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勾践世家》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1页
《史记·勾践世家》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2页
《史记·勾践世家》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3页
《史记·勾践世家》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4页
《史记·勾践世家》阅读答案附译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勾践世家阅读答案附译文 史记研究期末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8小题,每题1分,共38分) 1.被司马迁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的人物是: 韩信 李陵 李广 霍去病 2.认为李广“数奇”的汉皇是: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汉宣帝 3“于汉最为名将而卒无功”的将军是: 韩信 张骞 李广 霍去病 4.为刘邦提出还定三秦、逐鹿中原战略决策的人物是: 韩信 张良 萧何 陈平 5.“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 的汉初功臣是: 英布 萧何 彭越 韩信 6.韩信被杀之后,刘邦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是: 英布 萧何 彭越 张良 7.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 英布 卢绾 彭越 樊哙 8.在“十二月晦”这一天被“弃市渭城”的人物是: 英布 韩信 灌夫 窦婴 9.早年“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的人物是: 韩信 项羽 荆轲 春申君 10.暗杀春申君的“弱人”是: 朱英 李园 庄贾 田蚡 11.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于 伯夷列传 游侠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 儒林列传 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 韩信 韩非 李斯 张汤 13.临死前慨叹“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人物是: 韩信 李斯 李广 张汤 14.说出“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句话的人物是: 冯谖 春申君 窦婴 灌夫 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人物是: 齐桓公 管仲 韩信 范雎 16.说出“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这句话的人物是: 鲁仲连 荆轲 孔子 孟子 17.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孟子荀卿列传 李将军列传 18.“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出自于: 平准书 李斯列传 货殖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19.“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这句话是下列孔子哪位人物学生所言: 颜回 子路 子贡 子夏 20.年方三十二岁而死的历史人物是: 项羽 管仲 屈原 贾谊 21.“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的战国公子是; 春申君 平原君 信陵君 孟尝君 22.“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的历史人物是: 苏秦 张仪 伍子胥 楚怀王 23.被吴王夫差赐剑而死的历史人物是: 文种 张仪 伍子胥 西施 24.被秦王赐剑自裁的历史人物是: 白起 蒙恬 李斯 韩非 25.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 韩信 彭越 英布 陈平 26.临终前慨叹“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历史人物是: 伯夷 孔子 孟子 屈原 27.临死前哀叹“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的历史人物是: 白起 蒙恬 项羽 李广 28.集中表现出司马迁既愤天命、又悲天命内在苦痛的史记篇目是: 李将军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淮阴侯列传 29.“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 李将军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淮阴侯列传 30.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 刘邦 项羽 张良 荆轲 31.被人斥为“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的汉儒是: 董仲舒 叔孙通 公孙弘 田蚡 32.被人斥为不“正学以言”,反“曲学阿世”的汉儒是: 董仲舒 叔孙通 公孙弘 田蚡 33.遭汉儒诋毁而被杀的义侠是: 灌夫 聂政 郭解 鲁仲连 34司马迁从经济变化角度揭示出汉代由衰到盛,又将由盛到衰这一趋势的史记篇目是: 酷吏列传 封禅书 货殖列传 平准书 35.司马迁批判汉武以恶为治这一专制政治的史记篇目是: 酷吏列传 封禅书 李将军列传 平准书 36.司马迁揭露汉武好仙这一病态心理的史记篇目是: 酷吏列传 封禅书 李将军列传 平准书 37.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汉皇是: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惠帝 汉文帝 38.在右北平战中,“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的汉将是: 李广 李敢 李陵 李闯 二、多项选择题(共17小题,每题2分,共34分) 1.以下所列,曾惨遭同学毒害的人物有: 范雎 韩非 孙膑 伍子胥 2.李广指挥的战斗有: 上郡遭遇战 巨鹿之战 背水一战 右北平之战 3.在史记中,自杀而死的人物有: 项羽 陈胜 李广 白起 4.韩信指挥的战役有: 井陉之战 巨鹿之战 垓下之战 潍水之战 5.以下所列,哪些人曾劝韩信反汉: 武涉 萧何 陈余 蒯通 6.汉初被杀的功臣有: 韩信 萧何 彭越 张良 7.死于吕后之手的人物有: 韩信 戚夫人 彭越 陈余 8.战国四公子是: 春申君 信陵君 孟尝君 平原君 成安君 9.由“至友”而成死敌的人物是: 韩信 张耳 彭越 陈余 10.管晏列传叙述了哪些人间友情: 鲍叔牙与管仲 信陵君与侯赢 孟尝君与冯谖 晏子与越石父 11.汉武时期与匈奴作战的汉将有: 李广 李陵 霍去病 卫青 李牧 12.表现出司马迁既重义又重利价值观念的史记篇目有: 货殖列传 伯夷列传 孔子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13.对汉武政策予以批判的史记篇目有: 酷吏列传 封禅书 淮阴侯列传 平准书 14.歌颂“知己”之情的史记篇目有: 魏公子列传 管晏列传 伯夷列传 张耳陈余列传 15.曾刺杀过嬴政的勇士有: 韩信 荆轲 项羽 张良 16.属于李广家族的人有: 李陵 李敢 李广利 李耳 17.刺客列传所记载的刺客有: 郭解 曹沫 专诸 聂政 荆轲 豫让 三、填空题(共16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1.桃李不言,_。 2.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又称_。 3.与刘邦有孩提之谊而最终亡入匈奴的异姓王是_。 4.“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出自于_。 5.集中表现出司马迁重利价值观念的史记篇目是_。 6.被茅坤称为“兵仙”的军事家是_。 7.在赵世家中,与公孙杵臼合力救护赵氏孤儿的志士是_。 8.慨叹李广“惜乎,子不遇时”的汉皇是_。 9.见到秦始皇时慨叹“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历史人物是_。 10.“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历史人物是_。 11.堪称为一篇“鼠传”的史记篇目是_。 12.发誓要做人中“仓鼠”的人物是_。 13.被称为“勇于当敌,仁爱士卒”的汉之名将是_。 14.临死前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的汉初功臣是_。 15.