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H/QR/RE/001IPRAN系列产品业务故障定位流程说明书文件编号:文件版本:0.0.1部 门:拟 制: 2013年 9月 16日审 核: 2013年 9月 16日批 准: 2013年 9 月 16日FH/QR/RE/001修改记录序号版本号生成时间主 要 修 改 记 录作者备注10.0.12013-9-16形成初稿李宁21.0.02013-10-12添加各个模块定位问题细节李宁、陈育、刘剑华、高军、姚思勤、刘波平、徐婧、彭冠奇、毛龙、高璐晓、郑远、许赛群等345175(175)(R0.0.1-20060715) 2020-06-14目 录1引言101.1文档内容101.2研发协助流程102以太网单播业务应用场景102.1承载方案1.2:端到端全三层转发102.1.1应用场景1.2.1:(L3+L3:RSVP+RSVP)HVPN保护方案:112.2承载方案1.3:2+3层到汇聚122.2.1应用场景双挂环场景L2+L3保护方案132.2.2应用场景(L2+L3: LDP+LDP)保护方案152.2.3应用场景(L2+L3:PTN+RSVP)保护方案192.2.4应用场景(L2+L3:RSVP+RSVP)保护方案222.2.5应用场景1.3.4:负载分担场景1端到端的负载均衡262.2.6应用场景1.3.5:负载分担场景2L3VPN域内负载分担273L2VPN 问题定位283.1VPWS业务问题定位283.1.1查看vpws实例:283.1.2查看vc实例:293.1.3查看vc fib以及当前vc状态:293.1.4查看vc的信令交互情况:303.1.5VPWS故障诊断流程图:313.2VPLS业务问题定位343.2.1查看vpls实例:343.2.2查看vpls mesh peer的fib表项:353.2.3查看vpls spoke peer 的fib表项:353.2.4查看vpls的信令交互情况363.2.5VPLS故障诊断流程图:374L3VPN问题定位384.1L3VPN故障定位流程384.1.1L3VPN故障定位流程详细描述384.1.1.1查看私网路由384.1.1.2查看BGP邻居关系404.1.1.3查看公网路由404.1.1.4查看公网IGP配置404.1.1.5查看私网标签404.1.1.6查看MP-BGP配置、对端PE与CE之间的路由协议配置、双方的RT规则配置424.1.1.7查看BGP配置424.1.1.8查看私网路由的下一跳434.1.1.9查看公网标签444.1.1.10查看LDP邻居444.1.1.11查看MPLS配置444.1.2TNE中辅助查看命令454.1.2.1LSP TX信息454.1.2.24.2.2.2 LSP RX信息454.1.2.34.2.2.3 L3PW TX信息464.1.2.44.2.2.4 L3PW RX信息464.1.2.54.2.2.5 VRF单播路由信息474.1.3常见故障汇总484.1.3.1L3PW TX绑定LSP问题484.1.3.2VPN FRR配置未生成问题504.1.3.3VPN ECMP配置未生成问题534.1.3.46PE问题554.1.3.56VPE问题564.1.3.64.2.3.6 LSP 1:1保护及逃生路径问题564.1.3.7LDP ECMP问题604.1.3.8静态L3VPN问题614.2L2VPN问题定位634.2.1查看PE间VC是否Up:634.2.2查看PE间LDP会话是否Up:634.2.3查看PE的AC接口是否Up:634.2.4查看PE间隧道是否存在:634.2.5L2VPN业务检查644.2.6信令通道检查654.3L3VPN问题定位664.3.1查看私网路由:664.3.2查看BGP邻居关系:674.3.3查看公网路由:674.3.4查看公网IGP配置:674.3.5查看私网标签:674.3.6查看MP-BGP配置、对端PE与CE之间的路由协议配置、双方的RT规则配置:684.3.7查看BGP配置:684.3.8查看私网路由的下一跳:694.3.9查看公网标签:694.3.10查看LDP邻居:704.3.11查看MPLS配置:705抓包分析方法705.1tcpdump抓包方法705.2端口下pcap抓包方法715.3由tcpdump抓包和pcap抓包,分析常见的丢包问题726常见ARP问题的定位737常见ping问题的定位757.1Ping不通问题的一般定位757.1.1Ping问题的路由分析767.1.2Ping问题的抓包分析777.2Ping长包不通(指定包长)787.3Ping命令阻塞无法退出、无法通过ctrl + b进行退出等788常见信令不通的定位方法789OSPF问题定位809.1邻居无法建立的处理流程809.2OSPF邻居关系无法建立809.3OSPF选路错误819.3.1OSPF非骨干区域设为完全存根区域后仍然能够看到区域间的汇总明细。