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日本文化的大体脉络浅谈 _第1页
古日本文化的大体脉络浅谈 _第2页
古日本文化的大体脉络浅谈 _第3页
古日本文化的大体脉络浅谈 _第4页
古日本文化的大体脉络浅谈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古日本文化的大体脉络浅谈古日本文化的大体脉络浅谈有人认为日本文化是对中国精典文化的保存,有人则认为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畸形的模仿,因为可以感觉到日本人与我们的明显不同。事实上,我们存在这么一种感情倾向,既希望日本人发端于中国,比如徐福东渡之说,另一方面又想设法以一个日本人独有的丑陋特征用以从起源上区分日本人与中国人。这是一个古大国的心态,即急于用自己的强大文明去同化周边民族,但又害怕它们脱离“化外之地”的行列。这一点甚至体现在古中国对台湾的政策上,曾让其自生自灭。那么日本在华夏文明圈内倒底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呢让我们浏览一下它的历史吧一、民族起源日本人的第一个老师并非中国,而是朝鲜。要分析这个问题会意想不到地引入朝鲜。公园1000年以前,日本本洲岛大部分地区生活着一种长像奇特的民族,他们和今天的日本人迥然不同,既不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5细长眼睛的蒙古人,也不是高眉骨贺眼睛的马来人,也不是中国人。他们或许是白种人,来自冰河时代的斯堪的那维亚,或许来自高加索。人们将他们称之为阿伊努人一个据说全世界体毛最旺盛的民族,事实上,就算今天的日本人体毛也明显多于我们。那么今天的日本人又是怎样取代阿伊努人成为本洲岛新的主人呢在南方阳光充足的九洲岛,这里生活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民族,他们的祖先从东北亚某地向南移徙,经朝鲜渡过过对马海峡,扎根于日本,公元300年以后,他们变成和朝鲜人相差甚微的一个种族,这就是所有大和民族的祖先九洲岛岛民。但应该指出他们又不同于今天的日本人,日本人是多次民族融合的结果。直到公元200年,日本人终于从朝鲜那学来了制铁术,技术落后的阿伊努人再无法与之对抗,逐渐衰退,不过在今天的北海道尚生活着为数不多的阿伊努人。可以说隋唐以前,日本文化和朝鲜文化教育极其相像。二、文化起源一般我们会把朝鲜和日本放入华夏文明圈中来研究,但在更早的时侯,华夏文明并未扩张到北方去,在遥远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5西伯利亚草原上生活着和我们不同的人,他们放牧,我们农耕,他们属蒙古语系,我们是汉藏语系,他们是信奉萨满教,我们已学会占卜术,他们民风骠悍,我们则文弱一些。这些北方游牧民族曾无数次入侵中原,同时他们强大的攻击性也几乎是我们唯一能产生民族意识的动力。而他们才是朝鲜人和日本人的祖先,日本人、蒙古人、朝鲜人他们使用自己独特的粘着语,朝鲜人以及中国某些北方少数民族同样信奉萨满教,所以我说日本人、朝鲜人的文化内核是北方游牧文化一种相对激进的文化,之后中国文化对它们的染指不过是对其内核上加一层龙鳞。三、中日文化的相异这里要再次引入朝鲜,它是我们研究日本文化的最好工具。朝鲜几乎一直比日本发达,不管在哪个方面。最近朝鲜人和韩国人联合起来,自称有五千年历史,甚至证明了孔子的故乡是朝鲜。我不知道他们是怎能样做出这样有创意的推断的,不过,朝鲜的历史悠久是不争的事实,是否有五千年值得商榷,但它肯定是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之一。而日本,公元550年才建国,公元200年才懂得农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5耕,还是一个母权制的原始社会。公元290年的三国记事的作者甚至错误地把日本描述为朝鲜的属国,在那之前人们还是掘坑穴居。朝鲜向日本的人口输出源源不断,一个更强大的国家向阳花一个开垦中的国家大规模移民,这种事还发生在美国独立前后。和今天居住在日本的韩国人被排挤的情况相反,那时拥有朝鲜血统是优越地位的标志,在815年的一部家谱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日本贵族自称是朝鲜人的合代。从朝鲜来的各行各业的专家来往于奈良的街道,他们是日本科学技术的坳力源泉。请注意,那时朝鲜人是有姓的,而日本人没有姓,可以想象朝鲜人的后代在日本社会中的与众不同。朝鲜几乎一直都是个一流强国,我们很容易忽视它,因为它虽强大和我们比起来却微不足道。西方人也会忽视它,虽然各项数据表明了它的卓越,西方人甚至忽视了中国的霸主地位,这么说吧,我们眼中的小小朝鲜,其科技实力在世界上一直位居前列,任何一个中世纪的欧洲国家与之交战必定惨败。但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世界对日本文化感兴趣得多,但它的实力远次于朝鲜,而朝鲜却鲜有人问津,西方对日本的兴趣有时并不亚于对中国的。分析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5其原因,日本文化之所以更“有趣”一些,源于它和中国的不同以及后期的突然强大。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可能恰恰因为日本更像古中国,诸如宫廷舞蹈和音乐中国早已失传,而世上最早的木制建筑却在日本。小柳司乞太在激发日本人国民性的刊物太阳报上写道“观今日之支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