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2019兜兰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Paphiopedilum Potted Flower (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9-10-25)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 次前言.2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34 人工授粉.44.1母本选择.44.2授粉时间和方法44.3蒴果采摘.45 种子无菌萌发.45.1培养条件.45.2消毒方法.45.3萌发培养.45.4继代增殖.45.5生根培养46 栽培管理.56.1配套设施.56.2棚内温、湿度管理.56.3炼苗移栽.56.4小苗栽培管理.66.5中苗栽培管理.66.6成苗栽培管理.67 病虫害防控技术6 7.1防控原则.67.2防控措施.67.3主要病虫害.77.4防治方法.78 盆花产品质量检验78.1 检验规则.78.2 检验方法.79 包装与运输8附录表A 兜兰组培繁殖培养基配方9表B 兜兰生产棚1-12月温、湿度最佳阈值参数.10表C. 1兜兰常见病害防治方法.10表C.2兜兰主要虫害防治方法.11表D 17种国产兜兰原生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生境11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克云、王济红、周丽、王莲辉、陈虓、邓朝义、姚松林、熊斌、席培宇。兜兰培育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7种国产兜兰属(Paphopedilum)原种盆花培育的人工授粉、种子无菌萌发、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盆花产品质量检验和包装与运输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兜兰盆花产品种苗繁育、栽培管理和生产销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828.1-2003 计量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51057 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红背叶种类 Leaf with red back species兰科兜兰属中叶面具深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叶背紫色或具不同程度紫色斑点的种类,原始的宽瓣亚属种类全部属于此类型。如杏黄兜兰P. armeniacum、麻栗坡兜兰P.malipoensis、彩云兜兰P. wardii、硬叶兜兰P.micrranthum、同色兜兰P.concolor和文山兜兰P.wenshanense 等分布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种类。3.2 青背叶种类 Leaf with green back species兰科兜兰属中叶面具深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浅绿色的种类,属于原始种类向进化种类过渡的类型。国产兜兰主要有卷萼兜兰P.appletonianum、紫纹兜兰P.purpuratum 2种,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等低纬度低海拔地区。3.3 绿叶种类Green leaf species 兰科兜兰属中叶面绿色,不具网格斑,叶背绿色或叶基部略显紫晕的大部分兜兰亚属种类,属于较进化的类型,主要分布在冷凉湿润的地区。如小叶兜兰P. barbigerum、红旗兜兰P. charlesworthii、格利兜兰P. gratrixianum、带叶兜兰P.hirsutissinum、白花兜兰P.emersonii、报春兜兰Pprimulimum、长瓣兜兰P.dianthum、亨利兜兰P.henryanum、海伦兜兰P. helenae和白旗兜兰P. spwedanum 等。3.4 冬春开花类型 Winter and spring flowering types花期集中在头年10月翌年4月的兜兰种类,如杏黄兜兰、麻栗坡兜兰、彩云兜兰、紫纹兜兰、小叶兜兰、红旗兜兰和格利兜兰等。3.5 春夏开花类型 Spring and summer flowering types花期集中在3月5月的兜兰种类,如硬叶兜兰、带叶兜兰、白花兜兰和报春兜兰等。3.6 夏秋开花类型 Summer and spring flowering types花期集中在5月10月的兜兰种类,如同色兜兰、文山兜兰、长瓣兜兰、亨利兜兰、海伦兜兰和白旗兜兰等。3.7 果龄Fruit age从兜兰人工授粉之日起至蒴果果荚由青色开始变黄的时间,与兜兰种子萌发能力显著相关。