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知识交流.ppt_第1页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知识交流.ppt_第2页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知识交流.ppt_第3页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知识交流.ppt_第4页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ppt知识交流.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远,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了解常见外科感染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类型及特点。熟悉手术感染的转归、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掌握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常见急性化脓性软组织感染的概念。熟悉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表现。为了掌握全身性感染和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第一节概述了感染是由侵入人体生长和繁殖的病原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外科感染需要手术治疗感染,包括:外伤、烧伤和外科感染并发症。特点:1。混合感染2。显著的局部症状和体征3。关注影响功能障碍的局部疤痕组织。外科感染分类。1.病原体类型和病变性质的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感染):感染可由单一病原体引起,或混合感染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病变通常先有急性炎症反应,然后形成局部化脓。如疖、痈、丹毒、手部感染、急性淋巴结炎等非特异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特异性感染:由特异性细菌引起,而特异性细菌只引起特异性感染。不同细菌引起的感染过程的演变和防治措施各有特点。例如:结核病、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和念珠菌病特异性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和白色念珠菌;2.病程:急性感染:手术感染,病程在3周内。大多数非特异性感染都属于这一类。慢性感染:手术感染,病程2个月。一些急性感染如果持续存在,可以转化为慢性感染。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急性和慢性感染之间。(1)急性感染延迟形成;(2)尽管病原菌的毒力较弱,但它们具有相当大的耐药性。(3)宿主抵抗力弱,(3)其他分类(1)病原体侵入时间:原发性感染:由直接伤口污染引起的继发性感染:伤口愈合过程中发生的感染,(2)病原体来源:外源性感染:由病原体从体表或外部环境侵入人体引起的感染:由存在于体内的病原体引起的内源性感染,(3)发生条件:条件性感染(机会性感染):在正常条件下由非致病性细菌或低致病性细菌引起的感染,这是由于大量增加的毒性或降低的机体免疫力。医院感染:由医院内侵入人体的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双重感染:指在一次感染过程中发生的另一次微生物感染。病因学、病原菌致病因素1、病原菌有粘附因素2、致病毒素:内外毒素、胞外酶3、侵入组织的病原菌数量和增长率、病因学、机体易感性1、局部因素:皮肤和粘膜损伤;内腔阻塞;导管留置在血管或体腔内;局部组织缺血或血流障碍;本地异物依然存在。2.全身因素:创伤、休克、糖尿病、严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化疗等。3.条件性因素:条件性感染、双重感染、病理生理学、感染后的炎症反应1。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功能障碍2。全身:发热、白细胞增多感染的预后1。炎症限制:消退或脓肿形成2。炎症扩散:败血症,菌血症3。转化为慢性感染:限制,但与致病菌,这可以重复。临床表现、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症状:发热、头痛、疲劳、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甚至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贫血、脓毒性休克;器官和系统功能障碍:休克、肾脏、心脏和呼吸衰竭可发生在严重病例中,如中毒或败血症。特殊表现:有特殊感染的病人,如破伤风,表现为强直性肌痉挛,气性坏疽和蜂窝组织炎,表现为皮下艺术辅助检查,1项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2项细菌学检查:可识别病原菌类型并指导用药3项影像学检查:超声、x线、CT、MRI等。4生化检查:血清蛋白、肝功能等。1、治疗原则,消除感染原因和有毒物质(脓液和坏死组织)控制致病菌的生长,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促进组织修复和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治疗原则,局部治疗1。局部固定:避免压迫、抬高患肢和局部固定2。局部用药:药物的外用3。物理疗法:局部热敷、超短波或红外辐射疗法。手术治疗:局部脓肿形成、脓肿切开引流、护理措施、局部治疗护理1。患肢抬高,局部制动: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促进炎症限制;2.局部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渗出,消除肿胀,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和消退,或限制感染,形成脓肿,防止扩散。3.外用药物:促进炎症消退和限制的于是之软膏;50%硫酸镁湿敷和热敷,加速肿胀消退和局部感染4。