819.3.2OSPF非骨干区域中某些低端交换机或路由器出现不正常的转发现象829.4OSPF常用操作定位命令829.4.1查看当前的路由配置829.4.2查看接口是否启动829.4.3查看邻接状态信息839.4.4查看OSPF概要信息839.4.5查看链接数据库汇总信息849.4.6查看链路数据分类信息859.4.7指定路由器ID859.4.8指定网络类型869.4.9指定路由器优先级869.4.10OSPF LOG日志开关的设置869.4.10.1将日志信息保存到文件:869.4.10.2将日志信息在CMD命令界面显示869.4.10.3开启/关闭debug命令 debug ospf XXX879.4.10.4路由计算详细过程的日志开启879.5OSPF邻居建立接口参数配置错误879.5.1接口配置vrf属性不一致879.5.2接口配置时没有使能no shutdown属性889.5.3互连接口的物理mac地址相同909.5.4互连接口的MTU值不一致919.5.5互连接口参数配置不一致929.5.6IP栈阻塞或驱动转发影响邻居状态939.5.7两端设备router-id相同重复949.5.8Vrf接口建立邻居失败959.5.9接口网络掩码配置错误969.5.10接口邻居状态持续在loading状态979.6OSPF组网拓扑错误989.6.1聚合属性造成的路由环路989.6.2非骨干区域没有和骨干区域相连,需要配置虚连接1009.6.2.1故障现象一1009.6.2.2故障现象二1019.6.3stub summary 配置要求ABR,stub的配置要求1029.7OSPF路由计算错误1029.7.1接口类型不一致造成路由计算错误1029.7.2接口出现65535值,影响路由计算1059.7.3路由中配置access-list ,路由计算不成1069.7.4CE使能vrf后,无法接收PE发布路由1069.7.5ecmp等值路径的计算1079.7.6路由优选的问题1079.7.7无法引入自治系统外部路由1089.8OSPF其他故障问题:1089.8.1接口状态上报功能对OSPF 邻居状态的影响1089.8.2仪表对接中,stub区域E位option设置错误1089.8.3接口认证明文和密文的配置方法1089.8.3.1area authentication1089.8.3.2ip ospf authentication1099.8.3.3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1099.8.3.4ip ospf message-digest-key1109.8.3.5接口密钥明文配置分为2步:1109.8.3.6接口密钥MD5配置分为2步:11110ISIS故障定位流程11110.1ISIS基本配置11110.2ISIS故障的表现11110.3ISIS检查的基本流程11210.4ISIS故障定位流程详细描述11310.4.1准备工作11310.4.2检查邻接状态表11310.4.2.1接口配置检查11610.4.2.2认证配置检查11910.4.2.3协议配置检查12010.4.2.4总结12310.4.3检查链路状态数据库12310.4.3.1认证配置检查12510.4.3.2协议配置检查12610.4.3.3拓扑配置检查12810.4.4检查SPF计算结果12810.4.4.1协议配置检查12910.4.4.2拓扑配置检查12910.4.5检查IP路由表13010.5常见故障汇总13110.5.1接口MTU不匹配故障13110.5.2BFD联动导致的ISIS邻接故障13210.5.3ISIS CSPF计算常见故障处理13310.5.4ISIS LDP IGP同步故障13410.5.5GR常见故障13511BGP故障处理13511.1bgp邻居无法建立连接13511.2bgp无法学习到对方发送的路由13911.3bgp无法将重分发的路由发送到对端14311.4BGP路由异常,例如未选中等14511.5BGP ILM表与路由表不同步14511.6BGP VRF FTN表不同步14511.7HoVPN对应的默认路由故障14611.8ECMP故障14612MPLS LDP故障处理14712.1典型组网环境14712.2配置注意事项14712.2.1LDP全局配置14712.2.2LDP接口配置14812.2.3注意事项14912.3故障诊断流程15012.4故障处理步骤15112.5MPLS LDP故障处理案例15412.5.1不能建立LDP会话15412.5.1.1网络环境15412.5.1.2故障分析15412.5.1.3操作步骤15412.5.1.4案例总结15512.6FAQ15612.7故障信息采集15712.8show命令15712.9debug命令16013RSVP TE 故障处理16113.1RSVP-TE配置注意事项16113.2故障排除相关的命令行16213.3故障诊断流程16313.4故障处理步骤16413.5MPLS TE故障处理案例16413.5.1session一直在retry,但是没有up (链路不通)16413.5.2session一直在retry,但是没有up (ospf域不同)16513.5.3session一直在retry,但是没有up(path约束属性配置错误)16613.5.4show rsvp session detail显示错误码为cspf configuration error16713.5.5show rsvp session detail显示的错误为Egress configuration error16813.5.6show rsvp