4 人工授粉4.1 母本选择选择品质纯正、生长健壮、叶色正常、长势好、开花比较饱满、观赏性状好的兜兰植株作为繁殖母本。当选定的父母本同时开花时,授粉前先去除母本和父本的唇瓣,将父本的花粉授于母本的柱头上。当选定的两个亲本不在同一时间开花时,以先开花的兜兰亲本为父本,后开花的兜兰亲本为母本。4.2授粉时间和方法授粉时间为花朵展开后6天15天内。先采集父本的花粉用密封消毒的塑料管保存在410的冰箱中,当母本兜兰开花6天后,将低温保存的父本花粉移至温度为2030,湿度不少于75%的环境中,放置20 min30min。用牙签等取出花粉块,放入母本柱头的塌陷处。用油性记号笔或铅笔在标签牌上记上亲本名称、授粉日期,挂在花茎上。4.3 蒴果采摘选择果荚饱满、正常生长的蒴果标记。大部分种类蒴果在授粉后150天200天内成熟,以果荚由绿色变黄绿色且未开裂时为最佳采收时间。蒴果采收时间参见表A。5 种子无菌萌发5.1 培养条件暗培养及光培养的温度为(252) 。光培养的光照强度为10001500Lux,光照时间为12 h. d-1。5.2 消毒方法5.2.1果荚预处理:蒴果采集后,先用洗洁精浸泡5min,流水冲洗干净后,置于质量浓度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60 min,取出无菌水冲洗35遍后,置于已高温灭菌的250 ml空组培瓶中;在超净台上,用体积比为1:1的1mmol. L-1浓硫酸和20 mg. L-1赤霉素的混合液100 ml,浸泡果荚10 h12 h。 5.2.2果荚消毒:将浸透预处理液的果荚取出,无菌水冲洗35遍,再用0.1%升汞浸泡15 min,无菌水冲洗35遍。蒴果用75%酒精棉球擦拭表面后全部浸入95%酒精中2s, 取出后于酒精灯上点燃, 待表面酒精烧尽后切开果实将种子均匀撒于培养基表面。5.3 萌发培养5.3.1每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培养基参照表A配制。培养基用容积100 ml、或150 ml的组培瓶盛装,每瓶20 ml30 ml,按照每个蒴果接种5瓶计算用量。121高压灭菌60 min后,置于培养室7d,检查无菌感染后再利用。5.3.2大部分种类的成熟种子接种后,先暗培养15 d60 d,观察发现有30%40%种子萌动变白色后,开始光照培养,直至形成绿色原球茎堆。5.4 继代增殖5.4.1每种植物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参照表A配制。培养基用容积150 ml的组培瓶盛装,每瓶30 ml40 ml,按照每瓶萌发启动培养基配制10瓶继代增殖培养基的比例计算用量。121高压灭菌60 min后,置于培养室7d,检查无菌感染后再利用。5.4.2第一次继代增殖在种子萌发形成绿色原球茎堆15 d30 d内效果最好。在超净台上,用镊子轻轻分散原球茎堆,每瓶约转接30个原球茎堆(直径1mm1.5 mm),均匀摊在培养基表面。5.4.3继代培养30d80d后,原球茎堆膨大生长,在原球茎堆直径5 mm,未分化出芽前继代转接较好。继代培养中注意分级、标记,将发育阶段相一致的同种植物放在一起培养,应使组培苗保持一致。继代培养不超过3次。5.5 生根培养5.5.1每种植物的生根培养基参照表A配制。用容积550 ml的兰花专用瓶盛装,每瓶100 ml150 ml,每个蒴果的种子可萌发出5001500株无根幼苗,按照每瓶接种3050株无根苗计算用量。121高压灭菌60 min后,置于培养室7 d,检查无菌感染后再利用。5.5.2继代增殖23次后,原球茎开始分化出芽,形成510株丛生的无根苗,当无根苗高度10mm,开始生根壮苗培养。在超净台上,用镊子轻轻将无根苗分开后,按生长极性单株接种到培养上。生根培养中注意分级、标记,将发育阶段相一致的同种植物放在一起培养,使组培苗尽可能保持一致,有利于批量生产。 6 栽培管理6.1 配套设施6.1.1:园区规划:设施建设场地选择、区域划分和道路设施等参照GB/T 51057的规定执行,结合园区地形特征做好园区规划及道路设置。6.1.2 栽培设施为钢架连栋大棚,单层薄膜覆盖,双层遮阳网,每层遮阴率为40%。6.1.3 灌溉系统为全自动喷灌系统、或直立式半自动喷灌系统、或直接浇水。灌溉水选用清洁地下水,pH值6.57.2, EC值 0.3ms.cm-1。 6.1.4 栽培架高0.6m0.8m,架宽1.0m1.5m,可根据场地建造架长,架间距0.6m0.8m。采用活动铝合金苗床可提高设施场地利用率。6.1.5 肥料与农药最好单独喷施。先将肥料和农药按照不同生长期和使用要求配成液肥,充分搅匀后装入容量200kg500kg的塑料桶中,用量依据喷施面积确定,一般100喷施液肥用量150kg。用压力泵+电动机为动力,接通肥药管,人工手持肥药管均匀喷施;每个喷施面积最好来回喷施3次以上。6.2 棚内温、湿度管理6.2.1 棚内6时至20时的日平均气温控制在1528,20时至6时的夜间平均气温控制在1123,昼夜温差控制在25。6.2.2 1月12月棚内温度管理阈值可参照表B的参数,在1范围波动。温度超过阈值,可采取打开双层外遮阳、大棚顶天窗、边墙防虫网、风扇送风等方式,或者结合喷雾降温。温度低于阈值,可采取打开外遮阳,关闭大棚顶天窗和边墙防虫网的方式,尤其是冬季、阴雨天气。