慨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的历史人物是_。 16.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二篇是_。 四、标点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匈奴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得以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2.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之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 3.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没泜水上禽赵王歇 4.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骑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圆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 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 五、简答、简析题(共18小题,每题10分,共180分) 1.在司马迁的笔下,李广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其中,你觉得李广最为突出的品质是哪一点?为什么? 2.李广“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请你对李广“还,赏不行”的原因作出分析。 3.结合李将军列传与卫将军骠骑列传的相关内容,谈谈司马迁对李广与卫青、霍去病作了怎样不同的描写与评价? 4.简要概括韩信在汉中为刘邦首建大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5.简要叙述韩信井陉口背水一战以及与项羽决胜垓下的具体战法。 6.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大力描写了韩信的重情重义,大力陈述了韩信前半生不反的事实。在你看来,司马迁这一笔法有何用意? 7.项羽与在韩信对樊哙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你能就此对项羽、韩信识见的高下作出分析吗? 8.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最终失败已埋伏于他少时的一些行为表现中。请你说说项羽少时的相关行为,并简要说明它与项羽最终失败的因果关系。 9.说明范蠡长男“过失”杀弟的原因。 10.在史记中,“不自知”的悲剧可以分为哪几类? 11.为什么说张耳、陈余是以一种悖论的形式实现了他们的“刎颈之交”? 12.说明史记作为一部人学经典的丰富内涵。 13.请你对“制礼义以养之欲”这句话作出符合司马迁本意的解释。 14.司马迁的命运感与一般人所信奉的宿命论有何区别? 15.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赞语中是如何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的?对于刘邦,司马迁是否也保持了感性与理性的双重评判? 16.司马迁对汉武盛世持有怎样双重的评价? 17.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对汉武时代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哪三篇?这三篇各自侧重在那个方面展开批判? 18.历史上第一个 _洞穿项羽弱点的人是谁?这个人对项羽的弱点作出了怎样的分析? 六、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20分,共30分) 1.论析韩信的个人才干与品质 2.为什么说李斯列传堪称为一篇“鼠传”? 3.在管晏列传中,司马迁对哪两对人物的知交之情进行了重点描写?叙述这两对人物知交之情的具体表现,并说明司马迁这样描写的用意。 一、单项选择题 1. xx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6) 51、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深厚广博,源远流长。下列关于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历史概括正确的是:( ) A、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使用陶具作为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B、伏羲氏,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还是茹毛饮血阶段,教会了人民筑巢而居。 C、有巢氏,钻木取火,从此进入石烹熟食时代,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主要烹调方法:炮; 煲; 烫; 焙炒。 D、燧人氏,在饮食上,教民结网,捕鱼打猎和畜牧,养牺牲(牲口)以充庖厨。还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 答案:A 解析: 有巢氏,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fn焚烧)之; 煲:用泥裹后烧; 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焙(bi)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伏羲氏,在饮食上,教民结网,捕鱼打猎和畜牧,养牺牲(牲口)以充庖厨。还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 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 li s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教民稼穑(ji s农作劳动)。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hi用肉、鱼等制成的酱)、醯(x醋)、酪(lo用动物的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酢(zu调味用的酸味液体)、醴(l甜酒)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2、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形成了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菜系。称为中国“四大菜系”的是:( ) A、京菜、鄂菜、粤菜、苏菜 B、川菜、粤菜、苏菜和鲁菜 C、徽菜、湘菜、川菜、粤菜 D、浙菜、闽菜、鲁菜、川菜 答案:B 解析: 所谓菜系是指某一区域的代表菜,如川菜代表西南地区,鲁菜代表北方,江浙菜代表华东地区,粤菜代表华南地区。 “四大菜系”分:川菜、粤菜、苏菜和鲁菜;加上浙菜、闽菜、徽菜、湘菜、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1)四川菜系,简称川菜。 特色:它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 代表菜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樟茶鸭子等。 (2)广东菜系,简称粤菜。 特色:它以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为主要特点,擅长煎、炒、 1 烧、烩、烤等,主要由广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组成。 代表菜品:龙虎斗、脆皮乳猪、咕噜肉、大良炒鲜奶、潮州火筒炖鲍翅、蚝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鸡等。 (3)山东菜系,简称鲁菜。 特色: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以爆、炒、烧、炸、溜、蒸、扒、贴为主,尤以爆称最。 代表菜品:糖醋鱼、锅烧肘子、葱爆羊肉、葱扒海参、锅塌豆腐、红烧海螺、炸蛎黄等。 (4)江苏菜系,简称苏菜。由淮阳菜、苏州菜、南京菜等组成。 特色:制作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浓而不腻,味感清鲜,讲究造型,擅长于炖、焖、烧、煨、炒等,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地菜系为代表而构成的。 代表菜品:烤方、淮扬狮子头、叫花鸡、火烧马鞍桥、松鼠桂鱼、盐水鸭等。 53、下面关于“桃李”、“巾帼”、“须眉”、“伉俪”、“布衣”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男子、夫妻、百姓、学生、妇女 B、妇女、男子、夫妻、百姓、学生 C、学生、妇女、男子、夫妻、百姓 D、夫妻、百姓、学生、妇女、男子 答案:C 解析: “桃李:学生”;“巾帼:妇女”;“须眉:男子”;“伉俪:夫妻”;“布衣:百姓”。 