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2015年修订版),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长期以来,中国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及各级官吏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直隶宁津县银钱和商品价格指数,永安,金田村,中坪,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东乡,大旺,樟村,洪秀全称“天王”,1851年9月,攻占永安,封王建制诸王,初建政权。,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进程,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进程,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时期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目、资政新篇等,明确规定了土地制度、军队编制和施政方针。,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体现其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天朝田亩制度,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了由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资政新篇,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转战18省,先后攻克城镇600多座,规模空前宏伟,成为中国历史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862年4月,打伤英国海军司令何伯1862年5月,击毙法国海军司令卜罗德1862年6月,俘虏“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1862年9月,“常胜军”头目华尔被打伤毙命,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革命是19世纪中叶亚洲反对殖民主义斗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对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有着很大影响。,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曾国藩,李鸿章,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建立反革命联合战线,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力量过于强大。,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客观原因,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1,农民无法担负反帝反封建领导重任,2,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3,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1044),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地方军阀官僚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较多的中央权贵,开始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才能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从而形成了洋务派。,一、洋务事业的兴办,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洋务派,洋务运动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和“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以拯救清王朝统治、御侮自强为目的,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一、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性质,从1860年到1890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2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最早的是安庆内军械所,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是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造船厂是福州船政局,设备最先进的兵工厂是湖北枪炮厂。,一、洋务事业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一、洋务事业的兴办,兴办近代企业,从1870年开始,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有相当规模。其中,北洋水师有大小舰只二十余艘。,北洋舰队,一、洋务事业的兴办,南洋舰队,福建水师,中国第一艘铁甲舰平远号,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一、洋务事业的兴办,18721875年,洋务派派遣了四批学童共120人赴美留学。18751885年,福州船政学堂共派出留欧学生三批共69人。首批留学生大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872年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证明,地主阶级企图在维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技术求强求富,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洋务运动不仅没有使中国“强”和“富”,甚至也没能够使清王朝免于衰落、灭亡的命运。,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404),戊戌维新的背景,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1895年他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康、梁变法的前奏。,公车上书,1895年5月1日,康有力约集19省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000余人商议请愿事宜,并起草了1.8万多字的上皇帝书,提出拒绝批准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签名举人达1300多人。5月2日,各省举人联合把上皇帝书递到都察院,史称“公车上书”。,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撰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撰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康有为还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创设学会,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主持的长沙时务学堂,设立学堂,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18951898年间,维新派在全国创办报刊达30多种,有宣传变法的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有专门介绍西方科技的实学报、通学报等;有专门报道经济的工商学报、商务报等。,创办报刊,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在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洋务派,要不要维新变法,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维新派,顽固派,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敌四起。此可谓有百害者也。,洋务派,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欲兴民权,只速乱耳,安得不亡;民主万不可设,民权万不可重,议院万不可通。,君主立宪可以“解生民于倒悬之危,置国家于磐石之安”。,维新派,顽固派,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讲西学必先通中学,必以中学固其根柢。,洋务派,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废则圣道衰,人心乱矣;中人之学西学,但知夷意而变我民,使人相率而入于夷狄。,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维新派,顽固派,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湘剧谭嗣同中“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场面,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的意义,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戊戌变法(646),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11日,在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此后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取消旗人特权,政治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设学堂,倡西学,废八股设译书局,派遣留学奖励办报,准许自由组织学会,奖励农工商业和发明创造办商学、商报,设商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方面,百日维新的内容,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百日维新的失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宣布“训政”,杀害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变法以失败而告终。,谭嗣同,康广仁,杨深秀,刘光第,杨锐,林旭,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百日维新的失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改革运动,2,严重民族危机下的爱国救亡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3,1,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主观原因,新旧力量的对比悬殊,客观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等式性质说课课件
- 心理技能全套课件资源
- 心理学意识基础知识课件
- 抽成合同协议书范本
-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课件
- 建设工程维修协议书范本
- 几方安全协议书范本
- 牛奶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个人转让协议书范本大全
- 2025年娱乐、游览用船舶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题和答案
- 律师事务所廉洁从业方案
- 《代谢组学介绍》课件
- 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模板
- 2025届高考作文押题预测10篇(附题目)
- 矿山开采土方外运施工方案
- 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 贵州旅投集团考试真题
- DL∕ T 748.3-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
- 初中必背古诗61首
-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大全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