行的“急性心肌炎”所引起,所以应用总原则选择“急性心肌炎”,编码I40.9。2)对照修饰规则E。同时报告疾病的急性和慢性,选择急性为根本死因,本例已经选择“急性心肌炎”故不需使用修饰规则。,(6)规则F.后遗症,定义为:当选择的原因是在本分类中提供有独立的“的后遗症”类目的某种情况的早期形式,而且有证据表明死亡是由于这种情况的残余影响所致而不是在它的活动期,则编码到适当的“的后遗症”类目。要点是:对后遗症进行修饰。“的后遗症”类目包括:B90-B9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E64.-(营养不良),E68(营养过渡),G09,I69(脑血管病),O97(直接产科原因)和Y85-Y89(外因的)。使用规则F的必备条件是:1)有证据表明死亡是由于“后遗症”所致,而不在其活动期;2)在ICD-10索引中对这种“后遗症”有编码可查。,例18:(a)肺纤维化(b)陈旧性肺结核“肺纤维化”可能由于“陈旧性肺结核”所引起,所以应用总原则选择“陈旧性肺结核”,对照修饰规则F。有证据表明死亡是由于“陈旧性肺结核”所致而不是在肺结核活动期,因此应用修饰规则F重新选择“肺结核的后遗症”作为根本死因,编码B90.9。例19:(a)坠积性肺炎(b)偏瘫(c)脑血管意外(10年)“坠积性肺炎”可能由于“脑血管意外”所引起,所以应用总原则选择“脑血管意外”,编码I64。对照修饰规则F。有证据表明死亡是由于“偏瘫/脑血管意外(10年)”所致而不是在脑血管病的活动期,因此应用修饰规则F重新选择“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作为根本死因,编码I69.4。,五、两个注释,由于在使用ICD死因分类规则确定根本死因及进行编码时,还有很多具体要求是难以用分类规则来表达的。为此,ICD提供两个详细注释,以进一步规范在应用规则确定根本死因时的做法,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生命统计中报告的资料趋于一致。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有关注释,是ICD死因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注释1(建立疾病之间联系的编码)(二)、解释死亡原因记录的注释注释2上述的各种规则及注释1常常应用于确定基本死亡报表中的根本死亡原因。每个国家都需要根据本国医学证明书的质量和完善程度去充实这些规则。注释2有助于制定这样的附加说明。,(一)、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1、注释的基本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类目名称说明的内容:类型1类型2类型3类型4,编码3经过联系后产生的编码或给予的说明,这里的“编码1”是指经过初步选择后准备作为根本死因进行统计的死亡原因。使用本注释是为了对“编码1”能否作为根本死因、是否需要与证明书中提及的其他原因建立联系并获得新的根本死因“编码3”进行确认。,2、说明内容的类型,(1)类型1:不用于根本死因编码。【含义】该编码不能做根本死因,必须从证明书报告的其他死因中重新选择并确定新的根本死因。例20:Z00-Z99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不用于根本死因编码。【说明】由于这些编码既不是“疾病”编码,也不是“损伤中毒及其外部原因”编码,而是属于“非疾病理由来医疗机构接受某种服务”的情况,因此不能作为死亡原因报告和编码。如果发生死亡,必须确定其疾病或损伤中毒的原因加以报告。,类型2:如果根本原因已知,则不使用此编码。,【含义】该编码也不是根本原因,应该从证明书报告的内容中寻找更早的根本死因,但如果确实无法获得更早的根本原因,也只能以此作为根本死因。例21:F01-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如果根本性躯体情况已知的话,则不使用此编码。【说明】这些编码所代表的“疾病”都是更早的“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疾病或损伤”所形成的后果,一般情况不能作为根本死因,应寻找根本性躯体情况。但如果确实无法获得更早的根本原因,也只能以此作为根本死因。,(3)类型3:伴有提及,编码到。,【含义】当证明书报告的内容中同时存在编码1(需要说明的编码)和伴有提及下面所列出的编码2时,则需要合并到注释中指出的新的编码3(经过联系后产生的编码)。类型3对编码1和编码2填写的位置没有限定,只要同时在证明书中报告就符合类型3的要求。例22:F10.-由于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伴有提及:K70.-(酒精性肝病),编码到K70.-【说明】当证明书报告的内容中同时存在“酒精性精神障碍”(F10.-)和“酒精性肝病”(K70.-)两种疾病时,注释对其进行合并处理并指出合并后的“酒精性肝病”作为根本死因,编码K70.9。,类型4:当报告为的初始前因时,编码到。