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0支MW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报告表_第1页
年产8000支MW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报告表_第2页
年产8000支MW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报告表_第3页
年产8000支MW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报告表_第4页
年产8000支MW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输电线路工程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年产 8000 支 MW 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 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金雷科技股份公司编制单位:贵州飞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0 年 01 月9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 8000 支 MW 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 110kV 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单位金雷科技股份公司法定代表人伊廷雷联系人闫秀玲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双源大街 18 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71105建设地点输电线路位于钢城区城区北侧及颜庄镇南侧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0 电力供应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5预期投产日期2020 年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年产8000支MW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输电线路工程位于钢城区城区北侧及颜庄镇南侧,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0万元。根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关于山东省莱芜金雷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0kV千伏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的批复(详见附件1),金雷科技股份公司110千伏变电站接入系统设计方案110千伏进线2回,一回由钢城220千伏变电站出专线一回,形成钢城站金雷站110千伏线路,简称钢金线;另一回由双龙220千伏变电站出专线一回,形成双龙站金雷站110千伏线路,简称双金线。本期只评价其中一回输电线路,即110kV钢金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 10 月 1 日)等法律法规,年产 8000 支 MW 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 输电线路工程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金雷科技股份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进行现场调查与核实、工程分析等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年产8000支MW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工程规模本工程建设规模见表 1,拟建项目卫星影像示意图详见附图 1。表 1本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项目规模110kV 钢金线拟建线路全长约 7.8km,其中电缆线路全长 1.8km,架空单回线路长 6.0km架空导线型号JL/G1A-300/40电缆导线型号ZC-YJLW03-Z-64/110-630塔基双回架空塔基 30 基三、线路概况(1) 线路路径自钢城站向西架设至京沪高速公路,沿京沪高速公路跨越钢岭线、钢坡线,绕过吕家林村,向东南方向架设至曹庄村的北侧,向东延伸,途径葫芦山水库北侧,穿过牛马庄村的南侧至黄羊山,跨越G205公路、磁博铁路以及钢银线,沿黄羊山东侧向东南方向,途径南赵家峪村的西南方向,至西陈家庄村的北侧,向东北方向延伸至金雷风电110kV变电站。拟建项目全长约7.8km,其中电缆线路全长1.8km,架空线路长6.0km。线路路径示意图见附图2。(2) 导线架空线型号:JL/G1A-300/40,地线型号:ZC-YJLW03-Z-64/110-630。三、编制依据及产业政策符合性1、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实施);(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正);(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实施);(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实施);(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实施);(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26日实施);(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5年4月24日第二次修订);(1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公布,2017年10月1日施行);(11)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39号公布,2011年1月8日实施);(12)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8号,1997年3月25日);(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2017年9月1日实施,2018年4月28日修正);(14)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年5月1日实施);(15)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16年8月1日实施);(16)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1日起执行);(17) 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2011年3月1日实施);(18)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19) 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7号,2014年5月1 日实施);(20)山东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2016-2020年)(鲁环发2016176号)。