配合手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治疗原则,全身治疗1。抗生素的应用:注意合理使用,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2种。支持疗法:休息,提供富含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保持体液平衡,改善营养状况。对症治疗:热疗、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体温过低,注意保暖;剧烈疼痛,镇痛药,护理措施,全身治疗护理1。合理使用抗生素:了解药物过敏史,进行过敏试验,有计划地分批给药,注意配伍禁忌,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2。加强支持治疗: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促进受损组织修复。症状护理:对有全身中毒症状、高烧和剧烈疼痛的患者进行症状护理。(1)疖定义:俗称疥疮,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单一毛囊及其皮脂腺。大多数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部位:富含毛囊和皮脂腺的部位:头部、面部、颈部和腋窝的不同部位同时出现几个疖子,或这些疖子反复出现一段时间后成为疖肿。大多数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或糖尿病患者中。病因:皮肤不洁、局部擦伤或摩擦、环境温度高或身体抵抗力下降。临床表现:红、肿、痛的小硬结最初局部出现,逐渐增大,呈锥形突起。化脓后,结节的中央组织坏死变软,肿胀和疼痛扩大。一个小的黄白色化脓出现在中心,触摸时会波动。脓栓脱落后,会破裂并溃烂,炎症会逐渐消退并愈合。有些疖子没有化脓性栓剂,它们以后会在脸部的“危险三角”处爆发成疖子。不要挤压或刺激它们,以免引起颅内化脓性感染。1、疖肿1、疖肿的治疗原则是尽快促使炎症消退,尽快排出局部化脓,加强全身治疗,消除全身炎症反应。同时,它可用于治疗相关疾病,如糖尿病。1.可促进炎症消退:可使用局部抗菌药物和软膏。热敷、超短波和红外理疗可用于红肿阶段。2.排脓:可用针尖取出脓塞,促进排脓,但禁止挤压。3.全身治疗: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烧、头痛和全身不适,则需要抗生素治疗。补充维生素和营养支持以增强身体抵抗力。1.疖。护理措施:1。防止感染扩散:(1)保持疔疮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完整;(2)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疔疮初期外用药物、热敷和物理疗法;(3)促进伤口愈合:对排脓/脓肿切开引流的患者及时清创换药;(4)合理应用抗生素;(5)注意休息,增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1.疖。护理措施:2。预防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1)避免突出未成熟疖,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疖(2)注意观察:患者有颅内化脓性感染的体征,如寒战、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3.健康指导:(1)注意个人日常卫生,保持皮肤清洁;(2)及时治疗疔疮,防止感染传播;(3)加强对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儿童和糖尿病患者的保护;2.痈,定义:多个相邻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可由多个疖引起。大多数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部位:通常发生在皮肤的厚而硬的部位,如颈部和背部。病因:与皮肤不洁、擦伤和身体抵抗力差有关。感染从毛囊底部开始,沿阻力较小的皮下组织扩散,然后沿深筋膜向外扩散,向上侵入毛囊群,形成多个“脓头”。局部临床表现:最初小块皮肤肿胀坚硬,颜色为暗红色,边界不清,表面有几个突出或脓点,疼痛减轻。继续发展,肿胀度和硬度范围增大,脓点增大,中心呈紫红色炎性浸润,塌陷后呈蜂窝状“火山口”状,其间含有坏死组织和脓液。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烧、厌食、疲劳和全身不适等。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败血症和败血症。局部治疗:早期治疗与疔疮相同。在早期阶段,50%硫酸镁可以湿法应用。对于痈大、中心坏死组织量大的患者,应及时切开引流脓液(或切口),清除坏死组织,伤口应填塞生理盐水纱布条,并应用干纱布包扎。敷料应每天更换,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伤口面积大的病人需要植皮。2.全身治疗:及时和充分使用广谱抗生素,以确保休息和加强营养。痈切开引流,2。痈,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并保持正常体温(1)观察并记录痈范围、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和脓性的变化(2)保持痈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并防止感染扩散。对于脓肿表面溃疡或脓肿切开引流的患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及时换药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3)及时应用抗生素:血培养和药敏试验(4)保持正常体温:物理、药物降温、多饮水、24小时摄入和排出、皮肤护理(5)注意休息和营养(6)避免挤压未成熟脓肿或感染病灶,防止感染扩散,2)痈,采取护理措施:2、控制疼痛;应预防败血症;应注意突然发冷、高烧、头晕、头痛、意识障碍、心率、脉搏加速和呼吸。应注意是否存在系统性化脓性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增加和血培养阳性。4.健康指导应该给予(1)个人卫生和皮肤清洁。