,【含义】当证明书报告的内容中同时存在编码1(需要说明的编码)和“当报告为的初始前因时”下面所列出的编码2时,而且编码1是引起编码2的最早的原因,则需要合并到注释中指出的新的编码3(经过联系后产生的编码)。类型4对编码1和编码2填写的位置有明确规定,即:编码1和编码2都应该在证明书第I部分的各行,而且编码1必须是第I部分最低一行报告的内容。例23:I10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当报告为的初始前因时:I50.-(心力衰竭),编码到I11.0【说明】当证明书报告的内容中同时存在“高血压”(I10)和“心力衰竭”(I50.-)两种疾病,且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早原因时,注释对其进行合并处理并指出合并后的“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有心力衰竭”作为根本死因,编码I11.0。,例24:a)右基底节脑出血I61.0b)高血压期I101)顺序成立,用总原则选择“高血压期”,编码I10;2)注释对I10有说明,伴有提及“脑血管病(I60-I69)”,编码到I60-I69;3)证明书(a)行的“右基底节脑出血”编码I61.0,符合上述说明;4)把(b)行和(a)行的疾病建立联系,重新选择“右基底节脑出血”作为根本死因,编码I61.0。,例25:a)急性前壁心梗I21.0b)冠心病I25.1c)动脉硬化I70.91).顺序成立,用总原则选择“动脉硬化”,编码I70.9;2).注释对I70.-有说明,伴有提及“缺血性心脏病(I20-I25)”,编码到I20-I25;3).(b)行的“冠心病”编码I25.1,符合上述说明;4).把(c)行和(b)行的疾病建立联系,选择“冠心病”作为根本死因,编码I25.1,由于(a)行情况尚未考虑,故继续重复上述步骤2)-4);2).注释对I25.-有说明,伴有提及“急性心肌梗死(I21.-)”,编码到I21.-;3).(a)行的“急性前壁心梗”编码I21.0,符合上述说明;4).把(b)行和(a)行的疾病建立联系,重新选择“急性前壁心梗”作为根本死因,编码I21.0。,例26:a)心力衰竭I50.9b)心脏扩大I51.7c)高血压I101)顺序成立,用总原则选择“高血压”,编码I10;2)注释对I10有说明,当报告为“心脏病的并发症和不明确表述”的初始前因时(I51.4-I51.9),编码到I11.-;3)证明书(b)行的“心脏扩大”编码I51.7,符合上述说明;4)把(c)行和(b)行的疾病建立联系,选择“高血压性心脏病”作为根本死因,编码I11.-;5)回到第一卷I11中核对并确定具体的第四位数。I11.0高血压心脏病,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I11.9高血压心脏病,不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美甲店美甲师技能培训聘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餐饮废弃物处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校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单位借款协议书
- 2025版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货币资金借款服务协议
- 2025版货车驾驶员驾驶区域及路线规划合同
- 高三试卷: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2025届11月期中联考数学试卷高三数学答案
- 2025版国际贸易货物转让合同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市住宅租赁合同
- 2025版机场、火车站低压配电箱采购合同
- 2025医学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生产调度月度工作汇报
- 2025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岗位招聘4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行春季招聘4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产品供货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 客户项目管理办法
- T-GDLC 025-2025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方法与要求 水泥
- 温通刮痧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教练技术一阶段讲义
-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