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论,一、“二希”传统:指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两种文学传统,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流,在漫长的历史潮流中呈现出矛盾和互补的融合趋势。 欧洲近代文学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核心来源于这两种传统。 二、古希腊文学,(一)古希腊文化的人文观念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泉之一,其中包含的“人”的思想观念,通过古罗马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希腊人主张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征服和改造,主体和客体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自己对立物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人智)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 (二)古希腊文学的人本意识受到古希腊人文观念的影响,古希腊文学具有宣传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人生命价值的特征,并具有根深蒂固的世俗人本意识。 古希腊文学表现的世俗的人本意识是原欲型的,其中的理性精神主要是对人的肯定,而不是原欲和相对意义上的理性意识和道德规范。 无论是古希腊神话还是荷马史诗,都鲜明地表现了它。 三、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再现了出来。 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是古希腊文学的人本意识。 古罗马文学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 古罗马人崇敬文治武功,对人力的崇拜往往追求政治和军事的光辉业绩,从而发展了集权国家中个人对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 古罗马人强调理性的责任观念,但他们的创造性远不如古希腊人。 四、希伯来文学,(一)希伯来文化中关于“人”的观念:尊重灵魂,强调对神的绝对服从,忽视主张人的理性抑制肉体欲望的人的现世生命价值和意义,重视来世天堂的幸福。 总而言之,希伯来文化是一种重视灵魂、重视集体、重视来世的合理文化。 其主要特征与古希腊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强调了对这个世界生命个体欲望的满足,对死后世界持冷漠、甚至厌恶的态度。 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另一来源,其中包含的“人”观念,通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古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的关系: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中对原欲存在的另一层原欲和理性是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因此,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分别包含着人性中对立和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是对立和统一的两方,矛盾、冲突、互补和融合的两方。 整个欧洲文学史证明了这一点,许多伟大的作品揭示了生命个体的灵和肉,这个世界和后世冲突中的痛苦和明信片。 (一)、“灵”和“肉”、“理性”和“欲望”、“神”和“人”:基督教文学英雄是神化的人,他们由于神性的附着威力无限多,通过人知的充分表现,神通力大的人的欲望来自神的基督教文学中,“灵”取代位于神的“肉”的现象,表现了对神的崇拜。 因为神的神性实际上是人的理性意志的体现,所以本来意义上的神是人的理性本质的升华。总之,基督教文学中表现出的人对神的崇拜表明,人对人性的本质追求趋向于理性和精神领域,人对自我理解的进步和升华,而人对原始生命力和个人生命价值的压迫则是人主体性的萎缩,欧洲古典文学中世俗人的意识(二)、博爱主义和世界主义:圣经中的英雄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对民族、集体的责任观念,这种精神更进一步升华为博爱主义和世界主义。 (三)、基督教文学的整体特征及其影响:重视人的精神和理性的本质,强调对理性原欲的限制,是早期希伯来文学和中世纪基督教文学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 尊重理性、集体本位、尊重自我牺牲、忍受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欧洲文学和文化核心的另一层,另一层是古希腊人本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一),时代特征: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大变革期,这个时期,欧洲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源流和希伯来基督教源流形成了大规模的矛盾、冲突和互补、融合,开始了文学中人文观念的巨大变化。 此时的基督教文化极端发展,成为人性的反动,成为人的异质力量,一些人文主义者借用古典文化开始攻击,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形成了冲突的势头。 (二)、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它以人为本,是人权反神权、人性反神性、个性自由反禁欲主义。 (三)、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与“二希”的传统关系:另一方面,继承了古希腊观念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基督教文化的核心发生了冲突。 以人为本,最终要求人性、人性取代神性、神性,从神中恢复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 这种冲突本质上是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的冲突。 另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同时吸收了希伯来文化的合理成分。 希伯来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被人文主义吸收,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中也有人人平等、亲切宽恕等基督教观念。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文主义也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结合。 (四),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国家的人文主义文学中得到了不同的表现。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人把人的原欲描绘成自然合理的东西,使人们追求世界生活的无限喜悦,表现出“人”的回归和主体意识的觉醒。 在法国作家拉巴雷的巨人传中,“巨人”的形象代表了人将取代神,人的智力是无限的。 晚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莎士比亚的悲剧更明显地反映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他的悲剧显示,人必须在自然的欲望和社会道德的律令、原欲和理性、出生和入世、个体和集体、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等方面正确地把握(这实际上是如何在“二希”的传统之间平衡的问题)。 五、古典主义文学,(一),时代精神:从整体上看,17世纪的欧洲重视理性和秩序,其历史根源是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而对个性自由的单方面追求,带来了普遍的道德水平下降和社会混乱。 内战和宗教战争等混乱的社会现实也使人意识到理性和秩序的重要性。 牛顿等人的自然科学成果告诉我们,因为宇宙有有序的秩序,社会也必须有自己的规范和秩序,个人自由必须符合社会规范。哲学家笛卡尔也赋予了理性和地位。 (二)古典主义文学的人本意识:古典主义文学赋予理性主体性的地位。 这种理性主要指人的思考力和人的理性。 它更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能动性,否定了神性,这是对宗教无知主义的进一步否定。它更重视人的理性对感情欲望的制约,强调了对自由的合理规范。 这是极端现象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自由的反动。 在这个合理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古典主义文学的“人”总是存在于理性和感情、个人的欲望和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矛盾中,最合理的是把理性战胜感情,把个人的欲望服从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从王权。 六、启蒙文学、(一)、启蒙文学的理性精神:十八世纪的启蒙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精神,启蒙文学的“理性”除了肯定笛卡尔的理性精神之外,从自然规律的高度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社会规律,肯定人的自我感情的自然合理性。 这是对中世纪宗教神性的更彻底的否定,也是对否定感情自由的古典主义理性精神的调节和排斥。 (二)启蒙主义文学中的理性和感情、秩序和自由:启蒙文学家大多强调个性和感情的自由高于理性和秩序。 卢梭很典型。 他否认基督教的原罪,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所以自然人性的欲望和要求都是合理的。 卢梭创作中表现出的“人”新观念,比起人文主义文学更有反宗教的彻底性,比起古典主义文学更有感情自由的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合作建房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提取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2025解除合同协议书范本参考
- 2025年关于铁路货物运输的合同范本
- 2025年城市土地开发与住宅销售贷款合同(范本)模板
- 2025担保公司的贷款合同协议
- 2025规范土地流转协议
- 2025租房合同终止的模板
- 搭配不当之修饰不当课件
- 2025市场营销商品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 催收新人培训管理制度
- DZ/T 0089-1993地质钻探用钻塔技术条件
- CJ/T 328-2010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水箅
- 2025-2030中国铁路道岔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特种设备安全法培训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邯郸介绍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硼酸行业发展方向及供需趋势研究报告
- DB11T 634-2025 建筑物在用电子系统雷电防护装置检查规范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 2025年届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