最冷月12月-翌年2月,应管道加温。采用燃煤锅炉或燃气锅炉加温。在苗床下部铺设管道。6.2.3 棚内6时至20时的日平均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20时至6时的夜间平均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昼夜湿差控制在10%以内。6.2.4 1月12月棚内湿度管理阈值可参照表2的参数,在3%范围波动。湿度超过阈值,可采取打开大棚顶天窗、边墙防虫网、风扇送风等方式,加强通风,在冬季和阴雨天减少浇水量。湿度低于阈值,尤其是夏季中午,可通过喷雾和地上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切忌直接喷淋盆栽植株来降温和增加空气湿度。6.2.5 浇水方法:夏季应在上午10时左右2天3天浇透水1次,晴天应在下午2点后喷雾降温;春、秋季应在傍晚2天3天浇透水1次;冬季应在晴天中午3天4天浇透水1次。基质含水量35%50%,切忌基质积水。6.3 炼苗、移栽6.3.1炼苗:生根培养60d100d,苗高5.0cm,每苗具23片叶,35条根,根长平均1.5cm。将瓶苗搬运至遮阴率80%的温室大棚,然后揭开瓶盖,每瓶加水15 ml,在温度1520 ,湿度80%85%的条件下,在苗床上培养20d25d。6.3.2 菌根悬浮液配制:选取每种兜兰开花植株,剪取有活力的根系,洗净灭菌后,在PDA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内生菌根菌,然后在PDA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制成菌根菌悬浮液,贴上标签,置于4冰箱保存,180d内有效使用。6.3.3基质预处理: 瓶苗移栽前10d15d开始处理。瓶苗移栽基质为干燥松树皮(大小为0.5 cm1 cm)、干燥松树锯末、腐殖土、蛭石和碳酸钙粉按照质量比为15:30:35:13:7混合的基质。松树皮使用前需经高温蒸煮去除松脂。基质混匀后,用800倍1000倍多菌灵稀释液喷洒,湿透后,密封灭菌。移栽前5d7d,将灭菌后的基质盛装在规格为51 cm 36.5 cm8.2 cm育苗筛盘中,深度以距筛盘上边缘1cm为宜。每盘按照株距3.5cm,行距5cm的密度移栽。按照每种植物的瓶苗移栽数量,准备好育苗基质,用稀释50倍的对应菌根菌悬浮液淋透基质。6.3.4用镊子将苗取出,用清水将附着在根系上的培养基冲洗干净,然后用稀释2500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等杀菌剂溶液浸泡12min,捞出放塑料筐中晾干,待根系发白变软后用消过毒的镊子将整个根系用基质覆盖,露出根茎以上叶片。用稀释100倍的对应菌根菌悬浮液喷雾淋透植株和基质后,置于相同环境继续培养180d左右。6.3.5 移栽定植后20d内,只喷淋稀释100倍的对应菌根菌悬浮液,不喷施其它肥料,保持基质含水量35%50%,空气湿度80%85%即可。6.4 小苗栽培管理6.4.1瓶苗移栽定植到筛盘中20d后,环境温度、湿度和浇水管理按照6.2的方法管理,主要将光照强度保持在8000 Lux15000 Lux,注意通风。6.4.2施肥管理:移栽后20天,可开始喷施叶面肥。叶面肥按高氮肥(氮磷钾比例为30-10-10)13份:硼肥6份:硫酸铝3份的质量比配制,稀释2000倍后喷淋,间隔15天1次。6.4.3换盆:当筛盘中叶片已经全部覆盖,根长平均3cm,叶片35片后,将筛盘苗分级移栽到72穴的穴盘中,基质为0.5cm1cm干松树皮、腐殖土和碳酸钙粉按体积比7:2:1混合。 6.5 中苗栽培管理6.5.1 待穴盘苗根系长满,叶片5片以上,移植到2.5寸营养杯中,基质为1cm1.5cm干松树皮、腐殖土和碳酸钙粉按体积比7:2:1混合。6.5.2主要将光照强度保持在15000Lux20000Lux,注意通风。环境温度、湿度和浇水管理按照6.2的方法管理。6.5.3 施肥管理:用N:P:K(20:20:20)与N:P:K(30:10:10)叶面肥交替喷施,稀释到1500倍,间隔15天1次。每2月喷施1次稀释100倍的EM菌肥。6.6 成苗栽培管理6.6.1待根系长满2.5寸营养杯,苗高10cm,移植到3.5寸营养杯中,基质为1cm1.5cm干松树皮、腐殖土和碳酸钙粉按体积比7:2:1混合。6.6.2 成苗按照依照冬春开花类型、春夏开花类型和夏秋开花类型分棚培养。2年3年生成苗尚处于营养积累期,环境温度、湿度和浇水管理按照6.2的方法管理。注意通风。6.2.3光照管理:2年3年生成苗,光照强度仍然保持在15000Lux20000Lux。3年5年生成苗,光照强度保持在20000Lux25000Lux。6.2.4施肥管理6.2.4.1 营养生长施肥,均用N:P:K(20:20:20)的均衡叶面肥稀释到1000倍喷施,间隔10天1次。6.2.4.2 3年5年生成苗在开花期前120d,例如冬春开花类型在7月,春夏开花类型在11月,夏秋开花类型在3月,用N:P:K(20:20:20)与N:P:K(15:10:30)叶面肥交替喷施,稀释到1000倍,间隔10天1次。6.2.4.3 花芽分化后至现蕾,用N:P:K(20:20:20)与N:P:K(10:30:20)叶面肥交替喷施,稀释到1000倍,间隔10天1次。