session detail显示错误为第一跳不可达16913.5.7show rsvp session detail没有显示任何错误,ingress状态显示为等待RESV消息,但是session一直没有up17013.5.8show rsvp session detail显示PATH约束路径配置错误17113.5.9show rsvp session detail显示错误类型为Hop limit conflict17214BFD常见问题17314.1v2.1版本,oam有bfd session,单盘没有bfd session17314.2下载动态bfd 时,某些bfd session不能成功17314.3bfd for ospf 不能在oam生成17314.4ospf邻居已经删除,但是其生成的bfd session没有被删除17314.5bfd session建立不成功17415DHCP问题定位17415.1DHCP client发了discover包,但是没看到DHCP relay给DHCP server转发discover包问题定位17415.2DHCP client每次收到ACK包之后,数据流并没有通畅,而是又重新开始发送discover包,DHCP client一直处在获取IP地址的过程中。17515.3DHCP relay已经把discover包转发给DHCP server,但是DHCP server并不回应offer包。17615.4DHCP client成功获取到IP之后,但是在client端ping不通网关。17816VRRP常见故障定位17816.1vrrp配置完成,出现状态始终为init状态17816.2完成vrrp配置后,状态为master的情况下,下联设备,或是backup设备无法ping通虚拟ip(该问题主要出现在2.3版本)17816.3vrrp拓扑配置完成后,在测试拓扑中,vrrp主备状态不正确1791 引言1.1 文档内容业务故障定位流程文档,主要描述了常用的L2+L3各种业务场景下L2VPN及L3VPN问题的定位及业务查看流程。1.2 研发协助流程工程维护或升级保障,需向项目经理及SE进行电话及邮件申请,无预约及申请的技术支持,不予保障1.11.21.32 以太网单播业务应用场景1.2.1 承载方案1.2:端到端全三层转发1.4从接入层到核心层采用VPN进行业务接入与转接,在汇聚设备上对VPN进行分层;在核心设备1上设置IPFRR,下一跳为核心设备2,防止核心设备1的出接口失效;全三层转发需要接入设备具备三层接入能力。2.1.1 应用场景1.2.1:(L3+L3:RSVP+RSVP)HVPN保护方案:表3.2.1 应用场景1.2.1端到端全三层转发 双挂环场景 HVPN保护方案表业务正常工作路径:1.2.4.6.8.10故障点业务方向保护模式保护方案检测技术迂回路径1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3.5.4.6.8.10下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0.8.6.4.5.3.12上行业务保护VPN FRRBFD for TUNNEL1.3.5.7.9.8.10下行业务保护VPN FRRBFD for TUNNEL10.8.9.7.5.3.13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2.4.5.7.9.8.10下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0.8.9.7.5.4.2.14上行业务保护&网关保护VPN FRR&VRRPBFD for TRACK1.2.4.5.7.9.10下行网关保护VRRPBFD for TRACK10.9.7.5.4.2.15上行网关保护VRRPBFD for TRACK1.2.4.6.8.9.10下行网关保护VRRPBFD for TRACK10.9.8.6.4.2.16上行LAG保护1.2.4.6.8.10下行LAG保护10.8.6.4.2.17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2.4.5.7.9.8.10下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0.8.9.7.5.4.2.1优先级:业务场景描述:业务正常工作路径为:1.2.4.6.8.101. 接入层配置:保护模式为隧道保护&业务保护;保护方案为LSP1:1&VPN FRR;检测技术为BFD for TUNNEL或采用MPLS TP OAM方式进行检测。 (接入设备-3)建立向(汇聚设备-1)的LSP;同时发起LSP1:1隧道保护。同理:(接入设备-3)建立向(汇聚设备-2)的LSP;同时发起LSP1:1隧道保护。在(接入设备-3)上配置VPN FRR,主备下一跳分别设置为(汇聚设备-1/2).2. 汇聚层配置:保护模式为隧道保护&业务保护;保护方案为LSP1:1&VPN FRR;检测技术为BFD for TUNNEL或采用MPLS TP OAM方式进行检测。 (汇聚设备-1)建立向(RAN CE 核心设备-1)的LSP;同时发起LSP1:1隧道保护。