2、行业标准、技术导则(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HJ2.3-2018);(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8)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12) 高压交流架空线路、升压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13)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14)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1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注(GB50217-2018);(16) 声环境工程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3、其他依据(1) 山东莱芜金雷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8000 支 MW 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110KV 输电线路选址论证报告(马建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2018 年 10 月)。(2) 建设单位提供的输电线路路径图及其他资料。四、评价等级、评价因子、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1、评价等级(1) 电磁环境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规定,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见表2。表 2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类电压等级工程条件评价工作等级交流110kV输电线路1. 地下电缆2.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 目标的架空线三级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二级本工程110kV输电线路架空线路部分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地下电缆部分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2) 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表3。表 3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点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项目主要评价输电线路,输电线路长度总长7.8km,小于50km,项目所在地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所以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但是由于本项目所处的生态类型比较单一,项目施工和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在三级的基础上进行简化,进行简单概述。(3) 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2.3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 含5 dB(A) ,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本项目位于GB 3096规定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级增高量约35 dB(A),且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少,本项目声环境评价按二级评价进行。(4) 地表水环境输变线路工程实际扰动区域为点状分布,运营期无废水排放,本次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仅做简单影响分析。2、评价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结合项目工程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各环境要素特征等因素,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施工期:扬尘、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及生态环境。运行期: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及昼、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五、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等内容和规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如下:(1) 电磁环境架空线路评价范围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30m,地下电缆评价范围为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水平距离)。