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1页
脾切除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2页
脾切除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3页
脾切除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4页
脾切除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脾切除术后护理,普外二病区,脾切除术后护理,2、解剖,人体脾脏位于腹腔左上,与第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 脾分为光滑隆起的横膈膜面和凹陷的污垢面两个方面。 脏的前面与胃底相连,后面的下面与左肾和左肾上腺相连。 神经、血管从脏面中央的脾门出入脾脏。 脾脏除了与胰脏的连接部和脾门部以外都被腹膜包着。 腹膜邹襞形成的韧带对脾起到了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脾脏活体为暗红色,上缘尖锐,有23个切口,但下缘相对迟钝。 因为性质脆弱,容易受到暴力破坏。 成人脾脏的重量约为150-200克。 正常情况下,脾触摸不到,肿大的脾容易触摸。 脾切除术后的护理,3,功能,脾脏是外周免疫器官之一,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出生于腹腔左上,质脆,容易外伤。 一般来说脾脏有三个功能:首先是人体的“血液库”,身体休息安静时储藏血液,处于运动、出血、缺氧等压力状态时将血液排出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容量,其次脾脏就像“过滤器”,如果血液中出现病原菌、抗原、异物、原虫脾是血液循环中的重要过滤器,能去除血液中的异物、病原菌、老化死亡细胞,特别是红血球和血小板。 因此,脾功能亢进可能引起红血球和血小板的减少。 脾脏也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脾切除术后的护理,4,引起脾大的原因,(1)感染性脾大。 伤寒、副伤寒、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各种急慢性感染症。 斑替氏综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心原性肝硬化、慢性狭窄性心包炎、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 (3)增殖性脾大。 见于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血液疾病。 (四)其他。 脾脏恶性肿瘤少见,有脾脏囊肿、播散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戈谢病等。 充血性脾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其次是门静脉和脾静脉的炎症和血栓。 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食道下端和胃底静脉曲张、腹水、消化不良等多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减少的“三少”现象,同时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脾切除术后的护理,5,中医脾、脾主要运动化,意味着脾具有运动水谷和运动水液的作用。 运化水谷是指脾能使水谷(饮食物)变得精微,把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的运化水液是指脾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馀的水分立即转移到肺和肾,通过肺和肾的气化功能变成汗和尿排出体外。 所谓脾主升清,是因为脾吸收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向心、肺、读取器输血,通过心肺作用生成血气,营养全身,所以有“脾健康”的说法。 脾主统血,也就是脾,具有防止血液在经脉中流行,从脉外脱出的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不仅对脾的主要功能,而且对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很重要,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的书”“血气生化之源”。 脾切除术后的护理,6,脾切除适应症,1 .脾自身病(1)脾损伤(2)脾感染性疾病:如脾脓肿、脾结核等。 (3)脾肿瘤(4)游离性脾扭转2 .原发性脾功能亢进3 .充血性脾肿大多见于门静脉高压症,伴有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有明显的食道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史的人,应该同时进行阻断术和旁路术。4 .感染性疾病5 .其他规范手术的脾切除,脾切除术后的护理,7,脾切除术前的准备,1 .急救手术:发生脾破裂时,必须经常进行急救手术,尽快实施手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重症脾破裂的患者,由于出血性休克多发,在术前准备的同时,预防出血性休克,配置大量的血液制品,以备输血。 对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也要注意其他脏器有无损伤,进行处理。 