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定子相间短路的分析 _第1页
关于定子相间短路的分析 _第2页
关于定子相间短路的分析 _第3页
关于定子相间短路的分析 _第4页
关于定子相间短路的分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关于定子相间短路的分析一、防止定子绕组端部松动引起相间短路。检查定子绕组端部线圈的磨损、紧固情况。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在大修时应做定子绕组端部振型模态试验,发现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模态试验频率不合格振型为椭圆、固有频率在94115HZ之间的发电机,应进行端部结构改造。”发电机在运行时,绕组上要承受100HZ2倍工频的交变电磁力,由此产生100HZ的绕组振动。由于该交变电磁力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故在容量越大的发电机中,绕组承受的激振力就越大。由于定子绕组端部结构类似悬臂梁,难于像槽中线棒那样牢固固定,因此,较易于受到电磁力的破坏。通常,设计合理、工艺可靠的端部紧固结构可以保证发电机在正常振动范围内长期安全运行,但是,设计和制造质量不良的发电机,有可能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端部紧固结构的松动,进而使线棒绝缘磨损,若不及时处理,最终将发展成灾难性的相间短路事故。定子绕组端部松动引起的线棒绝缘磨损而造成的相间短路事故,具有突发性和难于简单修复的特点,损失往往极为严重,所以应引起有关方面的特别重视。例如1998年9月,盘山电厂1号500MW水氢氢型汽轮发电机,因定子水内冷系统中氢气泄漏量激增而停2/8机,抽发电机转子进行检查,发现发电机定子励磁机侧端部大量绑块已松动、脱落、磨小,两个下层线棒多处主绝缘52MM厚磨损露铜,其中一根线棒磨损最严重处空芯铜导线已磨漏。进一步检查所有线棒,共发现有12处支架松动,22块绑块松动,8根线棒绝缘磨损。由于故障发现得比较及时,幸未发生相间短路事故。但是由于定子线棒绝缘损坏比较严重,被迫在现场更换了发电机定子的全部线棒,并更新了定子绕组端部的紧固系统,为此共停机118天,经济损失也非常严重。又如石横电厂6号发电机于1994年11月29日发生了定子相间短路事故,使线棒严重烧损,更换了24根新线棒,修复后于1995年1月26日并网发电。运行不到一个月,于1995年2月22日又第二次发生定子相间短路,定子线棒烧损十分严重,被迫全部更换。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定子绕组端部固定不良,特别是鼻端整体性差,振动过大,导致上、下层线棒电连接导线疲劳断裂,引起拉弧烧损。另外,通风管振动使绝缘磨损引起环流,通风管裸露,更加重了事故。又如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电站4台500MW发电机,19711973年投入运行,有3台在运行到1981年时,在8个月内相继由于发电机端部整体性差发生相间短路事故。故障点的软联接片部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劳损3/8坏。防止在役发电机定子线棒因松动造成绝缘磨损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机组检修期间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松动和磨损情况的外观检查,以及相应的振动特性试验工作。每次大修、小修都应当仔细检查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紧固情况,仔细查找有无绝缘磨损的痕迹,尤其是发现有环氧泥时,应当借助内窥镜等工具进行检查。若发现定子绕组端部结构有松动现象,除应重新紧固外,还应仔细进行振动模态试验,确认固有频率已达到规定值避开94115HZ,根据测试结果确定检修效果。实践表明,出厂时端部结构模态试验频率测试合格的发电机,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电机端部因振动可能逐渐发生松动,发电机端部线棒的固有频率和模态也就随之改变,并有可能落入双倍频的范围,从而导致发电机端部线棒发生共振,其更加重了松动和磨损的程度。因此,定期检查端部结构和进行模态试验是必要的。另外,虽然有时发现发电机的端部结构达不到要求固有频率避不开94115HZ,但是由于端部结构一时也无法轻易改变,进行模态试验至少可以使人们对发电机的质量心中有数,做到有目的地监视运行,从而避免发生灾难性的相间短路事故。对端部振动特性存在先天缺陷的发电机,如存在100HZ左右的椭圆4/8振型,建议加装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在线监测装置,以便实现早期的故障报警。目前,陡河电厂在一台定子绕组端部振型不合格的发电机上已安装了定子绕组端部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并取得较好效果。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特性相关的试验标准有两个一是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模态试验分析和固有频率测量方法及评定JBLT89901999,其主要针对发电机的出厂试验。