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一),第十四章探究电路,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电阻,2、电阻的影响因素,1、导体的横截面积,2、导体的长度,3、导体的材料,3:控制变量法,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能起到什么作用?,人们使用电主要是利用电流的各种效应,如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等。而这些效应都和电流的大小有关,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想一想,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我觉得导体中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应该有关,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所以我觉得电流与导体电阻有关,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的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前面我们学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压,电流会不会也随着增大呢?2、既然电阻对电流对阻碍作用,那么增大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使用方法:,控制变量法研究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常用控制变量法:让一个量不变,观察另两个量的关系。,提示:1、我们有多个定值电阻器,可以控制电阻不变,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关系。2、知道了电阻,要测量电流和电压分别可以用什么仪器来测量?3、怎样才可以方便地测得多组数据呢?,实验思路:律测量U、I、R各物理量数据,寻找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进行实验:1.设计实验电路图及选择实验器材,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1.连接电路前先断开开关2.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电阻最大值位置3.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正确接线柱,3、检查电路是否正确,试触后再闭合开关;,4、移动变阻器滑片,调节电阻两端电压至2V,3v,5v分别记录对应电流表示数,填入表格中,5、观察数据,得出结论,7、关闭电源,整理好仪器。分析评估数据,讨论得出结论,6、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连好之后完成以下步骤:,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时要测量的物理量和记录数据的表格。,1、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分别为2V2.4V3V,记录通过电阻的电流。,0,1,2,3,V,3,15,0,10,15,5,V,A,0,1,2,3,V,3,15,0,10,15,5,V,A,0.6,0,1,2,3,V,3,15,0,10,15,5,V,A,3,15,0.6,3,表一:保持电阻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0.2,0.3,0.5,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分析表一数据和曲线图可知,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大,注意(1)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是指同一段导体的同一时间段而言的;(2)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这里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了电流。,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500mA,此导体的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mA,导体的电阻_(填变化或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3V不变,分别选用5,10,15三个不同电阻,实验,记录通过电阻的电流。,0,1,2,3,V,3,15,0,10,15,5,V,A,0,1,2,3,V,3,15,0,10,15,5,V,A,0,1,2,3,V,3,15,0,10,15,5,V,A,表二: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I/A,R/,O,10,15,20,25,0.1,0.4,0.7,0.3,0.2,0.6,0.5,5,0.6,0.3,0.2,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导体中电流与导体电阻大小有关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由曲线图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分析表二数据和曲线图可知,注意: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的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由整个实验得出结论:,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交流评估:,1、分析实验结论与开始的假设有什么差异?2、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探讨改进实验的措施3、你发现对于同一段电阻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如何表示?对于以上两个结论,你用一句话如何表达?,公式:,变形公式:,U=IR,运用公式注意:(1)公式中三个量的单位要统一(2)公式中的三个量应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同一段导体,即要有“同一性”(3)公式中的三个量还要有同时性,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例题,某电熨斗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其电热丝的阻值为96.8。那么此时通过该熨斗电热丝的电流是多大?,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以明确已知量和待求量。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进行求解。,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例题,某电熨斗在220V电压下工作时,其电热丝的阻值为96.8。那么此时通过该熨斗电热丝的电流是多大?,已知:U=220V,R=96.8。求:I。解:根据欧姆定律I=,代入数据可得,答:此电熨斗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2.3A。,2.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4,15,5,表二:,分析表一所得到的数据可得结论:。分析表二所得到的数据可得结论:。,3、某同学做“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得到了如下的两组数据:,表一:,4.一段导体两端加3V电压时,电流为0.5安;如果两端加的电压再增加1.5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各多大?,指导:先利用求出电阻,再根据电阻不变利用求出电压为4.5V时的电流,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人根据公式跟公式和在形式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认真阅读同步P62页自学参考2相关信息,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电流表串联,而电压表要并联使用吗?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有的只有零点几欧),因此,实验中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大,有烧毁电流表的危险。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约几千欧),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测电压时,由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烧毁电压表。,课后思考?,课堂小结:,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会了(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2)通过实验探究了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本身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随堂反馈:1、研究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用右图所示电路,实验时,分别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中,实验要求:()A、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不变,B、保持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不变,C、保持定值电阻值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C,2、上图实验中,在保持电压不变这一步中,实验要求()A、换用不同电压的电源,调节R的滑片,保持R上的电压不变B、改变电阻R的大小,调节R的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C、调节R的滑片到适当位置,使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D、调节R的滑片到适当位置,使R两端的电压不变,B,巩固升华:1、某同学在做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时,得到下表两组数据,1)分析左表数据,可得结论.2)分析右表数据,可得结论.3)综合以上结论,可得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在某导体的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是0.5A,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10V时,则()A、导体的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款大衣穿搭规定
-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传播策略研究
- 2025中信银行长沙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含答案
- 2025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含答案
- 审计法规遵守规范
- 企业如何规划员工的绩效目标和任务
- 企业如何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
- 农业区划规划设计与实施
- 种植容易干燥的盆栽植物有哪些
- 考研英语听力技巧和方法的提高
- 《抗菌药物概论课件》课件
- 《甘特图制作》课件
- 【2024】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每课教学反思(带目录)
- 冀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2《细胞的形态》教案
-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 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无人机应用与基础操控入门课件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 唐诗五首 《钱塘湖春行》活动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题库(附参考答案)
- DL∕T 514-2017 电除尘器 标准
- IPO申报财务三年又一期会计报表模板(单体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