50%植株现蕾后,可停止施肥。6.2.4.4 每月喷施1次稀释100倍的EM生物菌肥。7 病虫害防控7.1 防控原则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7.2 防控措施7.2.1 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和基质含水量。确保所有兜兰种类都处于最适的生长环境,增强植株抗逆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7.2.2应及时打开大棚天窗、侧边防虫网、电风扇等,保障栽培棚内空气畅通。在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减少棚外害虫的入侵,加强苗床管理,应及时清除带虫植株。7.2.3 不要同其他观赏植物种植于同一环境下。清除温室内杂草、杂物和病株,减少病菌传染。7.2.4栽培基质、工具先消毒,后使用。使用后的工具采用84消毒液、多菌灵水溶液等常规消毒。7.2.5 栽培设施内进行日常操作时,应从无病区向感病区进行。参观人员需换上消毒衣和消毒鞋,入口处放置消毒液垫子,用于消毒进出人员鞋子。7.3 主要病虫害7.3.1 兜兰的真菌性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黑腐病、疫病和根腐病等。细菌性病害主要有软腐病、褐腐病和褐斑斌等。病毒性病害主要有兜兰病毒病和坏死花叶病等。 7.2.3兜兰虫害主要有介壳虫、红蜘蛛、蚜虫、蜗牛、蛞蝓等。7.4 防治方法 7.4.1 病害防治方法参见表C.1。 7.4.2 虫害防治方法参见表C.2。8 盆花产品质量检验8.1 检验规则8.1.1同一产地,同一批次,同一种类,相同等级的产品作为一个检测批次。8.1.2样本应从提交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单位产品以盆计。8.1.3抽样量及批次产品的质量判定,采用GB/T 2828中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中一般检查水平,2次抽样方案,从正常检查开始,合格质量水平为4.0(见表1)。8.1.4复验:同批次产品不进行复验。表1抽样表批量范围样本样本大小累计样本大小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5011200第一第二202020401435120110000第一第二505050100446101000115000第一第二125125125250718111915000第一第二200200200400112616278.2 检验方法8.2.1 感官要求种类特性符合表D的要求。目测比较兜兰盆栽产品的整体效果、花部情况、叶状况、叶上是否有肥害、药害斑点,病虫害为害迹斑和机械损伤,参照表2要求执行。表2兜兰盆花产品质量等级划分评级内容等 级不 合 格合 格优 良整体效果花朵大小正常;生长正常;符合品种特性;整体匀称花朵大小正常;生长正常;符合品种特性;整体匀称花朵大小正常;生长正常;符合品种特性;整体匀称花部状况花形完好整齐;花枝健壮花形完好整齐;花枝健壮花形完好整齐;花枝健壮叶状况叶片形状完好,色泽正常叶片形状完好,色泽正常叶片形状完好,色泽正常花葶高度花葶高度平均高度的20% 花葶高度为平均高度5%花葶高度平均高度20%肥害、药害叶面有肥害、药害斑点无无病虫害有病害斑迹或微小的虫孔无无机械损伤有轻微机械损伤无无8.2.2检测方法 花葶高度用直尺测量,单位:cm,读数精确不少于1mm。每个种类随机抽查3个批次,每个批次随机测量50株,计算出每个种类的花葶高度平均值参数,以此判断盆栽产品的等级(见表2)。9 包装与运输9.1 运输前浇水一次,用1000倍的多菌灵喷洒植株,晾干后进行包装,包装箱应保持透气。9.2 包装前先按照表2将盆栽植物分级归类。然后用海棉保护花蕾,并用开孔三角薄膜袋套住以保护花梗芽及叶片,用宽胶带纸封住花盆口。长途运输则应将植株紧密排列在运输箱或纸箱内;30cm内的花梗株用724939cm纸箱按每箱72株进行包装,包装时应将苗平放,叶片按上下或左右同方向排列,分两排四层重叠,花盆底部贴近长边,并用透明胶纸将植株固定。9.3 在花盆、包装箱上加贴标签,注明产品品种名称、规格等级、生产单位、商标等。9.4 使用盆花专用运输车。分层放置在车厢内,注意不要倒置和挤压。如进行长途运输,运输时温度1025、湿度保持在6075。时间应不超过45天。附录A(资料性附录)17种兜兰种类果荚采收时间及组培繁殖培养基配制方法见表A。