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研究培训课程(PPT 68页).ppt_第1页
时间研究培训课程(PPT 68页).ppt_第2页
时间研究培训课程(PPT 68页).ppt_第3页
时间研究培训课程(PPT 68页).ppt_第4页
时间研究培训课程(PPT 68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研究,时间研究概述时间研究步骤时间研究应用实例评比训练与评比方法,9.1时间研究概述-定义,时间研究的定义: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中有:(1)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2)在标准状态下时间研究:是以秒表为主要计时工具,通过对工序作业时间的直接测定,并经过评比和宽放,从而建立和制订按规定标准完成一项作业的标准时间,时间研究的研究方法,时间研究是用抽样调查技术来对操作者的作业进行观测,以决定作业的时间标准密集抽样:是在一段时间内,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工作抽样:是在较长时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停表、马表):时间研究用以计时的工具多为1/100的分秒表,表面有100个小格,长计每分钟转1周,1小格即代表(1/100)分钟。短针表面分30格,每半小时转1周,1格代表1分钟。P214观察板:观察板主要用来安放秒表和时间研究表格。观察板是一结构比较简单的平板,通常用胶合板或塑料板制成时间研究表格:记录一切有关的资料(每个作业单元的时间及评比资料等)其他工具:铅笔、计算器、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时间研究表格,按照企业具体的分析目的及工作人员的习惯,采用标准印刷的表格秒表测时主表:把研究的作业分为若干个单元,来记录有关秒表测时的全部资料;还记录研究工作的少数工作循环P215秒表测时续表短循环研究表,8.2时间研究的步骤,选择研究的作业选择操作者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记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剔除异常值计算正常时间确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选择研究的作业,研究作业的选择取决于秒表测时的目的新作业,过去没有标准时间原有作业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必须修订原有标准时间生产中出现瓶颈,要研究改进措施配合方法研究,确定更合理的作业方法为实施新的工资奖励制度作准备某些作业成本过高,要研究改进措施,8.2时间研究的步骤,选择研究的作业选择操作者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记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剔除异常值计算正常时间确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选择操作者,通常在所选择的作业上工作的操作者不止一个,选定的人员应该是一个“合格工人”,即能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受过良好的训练,具有相当的实际操作经验,操作技术在同类操作人员中达平均先进水平,并能与工作研究人员进行良好的合作,8.2时间研究的步骤,选择研究的作业选择操作者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记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剔除异常值计算正常时间确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收集资料,收集和记录一切可能影响工作开展的有关作业、操作人员和环境条件下的资料需要时可迅速检索和鉴别研究内容的资料:研究号、页码、研究人员姓名、研究日期、研究工作审批者姓名可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资料:产品或部件名称、图号或说明书号、材料、质量要求(记录其标准规格号码,如公差与加工精度的要求),收集资料,能正确识别工艺、方法、工厂和机器的资料:进行作业的部门或地点;操作或动作的说明;方法研究或标准实施表号;机器的制造厂名称、形式、大小、功率;使用的工具、夹具或量规;工作现场的布置图、零件加工图;机器加工速度、进给量或其它影响机器或生产过程的与生产率有关的资料,如温度、压力识别操作者的资料:操作者姓名、性别、年龄、操作者所具有操作经验程度或技术水平研究的期间:研究工作开始时间、研究工作结束时间、研究经过的时间工作条件:温度、湿度、照明度、噪声以及其它影响操作者生理与心理的资料,8.2时间研究的步骤,选择研究的作业选择操作者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记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剔除异常值计算正常时间确