同理:(汇聚设备-2)建立向(RAN CE 核心设备-2)的LSP;同时发起LSP1:1隧道保护。在(汇聚设备-1)上配置VPN FRR,主备下一跳分别设置为(RAN CE 核心设备-1/2).3.核心层配置:保护模式为网关保护;保护方案为VRRP检测技术为BFD for TRACK。 (RAN CE 核心设备-1)与(RAN CE 核心设备-2)配置VRRP。2.2 承载方案1.3:2+3层到汇聚1.5在汇聚设备设置虚接口,L2VE与L3VE,完成L2L3桥接;将汇聚设备的L3VE端口与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2与RNC相接端口设置到同一VPN;设置从汇聚设备到核心设备1、核心设备2的VPNFRR,防止核心设备单节点失效;设置核心设备1到RNC的IPFRR,下一跳设置为核心设备2,防止核心设备到RNC接口或链路失效2.2.1 应用场景双挂环场景L2+L3保护方案表3.3.1 应用场景1.3.1 2+3层到汇聚 双挂环场景 L2+L3保护方案表业务正常工作路径:1.2.4.6.8.10故障点业务方向保护模式保护方案检测技术迂回路径1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 1.3.5.4.6.8.10下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0.8.6.4.5.3.12上行PW保护PW RedundancyBFD for PW1.3.5.7.9.8.10下行业务保护VPN FRRBFD for TUNNEL10.8.9.7.5.3.13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2.4.5.7.9.8.10下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0.8.9.7.5.4.2.14上行业务保护VPN FRRBFD for TUNNEL1.2.4.5.7.9.10下行网关保护VRRPBFD for TRACK10.9.7.5.3.15上行网关保护VRRPBFD for TRACK1.2.4.6.8.9.10下行网关保护VRRPBFD for TRACK10.9.8.6.4.2.16上行LAG保护1.2.4.6.8.10下行LAG保护10.8.6.4.2.1优先级:推荐业务场景描述:业务正常工作路径为:1.2.4.6.8.101. 接入层配置:保护模式为PW保护&隧道保护;保护方案为LSP1:1&PW冗余;检测技术为BFD for TUNNEL&BFD for PW或采用MPLS TP OAM方式进行检测。 1.1 PW保护:(接入设备-3)向(汇聚设备-1)和(汇聚设备-2)发起PW保护。其中(接入设备-3)到(汇聚设备-1)为主用PW1;(接入设备-3)向(汇聚设备-2)为备用PW2。 1.2 隧道保护:配置PW1的LSP1:1保护路径,主用工作路径为LSP1:1.2.4,备用工作路径为LSP1:1.3.5.4;同理:配置PW2的LSP1:1保护路径,主要工作路径为LSP2:1.3.5;备用工作路径为LSP2:1.2.4.5;2. 汇聚层配置:保护模式为隧道保护&业务保护;保护方案为LSP1:1&VPN FRR;检测技术为BFD for TUNNEL或采用MPLS TP OAM方式进行检测。 (汇聚设备-1)建立向(RAN CE 核心设备-1)的LSP;同时发起LSP1:1隧道保护。同理:(汇聚设备-2)建立向(RAN CE 核心设备-2)的LSP;同时发起LSP1:1隧道保护。在(汇聚设备-1)上配置VPN FRR,主备下一跳分别设置为(RAN CE 核心设备-1/2).3.核心层配置:保护模式为网关保护;保护方案为VRRP检测技术为BFD for TRACK。 (RAN CE 核心设备-1)与(RAN CE 核心设备-2)配置VRRP。2.2.2 应用场景(L2+L3: LDP+LDP)保护方案表3.3.1.2 应用场景1.3.1.2 2+3层到汇聚 双挂环场景 动态PW(LDP)+动态LDP保护方案表业务正常工作路径:1.2.4.6.8.10故障点业务方向保护模式保护方案检测技术迂回路径1上行PW保护PW RedundancyBFD for PW1.3.5.7.6.8.10-1.3.5.4.6.8.10下行10.8.6.4.5.3.12上行PW保护PW RedundancyBFD for PW1.3.5.7.6.8.10下行业务保护VPN FRRBFD for TUNNEL10.8.6.7.5.3.13上行路由快速收敛保护IGP收敛BFD for IS-IS1.2.4.5.7.6.8.10下行路由快速收敛保护IGP收敛BFD for IS-IS10.8.6.7.5.4.2.11+5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3.5.7.6.8.10下行10.8.6.4.6.7.5.3.1- 10.8.6.7.5.3.11+3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3.5.7.6.8.10- 1.3.5.4.5.7.6.8.10下行LDP FRRLINK LOS10.8.6.7.5.4.5.3.13+5上行LDP FRRLINK LOS1.3.5.7.6.8.10下行NHT10.8.6.7.5.3.1接入层配置LDP动态协议生成PW,核心汇聚层采用LDP分配外层LSP标签,BGP分配内层VRF标签。