54、中国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合称“楷书四大家”。他们是:() A、欧阳询、颜真卿、米芾、 蔡襄B、苏东坡、黄庭坚、柳公权、赵孟頫 C、苏东坡、黄庭坚、米芾、 蔡襄D、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答案:D 解析: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古代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代表作 _宫醴 l泉铭。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今西安)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赵孟頫f(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代最卓越的书法家之一,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欧阳询(欧体),刚健险劲,字体飘扬;颜真卿(颜体)锋绝剑摧,惊飞逸势;柳公权(柳体),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赵孟頫(赵体)遒媚秀逸,笔法圆熟。 2 宋四大书法家指: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人们称为“苏黄米蔡”。苏轼天然,黄庭坚劲健,米芾纵逸,蔡襄蕴藉,各具仪态,堪称精品。 55、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下列对各朝代开创者概括正确的是:( ) A、夏朝夏启商朝商汤 周朝姬发 B、秦朝嬴政汉朝刘邦 隋朝杨广 C、唐朝李世民 宋朝赵匡胤元朝忽必烈 D、明朝朱元璋 清朝努尔哈赤 答案:A 解析: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禹的儿子夏启建立夏朝。商汤是商朝的建立者,原为商部族领袖。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周平王东迁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世称“秦始皇”(嬴政)。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与东汉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 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并进而统一全国的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中国重新进入大一统时期,由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 唐朝,中国历史唯一一位女皇帝的朝代,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李渊建立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打下了江山(第二位皇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北宋),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 元朝,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也是首次征服全中国地区的征服王朝,元朝由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市)。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原王朝,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元统治,恢复中华建立的政权,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清朝(后金),又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建立清朝。 朝代线索: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明-清 历史朝代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56、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下面成语与历史人物 3 搭配理解正确的是:( ) A、卧薪尝胆项羽 图穷匕见荆轲 B、刮骨去毒廉颇 负荆请罪关羽 C、焚书坑儒秦始皇 精忠报国岳飞 D、围魏救赵孙膑 破釜沉舟越王勾践 答案:C 解析: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图穷匕见: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指荆轲“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刮骨去毒:出自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关羽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 _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焚书坑儒:是指秦始皇从公元前213年开始的焚毁民间诸子百家典籍和214年坑杀方士的事件。 精忠报国: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 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指战国时孙膑(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 57、古代歌中包含着古代重要城镇的文化内涵。下列诗句描述古代重要城镇理解正确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指“杭州”。 B、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指“成都”。 C、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金陵”指“开封”。 D、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钱塘”指“苏州”。 答案:B 解析: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枫桥夜泊)“姑苏”是“苏州”的典雅别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代杜甫蜀相)“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因成都蜀锦出名,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而得名。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是“南京”同义词,是指现在的钟山,“金陵”是南京古时别名。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望江台)“钱塘”是现在号称“人间天堂” 杭州城的古称谓,也可以指钱塘江。 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 4 58、古代散文中很多地理名称与现代地理名称含义不同,对下面的古代地理名称理解正确的是:( )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是指“泰山以东”。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是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关中”是指“潼关以西”地区。 D、“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山西”是指“泰山以西”。 答案:B 解析: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山东:战国、秦、汉时,通称崤(xio)山、函谷以东为山东。一说太行山以东称山东。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司马迁鸿门宴)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司马迁鸿门宴)关中: 战国至秦汉间,一般称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为“关中”。 “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灭亡。”