(2) 声环境根据类似工程实际运行经验,输电线路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的带状区域确定为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3) 生态环境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和电缆管廊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六、选址合理性分析本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附近无风景名胜区,无国家水土保持监测设施, 无重要文物和重要通讯设施。根据企业提供的山东莱芜金雷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0 支 MW 级风电主轴铸锻件项目 110kV 输电线路选址论证报告,110kV 钢金线选线的地理位置、项目安全、自然条件、工程技术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环境保护条件符合输电线路选址选线要求。七、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2017年9月1 日实施,2018年4月28日修正)中所称环境敏感区(一)和(三),关于修改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实施)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的规定,经现场勘查确定本项目电磁评价范围内(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的区域)环境保护目标见表4。表4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序号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房屋结构1农田看护房线路南侧101层平顶,高2.5m2板房线路南侧51层平顶,高2.2m3农田看护房线路北侧251层尖顶,高3m4水泥仓库线路南侧81层尖顶,高3m5住户线路北侧231层尖顶,高36生产车间(闲置)线下,跨越01层圆顶,高10m7生产车间(闲置)线路南侧51层平顶,高5m8生产车间线路北侧31层平顶,高5m9办公楼线路南侧224层平顶,高12m10沿街商铺线下,跨越02层平顶,高6m八、产业政策符合性本工程为金雷科技股份公司所属 110kV 输变电工程的重要基础建设内容,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中鼓励类项目“四 电力、10.电网改造及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九、评价重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时在电磁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为工程影响区域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本次评价重点是运行期升压站的电磁环境影响和声环境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问题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 地理位置颜庄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莱芜市东南部,是钢城的北大门,是连接莱城与钢城的纽带;交通十分便利,803 省道、莱新高速公路、磁莱铁路贯穿南北,莱韩公路横穿东西,是货畅其流的枢纽城镇;全镇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白云石储量居全市前列, 境内有莱钢、新矿集团等省地厂矿十余家。本项目输电线路位于钢城区城区北侧及颜庄镇南侧。2.2 地质条件境内地层出露较为齐全,自太古界至第四系地层多有出露。寒武系、奥陶系灰岩、泥质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以及第四系冲、洪积层储水条件较好,为丰富的含水层。岩溶水和冲洪积层孔隙水为主要地下水源,以大气降水、河道侧渗及灌溉回归等方式补给。2.3 气候气象年均气温 12.4,年最低气温在 1 月份,平均-3.8,最低-19.5,年最高气温在7 月,平均 26.2,最高达到 39.5。全年无霜期 196 天,自 10 月 20 日左右至第二年4 月 6 日前后。境内平均年降水量 771.3mm,多集中在 68 月。全年日照时数为 2624.2小时,日照率 59%。年平均降雨量 771.64mm,降雨集中在 69 月份。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相对湿度 63,全年无霜期 190 天,最大冻土深度为 44c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相对湿度 63%,全年无霜期 190 天,最大冻土深度为 44cm。春末夏初多偏南风,夏季多雷雨,冬季多偏北风,累年平均风力 2.6 级。2.4 水资源镇区东侧有汶河流过。汶河由两条支流在镇区偏南侧汇集而成,其中一条支流自葫芦山水库流出。汶河在区内的长度约为 2900m,水流向自东南至西北。区内河道最窄约90m,位于镇区南部河流西侧分支,最宽约 270m,位于镇区北部。区内河流域面积约50 公顷。区内另有石棚沟及三条季节性河沟。石棚沟自东南至西北穿越镇区,被现状建筑分为四段,最宽处达 30m,河沟水量较小,水流流向汶河,水质较差,多被污染。另外三条沟分别为吕家林河、埠东河、龙潭河,为夏季多雨时利用,最终都汇入汶河。2.5 土地资源颜庄镇面积 71.6 平方公里,耕地 2.4 万亩,辖 42 个行政村(居),总人口 5.8 万,其中农业人口 3.5 万镇内公路、铁路畅通,交通便利,莱新高速公路、803 省道、莱磁铁路贯穿南北,莱韩公路横穿东西,是货畅其流的枢纽城镇,是历史悠久、蓬勃发展的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市级综合改革试点镇。19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为了解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济南中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12 月 25 日2019 年 12 月 26 日对拟建线路周围及敏感度进行电磁环境、噪声检测。检测报告见附件 4。详情如下:1、检测项目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2、检测区域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测区域为:拟建线路环境现状背景点 2 处,及沿线敏感点 9 处的检测;噪声检测区域为:拟建线路环境现状背景点 2 处,及沿线敏感点 10 处的检测。3、检测布点本项目检测点位情况见表 5。表5本项目线路检测点位一览表检测项目名称监测点位布置工频电磁场环境现状背景点 2 处,沿线敏感点 10 处的检测声环境环境现状背景点 2 处,沿线敏感点 10 处的检测4、检测时间及条件检测时间及检测条件见表 6。