通过接入设备-3上的业务进行说明: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之间配置两个子接口,分别用于接入层和核心层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在接入层配置OSPF闭环、LSP闭环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配置NNI保护UNI机制接入设备-3配置PW冗余保护,主用节点为汇聚设备-1,备用为汇聚设备-2。 CE1、CE2要求流量负载分担,配置BGP-ECMP;否则配置VPN-FRR。故障点1:1. 接入层链路故障瞬间BFD for PW状态由UP变为down,接入设备-3进行PW业务切换,将上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下行业务通过汇聚设备-1的NNI保护UNI到达汇聚设备-2下话;2. 接入环进行IGP、LSP收敛,在汇聚设备-1撤销L3VE直连路由定时器超时前,接入设备-3与汇聚设备-2的LSP完成收敛,bfd for PW的状态变为UP; 3. 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未完成收敛,CE1对汇聚设备-1的直连路由进行撤销,下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接入环LSP收敛完成后,汇聚设备-1延时重分发L3VE直连路由到CE1,下行业务回切到汇聚设备-1,接入设备-3通过收敛的LSP将业务回切到主用汇聚设备-1;4. 链路恢复时,接入环强制更新LSP,上行、下行业务回切到主用,5. 需要支持LDP和OSPF的同步。故障点2:1. 接入设备-3检测到BFD for PW中断后,进行PW切换将上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2. CE1配置ECMP/VPN-FRR对于LDP协议数据平面等待控制平面LSP删除,对于RSVP协议,数据平面先进行倒换动作,CE1检测到汇聚设备-1节点故障时将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主控完成收敛后对LSP、L3PW等进行更新。3. 故障恢复时,汇聚设备-1打开L3VE时延时发送直连路由,避免接入层业务未就绪的情况下将下行业务吸引到汇聚设备-1;CE1对于VPN-FRR会有等待恢复,主控平面下发时会等待LSP下发以后,再下发路由,保证ECMP成员添加。4. 故障恢复时,接入设备-3检测到BFD for PW 状态UP后,延时进行回切。故障点3:1. 汇聚设备-1与SR1连接的接口配置LDP-FRR,下一跳为汇聚设备-2连接汇聚设备-1用于核心层的接口IP地址,SR1与汇聚设备-1连接的接口配置LDP-FRR,下一跳为SR2与SR1连接的接口IP,并且将LDP生成的备用LSP下发到数据平面(此时ILM需要支持LDP-FRR,用于测试);实际工程部署 L3PW LSP分离(收敛),对LSP进行更新;2. 故障2上行业务在汇聚设备-1、下行业务由SR1由数据平面进行快速切换,然后控制平面通过IGP、LSP收敛,对LSP进行强制更新;3. 恢复时,控制平面通过IGP、LDP收敛根据LDP-FRR生成主备用LSP,然后强制更新数据平面LSP配置,业务倒换到主用。故障点1+故障点5:1. 故障1瞬间,上行业务在接入设备-3进行PW切换,经由汇聚设备-2上话;下行业务采用NNI保护UNI,通过核心层LSP到达汇聚设备-2下话,通过备用PW到达接入设备-3。2. 汇聚设备-1与汇聚设备-2之间的接入层LSP收敛完成后,接入设备-3的bfd for PW状态由down变为UP(未考虑bfd延迟10s上报down-up状态的情况),接入设备-3的VPWS状态处于等待恢复状态,上行业务仍然通过汇聚设备-2上话;下行业务在汇聚设备-1下话,然后通过接入层重新收敛的LSP(主用PW)到达接入设备-3。3. 故障5发生,由于接入设备-3的VPWS处于等待恢复经由汇聚设备-2上话,故障3对上行业务无影响;汇聚设备-1发现bfd for PW的状态由up变为down,汇聚设备-1发送撤销L3VE直连路由消息,CE1收到撤销消息将汇聚设备-1直连接口路由删除,将下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4. 故障5恢复,接入环LSP收敛完成,汇聚设备-1发现bfd for PW的状态由down变成up,汇聚设备-1延时向CE1宣告L3VE直连路由,CE1将下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1。上行业务延时回切到主用PW(重新收敛的LSP承载)。