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兰亭集序》_第1页
复习《兰亭集序》_第2页
复习《兰亭集序》_第3页
复习《兰亭集序》_第4页
复习《兰亭集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羲之,兰亭集序,高考如何考察兰亭集序1、名句默写考察(1)群贤毕至,。(2012年福建)(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2011年山东卷)(3)_,齐彭殇为妄作。(2011年四川卷)(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2010年北京卷)(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10年天津卷)(6)或取诸怀抱,_;或因寄所托,_(10年江西卷)(7)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007山东卷】(8)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009上海卷),2、重点词语的考察致信是夫一临引本课复习重点1、结合语境,识记课下重点词语的意思。2、背诵课文,巩固练习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悟言一室之内_通_,_答案“悟”“晤”面对面,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答案1.情趣,情致到达招致2.实在信任相信诚意3.这正确,对的4.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句首发语词5.把看做一样一样,相同,答案1.副词作动词,穷尽2.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3意动用法,把看做相等4.形容词作名词,大事5.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6.形容词作名词,贤士7.使动用法,使流8.名词作动词,喝酒9.名词作动词,围绕,答案1.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2.这次集会的诗文。3.胸怀抱负。4.自然界的万物。5.曲水的旁边。,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当其欣于所遇。_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4死生亦大矣。_,答案1.状语后置,应为“于所遇欣”。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2.状语后置,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3.定语后置,应为“大宇宙”“盛品类”。抬头观望寥廓的宇宙,低头看地上繁多的万物。4.判断句。死生是大事情。,六、名句默写。1_,齐彭殇为妄作。2或因寄所托,_。3天朗气清,_。4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列坐其次。5_,少长咸集。答案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放浪形骸之外3.惠风和畅4.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5.群贤毕至,检测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兰亭集序(1)列坐其次:(2)足以极视听之娱:(3)信可乐也:(4)向之所欣:,旁边,乐趣,实在,以前,过去,2.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兰亭集序(1)是日也古义:今义:判断词。(2)有感于斯文古义:今义:常指文雅。,.,代词,这。,代词,这次集会的诗文。,3.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兰亭集序(1)引(2)一,引以为流觞曲水:将军夜引弓:,一觞一咏: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做一样,引导,拉,数量词,一些,数词,一,.,.,.,.,.,.,(3)临(4)致,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居高临下: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动词,面对、迎,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介词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情趣,达到,招致,4、重要语句翻译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解析“相与”“诸”“因”为关键词。答案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解析“一契”“临”“喻”为关键词。答案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群贤毕至,。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映带左右。是日也,。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少长咸集,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不知老之将至,齐彭殇为妄作,考点对应训练6、课内语段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殊:不同B.修短随化修短:长短,这里指寿命的长短C.终期于尽期:约定D.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解析期:至,及。,C,.,.,.,(2).下列虚词的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悟言一室之内(助词,的)B.不能喻之于怀(介词,在)C.及其所之既倦(句中语气词)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解析其:代词,“他们”。,C,(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古人云:“死生亦大矣。”(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答案(1)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2)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完全一样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的说法是妄造的。,课本素材感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适用话题死亡、生命、人生精彩运用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因而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