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酵工艺学TechnologyofFermentation,理论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绪论(2学时)第2章发酵设备(2学时)第3章菌种选育理论与技术(4学时)第4章培养基、灭菌与除菌(3学时)第5章生产菌种的制备与保藏(2学时)第6章发酵过程的供氧(2学时)第7章发酵过程的控制(4学时)第8章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2学时)第9章抗生素发酵工艺(3学时)第10章氨基酸与核苷酸发酵(3学时)第11章维生素与核苷酸(3学时)第12章酶制剂与免疫抑制剂(3学时)第13章研究进展和课程总结(2学时),.,第6章发酵过程的供氧,1、细胞对氧的需求2、培养过程中氧的传质理论3、溶解氧的测定方法4、氧传递系数的测定5、影响氧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6、控制溶氧的工艺手段,.,好气性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都需要消耗氧气,因为好气性微生物只有氧分子存在情况下才能完成生物氧化作用。因此,供氧对需氧微生物是必不可少的,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供给适量无菌空气,才能使菌体生长繁殖积累所需要的代谢产物。而需氧微生物的氧化酶系是存在于细胞内原生质中,因此,微生物只能利用溶解于液体中的氧。发酵液中溶解氧的多少,一般以溶解氧系数(Kd)表示。由于各种好气微生物所含的氧化酶体系(如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黄素脱氢酶、多酚氧化酶等)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种需氧微生物的吸氧量或呼吸程度是不同的。,.,比耗氧速率(呼吸强度):单位质量的干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的量molO2/(kg干细胞s)用Qo2表示。,临界溶氧浓度:好氧性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低溶解氧的浓度。(mol/m3),摄氧率(耗氧速率):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消耗氧的量,以r表示,单位为molO2/m3s。,一、细胞对氧的需求,饱和溶氧浓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mol/m3),1、三个基本概念,.,r=Qo2X式中:r-微生物耗氧速率molO2/m3s;Qo2-菌体呼吸强度(比耗氧速率);molO2/(kg干细胞s);X-发酵液中菌体浓度(kg/m3),一、细胞对氧的需求,2、耗氧速率与呼吸强度之间的关系,.,3、注意点,1)判断:在生产中,要保证最高产物产量,供氧时必须使溶氧浓度大于临界溶氧浓度()。溶氧浓度大于临界溶氧浓度可以得到最高的微生物浓度()。,2)碳源种类对细胞的耗氧速度没有影响()。,一、细胞对氧的需求,3)培养液中基质浓度对细胞的耗氧速度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链霉素的发酵过程中,初始的摄氧率为34molO2/m3h,补料后(78h)升为40.9molO2/m3h,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在94h又降到15-20molO2/m3h。,.,4细胞的耗氧速率与培养时间及细胞浓度有关,Qo2,干重,PH,疣孢漆斑霉在分批培养时比耗氧速率的变化,Qo2,干重,r=Qo2X,r,请问耗氧速率和比耗氧速率(Qo2)在细胞培养的哪一阶段达到最高值?,.,5培养条件(如pH、温度等)对细胞的需氧要求也有影响,一些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也会抑制细胞的呼吸。,何谓氧的满足度?,问题1,举例说说各种氨基酸的生产与最佳溶氧浓度的关系?为什么?,问题2,举例说说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也与临界溶氧浓度有关?,问题3,.,二、培养过程中氧的传质理论,1、氧从气泡到细胞的传递过程,对于大多数微生物细胞的培养过程,细胞分散在培养液中,只能利用溶解氧,供氧都是在培养液中通往空气来进行。氧从空气泡传递到细胞内要克服一系列阻力,首先氧须从气相溶解于培养基中,然后传递到细胞内的呼吸酶位置上被利用。