表A 兜兰组培繁殖培养基配方兜兰种类果龄(d)萌发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杏黄兜兰1201/4MS+1g.L-1CH+150ml.L-1CM+0.5mg.L-1KT+15g.L-1蔗糖+1 g.L-1AC1/3MS+2 g.L-1CH+100ml.L-1CM+1.0mg.L-16-BA+5mg.L-1Ad+0.5mg.L-1NAA+20 g.L-1蔗糖1/2MS+3 g.L-1CH+0.2mg.L-1 6-BA+1.0mg.L-1NAA+20 g.L-1蔗糖+100ml.L-1香蕉+1g.L-1AC小叶兜兰2551/2MS+20 g.L-1蔗糖+0.1mg.L-1KT+20 g.L-1土豆+20 ml.L-1CM+0.3 mg.L-1AC +6g.L-1琼脂1/2MS+20 g.L-1蔗糖+0.2mg.L-16-BA+20 g.L-1土豆+20 g.L-1香蕉+0.3 mg.L-1AC+6-7 g.L-1琼脂1/2MS+20 g.L-1蔗糖+0.1mg.L-16-BA+0.2 mg.L-1NAA+20 g.L-1土豆+20g.L-1香蕉+0.3 mg.L-1AC+6-7 g.L-1琼脂同色兜兰2101/2MS+2mg.L-1NAA+20g.L-1蔗糖+6 g.L-1琼脂1/2MS+20 mg.L-16-BA+20g.L-1蔗糖+6 g.L-1琼脂1/4MS+0.4 mg.L-1IBA +20g.L-1蔗糖+6 g.L-1琼脂红旗兜兰2001/2MS+0.1 mg.L-1KT+20 ml.L-1CM+20 g.L-1土豆+0.3mg.L-1AC+20 g.L-1蔗糖+6-g.L-1琼脂1/2MS+20 g.L-1香蕉+0.2 mg.L-1 6-BA+0.3 mg.L-1 活性炭+20 g.L-1蔗糖+6-7 g.L-1琼脂1/2MS+0.2mg.L-1NAA+0.1mg.L-1BA+0.3 mg.L-1AC+20 g.L-1香蕉+20 g.L-1蔗糖+6-7 g.L-1琼脂长瓣兜兰420 1/2MS+20ml.L-1CM+20 g.L-1土豆汁+0.3mg.L-1AC+20 g.L-1蔗糖+6-7 g.L-1琼脂粉1/2MS+20 g.L-1蔗糖+0.2 mg.L-1BA+20g.L-1香蕉+0.3 mg.L-1AC +20 g.L-1土豆+6-7 g.L-1琼脂1/2MS+20 g.L-1蔗糖+0.2mg.L-1NAA+0.1 mg.L-1BA+20 g.L-1香蕉+0.3 mg.L-1AC+20 g.L-1土豆+6-7 g.L-1琼脂粉白花兜兰1801/2MS+0.1 mg.L-1 KT+20 ml.L-1CM+20 g.L-1土+0.3mg.L-1AC+20g.L-1蔗糖+6 g.L-1琼脂粉1/2MS+0.2 mg.L-1 BA+20 ml.L-1香蕉+0.3mg.L-1AC+20 g.L-1蔗糖+6 g.L-1琼脂1/2MS+0.2 mg.L-1 NAA+0.1mg.L-1 6-BA+20 ml.L-1香蕉+0.3mg.L-1AC+20g.L-1蔗糖+6 g.L-1琼脂格利兜兰2101/2 RE+0.5 mg.L-1NAA+0.2 mg.L-1 6-BA + 50ml.L-1CM+1 g.L-1CH萌发培养基直接培养MS+NAA1.0 mg.L-1+0.2 mg.L-16-BA+0.6 g.L-1AC+50 g.L-1香蕉亨利兜兰300VW+100 ml.L-1CM+1g.L-1AC+1.0mg.L-1NA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2 g.L-1花宝 1 号+2 g.L-1CH+1.0 g.L-1 活性碳+1.0mg.L-1NAA +50 ml.L-1CM2 g.L-1花宝1号+2 g.L-1CH+1.5g.L-1AC+1.0mg.L-1NAA +50 ml.L-1CM+50 g.L-1土豆海伦兜兰1501/4MS+1.0 g.L-1AC+60 g.L-1香蕉+20 g.L-1蔗糖+5.8 g.L-1琼脂。1/2MS+0.5 mg.L-16-BA+2.0 mg.L-1NAA+1.0 g.L-1AC+60 g.L-1香蕉MS+60 g.L-1马铃薯或MS+30 g.L-1香蕉带叶兜兰1803/4MS+20 g.L-1蔗糖+0.1 mg.L-1KT+0.3mg.L-1AC+6-7 g.L-1琼脂粉 3/4MS+20 g.L-1蔗糖+0.2mg.L-1BA+0.3mg.L-1AC+20 g.L-1香蕉+6-7 g.L-1琼脂3/4MS+20 g.L-1蔗糖+0.2 mg.L-1NAA+0.1 mg.L-1BA+20 g.L-1香蕉+6-7 g.L-1琼脂麻栗坡兜兰1801/4MS100ml.L-1CM+1.0 g.L-1AC+20 g.L-1蔗糖+5.8 g.L-1琼脂3.0 g.L-1花宝1号+5.0 mg.L-16-BA +1.0mg.L-1NAA+5.0mg.L-1Ad+1.0mg.L-1GA33.0 g.L-1花宝1号+100g.L-1香蕉+0.5g.L-1AC+1.0 mg.L-1NAA硬叶兜兰1501/5MS+100 ml.L-1CM+1.0 g.L-1AC+20 g.L-1蔗糖+5.8 g.L-1琼脂1/5MS+ 0.5mg.L-16-BA+0.1mg.L-1 NAA+ 1.0 mg.L-1AgNO3 +100ml.L-1CM+1.0 g.L-1活性炭3.0 g.L-1花宝1号 +1.0 mg.L-1NAA + 1.0 mg.L-1 AgNO3+100 ml.L-1香蕉汁+ 0.5 g.L-1AC紫纹兜兰1501/2MS+0.1 mg.L-1 KT+20 ml.L-1CM+20 g.L-1蔗糖+6-7 g.L-1琼脂1/2MS+0.2 mg.L-1 BA+0.3 mg.L-1 AC+20 g.L-1香蕉+20 g.L-1蔗糖+6-7 g.L-1琼脂 1/2MS+0.2mg.L-1NAA+0.1mg.L-1BA+0.3 mg.L-1 AC+20 