表6本项目检测时间及检测条件一览表检测日期检测时段天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2019.12.258:3114:27多云3.2-6.749-520.8-2.22019.12.252019.12.2622:0000:02晴-2.0-0.047-551.0-1.45 检测测依据(1)工频电场测量(GB/T12720-1991);(2)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3)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T681-2013);(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 24-2014)。 6、检测仪器检测仪器信息见表 7。表 7检测仪器一览表7、环境现状检测结果本工程线路沿线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检测结果见表 8。表8110kV输电线工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检测结果测点编号检测点位描述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nT)A1南侧 10m 看护房282.279.8A2南侧 5m 板房513.191.6A3北侧 25m 农田看护房7.71360.5A4南侧 8m 水泥仓库289.179.0A5北侧 23m 住户8.90167.3A6生产车间(闲置)684.097.1A7南侧 5m 生产车间(闲置)532.592.0A8北侧 3m 生产车间658.492.1A9南侧 22m 办公楼30.9162.5A10沿街商铺671.094.8B1环境现状监测点568.989.7B2环境现状监测点570.789.5项目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噪声仪器名称场强分析仪噪声分析仪/声校准器检定证书XD dj2019-0366F11-20191803/F11-20191779生产厂家NARDA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型号NBM550+EHP-50DAWA6270+/ AWA6221A测量范围5mV/m100kV/m;0.3nT10mT频率范围:10Hz-20kHz测量范围:25-130dB(A)检定/校准日期2019 年 01 月 28 日2019.05.09/2019.05.12由表 8 可知,根据现状检测,本工程线路沿线工频电场强度最大为 684.0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为 97.1nT,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100T 的要求。本工程线路沿线噪声检测结果见表 9。表9110kV输电线工程沿线噪声检测结果测点编号检测点位描述噪声 dB(A)昼间夜间A1南侧 10m 看护房35.832.7A2南侧 5m 板房37.537.2A3北侧 25m 农田看护房34.331.9A4南侧 8m 水泥仓库47.336.7A5北侧 23m 住户48.938.0A6生产车间(闲置)47.529.9A7南侧 5m 生产车间(闲置)48.535.7A8北侧 3m 生产车间51.528.1A9南侧 22m 办公楼47.836.4A10沿街商铺47.536.3B1N:36640E:11746128.129.0B2N:3665E:117471029.029.8由表 9 检测结果可知,本工程线路沿线噪声现状值昼间为 28.151.5dB(A),夜间为28.138.0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要求(昼间 60dB(A)、夜间 50dB(A)。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1、声环境质量:沿线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环境噪声限值。2、噪声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运营期线路两侧30m范围内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3、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限值:按照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公众暴露限值50Hz时为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场强度100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总量控制指标无拟建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本工程采用架空线和电缆线结合的方式。架空线是架空敷设的用以输送电力的导线和用以防雷的架空地线的统称,架空线具有低电阻、高强度的特性,可以减少运行时的电能损耗和承受线路上动态和静态的机械荷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及噪声影响;电缆线是将电缆敷设在预先埋设于地下管子中的一种电缆安装方式,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的影响。主要污染工序根据项目特点及项目所在地的区域环境特征,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相关要求,本项目的主要污染工序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阶段,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工序为:扬尘、废水、噪声、固废及生态影响;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为: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及噪声。1. 施工期污染工序(1)污染因素分析1) 扬尘施工过程中,平整土地、打桩、开挖土方、道路铺浇、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过程产生施工扬尘,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堆放也会产生扬尘。2) 废水施工期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泥浆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泥浆废水主要来自混凝土养护保湿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来自临时生活区。