二是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DLT7352000,其主要针对发电机的检修。两者均规定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线棒固有频率和模态应避开94115HZ。二、防止定子绕组相间短路。1121加强对大型发电机环形接线、过渡引线、鼻部手包绝缘、引水管水接头等处绝缘的检查。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IJT5961996,对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加直流电压测量,不合格的应及时消缺。”发电机环形接线、过渡引线、鼻部手包绝缘、引水管水接头等处是发电机机械强度和电气强度先天性比较薄弱的部位,事故统计表明,其也是发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短路事故多发部位。因此,应加强对大型发电机环形接线、过渡引线、鼻部手包绝缘、引水管水接头等处绝缘的检查。5/8我国的发电机运行和检修经验表明,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施加直流电压测量,可以有效地发现上述部位的绝缘缺陷情况。三、严格控制氢冷发电机氢气的湿度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并做好氢气湿度的控制措施。发电机内部氢气湿度过高的主要危害为一是可能造成发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短路事故。湿度过高的环境下,发电机定子绕组线棒绝缘性能下降,易于发生表面爬电、闪络,以致拉弧放电,造成短路事故。二是发电机转子护环应力腐蚀。理论和实践表明,发电机内部氢气湿度过高是采用50MNL8CR4WN材料的发电机转子护环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的主要诱因。例如2000年3月,大同二厂在5号机组大修中,发现该机组200MW水氢氢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护环有严重裂纹。发电机转子汽侧护环外表面沿周向散布有7条轴向裂纹有的肉眼已清晰可见,长度在1328MM之间,深度在58MM之间,其内表面沿周向散布有26条裂纹,长度在1012MM之间,深度在35MM之间,同时发现发电机转子护环外表面有裂纹处所对应的内壁也有裂纹。发电机转子励侧护环外表面完好,其内表面有13条裂纹。由于是在检修中发现发电机转子护环有裂纹,从而未发生发电机转子护环崩毁事故。但因发电机转子护环存在严重裂纹,被迫6/8全部更换。发电机转子护环产生裂纹的原因是由于在本次大修前,氢气干燥器冷冻式因故退出运行,造成发电机机内氢气湿度严重超标,实测机内露点温度经常在20C以上,而转子护环采用不抗应力腐蚀的材料50MNL8CR4WN,最终导致在发电机转子护环热套部位产生应力腐蚀裂纹。又由于该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存在不时向发电机内部漏油的问题,并且发电机汽侧漏油较为严重,因油中含水量大,故汽侧氢气湿度可能更高一些,从而使发电机转子汽侧护环应力腐蚀裂纹比励侧护环严重。在6年前,类似情况也发生在该厂另外一台同型号的发电机上。据有关统计资料,1987年以来,华北电网42台发电机转子护环进行了超声波检查和覆膜金相检查,发现有应力腐蚀的护环占257,因应力腐蚀裂纹而更换的护环占166,护环应力腐蚀问题已严重地威胁着发电机的安全运行。目前,降低氢气湿度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点。1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DLT6511998规定了发电机内的氢气湿度在25TOC露点温度;当发电机停机备用时,若发电机内温度低于10,则氢气湿度不得高于露点温度5。氢气湿度不高于露点温度50可有效地防止绝缘性能下降和护环应力腐蚀,不低于25的规定是为了防止因过7/8于干燥使绝缘开裂。如果制造厂规定的湿度高于本标准,则应按厂家标准执行。例如俄罗斯列宁格勒电力电机制造联合公司500MW机组运行规程的规定如下。发电机正常运行应保持氢气相对湿度不大于15。在湿度增高至20时应查明升高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排除;必要时,可向发电机送人部分新的干燥氢气,而它的相对湿度应不大于10。当发电机中氢气达到20时应每四小时测量一次湿度。允许发电机在湿度大于20,但不超过30条件下运行;但这种情况一年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3昼夜。2防止向发电机内漏油。国产发电机漏油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由于氢压波动时,密封油系统的差压阀和平衡阀跟踪、调整不好。某些新技术的采用可以明显改善漏油情况。此外,根据运行中氢冷发电机用密封油质量标准DIJT7051999,应采用密封油净化措施控制油中含水量在50MSDM3以下,也是为了避免因发电机进油使发电机内部氢气湿度骤然升高的有效措施。3保持发电机氢气干燥器运行良好。经验证明,不论何种型式的干燥器,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