g.L-1香蕉+20 g.L-1蔗糖+6g.L-1琼脂白旗兜兰2701/4MS+100ml.L-1椰汁+20 g.L-1蔗糖+5.8 g.L-1琼脂;暗培养4周 3.0 g.L-1花宝1号+1.0 mg.L-1NAA+0.5 g.L-1AC+100ml.L-1香蕉匀浆3.0 g.L-1花宝1号+1.0mg.L-1NAA+1.0mg.L-16-BA +0.5g.L-1AC+100ml.L-1香蕉彩云兜兰2501/2MS+100ml.L-1CM+1.0 g.L-1AC+20 g.L-1蔗糖+5.8 g.L-1琼脂1/2MS+0.5 g.L-1AC+50 mlL-1 CM+ 1.0 mg.L-1TDZ+0.5mg.L-1NAA2g.L-1花宝1号+2 g.L-1CH+1.5g.L-1AC +1.0 mg.L-1 NAA +50 ml.L-1CM+50 g.L-1香蕉文山兜兰1801/2MS+100ml.L-1CM+1.0 g.L-1AC+1.0mg.L-1NA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2g.L-1 花宝 1 号+2g.L-1CH+1.0g.L-1AC+1.0 mg.L-1NAA+50ml.L-1CM1g.L-1 花宝 1 号+1g.L-1 花宝 2 号+2 g.L-1CH+1.5g.L-1AC+1.0 mg.L-1 NAA +50 g.L-1香蕉汁报春兜兰203RE +0.3 mgL-1 NAA +0.1mgL-1 6-BA +100 m LL-1 CM+20 gL-1蔗糖+7 gL-1琼脂RE +0.3 mgL-1 NAA +0.1mgL-1 6-BA +100 m LL-1 CM+20 gL-1蔗糖+7 gL-1琼脂RE+7 gL-1琼脂+30 gL-1蔗糖+80 gL-1香蕉泥+0.8 mgL-1NAA+ 0.2 mgL-1 6-BA附录B兜兰生产大棚内1月-12月最佳温、湿度阈值参数见表B。表B 兜兰生产棚112月温、湿度最佳阈值参数月份温度()相对湿度(%)6时20时20时6时昼夜温差6时20时20时6时昼夜湿差1月16.012.04.081.087.0-6.02月16.012.04.081.085.0-4.03月19.015.04.076.082.0-6.04月22.019.03.071.077.0-6.05月23.021.02.074.9174.99-0.086月25.023.02.077.080.0-3.07月27.023.04.074.084.0-10.08月27.022.05.074.084.0-10.09月24.020.04.074.084.0-10.010月21.017.04.079.087.0-8.011月19.016.03.079.085.0-6.012月15.012.03.084.088.0-4.0附录C兜兰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C。表C.1兜兰常见病害防治方法病害名称为害症状防治方法真菌性病害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朵。初发害时,在叶片上出现淡绿色圆形小斑点,接着斑点逐渐扩大,出现若干黑褐色或灰色的区域,内有许多黑色斑点,随后聚生为条带,条带横发展形成同心圆。病斑灰褐色,周围黑褐色。叶片病部常下陷,严重时全叶变黑,最终导致整株死亡。加强种植场所的通风透气,严格控制棚内湿度在70%-80%,保持株与株之间有较宽的间距。定期使用75%百菌清800倍液加0.2%的洗衣粉,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洒。发现病株,及时移出棚内。黑腐病危害叶片,有时也感染幼芽、根部和花。多见于叶的下表面,然后逐渐扩展。在较老病斑与大块病斑的中央常变为深褐色或黑色,对此病斑进行挤压时会回渗出水分;若病斑时间过长,则变干且呈黑色。有病斑的叶片逐渐变黄、枯萎、脱落,靠近叶的基部有明显的褪色。根腐病危害根部。根部腐烂呈褐色,上有白色或褐色的真菌残留物。叶片色泽变为浅灰色,干枯,有黑褐色斑块,边缘向内卷。疫病又称冠腐病,毁灭性病害,危害整株。发病时多从幼叶基部开始,由于叶片遮盖,不易察觉。发病初期呈水渍状斑,潮湿条件下易向叶片扩散,发病幼叶下部呈赤褐色湿腐,无异味,叶易脱落,腐烂斑和健康叶交界处为黄色,发病植株根部呈黑褐色腐烂。细菌性病害软腐病是兜兰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危害全株。多从根茎处浸染,叶基部首先发病,初时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迅速扩展为柔软的、有臭味的腐烂块。如果兜兰染上此病,2-3天内即可整株腐烂。褐斑病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基部呈淡褐色水渍状,而后病斑变为深褐色,有部分下陷;这些病斑迅速扩展至连续长出的叶,继而毁坏叶子甚至整个植株。病毒性病害坏死斑点病危害叶片。发病初在叶面上产生黄绿色斑纹,随后细胞坏死,表面呈黑褐色病斑。病原为由国兰花叶病毒所引起,多见于温室栽培的兰株,靠汁液传染,因此蚜虫危害、栽培管理过程中使用的剪刀及手指等、从感病植株盆地流出的水也可传播。发现病株后及时清除。