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划分操作单元的目的,便于评比:减少每一单元的动作数量,并保证动作的性质相同介绍作业内容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作业分为若干具体可计量的单元可对不同类类型的单元进行鉴定和区分便于检验工作方法,发现遗漏的单元以及进行增加单元确保生产工作与非生产工作区分如已制定出每个单元的标准时间,将其综合,就是可作业整个作业的标准时间;如果以后的工作中,出现单元的增减,可以迅速算出新的标准时间,单元的类型,重复型单元:是在作业的每一工作循环中都出现的单元,如加工过程中工人取工作,装卸工件、放置工件等临时型单元:是一种不在作业的每一工作循环中出现,而是定时或不定时出现的单元,如校正压力、机器安装、接受工厂指令。临时型单元是一种有用的工作,是作业的一部分,包括在最终的作业标准时间内固定型单元: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基本时间保持不变的单元,如开关机器、检测尺寸、安装刀具,单元的类型,变化型单元:是基本时间随着产品、设备或工艺的特性不同(规格、重复、质量等)而变化的一种单元,如将零件推到下一车间,就是时间随着距离、重量而变化手工单元:是一种由工人完成的单元机械型单元:是一种由动力驱动的机器(或流程)自动完成的单元支配型单元:是一种比同时进行的其他任何单元占用时间都长的单元非必要型单元:是一种在研究过程中观察到,通过分析,发现不是作业的必要组成部分的单元,划分单元的原则,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辩认的起点和终点单元时间愈短愈好,但一般认为不小于0.04min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单元分开尽可能使每一个人工单元内的操作动作为基本动作,易于辩认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规则单元、间歇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由于操作的时间标准仅用于特定的操作,所以每一单元应有完整而详细的说明,或记于时间研究表内,或附纸说明,作业名称:车削零件编号:图号:日期:开始动作:装夹零件结束动作:研究者:,划分操作单元举例,人,机器,时间(min),装夹工件0.5,0.5空闲,空闲2.0,2.0车削,卸下工件0.3,0.8空闲,去毛刺并检查尺寸0.5,统计,人,机,工作时,空闲时间,利用率,3.3min,1.3min,2.0min,39%,3.3min,2.0min,1.3min,61%,周程,8.2时间研究的步骤,选择研究的作业选择操作者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记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剔除异常值计算正常时间确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测时的方法,归零法:第一单元开始,开动秒表,第一单元结束时,即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使表针回复到零位。次一单元开始,再开动秒表连续测时法:当第一单元开始时,开动秒表,在整个测时过程中不使秒表指针回零,而任其继续走动,仅当每一单元完毕时看指针并记录其表面时间(R值)。待全部记录完毕,再将两相邻单元的表面时间相减,以求得每一单元时间(T值),测时的方法,累积测时法:用两个秒表,由一连杆联接,一表开动,另一表即停止,一表停止另一个表开动,停止表上的时间,读取后归零,此法最大的缺点是携带不方便周程测时法:对于单元周程很短的作业,可以采用周程测时法。例如某工序分为a、b、c、d四个单元,每次我们可以记录三个单元的时间值:A=a+b+c=20s;B=b+c+d=30s;C=c+d+a=26s;D=d+a+b=32s3(a+b+c+d)=108s;X=a+b+c+d=36s,观测的要领,选择适宜的观测位置:一般站在作业者侧前方不妨碍作业的位置,距离作业位置2m左右把记录板挂在肩上,调节秒表位置,使秒表、操作者与观测者的眼睛在一条直线上观测时要经常观察作业,只有接近单元的终点才迅速看表在单元的始末读取时间,然后记录在表上记录完后必须立即把视线转向操作者,观测记录,在每个单元栏中,按作业顺序记上单元名称采用连续测时法时,在R栏内记上从表上读出的时间值秒表上单元为0.01min,为了简化记录,仅记为01、05、13等,省去小数点的麻烦如测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R”栏中记“X”或“M”,表示失去记录如在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则应在该单元的“R”栏中划一斜线“/”,表示省去如操作者不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则在该单元的R”栏内划一横线“一”,并于横线上记完毕时间,横线下记开始时间,观测记录,外来单元正巧在某一单元完毕时发生:此时,于次一单元的“T”行内注英文字母,如第一次发生记A,第二次发生记B,如此类推。