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_第1页
耳穴压豆_第2页
耳穴压豆_第3页
耳穴压豆_第4页
耳穴压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穴埋豆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概述,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一、耳廓表面解剖,二、耳穴形象分布,1、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邻近。 2、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3、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 4、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5、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呈环形排列。,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耳穴埋豆操作,选择1-2组穴位,进行耳穴探查,找出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按揉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一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耳穴压豆临床辨治应用糖尿病,主穴:神门、缘中、肝、肾、内分泌、胰胆配穴:上消:脾、肺 中消:胃、大肠、直肠下段 下消:三焦、心,高血压病,实证、虚证均取降压点、皮质下、交感;肝阳上亢加耳尖、耳背静脉、高血压点、肝、肝阳等放血,痰湿雍盛加内分泌、胰胆、三焦。虚证取神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阴虚阳亢加肾、神门、耳背沟放血,阴阳两虚加头昏点、枕、耳背肾。 随症:1头晕甚者:外耳、枕、头昏点。2头痛:额、枕。3肢体麻木、舌强语蹇者:心、脑干。4伴血脂高、血流变异常:肝、脾。5合脑损伤:交感、皮质下、枕、缘中6合心损伤:心、交感、耳背心、耳背肾、耳迷根7肾脏损伤:肾、内分泌。,失眠,实证、虚证均取心、皮质下、小肠;肝气郁结加肝、肝阳、交感、耳尖,胃失和降加胃、胰胆、三焦;心脾血虚加脾、垂前、神经衰弱区,心胆气虚加枕、胰胆、失眠,心肾阴虚加肾、神门、内生殖器。随症:1记忆力减退:兴奋点、额2入睡难而早醒:重用垂前3心跳加快:十二指肠、小肠、耳迷根。,肾病,主穴:神门、心、脾、肾、内分泌 配穴:高血压:降压点、皮质下、交感 心脏病:交感、耳背心,眩晕,主穴: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配穴:肝阳上亢加心、肝、肾、三焦。气血亏虚加脾、胃、肾;肾精不足加肾、子宫或睾丸、内分泌;痰浊内蕴加肺、脾、肾、皮质下;瘀血阻络选加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临床症状用穴,胆石症 :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 。腹痛:耳穴腹、腹痛点、脾俞 。胆囊炎 :耳穴压痛点 。冠心病 :耳穴心、冠状动脉后(位于三角窝内侧和耳轮脚末端)、小肠。,近视:眼、目2、肝、肾、外鼻、防近点。弱视:眼、目2、目1。风疹:内分泌、肾上腺、风溪、枕。面肌抽搐:枕、颞、皮质下、口、脾、面颊、耳尖、眼、神门。,耳穴压豆注意事项,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3.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