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终稿)_第1页
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终稿)_第2页
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终稿)_第3页
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终稿)_第4页
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 六六安安港港霍霍邱邱庆庆发发码码头头工工程程 防防洪洪评评价价报报告告 (送审稿)(送审稿) 设计证章:水利设计甲级 证章号 sj 中中水水淮淮河河 规规划划设设计计研研究究 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二八年七月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 批批 准:准: 章 敏 审审 定:定: 张少华 审审 核:核: 曾桂菊 校校 核:核: 周立霞 余彦群 编编 制:制: 周立霞 曾桂菊 李有德 : 周立霞 李有德 项项目目负负责责人人 主要参加人员:主要参加人员: 周立霞 曾桂菊 余彦群 李有德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 目 录 1概况.1 1.1项目背景.1 1.2评价依据.2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4 2基本情况 .6 2.1建设项目概况.6 2.2河道基本概况.10 2.3现有水利工程情况及其它设施情况.16 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18 3河道演变 .19 3.1河道历史演变.19 3.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21 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21 4防洪评价计算 .22 4.1水文分析计算.22 4.2雍水分析.23 4.3冲刷分析.25 4.4河势影响计算.26 4.5排涝影响分析.26 5防洪综合评价 .27 5.1与现有水利工程规划的关系与影响评价.27 5.2与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评价.27 5.3对河道泄洪影响评价.27 5.4对河势稳定影响评价.28 5.5对堤防、护岸和其它水利工程及设施的影响评价.28 5.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评价.28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 5.7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29 5.8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29 5.9洪水对工程的影响分析.29 6防治与补救措施 .30 6.1堤岸防护措施.30 7结论与建议.31 7.1结论.31 7.2建议.31 附图: 1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工程河势图 2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工程 平面布置图 3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工程河道横断面图 4 庆发码头工程图(包括 装卸工艺图、平立面图)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 1概况 1.1项目背景 庆发码头位于六安市霍邱县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下游约 2km 淮河右岸滩地处, 是安徽庆发集团出资拟建的企业自用码头。按照安徽省港航勘测设计院编制的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码头属六安 港霍邱港区。 六安港按行政区划和作业区重要性共设6 个港区:霍邱港区、寿县港区、舒城港 区、皋城港区、金寨港区、霍山港区。各港区下辖若干个作业区或码头。 安徽庆发集团始建于 1986 年,目前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新 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集团以柳编为基础,多业并举,涉及柳编、饮品、建筑、 房地产开发、机械施工、纸业、餐饮、矿产、粮油收储加工等产业,总资产 7.8 亿元,现有紧密型职工 8400 多人。主营产业柳编生产覆盖沿淮20 个乡镇,辐射 苏、鲁、豫、浙、鄂、闽等省市,产品远销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了沿淮邻 近乡镇 4.5 万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随着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集团对外交通的 需求日益扩大, 为此,庆发集团 拟建设庆发码头,以码头为依托,利用滨临淮河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 建立方便 快捷的物流服务体系,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本地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矿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 依据安徽省港航勘测设计院 2008 年 3 月编制的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工程工 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工程主要包括建设 3 个 500 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 150 万吨码头;建设港区堆场 6000m2、港区道路 480m 等;管理房 400m2。 