如果在回切到主用PW之前故障1恢复,上行业务直接回切到主用LSP承载的PW。否则故障1恢复会再次进行LSP主用恢复。故障点1+故障点3:1. 该组合故障发生时,如果故障1发生后接入层LSP完成收敛(汇聚设备-1不撤销路由)2. 故障1瞬间,上行业务在接入设备-3进行PW切换,经由汇聚设备-2上话;下行业务采用NNI保护UNI,通过核心层LSP到达汇聚设备-2下话,通过备用PW到达接入设备-3。3. 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之间的接入层LSP收敛完成后,接入设备-3的bfd for PW状态由down变为UP(未考虑bfd延迟10s上报down-up状态的情况),接入设备-3的VPWS状态处于等待恢复状态,上行业务仍然通过汇聚设备-2上话;下行业务在汇聚设备-1下话,然后通过接入层重新收敛的LSP(主用PW)到达接入设备-3。4. 故障3,上行业务仍然在备用PW,故障2对上行业务无影响,下行业务经由SR1收敛 ,下行业务仍然由汇聚设备-1进行桥接;5. 故障发生时间足够长(VPWS等待恢复定时器超时),上行业务切换到主用PW(接入层重新收敛的LSP承载)6. 故障3恢复上下行业务在核心层通过IGP、LSP收敛,回切到原来的路径7. 故障1恢复,接入层上下行业务回切到接入设备-3-汇聚设备-1的短径8. 该组合故障发生时,如果故障1发生后接入层LSP未完成收敛(汇聚设备-1撤销路由)9. 故障1瞬间,上行业务在接入设备-3进行PW切换,经由汇聚设备-2上话;下行业务采用NNI保护UNI,通过核心层LSP到达汇聚设备-2下话,通过备用PW到达接入设备-3。10. 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之间的接入层LSP收敛未完成,汇聚设备-1向CE1发送L3VE直连路由撤销消息,CE1将下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11. 故障3对上行、下行业务没有影响,时间足够长(接入层完成IGP、LSP收敛),等待时间足够长,接入环的LSP收敛完成,接入设备-3-汇聚设备-1的VC状态变为active,汇聚设备-1上bfd for PW状态变为UP,汇聚设备-1宣告L3VE直连路由,下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1(VPN-FRR回切到主用、ECMP重新负载分担),上行业务回切到主用PW(重新收敛的LSP承载)。该保护可能会造成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之间的链路拥塞12. 故障3恢复上下行业务在核心层通过IGP、LSP收敛,回切到原来的路径13. 故障1恢复,接入层上下行业务回切到接入设备-3-汇聚设备-1的短径故障点3+故障点5:1. 汇聚设备-1与SR1连接的接口配置LDP-FRR,下一跳为汇聚设备-2上与汇聚设备-1连接的用于核心汇聚层的接口IP,SR1与汇聚设备-1连接的接口配置LDP-FRR,下一跳为SR2与SR1连接的接口IP,并且将LDP生成的备用LSP下发到数据平面;2. 故障3触发上行业务在汇聚设备-1、下行业务在SR1由数据平面进行快速切换,然后控制平面通过IGP、LSP收敛,对LSP进行强制更新;3. CE1配置ECMP/VPN-FRR,故障5发生时,CE1快速检测汇聚设备-1设备脱管,CE1将下行业务倒换到汇聚设备-2,撤销汇聚设备-1设备的直连接口路由。4. 汇聚设备-1在检测到承载VPN业务的L3PW TX全部删除时,对L2VE进行操作,down掉VC,A设备进行PW切换,上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5. 故障5恢复时,汇聚设备-1生成VPN内L3PW TX(到CE1的路由),汇聚设备-1打开L2VE接口。汇聚设备-1到接入设备-3设备的VC状态变为active,BFD for PW的状态由down变为UP,汇聚设备-1延时发送直连路由,待L2业务好后将下行业务吸引到汇聚设备-1。6. 故障5恢复时,上行业务通过A设备PW冗余回切到主用汇聚设备-1(配置延时回切);7. 故障3恢复时,汇聚设备-1、SR1上配置的LDP-FRR生成主备LSP,业务在核心层路径回切到主用路径。2.2.3 应用场景(L2+L3:PTN+RSVP)保护方案表3.3.1.3 应用场景1.3.1.3 2+3层到汇聚 双挂环场景 静态PW+动态RSVP保护方案表业务正常工作路径:1.2.4.6.8.10故障点业务方向保护模式保护方案检测技术迂回路径1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3.5.4.6.8.10下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0.8.6.4.5.3.12上行PW保护PW RedundancyBFD for PW1.3.5.7.9.8.10下行业务保护VPN FRRBFD for