,.,2,1,3,4,5,6,7,8,9,气液界面,气泡,液膜,液相主体,固液界面,细胞团,液膜,细胞膜,细胞,生物反应,氧从气泡到细胞的传递过程示意图,二、培养过程中氧的传质理论,1、氧从气泡到细胞的传递过程,.,氧从气泡到细胞的传递过程示意图,氧从空气泡传递到细胞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哪几种阻力?p206,问题1,氧的整个传递过程可分为供氧和耗氧两个方面,请分别指出这两个过程的传氧路线?,问题2,.,2、氧的传递速率总方程式,OTR=KL(c*-cL)式中:OTR-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传氧速率(mol/m3s);KL-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m/s)比表面积(m2/m3)KL-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体积传递系数,(s-1);cL-溶液中氧的实际浓度(mol/m3);c*-与气相中氧分压p平衡时溶液中氧浓度,(mol/m3)。,.,二、培养过程中氧的传质理论,3、气体溶解过程的双膜理论,氧首先由气相扩散到气液两相接触界面,再进入液相,界面的一侧是气膜,另一侧是液膜,氧从气相扩散到液相必须穿过这两层膜。氧从空气主流扩散到气液界面的推动力是空气中氧的分压力与界面处氧分压之差,氧穿过界面溶于液体,继续扩散到液体中的推动力是界面处氧的浓度与液体中氧浓度之差。(P207),.,三、溶解氧的测定方法,1、化学法,化学法的优点是测定比较准确,能直接得到氧的浓度,往往是其他测定方法的基础,也常用于衡量其他方法的准确性。,2、极谱法,3、复膜氧电极法,4、压力法,复膜氧电极测定的是氧的分压,.,四、氧传递系数(KLa)的测定,1、亚硫酸盐氧化法,2、取样极谱法,3、物料衡算法,4、动态法,5、排气法,6、复膜电极法,.,五、影响氧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根据气液传递速率方程:OTR=KL(c*-cL)凡是影响推动力c*-cL、比表面积和传递系数的因素都会影响氧传递速率。,1、溶液的性质对氧的溶解度的影响,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与酸的种类及浓度有关,电解质溶液氧的溶解度降低(为什么),.,要提高氧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增加罐压。但是要注意的是增加罐压虽然提高了氧的分压,从而增加了氧的溶解度,但其他气体成分(如CO2)分压也相应增加,且由于CO2的溶解度比氧大得多,因此不利于液相中CO2的排出,而影响了细胞的生长和产物的代谢,所以增加罐压是有一定限度的。另一种方法是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进行富氧通气操作。即通过深冷分离法、吸附分离法及膜分离法制得富氧空气,然后通入培养液。目前由于这三种分离方法的成本都较高,富氧通气还处于研究阶段。,提高氧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的最直接方法方法有哪些?,问题,.,2、气液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气泡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比表面积越大,氧传递速率越大,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A、气液比表面积的大小取决于截留在培养液的气体体积以及气泡的大小。截留在液体中的气体越多,气泡的直径越小,那么气泡比表面积就越小。,B、搅拌对比表面积的影响较大。因为搅拌一方面可使气泡在液体中产生复杂的运动,延长停留时间,增大气体的截留率,另一方面搅拌的剪切作用又使气泡粉碎,减小气泡的直径。,说说搅拌对比表面积的影响?,问题,C、增大通气量可增加空气的截留率,从而使比表面积增大。,.,3、搅拌,搅拌的作用:把通入的气体打碎,强化湍流程度,使空气与发酵液充分混合,气、液、固三相更好地接触,增加了溶氧速率,使微生物悬浮混合均匀,促进代谢产物的传质速率。搅拌器的型式、直径大小、转速、组数、搅拌器间距以及在罐内的相对位置等对氧的传递速率都有影响。,#搅拌器#,.,1)搅拌能把大的空气泡打碎成为微小气泡,增加了氧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而且小气泡的上升速度要比大气泡慢,相应地氧与液体的接触时间也就增长;2)搅拌使液体作涡运动,使气泡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作螺旋运动上升,延长了气泡的运动路线,增加了气液的接触时间;3)搅拌使发酵液呈湍流运动,从而减少气泡周围液膜的厚度,减少液膜阻力,因而增大了KL值;4)搅拌使菌体分散,避免结团,有利于固液传递中的接触面积的增加,使推动力均一,同时也减少了菌体表面液膜的厚度,有利于氧的传递。,采用机械搅拌是普通提高溶氧系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溶氧速率:,.,在发酵生产中,搅拌有何作用?,问题1,在发酵生产中,搅拌是如何改善溶氧速率的?,问题2,搅拌器的型式、直径大小、转速、组数、搅拌器间距以及在罐内的相对位置等对氧的传递速率都有影响。