2008 年 4 月,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受安徽庆发集团的委托,编制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 本工程所处的流域地理位置图见图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的要求,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 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 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 洪畅通;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 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 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其可行性研究 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关水 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防洪要求审查同意。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 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 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 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前,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洪水影响评价 报告。 根据安徽庆发柳编集团有限公司和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技术咨询 合同书,本项目的主要咨询任务如下: (1)此河段河流概况、河道的规划治理情况、航运简介; (2)1/10 频率洪水位、流量; (3)新建码头在设计洪水时壅水及冲刷计算; (4)评价工程建设对河道防洪及水利工程管理的影响; (5)评价洪水对工程的影响。 1.2评价依据 1.2.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年 8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 29 次会议通过)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7 年 8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7 次会议通过)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1988 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令发布) ; (4) 关于加强淮河流域 20012010 年防洪建设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2 6 号) ; (5)水利部、国家计委关于颁发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 的通知(1992 年 4 月 3 日水利部、国家计委水政 19927 号) 。 1.2.2 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1)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水利部办 公厅办建管 2004109 号) ; (2) 防洪标准 (GB 50201-94) ; (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SL 44-93) ; (4)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SL 104-95) ; (5)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JTJ062-91) ; (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6-98) ; (7)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171-96) ; (8) 内河通航标准 (GB 50139-2004) ; (9)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 (GB 50192-93) ; (10) 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 (JTJ 214-2000)年; (11) 关于内河航道技术等级的批复 (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经济贸易委 员会交水发 1998659 号文) ; (12)其它相关的规程、规范等。 1.2.3 有关规划、技术文件和参考资料有关规划、技术文件和参考资料 (1)安徽庆发柳编集团有限公司(甲方)和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乙 方)所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书; (2)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8 年 3 月安徽省港航 勘测设计院) ; (3) 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2002 年 7 月水利部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 ) ; (4) 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 (1999 年 3 月水利部淮委规划设计 研究院) ; (5) 淮河干流临淮岗引河扩大工程修正初步设计 (2000 年 7 月安徽省水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4 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 (6) 淮河中游河床演变与整治研究阶段报告( 9397 年) (1998 年 6 月安 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 院) 。 