用2%福尔马林、2%氢氧化钠水溶液、84消毒液等对用具及环境消毒。兜兰病毒病危害叶片。受害病症为叶脉的一部分变褐。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靠汁液传播和蚜虫传播。表C.2兜兰主要虫害防治方法虫害为害症状防治方法蜗牛与蛞蝓危害幼嫩茎叶。蜗牛与蛞蝓都是软体动物,常在夜间尤其是雨后的夜间出来吃兜兰的茎叶,危害兜兰继续生长。清除花盆周围杂草、落叶、碎砖,使它们无法潜伏;在盆内施用510g的80灭蜗灵颗粒剂,或在茎叶上喷洒50辛硫磷或5O杀螟松1000倍液,或在傍晚用3石灰水喷杀。介壳虫危害兜兰的茎干、叶片边缘或叶背,以刺吸式口器吸允植物汁液,轻者使器官变黄老化,影响兰株生长,严重时出现枯叶、落叶,直至全株死亡。以预防为主,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分潮湿。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轻轻刷出虫体,再用水冲洗干净。5月下旬是孵化盛期,在若虫孵化不久,尚未形成蜡质壳时,可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或用风油精600倍液或蚧杀特800倍液交替喷杀。蚜虫危害兜兰的花、芽及花蕾、花茎等幼嫩器官,吸取大量汁液养分,致使兰株营养不良;其排泄物为蜜露,会招致霉菌滋生,并诱发黑腐病和传染兰花病毒。零星发生时则可用毛笔蘸水刷掉,并及时集中消灭,以防蔓延。在3-4月间虫卵孵化时,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交替喷杀。粉虱常危害嫩芽与花蕾,以刺吸口器从叶片背面插入,吸取植物组织中的汁液,使叶片枯黄,并常在伤口部位排泄蜜露,造成煤污病并发生褐腐病,引起整株死亡。零星发生时及时喷杀,以防蔓延。用25%扑虱灵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40005000倍液喷杀、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2000倍液交替喷杀。红蜘蛛又称叶螨。以锐利的口针,吸取叶片中的营养,使叶片褪绿,吸食后留下的伤口会形成形如凹陷的锈斑;在温度较高和干燥的环境中,虫体繁殖迅速,危害严重。加强种植场所的通风透气,控制棚内湿度在70%-80%。在成虫、若虫期,采用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75%的克螨特(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等交替喷杀。潜叶蝇幼虫在叶片表皮下潜食叶肉,呈隧道状。凡为害部位即成为一条条隧道,使叶面出现不规则的白线;它不仅破坏叶片组织,影响观赏,而且被破坏的部位易产生黑腐病,招致整个叶片或植株腐烂。零星发生时及时将危害植株移出大棚,用药喷杀,以防蔓延。用40 的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连续三次喷雾灭杀。附录D17种国产兜兰原生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生境见表D。 表D 17种国产兜兰原生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生境兜兰种类生物学性状冬春开花类型(开花期头年10月-翌年4月)杏黄兜兰p.armeniacum附生红背叶斑叶种,俗称金童。叶二列基生,5-7枚;叶片长圆形,坚革质,先端急尖或有时具弯缺与细尖。上面有深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有密集的紫色斑点并具龙骨状突起,边缘有细齿。基部收狭成叶柄状并对折而套叠。花葶直立,顶端生1花;花大,纯黄色,中萼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合萼片与中萼片相似;花瓣大,宽卵状椭圆形,宽卵形或近圆形,唇瓣深囊状,近椭圆状球形或宽椭圆形。分布于云南海拔1400-2100m的石灰岩积土处或多石而排水良好的草坡。花期2-4月。麻栗坡兜兰p.malipoensis地生或半附生红背叶斑叶种。具短的根状茎。叶基生二列,7-8枚,叶片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革质,先端急尖且稍具不对称的弯缺,上面有深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紫色或不同程度地具紫色斑点,极少紫点几乎消失。花葶直立,顶端生1花;花黄绿色或淡绿色,花瓣上有紫褐色条纹或多少由斑点组成的条纹,唇瓣上有时有不甚明显的紫褐色斑点;中萼片椭圆状披针形,合萼片卵状披针形,花瓣倒卵形、卵形或椭圆形,唇瓣深囊状,近球形。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海拔500-2000m的石灰岩山坡林下多石处或积土岩壁处。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彩云兜兰P. wardii地生红背叶斑叶种。