,.,4、空气的线速度,氧传递系数KL是随空气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当增加通风量时,空气的线速度也就相应地增大,从而增加了溶氧,氧传递系数KL相应地也增大。当然过大的空气线速度会使搅拌桨叶不能打散空气,气流形成大气泡在轴的周围逸出,使搅拌效率和溶氧速率都大大降低。,.,5、空气分布管,空气分布管的型式、喷口直径及管口与罐底距离的相对位置对氧溶解速率有较大的影响。当通风量较小时,喷口的直径越小,气泡的直径也就越小,相应地溶氧系数就越大。而当通风量超过一定值后,气泡的直径与通风量有关,与喷口的直径无关。,.,6、培养液的性质,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并利用培养液中的基质,大量繁殖菌体,积累代谢产物等等都引起培养液的性质的改变,特别是粘度、表面张力、离子液度、密度、扩散系数等,从而影响到气泡的大小、气泡的稳定性,进而对氧传递系数KL带来很大的影响。此外,发酵液粘度的改变还会影响到液体的湍流性以及界面或液膜阻力,从而影响到氧传递系数KL。当发酵液浓度增大时,粘度也增大,氧传递系数KL就降低。发酵液中泡沫的大量形成会使菌体与泡沫形成稳定的乳浊液,影响到氧传递系数。,说说培养液的哪些因素会影响氧传递系数?,问题,.,7、表面活性剂,培养液中消泡用的油脂等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的表面活性物质分布在气液界面,增大了传递的阻力,使氧传递系数KL等发生变化,,.,8、离子强度,一般在电解质溶液中生成的气泡比在水中小得多,因而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同一气液接触的发酵罐中,在同样的条件下,电解质溶液的氧传递系数KL比水大,而且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KL也有较大的增加。,电解液浓度的增加,氧传递系数是增加还是减少?氧的溶解度呢?,问题,.,9、菌体浓度,培养液中的菌体浓度对KL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图是黑曲霉菌体浓度与KL的关系。,100,0,1.4,相对值(KL),黑曲霉菌体浓度对KL的影响,菌体浓度(%W/V),.,六、控制溶氧的工艺手段,控制溶氧的工艺手段主要是从供氧和需氧两方面来考虑,前已述及影响供氧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通气流量(通风量);2)搅拌速度;3)气体组分中的氧分压;4)罐压;5)温度;6)培养基的物理性质等。而影响需氧的则是菌体的生理特性,诸如不同菌龄的呼吸强度差别,基质加入时菌体耗氧的增加等。工艺上主要的控制手段有以下几种:,.,六、控制溶氧的工艺手段,改变通气速率(增大通风量),改变搅拌速度,主要是通过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游戏行业移动游戏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甘肃省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民法
- 2025地产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大数据行业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研究报告
- 2025年物流行业智能物流与全球供应链优化研究报告
- 2025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理科
- 注射用盐酸依拉环素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年资产评估师考试 资产评估实务操作专项训练试题集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万宝学校9大岗位招聘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三环集团留学生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行程安排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体育运动的安全防范课件
- 泰国安全防卫培训课件
- 锅炉工艺规程培训课件
- 企业销售业务标准作业手册
- 石材购销合同范本简单
- 中国南方航空数字化和双中台方案
- 2025年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答案
- 2025至2030乙烯丙烯酸(EAA)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韩语专业教育与职场应用能力培养融合研究
- 眼科规培汇报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