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1.3.1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1)资料收集与现场查勘 根据该工程防洪评价内容要求,到现场进行查勘,详细了解工程所处的地理位 置、工程总体布置、河道情况以及与工程有关的建筑物情况。收集河道规划治理、 航道资料,甲方提供的图纸、地质勘探资料等。对查勘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 (2)河道演变 依据淮河中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中下游引河开挖情况和现场查勘相结合,分 析码头所处河道的河道现状和演变趋势。 (3)计算方法 流量、水位采用我公司编制的 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可 行性研究报 规划成果。 壅水、冲刷计算主要依据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JTJ06291)提供的 方法进行计算。 (4)防洪评价 根据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水利部办 建管2004109 号) 、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 、 堤防工程管理设 计规范 (SL171-96) 、 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2004)等规程、规范对桥梁进 行防洪影响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对河势稳定的影响, 对通航、防汛交通、抢险的影响以及洪水对桥梁的影响等。 1.3.2 工作内容工作内容 (1)区域概况、河道的规划治理情况; (2)河道演变及趋势分析;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 (3)10 年一遇洪水流量、洪水位; (4)工程建成后的壅水和冲刷分析; (5)码头工程对河段防洪的影响分析。 本报告高程均为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6 2基本情况 2.1建设项目概况 依据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工程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码头的设计内容如下: 2.1.1 工程概况和建设目的工程概况和建设目的 拟建码头名称为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位于淮河右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下 游 2km,六安港霍邱港区,设计年吞吐能力150 万吨。其工程布置见附图 2-1。 庆发码头拟建 3 个 500 吨级泊位,采用连续布置,结构选用高桩框架结构,包 括码头水工建筑物、道路、堆场,以及配套的水、电、通信等设施。码头共占用岸 线 200m,陆域占用土地面积 65 亩。 安徽庆发集团拟以码头为依托,利用滨临淮河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和当地公路 水运综合运输网建立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体系,这对降低运输成本,增强当地企业 的赢利能力,提高本地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矿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 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1.2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码头结构选用高桩框架结构, 3 个 500 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 150 万吨。 拟建码头设计高水位 24.0m(10 年一遇) ;设计低水位 17.5m(95%) 。 (注:本报 告水利计算成果码头位置 10 年一遇设计水位为 26.55m) 。 2.1.3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 2.1.3.1总总平平面面布布置置 采用挖入式港池。码头前沿线均布置在港池右侧,顺岸布置3 个泊位,其中 中水位泊位 1 个,独立布置,泊位长度 70m;低水位泊位 2 个,连续布置,每个 泊位长 65m。中水位码头高桩平台长 50m,宽 20m。低水位码头高桩平台长 110m,宽 14m。中水位码头、低水位码头平台后接斜坡道与岗地 道路相连。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7 2.1.3.2设设计计条条件件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安全等级为 级。 (1)设计水位及高程 设计高水位: 24.0m 设计低水位: 17.5m(95%保证率) 码头面高程: 22.5m、25.0m 港池底高程: 14.8m 堤顶高程: 27.327.9m (2)设计荷载(依据河港规范) 船舶系缆力: 50kN 船舶撞击力: 200kN 流动机械: 汽车超 20 人群荷载 3kpa 码头平台堆货荷载: 20kN/m2 后方堆场堆货荷载: 40kN/m2 2.1.3.3码码头头结结构构方方案案 (1)码头结构选型原则 1满足装卸工艺及使用要求; 2因地制宜,经济合理; 3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码头结构 根据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方案和水位条件,码头结构形式选用高桩框架结构 和重力式结构型式。 码头前沿线布置在港池同一侧,顺岸布置3 个泊位,其中中水位泊位 1 个, 独立布置,泊位长度 70m;低水位泊位 2 个,连续布置,每个泊位长 65m。 中水位码头高桩平台长 50m,宽 20m,顶标高 25.0m,上部为 C30 现浇钢筋 混凝土框架梁板式结构。