此外,术前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术前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 2待机手术:破裂以外的慢性脾脏疾病应进行待机手术。 改善全身状况,多次进行少量输血,保护肝功能,纠正凝血功能不全,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血球计数、白血球总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管脆性试验、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 术前应进行胃肠减压,对食道静脉曲张的患者,应选择软质胃管,在下管前服用少量流动石蜡,特别注意,防止大出血。 术前要准备适量的血液,准备输血。 必须给予足够量的抗生素。 观察脾切除术后的护理,8,脾切除术后的注意事项,1 .有无内出血,测定血压、脉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 观察膈下脾窝引流的情况,有内出血倾向时,应迅速输血补液,持续大出血时,应考虑再手术止血。 2 .脾切除术对腹腔内脏器官(特别是胃)的刺激很大,因此设置胃肠减压管,防止术后胃扩张。 术后23日重新开始吃饭。 3 .实施了脾切除术的患者大多肝功能差,术后必须充分补充维生素、葡萄糖等。 如果怀疑肝昏迷,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注意肾功能和尿量的变化,警惕肝肾综合征的发生。 5 .术后常用抗生素,预防全身和横膈膜感染。 6 .及时测定血小板数,如果急剧上升到50109/L以上,可能发生脾静脉血栓,如果出现剧烈腹痛和便血,提示血栓扩散到肠系膜静脉,立即使用抗凝固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脾切除术后的护理,9,术后并发症和防治,1 .出血性并发症:腹腔内出血是脾切除术后较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原因多为活动性出血和腹腔内出血。 出血性并发症以预防为主,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发现腹腔内活动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手术探查止血。 2 .感染:术后早期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横隔膜下脓肿、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术后可加强引流管的管理,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术后横隔膜下脓肿的发生。 如果患者发热,左上腹部不舒服,就不排除左横膈膜下积水和脓肿的可能性,对已经形成横隔膜下脓肿者,可以在超声波下定位穿刺引流或留置引流,应用抗生素。 但是,在引流不顺利的情况下,应该立即进行切开引流。 3 .血栓形成和栓塞:由脾切除后血小板数量上升和血液粘度增加引起。 4 .脾热:脾切除术后患者持续发热23周,一般时间仅超过1个月,体温不超过39。 脾发烧持续的时间、程度与手术创伤成正比。 脾热是自我限制性发热,如果能排除其他感染性并发症和横膈膜感染,只包括中医中药等对症治疗。 5 .胰腺炎:与术中游离脾床时胰脏损伤有关。 术后血清淀粉酶上升3天以上,伴有症状者,可确诊。 用生长素治疗,疗效较好。 6 .脾切除后胃瘀:虽不多见,但结果严重。 胃癌发生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引流:是治疗胃癌的关键。 脾切除和脾切除被切断后,一般应在左膈膜下进行引流,保证引流畅通,将漏出的胃内容物全部引流,防止漏出的胃内容物向腹腔内扩散胃管减压:发现胃瘀后,应立即禁止饮食,放置胃管抽出胃内容物,减少胃漏出量全身营养支持:适量的全血、血浆和白蛋白、能量、维生素等营养支持治疗。 7 .其他少见并发症:其他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高尿酸血症等,脾切除术后护理,10,脾切除术后护理,1,制定护理计划:严格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每15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改变4小时,正确处理脾切除术后发热,超过38.5时进行物理和药物降温。 2、术后在适当体位下麻醉平面消失后,多采取半卧位(休克未纠正的情况除外),有利于呼吸和腹腔引流,鼓励患者每隔2小时翻转或换体位,防止肠粘连,鼓励深呼吸和咳嗽,避免无气肺。 3、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观察切口有无血液渗出、渗透液。 观察体温的变化,高热时执行高热护理程序。 观察血小板的变化,一般术后7d血小板达到最高峰,观察患者的头痛、腹痛、肢体肿胀等,防止血栓形成。 4、切口和引流口的护理定期检查切口情况,有无出血、肿胀,立即更换调味汁,严格无菌操作,给予抗生素,防止切口和引流管的伤口感染。 保持各种引流管的固定顺畅,防止扭曲、脱落、感染,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5、患者术后断食,持续胃肠减压,患者保持半卧位,减轻引流和疼痛。 6、保持呼吸道流畅,鼓励患者排痰,协助患者翻身,进行口腔护理,防止肺并发症。 做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7 .心理护理后,患者面临疼痛、体位被动、脾脏丧失等问题。 痛苦、焦虑、担心多,担心成为废人,对于这些问题,必须立即向患者说明脾的生理功能和脾切除后人体形成的代价功能。 适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