TUNNEL10.8.9.7.5.3.13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2.4.5.7.9.8.10下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0.8.9.7.5.4.2.11+5上行PW保护PW RedundancyBFD for PW1.3.5.7.9.8.10下行10.8.9.7.5.3.11+3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3.5.4.5.7.9.8.10下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0.8.9.7.5.4.5.3.13+5上行1.3.5.7.9.8.10下行业务保护VPN FRRBFD for TUNNEL10.8.9.7.5.3.1接入层配置采用静态LSP+静态PW,核心汇聚层采用RSVP分配外层LSP标签,BGP分配内层VRF标签。通过接入设备-3上的业务进行说明:1. 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之间配置两个子接口,分别用于接入层和核心层2. 接入设备-3配置LSP 1:1保护,主用LSP为接入设备-3-汇聚设备-1(短径),备用LSP为接入设备-3-A2-A3-A4-汇聚设备-2-汇聚设备-1(长径);3. 接入设备-3配置PW冗余保护,主用节点为汇聚设备-1,备用为汇聚设备-2。PW配置倒换拖延时间,保证接入环链路故障时触发LSP 1:1保护,PW配置延时回切4. 核心环配置RSVP协议分配外层LSP标签,配置LSP 1:1保护5. CE1、CE2要求流量负载分担,配置BGP-ECMP;否则配置VPN-FRR。故障点1:1. 触发接入层LSP 1:1保护,接入层上下行业务切换到备用LSP(1.3.5)。2. 链路恢复时,上行和下行业务在接入层恢复到主用LSP(1.2.4)。故障点2:1. 故障2时,接入设备-3检测到Bfd for PW由UP变为down,将上行业务切换到备用PW;CE1设备数据平面通过主备用LSP的bfd检测(或者采用其他的机制,需要考虑到LDP生成LSP的情况),进行ECMP/VPN-FRR倒换,将下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然后主控平面收敛后对LSP进行更新。2. 故障恢复时,汇聚设备-1延时宣告L3VE直连路由,将下行业务吸引到汇聚设备-1;上行业务通过PW冗余延时回切到主用节点汇聚设备-1。故障点3:1. 故障3时,触发核心层LSP 1:1保护,业务切换到备用LSP2. 故障恢复时,业务回切到主用LSP故障点1+故障点5:5. 故障1时,接入层链路故障仅触发LSP 1:1保护,上行业务通过备用LSP到达汇聚设备-1上话;下行业务在汇聚设备-1通过汇聚设备-1-接入设备-3之间的备用LSP转发;6. 故障5发生,A设备检测到BFD for PW中断后,进行PW切换,将上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7. 故障5发生,bfd for PW状态由UP变为down,汇聚设备-1根据bfd状态向CE1发送撤销L3VE直连路由信息,CE1将下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8. 故障5恢复时,接入设备到汇聚设备的备用LSP恢复,bfd for PW状态由down变为UP,上行业务通过接入设备PW冗余回切到主用汇聚设备-1(配置延时);汇聚设备-1打开L3VE时延时发送直连路由,避免接入层业务未就绪的情况下将下行业务吸引到汇聚设备-1;9. 故障1恢复时,接入环上行、下行业务回切到接入设备-3-汇聚设备-1之间的主用LSP故障点1+故障点3:1. 故障1触发LSP 1:1保护,上行业务仍然通过汇聚设备-1接入到L3VPN,下行业务在汇聚设备-1通过汇聚设备-1-接入设备-3之间的备用LSP转发;2. 故障3发生,上行业务在接入层通过接入设备-3-汇聚设备-1之间的备用LSP到达汇聚设备-1后,经过L2转L3,通过汇聚设备-1配置预先配置的备用路径(指向汇聚设备-2)到达CE1;3. 故障3发生,下行业务在核心层CE1预先配置的备用路径到达汇聚设备-1通过桥接,经汇聚设备-1-接入设备-3的备用LSP到达接入设备-3,;4. 故障1和故障3发生后,可能会导致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之间的流量拥塞;5. 故障3恢复,下行业务在核心层回切到主用LSP,接入层通过备用LSP转发;上行业务在接入层通过备用LSP转发,在核心环回切到主用LSP6. 故障1恢复时,业务在接入环回切到主用LSP故障点3+故障点5:1. 故障3触发核心层LSP 1:1保护,上行业务在汇聚设备-1通过汇聚设备-1-CE1之间的备用LSP转发;下行业务在CE1通过汇聚设备-1-CE1之间的备用LSP转发。2. 