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直径1.0m,桩长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8 29.0(24.7)m。排架间距 6.0m。每个排架下设 4 根桩,桩间距 6.0m,均为直桩。 低水位码头高桩平台长 110m,宽 14m,顶标高 22.5m,上部为 C30 现浇钢筋 混凝土框架梁板式结构。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直径0.8m,桩长 26.5(22.2)m。排架间距 6.0m。每个排架下设 3 根桩,桩间距 6.0m,均为直桩。 2.1.4 装卸工艺装卸工艺 2.1.4.1装装卸卸工工艺艺设设计计原原则则 (1)根据年货物吞吐量、货种、流向、船型、装卸要求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 响综合考虑装卸工艺方案。 (2)简化工艺流程和减少操作环节,合理选择机型和工具,减少机械类型和规 格。 (3)应保证专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2.1.4.2工工艺艺流流程程 拟建工程主要货种为铁矿石、粮食、石料等,其中铁矿石出口90 万吨/年, 粮食、石料或其它进出口 60 万吨/年。根据货种的情况,其主要装卸工艺如下: (1) 散货出口: 自卸车 船 堆场 装载机 船 (2)散货及件杂货进口: 船 (吊机) 车 船 (吊机) 车 堆场 (3)件杂货出口: 车 (吊机) 船 (4)件杂货进口: 船 (吊机) 车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9 2.1.4.3泊泊位位计计算算表表 铁矿石出口运量 900 万吨,粮食、石料及其它货物进出口运量60 万吨,计算 泊位 3 个。泊位数计算详见表 2-2。 由于淮河水位除汛期外常年为中低水位,建议建中水位泊位1 个、低水位泊 位 2 个。 表表 2-2 泊位数计算表泊位数计算表 序号项 目 名 称符号单 位公 式铁矿石粮食及其它 1年吞吐量Qn万吨年9060 2设计船型吨级500 3泊位年营运天数Ty天300 4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KB1.61.6 5船舶实际载重量G吨500500 6船时效率P吨小时600300 7纯装卸作业时间tz小时tz=G/P0.831.67 8装卸辅助作业时间tf小时0.50.5 9昼夜法定工作小时数td小时1616 10 昼夜泊位非生产时间 之和 ts小时33 11泊位年通过能力()Ps万吨 Ps= Ty*G*( td- ts)/ KB * (tz+tf) 91.6456.16 12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Pt万吨Pt= 1/ (/ Ps)73.15 13计算所需泊位数N个N=Qn/Pt2.05 14实取泊位数N个3 15泊位利用率 0.680.68 2.1.5 工程施工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重点是码头工程,其中桩基基础是关键。桩基及码头护坡,因受施工 水位影响,应选在枯水位进行。码头施工的同时进行港池开挖、土方外运、港区道 路路基回填,土方回填关键要做到分层压实,达到压实度要求。港池土方大部分外 运宜选择就近处理,以降低费用。港区道路堆场及港口疏浚等施工,受水位影响小, 可在后期施工。工程总工期约为 8 个月。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0 工程施工首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三通一平等,进港道路回填加宽及其它准备 工作。第二步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 1、钻孔灌注桩; 2、上部梁板结构; 3、港池 开挖及场地平整压实; 4、护岸工程; 5、堆场、道路工程; 6、其它工程。 工程总工期约为 8 个月,可从第一年 10 月份开工,到第二年 5 月完工。施工 进度计划表 2-3。 表表 2-3 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工期(月) 序 号工程项目 12345678910 1 开工准备 2 码头桩基施工 3 码头上部结构施工 4 港池开挖 5 码头护坡施工 6 港区堆场及道路工程 7 港池疏浚 8 清理现场、竣工验收 2.2河道基本概况 2.2.1 流域及河流概况流域及河流概况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1 5512125,北纬 30553636,面积为 27 万 km2。流域西部、西南部 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 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116。气温变化由 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方的一条自然分界线。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40 个地(市) ,181 个县(市) , 总人口为 1.65 亿人。 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 万 km2和 8 万 km2。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江 苏省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 1000km,流域面积 18.7 万 km2。从淮河源头到豫、皖 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为淮河上游,河长364km,地面落差 178m,占淮河总落差的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1 90%,面积 3.06 万 km2。淮河主要支流 北岸有洪汝河,南岸有竹竿河、潢河、 白 露河等。淮凤集以上淮河坡降较大,河 槽较宽,两岸无堤防,洪水一般能较快下泄。 淮凤集以下沿淮两侧原为天然蓄滞 洪水洼地,自 20 世纪 50、60 年代逐步培修支 流堤防以后,形成来龙、芦集、淮滨城郊、谷堆、王岗等5 个半封闭圩区。淮滨 段河道弯曲,部分河段河床狭窄,卡水严重。 从洪河口到洪泽湖出口中渡为淮河中游,河长490km,地面落差 16m,区间 流域面积 12.75 万 km2。淮河流经洪河口以后,河道骤趋平缓,河床坡降从上游的 5/10000 变到 0.3/10000,由于河床排洪能力较小,洪涝矛盾突出。