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ppt_第1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ppt_第2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ppt_第3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ppt_第4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宋的政治,课6课,安史之乱,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冻无衣,饥无食,”刘允章直谏书,鼎盛,衰乱,(907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陈桥驿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封丘县陈桥镇),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明敖英,赵匡胤,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赵匡胤,开封)(1)陈桥兵变(2)割据局面的结束(基本实现统一),赵普,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杯酒释兵权,2、中央集权的加强,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唐宋期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和解决,形成:安史之乱后,顶峰: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改革抑藩镇、强皇权,为统一奠定基础,北宋太祖太宗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一步消除了分裂割据的军事、经济基础,封建军阀割据势力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所决定的,所以北宋的措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割据势力的存在,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秦,汉,唐,北宋,枢密院,三司,枢密使(军事),三司使(财政),中书,参知政事(行政),趋势:削弱相权,强化皇权,根据宋史卷一八七志第一百四十绘制,地方:内重外轻,“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汪洙神童诗,二、重文轻武的政策,材料研读,宋朝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作军,做铁莫做针。”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以从军为荣?,二、考试规则的严密化,“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朱胜非引“前辈诗”,一、考试制度的规范化,三、考试内容的实用化,增加策论考试,更能选拔治国之才,弥封、誊录等规则使考试更加公正和公平,三级考试,以后成为定制,宋朝改革发展科举制,历代科举取士数额略计,根据登科记考宋史选举制等绘制,宋朝改革发展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图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二、重文轻武的政策,北宋时期,外患不断,为什么其内部总是统一的,几乎未出现汉唐时代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权统治的内乱(如“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唐末的藩镇割据)呢?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出现高度发展,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