叶基生二列,3-5枚;叶片狭长圆形,先端钝的3浅裂,上面有深浅蓝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有较密集的紫色斑点,基部收狭成叶柄状并对折而互相套叠。花葶直立,顶端生1花;花较大;中萼片与合萼片白色而有绿色粗条纹,花瓣绿白色或淡黄绿色而有密集的暗栗色斑点或有时有紫褐色晕,唇瓣绿黄色而具暗色脉和淡褐色晕以及栗色小斑点;中萼片卵形,合萼片卵状披针形,花瓣近长圆形,唇瓣倒盔状。分布于云南海拔约2000m的山坡草丛多石积土处。花期12月至次年3月。紫纹兜兰p.purpuratum地生青背叶斑叶种。紫纹兜兰是兜兰属中最早被发现的种类之一,因模式标本于1836年采自香港,在民间被称为“香港小姐”。叶3-8 枚, 狭椭圆形,上面具暗绿色与浅黄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浅绿色。花葶直立,长12-23cm,紫色,密被短柔毛,顶端生1花;花瓣紫色至紫褐色,边缘具黑色绒毛;萼片与花瓣上常有白色斑纹或晕;唇瓣深囊状,紫红色。广布于石灰岩坡地的东南坡上,有群居生长的特性。花期是10月至翌年1月。红旗兜兰P. charlesworthii地生绿叶种。叶片长椭圆形,近革质,黄绿色、有不规则的深绿色斑纹;花单生,具有光亮而宽阔的花瓣,中萼片粉红色,或者白色与粉红相间,并呈瓷质,非常耀眼,观赏价值高而曾多次获奖。花瓣匙形,纵向后卷曲,黄褐色,具褐色横条纹;唇瓣盔状,黄褐色。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西北部。花期113月。小叶兜兰P. barbigerum半附生绿叶种。叶基生二列,5-7枚;叶片宽线形,先端略钝或有时具2小齿,基部收狭成叶柄状并对折而套叠。花中等大;中萼片中央黄绿色至黄褐色,上端边缘白色;合萼片与中萼片同色但无白色边缘;唇瓣倒盔状浅紫红色;花部密被柔毛。分布在广西、贵州、越南等海拔8001500 m 的石灰岩山丘荫蔽多石之地或岩隙中,钙耐受和干旱耐受是小叶兜兰原生地最显著的特点。花期1012月。格利兜兰P. gratrixianum半附生绿叶种。叶4-8枚,二列;叶面深绿色,叶背绿色,向基部紫色,倒披针形至狭长形。花茎近直立,花径7-8cm。中萼片白色,通常有紫色斑点,花瓣黄褐色,唇瓣兜状,黄褐色。适应性强、花期长,容易栽培。分布于云南、老挝及越南等海拔1800-1900m的森林岩石上。花期 912 月。春夏开花类型(开花期3月- 5月)硬叶兜兰p.micrranthum半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金融机构担保借款合同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海凤实验幼儿园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临沂市工业学校公开招聘教师(40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福建省水投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劳务派遣综合办公室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陕西省高教系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福建莆田市秀屿区上塘珠宝城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药品类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幼儿园教师聘用合同
- 2025年江西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题库及解析答案
- 2025黑龙江绥化市安达市任民镇人民政府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24年烟草知识考试题库
- 沙钢杯第十一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金属轧制工)理论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课件)【部编教材】
- NB-T+33008.1-2018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 【新课标】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三套
- 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操作评分标准
- 《无线通信基础及应用》课件第4章
-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 公关经理培训课程
- 南海特产与美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