淮河中游按地形 和河道特征又可分为两大段:上段从洪河口到正阳关,长155km,区间面积 5.80 万 km2,主要支流北岸有淮河的最大支流沙颍河,南岸有史灌河、淠河、沣河、汲 河等。正阳关以上流域面积 8.86 万 km2,几乎包括了淮河水系所有山区面积,是 淮河上中游洪水的汇集地;下段从正阳关到洪泽湖,长335km,区间面积 6.95 万 km2,主要支流北岸有涡河,南岸有东淝河、池河,另直接进入洪泽湖的支流有 奎濉河、新汴河、安河等,崇潼河水系的来水通过正在实施的怀洪新河入洪泽湖溧 河洼。洪泽湖中渡以上流域面积 15.82km2,其中淮河干流面积 12.88 万 km2,占 中渡以上面积的 81.4%。洪泽湖在水位 16.0m 以下的湖面面积为 0.35 万 km2,相 应蓄水库容为 130.85 亿 m3。 洪河口至正阳关的淮河两岸是岗地,两岗之间有一连串湖泊洼地,面积0.3 万多 km2,历来是淮河上中游洪水滞蓄回旋的场所,淮河在这些湖泊洼地中间穿行, 两岸筑有堤防,遇较大洪水河湖连成一片。治淮以来,这些湖洼陆续被开辟为蓄、 行洪区,一般堤防保护区等。蓄洪区有濛洼、城西湖、城东湖3 处,兴建于 20 世纪 50 年代,进洪由闸控制;行洪区有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3 处,进出口无 闸控制,按规定的行洪水位扒口或漫堤行洪(姜家湖、唐垛湖现已改为姜唐湖行洪 区,并建进退水闸)。 工程位于六安市霍邱县境内霍邱港区,淮河右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引河 下游约 2km,距霍邱城关 15km。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2 2.2.2 河道概况河道概况 淮河流域是我国历史京都漕运中枢 地带,人工运何历史悠久,漕运发达。 隋 炀帝开创的汴渠沟通黄、淮、长江, 历经唐、宋 500 余年,更是淮河流域水运 史 上的光辉篇章。京杭大运河历经元、明、清700 多年,曾为京都北京漕运给养做 出了显赫的贡献。 1855 年黄河北徙、运河中断以后的 100 年中,由于海运和铁路、 公路运输的发展以及水运设施老化失修,航运趋于瘫痪,只有苏北段运河,还保持 着运输能力。 据民国时期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勘测,洪水季节,淮河干流各航道都能正常通航; 春秋雨季,能航行吃水 2m 多的小轮船;冬季只能航行吃水 1m 多的小轮船和木船。 淮河航道通航情况不好,完全是黄河泥沙对淮河淤积的结果。民国三十六年 (1947 年)34 月份调查,淮河蚌埠最枯水位为 12.1m,民国二十六年( 1937 年)前是 10.22m,相差近 2m,说明蚌埠附近河床淤高 1m 左右。因为河床淤高, 加上浅滩,航行必然受阻。三河尖以上的淮河干流,则处于停航和半停航状态。 淮河干流自从江苏境内洪泽湖三河闸和 安徽省蚌埠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先 后建成后,正阳关以下河段受到控制,成为渠化河流,从而使安徽省淮河干流航 道形成两个区段,即三河尖 正阳关 101km 航道,称为淮河干流上游段,正阳 关红山头 277km,称为淮河干流下游段。 淮河干流上游段三河尖 正阳关长 101km 航道属天然河流,航道等级为 5 级 航道。 淮河干流下游段正阳关 洪山头长 277km,其间有蚌埠水利枢纽将航道分为两 个区段。正阳关 蚌埠水利枢纽长 133km,受枢纽控制,成为渠化河流,具有良 好的通航条件,航道等级为 3 级航道。 淮河自西向东在霍邱 县朱港乡陈村入境,经王截流、正阳关,至寿县郝家圩出 境,全长 123km,约占淮河总长的 12.5。三河尖正阳关段 101km 为五级航道, 正阳关郝家圩段 22km 为三级航道。 庆发码头位于临淮岗引河下游 2km 处,临淮岗引河位于姜家湖南侧靠岗边缘 的湖地下,上从原万民闸附近李台孜起,下至老坝头止,全长14.1km。上河口至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3 深孔闸河段称为上引河,长 3.8km;深孔闸至下河口段称为下引河,长 10.3km。 上引河左堤为姜家测行洪堤, 堤顶高程 28.30m 左右;右堤为城西湖蓄洪 堤,堤顶 高程为 27.328.4m。上引河堤距大部分在 2.0km,闸上为 1.5km。下引河左堤为姜 家湖南堤,堤顶高程 28.0m 左右;右为高岗地,岗地高程 25.028.0m。下引河有 效行洪宽度为 1.5km 左右。 2.2.3 水文、泥沙、气象特征水文、泥沙、气象特征 1、气象 工程所在地区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常 为西风带系统与副热带系统的交绥处,大气变化剧烈。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气候 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但年际变化大,日照时数多、温差大、无霜期长,季 风气候明显。 本地区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多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达 41.2 (1959 年 8 月 23 日) ,极端最低气温为 零下 16.6(1969 年 1 月 31 日) 。多年平 均地面温度 17.7,极端最高地面温度 69.2,极端最低地面温度 零下 23.7。 日平均气温在 05的多年平均天数为 55 天,0-5为 11.7 天,-5-10为 0.6 天,小于-10的天数为零。 该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或东风,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或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 3.1m/s,极端最大风速 18m/s。 流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075%。夏季湿度大秋季湿度小,南部湿度大北部 湿度小,一年中 7、8 月份相对湿度最低为 65%左右。 多年平均日照时间 2158 小时;平均雾天数 17 天,年最多 32 天,年最少 3 天; 多年平均降雪 12 天,年最多 18 天,年最少 3 天;多年平均霜天数 59.4 天,年最 多 62 天,年最少 21 天;多年平均雷暴天数 34.9 天,年最多 62 天,年最少 21 天; 多年平均沙尘暴天数 0.2 天,年最多 3 天,年最少 0 天。 2、水文 淮河流域降水地区分布是南部大于北部,山区大于平原。