3) 噪声工程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主要噪声源有推土机、挖土机、混凝土搅拌机、电锯及汽车等。施工机械一般位于露天,噪声传播距离远、影响范围大、是重要的临时性噪声源。4) 固体废物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5) 生态环境影响项目施工期间在土方开挖、堆放、回填时使土层裸露,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施工时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使原有植被受到破坏,对局部区域植被产生影响。本项目架空线路及地下电缆建设规模较小,挖方量很少且全部用于回填,无弃土产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应加强环境管理,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1) 扬尘按照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 248 号)有关要求, 做好扬尘污染和防治工作。对干燥的作业面适当喷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少扬尘量。将运输车辆在施工现场车速限制在 20km/h 以下,运输沙土等易起尘的建筑材料时应加盖蓬布,并严格禁止超载运输,防止撒落而形成尘源。运输车辆在驶出施工工地前,必须将沙泥清除干净,防止道路扬尘的产生。2) 废水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规划、建设排水系统,进一步优化用、排水方案,做到“一水多用”,减少新鲜水用量和废水外排量。3) 噪声施工期间必须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施工时间、施工噪声的控制。应合理布局,选择低噪声设备,最主要噪声源采取减震、隔声、消声等措施。施工时,尽量选用低噪设备。混凝土连续浇注等确需夜间施工时必须经当地环境保护局审批同意,并告知当地公众。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低噪声、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电动机、水泵、电刨、搅拌机等强噪声设备必要时安置于单独的工棚内。4) 固体废物应按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建筑垃圾全部用于项目回填和绿化。5) 生态环境施工期采用表土(熟土)剥离保存、彩钢板拦挡(随工程建设进度循环使用)、防尘网、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施工便道洒水减少扬尘等临时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施工中产生的余土就近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成后熟土可作铁塔下复植绿化用土, 土质较差的弃土可以平铺至线路区地势低洼处自然沉降,并在其上覆熟土,撒播栽种灌草类,培育临时草皮,本工程塔基、电缆隧道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回填,土石方量基本平衡。电缆隧道开挖时,尽量减小开挖范围,避免不必要的开挖和过多的原状土破坏,以利于水土保持。牵张场、临时道路等临时占地利用完毕后恢复耕作或原有植被,其中复耕的整理深度应不小于 0.4m,复植的整理深度不小于 0.2m,将表层土耕松,建立比较完善的灌排体系。工程完工后立即对铁塔下坑基填平并夯实,在其上覆盖一层开挖之初分离出的熟土层,熟土层约0.3m,原为耕地的进行复耕,荒草地或其它占地类型种草或灌木,选择管理粗放、耐践踏的乡土品种。2. 营运期污染工序(1) 污染因素分析营运期的主要污染工序为因高电压、大电流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噪声影响。(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1)电磁环境防治措施(1) 线路路径选择时,已充分考虑当地规划和环境要求,尽量避开了学校、医院、村庄等环境保护目标,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电缆线路因采用地下铺设,可有效降低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的影响。(2) 导线至被跨越物的最小垂直严格按照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中相关要求执行。2)噪声防治措施架空线路增加噪声的距离传输,达到衰减的目的,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和相导线结构,降低线路噪声水平。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电磁辐射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工频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100T工频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100T固体废物施工期生活垃圾少量集中收集处理建筑垃圾项目回填和项目绿化噪声施工噪声工程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施工 设备的使用将产生施工噪声,噪声源强一般在 70100dB(A)运营期设备噪声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经过的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噪声昼间60dB(A)、夜间50dB(A)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输变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项目的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微。本工程架空输电线路在施工期安装铁塔,开挖塔基时要清除地表的所有植被,会造成植被破坏。电缆铺设回填方式符合市政建设要求,弃土运至指定地点存放,运送过程中车辆应该加盖篷布,防止风吹及撒落而形成扬尘。施工活动对地表土壤结构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一定程度上改变植物生长环境。