同时,于时间研究表右边“外来单元”R栏的横线下方记入外来单元开始时间,横线上方记入完毕时间,其完毕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即为该外来单元的时间,记入“外来单元”的T栏,并将内容记入“说明”栏内外来单元在某单元内任何时间发生:在该单元的T栏内记下英文字母,其他同前外来单元时间很短:则同单元时间一起记录在该单元时间内,同时在该单元T栏内记一英文字母,并于说明栏内说明该单元情况,观测时间与观测次数的确定,观测多次的原因:由于工具、材料、零件等放置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取用的时间也就不相同读取秒表的误差物件品质的差异,观测时间与观测次数的确定,N:观测次数Xi:已测的每次秒表读数n:已测的次数,指有测量数值的次数,观测时间与观测次数的确定,例如,某一单元试行观测10次,结果如下:7,5,6,8,7,6,7,6,6,7平均误差5%,可靠度95%,问需观测多少次,i,xi,(,xi)2,合计,1,2,3,4,5,6,7,8,9,10,7,5,6,8,7,6,7,6,6,7,65,492536,6449,364936,3649,429,代入公式得:,N,=,40,10X429-(65)2,65,2,=24.6=25(次),已测了10次,需再测15次。,计算每一单元的观测时间,每一单元的观测时间:,8.2时间研究的步骤,选择研究的作业选择操作者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记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剔除异常值计算正常时间确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剔除异常值,异常值: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产生异常值的原因:操作者未按标准操作方法操作、外来因素的干扰、记录错误、读表错误等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此处介绍最常用的方法-三倍标准差法,三倍标准差法,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n次,所得时间为x1,x2,x3,-xn则平均值为:,标准差为:,三倍标准差法,正常值为x内的数值,超过者为异常值,予以剔除例如,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0次(其中漏记一次,记为M),观测数据如下:20,20,21,20,22,20,19,24,20,22,19,21,20,28,21,20,20,22,M,20则:,管制上限UCL=21+(3x2)=27;下限LCL=21-(3x2)=1528的数值大于27,在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剔除,作业:,某一操作单元观测10次(其中漏记一次,记为M),观测数据如下:11,9,11,10,M,5,12,12,11,09,计算需要观测的次数以及剔除以上数据中的异常值,计算公式,N:观测次数Xi:已测的每次秒表读数n:已测的次数,指有测量数值的次数,8.2时间研究的步骤,选择研究的作业选择操作者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记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剔除异常值计算正常时间确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计算正常时间,所谓正常时间:是以一种不快不慢的正常速度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操作者的动作可能比标准动作快,也可能比标准动作慢,所以必须对测量的时间进行修正,将其动作慢者加快,快者变慢,形成正常的速度,评比系数,评比实际是一种判断或评价技术,其目的在于把实际操作时间,调整到“合格适当”的操作者“正常速度”上来,但实际上所谓的“合格适当”的操作者、“正常速度”都是理想中的概念,没有什么具体的客观标准常用的评比方法有:速度评比、平准化法、客观评比、合成评比等,速度评比,考虑每单元时间完成工作的速率,然后将被观测者与所认为正常速度相比,得到该操作者的评价系数。优点:能快速作出判断,适于每一周程的评价系数估算。缺点:十分依赖于观测人员的经验和专业水平。,速度评比,速度评比:是作业测定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的理想中的理想速度(操作者认为的正常速度)作一想像的比较建立理想速度(或正常速度)的方法:英美两国普遍接受的正常速度是一个中等体格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直的道路上以6.4km/h的速度行走时的速度用0.5min的时间将52张扑克牌分成4堆的速度为正常速度;23cm和8cm即为发牌的起点和终点距离用0.4min将30只销子插入30个孔内的速度为正常速度,速度评比,扑克,13,24,8cm,8cm,23cm,23cm,速度评比,“评比”与“宽放”一直是秒表测时中有争议的问题,因为评比与宽放必须靠人来判断,而无法用计算或查表的方法解决,但是靠判断总有人为有因素在内,至今尚无解决的办法,所以秒表测时必须由具有经验的人去做,作业测定人员必须通过训练,逐渐建立起正常的速度标准,以便能正确判断,速度评比-评比的等级,最常用的速度评比等级有100133,75100,6080,0100;其中0100的速度评比等级是英国标准学会批准的等级以上等级的正常值分别为:133,100,80,100,速度评比-评比的等级,例:,三个观测人员观测某一动作要素,所观点的时间分别为15s;20s;12s,研究人员都采用6080等级进行评比,所给出的评比值分别为80,60,100采用不同的等级进行评比,不影响最终正常时间的计算,即对特定的动作要素,其正常时间为定值,不因评比等级的变化而变化。