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为 南部大别山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001400mm,北部平原地区最小,多年平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4 均年降雨为 800900mm。工程所在地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941mm。年内分配以 夏 季最大 450mm,占总量的 47.8%,春季次之 231mm,占总量的 24.6%,冬季最小 84mm,占总量的 8.9%。 流域水面蒸发量南部小北部大,年蒸发量自南向北递增,工程所在地多年平均 年蒸发量 1077.6mm。以夏季蒸发量最大 456.5mm,占总量的 42.4%,冬季最小 102.7mm,占总量的 9.5%。 该工程所在地以上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深363mm,多年平均径流量 153 亿 m3。年径流的分布与降水分布大体相似,南部大北部小,山区大平原小。南部大别 山区径流深最大,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深500800mm,其次为西部的桐柏山,伏牛 山区,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深 300500mm。王家坝至该工程所在地间沿淮平原区径 流深最小。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深 150250mm。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 1956 年径 流深最大达 792mm,1966 年径流深最小仅 63.1mm,最大与最小年径流深比值达 12.5。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以 7 月份最大,占全年径流量 25%。1 月份最 少仅占全年径流量的 2%。丰水期( 6-9 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 63%,枯水期 (12-2)占 7.6%。 3、泥沙 含沙量分布一般山丘区大,平原区小,上游大,下游小。淮河上游息县多年平 均含沙量为 0.88kg/ m3,中游王家坝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0.565kg/ m3。支流洪汝河 上游遂平站为 1.62kg/ m3,下游班台站为 0.95kg/ m3。 输沙量的年内分配:一年中汛期输沙里占80%左右,主要集中在几次洪峰过 程中,一般第一次洪水含沙里较大,第二、三洪水次之,非汛期含沙里较小。 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 1968 年淮干上游发生特大洪水,淮滨站年输沙里为 1330 万吨,为多年平均输沙里的 3.5 倍,该年 92%的泥沙集中在汛期。而 1961 年特大旱年的输沙里仅 10 万吨,为多年平均值的 2.6%。 2.2.4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1)地形、地貌 拟建码头位于淮河右岸,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下游约2km 处。滩地高程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5 20.6m21.1m,后方岗地高程 22.0m27m。场地地貌为冲积地貌单元。 (2)地质 参照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临淮岗防洪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港区地 质组成自上而下分为 4 层: 第(1)层重粉质壤土 (Q4al):颜色以黄、灰黄色为主,呈软可塑状,中等高 压缩性,很湿,局部夹少量铁锰质结核。该层土用手捻摸感觉到有少量细颗粒,稍 有滑腻感、粘滞感,切面稍有光泽。标准贯入击数N63.5=3.87.0(击),比贯入阻 力 Ps=0.351.32MPa。层厚为 0.90m1.80m,层底高程 21.1m19.1m。 第(2)层粉质粘土(Q3a1):颜色以黄色为主,可塑状,中等压缩性,湿很湿。 局部夹少量铁锰质结核,该层土用手捻摸感觉到有少量细颗粒,稍有滑腻感、粘滞 感,切面稍有光泽。标准贯入击数N63.5=7.015.4(击),比贯入阻力 Ps=1.954.64MPa。层厚 1.60m6.20m,层底高程 19.1m18.38m。 第(3)层轻粉质壤土 (Q3al):颜色以黄、黄夹灰色为主,呈中密状,中等压缩性, 湿。该层土用手捻搓不易成条状,刀切面粗糙,无光泽。标准贯入击数 N63.5=7.513.0(击),比贯入阻力 Ps=1.745.89MPa。该土层在场区内分布,连 续层厚为 2.30m6.10m,层底高程 12.38m17.34m。 第(4)层细砂(Q3al+p1):颜色主要为黄色,呈稍密状,中等压缩性,饱和。标准 贯入击数 N63.5=10.313.6(击),比贯入阻力 Ps=1.9212.92MPa。层顶高程 12.38m17.34m。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未钻穿。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表 2-1。 表表 2-1 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密度(g/cm3)直 快 层号土类 含水率 (%) 湿干 孔隙比 塑性指 数 液性指 数 压缩系 量(Mpa) 压缩模 量(Mpa) 粘聚力 (kPa) 内磨擦 角(度) 承动力 (kPa) (1)重粉质壤土32.61.951.470.82213.50.750.404.8017.013.06080 (2)粉质粘土29.51.961.520.81014.70.470.208.0025.014.0160 (3)轻粉质壤土24.61.891.530.7739.50.670.237.5013.021.0160 (4)细砂160 (3)地下水 场区内地层具有二元结构,场区上部地层 (重粉质壤土、粉质粘土 )为相对不透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6 水层,其土体内主要赋存上层滞水,含水量受季节性降雨影响。下部轻粉质壤土、 砂层为主要富水层,具有承压性。地下 潜水位的高低主要受季节性降雨和新河 水 位的高低影响,并与地面高低有关。 