输电线路为点线工程,所以清除的植被及影响的植物种类数量极微,对本线路经过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暂时的,施工期间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施工期主要污染因素为:扬尘、废水、噪声、固废及生态环境。1、扬尘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和车辆运输导致的扬尘、粉尘及施工机械排放废气,其中以扬尘为主,尾气影响相对较小。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气象等诸多因素有关。根据对同类工程施工现场的实测资料可知,扬尘污染一般可控制在施工现场 50200m 范围内。道路扬尘主要通过洒水的方式来抑尘,实验数据表明,洒水方式能削减 80%扬尘,对周围的环境空气影响很小。施工过程中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等排放的废气,影响一般在设备50m 范围内,由于产生量较小,施工地较为空旷,污染物易于扩散,对环境影响较小。运输主干道洒水,运输车辆加盖防尘布,同时避免大风天气施工;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维修、保养,始终保持发动机处于良好的状况,降低尾气中有害成分的浓度, 满足尾气排放标准;建筑材料堆放场及混凝土搅拌系统处采取土工布围护,并人工定期洒水,以保持材料一定的湿度,不至于因材料的卸堆、拌和、摊铺作业而产生过量的扬尘;对回填土、废弃物和临时堆料应在指定的堆放场地堆放,场地周围采取围挡措施,防止大风引起扬尘而造成污染。2、废水施工期污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施工泥浆废水,二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输电线路建设时将在施工区设立沉淀池,施工废水经充分停留后,上清液用作施工场地洒水用,淤泥妥善堆放。施工人员较少,产生的生活污水有限,对周围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3、噪声输电线路施工噪声主要是塔基施工、架线施工中绞磨机、牵张机等施工机械产生施工机械噪声,噪声影响不大;线路架设以人工为主,由于施工人员较少,喧哗声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不大;施工汽车运输交通量小,交通噪声影响很小。由于本工程线路仅 6.0km,且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居民点较少。因此,输电线路的施工噪声对沿线居民不会有明显的影响。4、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塔基土方开挖弃渣、建筑物料等施工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线路塔基基础挖掘土方量很小,挖掘土方就地用于平整场地和植被恢复,基本无弃渣产生,施工垃圾主要是各类建筑产生的剩余物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不外排。输电线路施工属移动式施工方式,点分散、跨距长,施工人员一般租用临时板房,居住时间较短,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很少,纳入当地生活垃圾处理系统。5、生态环境(1) 选址选线1) 线路尽量避开居民区等环境保护目标,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周围无重要无线通讯设施、机场等。2) 选线时,尽可能靠近道路,改善交通条件,方便施工和运行,缩短临时施工道路和牵张场地的长度,减少扰动地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2) 施工组织1) 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避开雨季施工时大挖大填。所有废水、雨水有组织的排放以减少水土流失。对土建施工场地采取围挡、遮盖的措施,避免由于风、雨天气可能造成的风蚀和水蚀。2) 合理组织施工,尽量减少占用临时施工用地;塔基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设计的塔基基础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尽量缩小施工作业范围,材料堆放要有序, 注意保护周围的植被;尽量减小开挖范围,避免不必要的开挖和过多的原状土破坏。3) 施工临时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应以尽量少占用耕地、农田为原则,道路临时固化措施应在施工结束后清理干净,并进行复耕处理。牵张场选择在交通条件好、场地开阔、地势平缓的地块,以满足施工设备、线材运输等要求。牵张场可采取直接铺设钢板的方式,以减少牵张场地水土流失。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进行翻松征地,恢复其原有土地用途。4) 铁塔施工和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对基础周边的覆土进行植草处理,以免造成水土流失。跨越河流时,采取 1 档跨越河流。(3) 施工中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1) 施工期采用表土(熟土)剥离保存、彩钢板拦挡(随工程建设进度循环使用)、防29尘网、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施工便道洒水减少扬尘等临时措施减少水土流失;2) 施工中产生的余土就近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成后熟土可作铁塔下复植绿化用土,土质较差的弃土可以平铺至线路区地势低洼处自然沉降,并在其上覆熟土,撒播栽种灌草类,培育临时草皮,本工程塔基开挖土石方全部用于回填,本工程土石方量基本平衡;3) 牵张场、临时道路等临时占地利用完毕后恢复耕作或原有植被,其中复耕的整理深度应不小于 0.4m,复植的整理深度不小于 0.2m,将表层土耕松,建立比较完善的灌排体系;4) 工程完工后立即对铁塔下坑基填平并夯实,在其上覆盖一层开挖之初分离出的熟土层,熟土层约 0.3m,原为耕地的进行复耕,荒草地或其它占地类型种草或灌木,选择管理粗放、耐践踏的乡土品种。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电磁环境影响分析1.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1)类比分析拟建 110kV 架空输电线路全长 6.0km,全部为单回路架设,类比监测选用与本工程电压等级、架线形式,高度等方面相似的微山素然 110kV 升压站220kV 微湖变输电线路作为类比对象。拟建 110kV 架空输电线工程线路情况与类比线路情况见表 10。