(2)加强对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保护。3.急性蜂窝组织炎。定义:指发生在皮肤、筋膜、肌肉间隙或深层疏松结缔组织下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病因:一当病变位于较疏松的组织中时,疼痛较轻。深部组织急性蜂窝织炎通常没有明显的皮肤红肿,但局部组织有肿胀和深部压痛,并有明显的全身症状。(3)急性蜂窝组织炎,临床表现(2)产气性皮下蜂窝组织炎:主要致病菌为厌氧菌,如肠球菌、变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小腹和会阴更常见。最初的表现与一般蜂窝织炎相似,但病变进展迅速,可感觉到皮下毛发扭曲。压碎后,它会发出难闻的气味,全身状况迅速恶化。(3)急性蜂窝组织炎,(3)颌下急性蜂窝组织炎:炎症迅速扩散至咽喉,可引起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4.新生儿皮下坏疽:常见于新生儿背部、臀部及其他经常受压部位。新生儿蜂窝组织炎(新生儿皮下坏疽),3,急性蜂窝组织炎,治疗原则1。局部治疗:(1)局部解除制动,物理治疗,外用药物。(2)脓肿引流:脓肿形成应切开引流并清除坏死组织;口底、颌下、颈部等处的蜂窝组织炎。应尽早切开减压,以防止喉水肿和气管受压。厌氧菌感染,用3%过氧化氢清洗伤口并湿敷。2.全身治疗:应用抗生素(青霉素为首选,怀疑厌氧菌感染时加用甲硝唑)和营养支持治疗。(3)急性蜂窝组织炎,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保持正常体温(1)定期监测体温:热疗-物理降温,药物降温,鼓励饮水,24小时摄入和排出(2)合理应用抗生素: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3)加强伤口护理:厌氧菌-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和湿敷;脓肿切开引流-通畅引流,及时换药(4)休息和营养(2)疼痛护理:肢体抬高和制动(3)药物治疗:窒息的预防和治疗:颈面部感染患者,观察-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等症状-气管插管等急救(4)丹毒(4)定义:皮肤淋巴网急性炎症感染,多发生于下肢和面部。病因:病原体为溶血性链球菌。患者经常遭受皮肤和粘膜损伤,如皮肤损伤、足癣、口腔溃疡等。炎症反应发生在发病后淋巴网络分布区域的皮肤中。疾病传播迅速,全身反应严重,但几乎没有组织坏死或化脓。治愈后很容易复发。丹毒,临床表现:片状皮疹,轻微隆起,鲜红色,中部稍淡,周围深,边界清晰;局部有烧灼样疼痛,有些可能有水泡,附近的淋巴结经常扩大,有些很软,很少溃烂和破裂。处理原则:局部应用50%硫酸镁热湿敷;抗生素遍布全身。接触病人后,应进行洗手和消毒,以防止医源性感染。应积极治疗与丹毒有关的足癣、溃疡和鼻窦炎,以避免复发。丹毒、丹毒与蜂窝织炎的区别、护理措施,1、做好床边隔离工作,2、观察全身和局部症状,加强营养,3、注意休息,抬高患肢,5、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病原菌通过受损皮肤、粘膜和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流,引起淋巴管和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病变,并通过淋巴管扩散到该区域的淋巴结。致病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临床表现1。急性淋巴管炎:(1)网状淋巴管炎:丹毒(2)管状淋巴管炎:多见于四肢、下肢,由足癣引起。浅层-一条或多条“红线”出现在病变表面,可能会出现红斑、压痛和硬结;深层-没有表面红线,但患肢肿胀,疼痛。2.急性淋巴结炎:轻度局部淋巴结病,疼痛和压痛,与周围环境分界清楚,5。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治疗原则1。局部:当管状淋巴管炎伴有红线时,可外用黄金散、鲁愚散或呋喃西林热敷。在急性淋巴结炎中,如果有原发性感染,应首先治疗原发性病变。若形成脓肿,应进行穿刺引流或切开引流。2.全身: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护理措施,1。注意受影响大腿的休息和抬高。注意个人卫生。脓肿。定义:急性感染后,病理性组织坏死和液化形成局部脓液积聚,周围脓腔的完整壁称为脓肿。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浅表脓肿-红肿、热痛,有波动感;深部脓肿-红肿不明显,无波动,局部疼痛和压痛,在明显压痛和水肿处可穿刺抽脓。治疗原则:消除病因,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支持全身治疗,提高抗感染能力。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临床上常见的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包括甲沟炎、手指炎症、腱鞘炎和滑囊炎、手掌深部感染。病因:手部轻微外伤,如挫伤、刺伤、割伤、指甲切割过深和逆向剥离刺、P103、甲沟炎、甲沟炎、手指炎症。轻微的刺伤、挫伤、新的皮肤倒刺、指甲剪得太深以及其他指甲槽皮肤损伤经常发生。手指炎症:指远端手掌表面皮肤下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多数是由手指刺伤引起的。两者的大多数致病菌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沟炎,指尖炎症,临床表现1。甲沟炎:甲沟炎的一侧皮肤发红、肿胀、灼热和疼痛,通常没有全身症状。有些可以自行缓解,有些可以迅速溃烂,蔓延到指甲下部形成脓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指骨骨髓炎。2.手指炎症:早期手指轻微肿胀、发红和刺痛,随后肿胀加剧、剧烈疼痛和悸动疼痛,当患肢下垂时加重。其中大多数伴有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烧和全身不适。感染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神经末梢因压迫和营养失调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