,例:,对同一人某一特定的动作要素进行观测。四个研究人员观测时间值均为20s,但每一个研究人员,均采用了不同的等级进行评比,第一个用6080等级给出的评比值为60;第二个用75100等级给出的评比值为75;第三个用100133等级给出的评比值为100;第四个用0100等级给出的评比值为75,计算该动作要素的正常时间,速度评比的训练方法,1.用录像带进行训练2.简易训练:40cm之间画两个圆,拿着铅笔来回移动,当铅笔进入圆内即返回。测定往复10次的时间同奖励速度,常规速度比较,从而培养实验人员的速度感觉。直径7.5cm时,奖励速度0.146分(系数125),正常速度0.182分(系数100)。直径3.5cm时,奖励速度0.188分(系数125),正常速度0.235分(系数100)。在奖励速度时间内完成的实验人员修正为正常速度,在奖励速度时间内完成的实验人员修正为正常速度,反复练习。,西屋法确定评比系数,评比的方法以平准化法应用最广。平准化法首先由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所提倡,故亦称为西屋法。此法是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和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超佳或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等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熟练系数,(1)熟练熟练是对某一特定工作方法掌握程度的反映。熟练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如表所示。,熟练的评价,对这项评比因素的主要评价标准如下:超佳熟练程度换高,动作犹如机器作业,迅速而衔接圆滑。优十分有效地使用机器设备,对工作高度适应,工作顺序相当正确,不需检查、核对。良非常熟练,几乎不需指导,动作迅速而稳定。平均对工作熟悉,工作成果良好,对工作有信心,速度稍缓慢。可对机器设备的用途相当熟悉,对工作末具有充分的信心,不适宜长时间的工作,偶尔发生失误。欠佳对工作未能熟习,动作笨手笨脚,不具有工作的适应性,工作犹豫、无信心,常失败。,努力系数,(2)努力努力是指操作者工作时对提高效率在主观意志上的表现。亦分成六个等级,见表。,努力的评价,超佳很卖力地工作,甚至忽视健康。优动作熟练而快,工作方法有系统,对改进工作很热心。良工作有节奏,有兴趣且负责,乐意接受建议,工作场地布置井然有序,工具使用适当。平均自己拟订工作计划,工作上有良好的安排,按良好的工作方法进行工作,虽然接受建议但不实施,显得有些保守。可勉强接受建议,工作上注意力不太集中,受到生活不正常影响,工作方法不太适当欠佳时间浪费较多,对工作缺乏兴趣,工作显得迟缓懒散,有多余动作,工作地布置紊乱,使用不适当的工具。,(3)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因素虽不直接影响操作,但对操作者产生影响。例如,在20和在35工作环境里工作,肯定是不一样的。工作环境系数亦分为六个等级。(4)一致性一致性是指操作者在同种操作的周期上时值的差异程度。如同一工作单元的观测时间经常相同,其一致性当然最为理想,但往往由于受不良的材料、刃具的磨损、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努力程度以及其他外来单元的影响,而常呈现离散分布状态。一致性亦分为六个等级。,工作环境与一致性的评价,其评价的基准依各厂而异。在时间研究中如发现有恶劣的工作环境,应即刻中止测时,并加以改善。若将观测时间的异常值剔除,则可不对一致性进行评比。,工作评价实例,例如评定的结果是:熟练为C2+003努力为C1+005工作环境D0一致性E-002合计为006则评定系数为106106思考:评定系数100%,说明该操作者总体水平如何?,合成评价法,通过比较实际工作时间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得到评比系数为P=Ft/O其中,P为评比系数,Ft为动作时间标准,O为观察得到的平均时间。优点:克服了观测评估的主观因素缺点:需要进行双手流程图、动素图等程序、动作分析,合成评价法,例如,某项作业有5个单元,通过观测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单元号平均观测结果(分)标准动作时间评比系数10.080.09612320.220.27812330.1512340.1112350.20123,8.2时间研究的步骤,选择研究的作业选择操作者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记录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剔除异常值计算正常时间确定宽放时间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