表 10110kV 输电线路类比分析一览表名称架线方式导线型号相序线路高度(m)本工程 110kV 输电线路双回架设JL/G1A-300/40三角形排列15m(导线弧垂最小对地净空高度)微山素然 110kV升压站220kV 微湖变输电线双回架设LGJ-300/40三角形排列10m由上表可以看出,拟建工程输电线路与微山素然 110kV 升压站220kV 微湖变输电线路具有可比性。类比微山素然 110kV 升压站220kV 微湖变输电线路由济宁福美辐射检测有限公司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 2011 年 10 月 30 日,监测时气象条件为:环境温度 17; 天气晴,湿度 4%;风速 2.0m/s。监测时运行工况:电压 110kV,电流 201.7A,有功功率 39MW。检测设备采用 PMM8053A 电磁场测量系统,仪器量程范围电场强度为0.1V/m100kV/m、磁感应强度为 10nT10mT,在年检有效期内。微山素然 110kV 升压站220kV 微湖变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磁场类比监测结果见表 11。表 11微山素然 110kV 升压站220kV 微湖变输电线路工频电场、磁场监测结果监测点位描述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磁感应强度(T)距线路中心点 0m593.30.028距线路中心点 5m352.30.029距线路中心点 10m273.00.020距线路中心点 15m37.680.021距线路中心点 20m10.300.022距线路中心点 25m12.720.022距线路中心点 30m5.2240.019距线路中心点 35m4.6290.020距线路中心点 40m2.4400.021距线路中心点 45m1.5160.020距线路中心点 50m1.4260.020*110kV 微山素然微湖变输电线路衰减监测断面布设在微山素然出线1#和2#杆塔之间。根据类比测试结果,110kV 输电线路在以线路中心线地面投影为原点至线路中心线外 50m、距地面 1.5m 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分别为 1.426593.3V/m、0.0190.029T,分别小于 4kV/m、100T 标准限值。(2) 理论计算分析a、预测模型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 24-2014)及其附录的方法进行架空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理论计算。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下空间工频电场强度的计算(附录 C) 单位长度导线上等效电荷的计算高压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是线电荷,由于输电线半径 r 远小于架设高度 h,因此等效电荷的位置可以认为是在输电导线的几何中心。设输电线路为无限长并且平行于地面,地面可视为良导体,利用镜像法计算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多导线线路中导线上的等效电荷由下列矩阵方程计算:U1 l11l12l1n Q1 U lll Q 2 = 21222n 2 . . . U lll Q n n1n 2nn n 式中:Ui各导线上电压的单列矩阵;Qi各导线上等效电荷的单列矩阵;ij各导线的电位系数组成的 n 阶方阵(n 为导线数目)。U矩阵可由输电线的电压和相位确定,从环境保护考虑以额定电压的 1.05倍作为计算电压。矩阵由镜像原理求得。 计算由等效电荷产生的电场为计算地面电场强度的最大值,通常取夏天满负荷最大孤垂时导线的最小对地高度。因此,所计算的地面场强仅对档距中央一段(该处场强最大)是符合的。当各导线单位长度的等效电荷量求出后,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可根据叠加原理计算得出,在(x,y)点的电场强度分量 Ex 和 Ey 可表示为:-1m x - xix - xi Ex = 2peQi L2(L ) 2 0 i=1ii1m y - yiy + yi Ey = 2pe Qi L2-(L )20 i=1ii式中:xi、yi导线 i 的坐标(i=1、2、m);m导线数目;Li、Li分别为导线 i 及镜像至计算点的距离,m。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下空间工频磁场强度的计算(附录 D)由于工频情况下电磁性能具有准静态特性,线路的磁场仅由电流产生。应用安培定律,将计算结果按矢量叠加,可得出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和电场强度计算不同的是关于镜像导线的考虑,与导线所处高度相比这些镜像导线位于地下很深的距离 d:(m)式中:大地电阻率,m;f频率,Hz。在很多情况下,只考虑处于空间的实际导线,忽略它的镜像进行计算,其结果已足够符合实际。如图 D.1,不考虑导线 i 的镜像时,可计算在 A 点其产生的磁场强度:H =I2p h 2 + L2 (A/m)式中:I导线 i 中的电流值,A;h计算 A 点距导线的垂直高度,m;L计算 A 点距导线的水平距离,m。对于三相线路,由相位不同形成的磁场强度水平和垂直分量都应分别考虑电流间的相角,按相位矢量来合成。合成的旋转矢量在空间的轨迹是一个椭圆。图 D.1工频磁感应强度预测示意图b、参数的选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资料,本工程 110kV 架空输电线路衰减断面处有关参数详见表 12。表 12参数选取一览表c、计算结果110kV 双回架空线路理论计算结果见表 13。表 13110kV 双回架空线路工频电磁场预测计算结果距中心线投影距离(m)工频电场强度(kV/m)工频磁感应强度(T)01.1258.53151.4896.988参数110kV 双回架空线路导线型号JL/G1A-300/40电压110kV输送电流500A导线最大弧垂处对地垂直距离(m)15.0m排列方式三角型排列101.2655.456150.8894.286200.5473.778250.3393.428300.2193.286350.1492.902400.1062.595450.0782.344500.0592.136根据表 13 预测结果,本工程 110kV 双回架空线路运行后,线路下距地面 1.5m 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 1.489kV/m(距线路中心线投影 5m 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 8.531T(距线路中心线投影 0m 处),分别小于 4000V/m、100T 的标准限值要求, 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综上所述,根据理论计算和类比分析可知,拟建 110kV 架空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期间,对途经区域的电磁环境产生的影响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