(苏辙六国论) 山西: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函谷以西为山西。一说太行山以西称山西。 59、名胜古迹就是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我国古代名胜古迹理解正确的是:()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西湖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黄山 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洞庭湖 D、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 答案:D 解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望洞庭)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望岳)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绝诗歌,赞美西湖美景,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滕王阁诗) 滕王阁诗是唐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吟咏滕王阁的诗歌,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可谓上乘之作。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原名黟y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 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汉)司马迁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 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 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 长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 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 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 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 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 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 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 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 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 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 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 持去,独自欢幸。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 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 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 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 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 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 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 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注释】朱 公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家督长子,因长子有督理家事的缘故,故 称家督。星宿我国古代对星座的称谓,共分二十八宿。三钱本指夏商周对钱币 所分的三等:赤、白、黄。黄为上,白次之,赤为下。这里指钱库。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装黄金千溢溢:通“镒”,古 代重量单位,合24市两B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赍:赠送;给予C庄 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 阎:里巷的门D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 赦: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 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B重千金虚 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C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 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D吾日夜固 以望其丧之来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项,全都表现陶朱公长 子吝金害弟的一项是()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 其父言。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 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A B C D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1)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译文: _。(2)朱公长男以为赦, 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译文: _。(3)至如少弟者,生而 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译文:_。5儿子因犯罪被处死,“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朱公为什么还笑呢?【参考答案】1B(赍j,携带,拿着)2B(B项中的“乃”均为副词,可译为“于是”。A介词,可译为“用”;动词,可译为“带领”。C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可译为“?的地方”;名词,可译为“地方”。D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代词,相当于“这”) 3D(陶朱公长子去庄生家索回金钱。陶朱公长子索回金钱的举动极大地伤害了庄生,于是他进宫,借路人之语激起楚王的愤怒。楚王先杀陶朱公的二儿子,然后再大赦天下。朱公长子坚决要求去看望弟弟,朱公不答应。朱公长子遵照其父的吩咐去庄生家,送上书信和黄金。朱公最初打算派小儿子去的原因)4翻译句子:(1)朱公长子离开庄生家,不再去拜访庄生,而私自留在了楚国,把他私下带来的黄金拿去送给楚国掌管事务的贵人。(2)朱公长子认为楚王本来要行大赦,二弟理所当然会被放出来,把那些贵重的黄金白白送给庄生,一点用处也没有。于是他又去与庄生相见。(3)假使是派小儿子去,他生来就看见我很富有,坐着坚固的车,骑着良马,经常外出逐猎,不知道财产是从哪里来的。5事情结果早在朱公意料之中,因大儿子看重钱财而造成后果,事出有因,不必悲伤。知子善用,宽容大度。附译文:朱公住在陶的时候,生了个小儿子。小儿子长大以后,朱公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杀死了人,被囚在楚国。朱公就说:“杀人的凶手判死罪,这是常理,然而我听说过:家有千金的孩子,不应该在大庭广众前被处决。”就告诉他的小儿子,教他去探视一下,于是装上黄金二万四千两,将其置放于一褐色器物中,用一辆牛车载运,并派遣他的小儿子押运。朱公的大儿子坚决要求去,朱公不答应。大儿子说:“在家里,大儿子有督导家事的义务,所以叫做家督,现在弟弟有了死罪,父亲不派遣我去,而派小弟去,这是我没本事。”想要自杀。他的母亲为他辩护道:“现在派小儿子去,不一定就能使二儿子生还,而你却先逼死大儿子,这怎么好呢?”朱公别无他法,只好派长子去。替他写了一封信给从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