本工程距临淮岗控制工程不远,在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勘探中,曾在不同部位 按枯水期、丰水期采取地表和钻孔内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试验成果表明,除在 6 月份部分河段水样对混凝土有弱碳酸型侵蚀外,其余均不具腐蚀性。场区内无可 能造成水污染的工矿企业。 根据水质分析报告,地表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 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Mg 和 HCO3-Ca 型水。该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2.2.5 防洪标准防洪标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 关于加强淮河流域 20012010 年防洪建设的 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026 号) ,淮河流域 20012010 年防洪建设的主要 目标是:淮河干流上游达到 10 年一遇、中游主要保护区达到 100 年一遇、下游达 到 100 年一遇以上的防洪标准。淮河干流上中游主要控制断面设计洪水位:淮滨 32.5m、王家坝 29.2m、正阳关 26.4m、蚌埠 22.48m、浮山 18.35m,在充分使用沿 淮行蓄洪区条件下的泄洪流量,淮滨王家坝7000 m3/s,王家坝史河口 7400 m3/s,史河口正阳关 9400 m3/s,正阳关以下 10000 m3/s,涡河口以下 13000 m3/s。 2.3现有水利工程情况及其它设施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 “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河上中游陆续修建了一系 列的防洪工程,已初步形成了由水库、行蓄洪区和各类堤防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 正阳关以上已建有 18 座大型水库,控制面积 1.66 万 km2,总库容 141.58 亿 m3, 防洪库容 38.71 亿 m3;沿淮行蓄洪区洼地建设淮河水系共有蓄滞洪区29 处,面 积 5792.5km2,设计蓄滞洪量 186.6 亿 m3。沿淮修筑各类堤防 1700 多 km。在淮 北增辟了茨淮新河和怀洪新河两条大型人工分洪河道。特别是80 年代以来,淮河 干流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堤防退建和河道拓宽工程,扩大了淮河上中游的河道泄洪能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7 力。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兴建,使得淮河中游的整体防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淮河干流上中游(王截流以上)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按照 “蓄泄兼筹”治 淮方针,上游先后兴建了南湾、薄山、石漫滩、板桥、白龟山等10 余座大型水库, 使淮河、颍河等水量得到了大量削减。沿淮地区普遍兴建与培修了两岸堤防,先后 形成了大小 40 多圩区。并大规模地进行了庄台建设。河道从洪河口比降亦然变缓、 锐弯多,结合设置濛洼蓄洪区裁弯取直,在其北侧开辟濛河分洪道。上世纪80 年代以后,先后实施了王家坝以上圩区堤防加固一、二期工程及河南省沿淮圩区治 理程;史灌河下游堤防加固及古铜寺切滩;淮河干流河道清障;河南省童元、黄郢、 建湾和安徽省的润赵段等 4 个行洪区废弃;濛洼尾部堤防退建;濛洼圈堤加高加固 工程;陈族湾、大港口圩区治理工程等。上述工程完成后,淮干王家坝以上河道的 排洪能力可提高到 7000m3/s,防洪标准可达 10 年一遇;王家坝到正阳关之间河道 的排洪能力可基本恢复到 1956 年实际水平,正阳关以下河道的排洪条件将明显改 善。 1991 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 (国发 199162 号)确定“九五期间研究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 。据此,淮委 规划设计研究院先后编制了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项目建议书 、 淮河临淮 岗洪水控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和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临淮岗工程是淮河干流洪水控制的战略性工程,其任务是:当淮河上中游发生50 年一遇以上洪水时,配合水库、河道堤防和行蓄洪区,调蓄洪水,削减洪峰,使 淮北大堤防洪保护区及蚌埠、淮南两城市的 防洪标准由不足 50 年一遇提高到 100 年一遇。1998 年国家发改委以计农经 1998946 号文批准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 程项目建议书, 2000 年国家发改委以计农经 2000902 号文批准了临淮岗洪水 控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1 年水利部以水总 2001187 号文批复了临淮岗 洪水控制工程初步设计。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于2001 年底开工建设, 2006 年竣 工。 庆发码头涉及的现有水利工程主要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和城西湖退水闸工程。 六安港霍邱庆发码头防洪评价报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8 2.3.1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大洪水控制工程,它与中游蓄洪区和淮北大堤以及茨淮 新河、怀洪新河,共同构成淮河中游多层次综合防洪体系。它的主要任务: 当淮 河上、中游发生大洪水时,在行蓄洪区均充分运用的前提下,正阳关水位和流量将 超过设计要求时,启用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发调蓄洪峰,控制洪水,使正阳关 不超过设计水位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