故障5发生,CE1配置ECMP/VPN-FRR, CE1设备数据平面通过主备用LSP的bfd检测(或者采用其他的机制,需要考虑到LDP生成LSP的情况),进行ECMP/VPN-FRR倒换,将下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然后主控平面收敛后对LSP进行更新;汇聚设备-1通过检测VPN内L3PW是被删除,关闭L2VE接口,引起VC 状态变为inactive,bfd for PW由UP到down触发接入设备-3进行PW切换。3. 故障3恢复,通过收敛,汇聚设备-1生成VPN内到CE1的L3PW,通知L2VE打开,汇聚设备-1延时向CE1延时宣告L3VE直连路由,CE1将业务回切到汇聚设备-1;4. 故障3恢复,汇聚设备-1上VC状态变为active,bfd for PW 状态变为UP,接入设备-3将上行业务延时回切到主用节点汇聚设备-1。2.2.4 应用场景(L2+L3:RSVP+RSVP)保护方案表3.3.1.4 应用场景1.3.1.4 2+3层到汇聚 双挂环场景 动态PW(LDP)+动态RSVP保护方案表业务正常工作路径:1.2.4.6.8.10故障点业务方向保护模式保护方案检测技术迂回路径1上行PW保护PW RedundancyBFD for PW1.3.5.7.6.8.10-1.3.5.4.6.8.10下行10.8.6.4.5.3.12上行PW保护PW RedundancyBFD for PW1.3.5.7.9.8.10下行业务保护VPN FRRBFD for TUNNEL10.8.9.7.5.3.13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2.4.5.7.9.8.10下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0.8.9.7.5.4.2.11+5上行PW保护PW RedundancyBFD for PW1.3.5.7.9.8.10下行10.8.9.7.5.3.11+3上行隧道保护LSP1:1BFD for TUNNEL1.3.5.7.9.8.10- 1.3.5.4.5.7.9.8.10下行LDP FRRLINK LOS10.8.9.7.5.4.5.3.13+5上行1.3.5.7.9.8.10下行业务保护VPN FRRBFD for TUNNEL10.8.9.7.5.3.1接入层配置LDP动态协议生成PW,核心汇聚层采用LDP分配外层LSP标签,BGP分配内层VRF标签。通过接入设备-3上的业务进行说明:1. 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之间配置两个子接口,分别用于接入层和核心层2. 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在接入层配置OSPF闭环、LSP闭环3. 汇聚设备-1、汇聚设备-2配置NNI保护UNI机制4. 接入设备-3配置PW冗余保护,主用节点为汇聚设备-1,备用为汇聚设备-2。PW配置延时回切5. 核心环配置RSVP协议分配外层LSP标签,配置LSP 1:1保护6. CE1、CE2要求流量负载分担,配置BGP-ECMP;否则配置VPN-FRR。故障点1:1. 接入层链路故障瞬间bfd for PW状态由UP变为down,接入设备-3进行PW业务切换,将上行业务切换到汇聚设备-2,下行业务通过汇聚设备-1的NNI保护UNI到达汇聚设备-2下话;2. 接入环进行IGP、LSP收敛,在汇聚设备-1撤销L3VE直连路由定时器超时前,接入设备-3-汇聚设备-1的LSP完成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数据挖掘与智慧课堂构建-洞察及研究
- 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跨文化传播新路径-洞察及研究
- 基因亲子鉴定-洞察及研究
- 考研数学真题解析:判题思路抓重点
- 北京地区中端婚礼服市场的多维剖析与发展前瞻
- 分形方法在旋转机械系统故障特征提取中的应用与探索
- 混凝土耐久性与施工工艺的关系-洞察及研究
- 体外成骨细胞研究进展-洞察及研究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差异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4版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思想政治必修4人教版-第三单元测评
- 2026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英语模拟试卷|新高考I卷(含答案解析)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试基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承兑汇票转让协议书
- 业主直接参与物业管理区域的物业管理
- 《运动医学与康复》课件
- 2025年自建房施工合同书 (包工不包料 C款)
- 军事心理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