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4量测、分析及改进(ppt 42页).ppt_第1页
ISO9004量测、分析及改进(ppt 42页).ppt_第2页
ISO9004量测、分析及改进(ppt 42页).ppt_第3页
ISO9004量测、分析及改进(ppt 42页).ppt_第4页
ISO9004量测、分析及改进(ppt 42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量測、分析及改進,量測、分析及改進內容大綱,8.1概述8.2監視與量測8.2.1顧客滿意度8.2.2內部稽核8.2.3過程之監視與量測8.2.4產品之監視與量測8.3不符合產品之管制8.4資料分析8.5改進8.5.1持續改進8.5.2矯正措施8.5.3預防措施,8.量測、分析及改進8.1概述,組織應規劃與實施所需之監視、量測、分析及改進過程,以:(a)展示產品之符合性,(包含產品不良率、製程能力指標、顧客對產品與服務的滿意程度等)(b)確保品質管理系統之符合性,及(透過內部稽核瞭解品質管理系統是否落實)(c)持續改進品質管理系統之有效性。此應包括可適用方法(含統計技術)與其使用程度之決定。(組織應考量選用適當的統計及其他技術以瞭解系統之變異,進而消除變異。),補充資料ISO9004量測、分析及改進簡介8.1概述,量測資料對以事實為基礎的判斷是重要的。最高管理階層須確保資料之有效果與有效率的量測、蒐集及確認,以確保組織的績效與利害相關者之滿意。此須包括有效性之審查與量測之目的及資料的使用,以確保對組織增加的價值。,組織須持續地監視其績效改進措施與記錄其實施情況,因其可提供作為未來改進的資料。來自改進活動資料分析之結果,應作為管理階層審查的一項輸入,以提供組織績效改進的資訊。,補充資料ISO9004量測、分析及改進簡介8.1概述,補充資料ISO90048.1概述量測、分析及改進需考慮之事項,包括考慮下列事項:a)量測資料須被轉換為有利於組織之資訊與知識;b)產品與過程之量測、分析及改進須加以使用,以建立組織之適當優先順序;c)須定期審查組織所使用之量測方法,且持續地查證資料之準確性與完整性;d)須使用個別過程之標竿作為改進過程之效果與效率之工具;,e)顧客滿意度的量測對組織績效之評估至關重要;f)量測之使用和所獲得資訊之產生與溝通,對組織是必要的,它們須作為績效改進及利害相關者參與的基礎;此資訊須維持最新,且其目的須加以清楚地界定;g)為分析量測結果的資訊,須利用適當的溝通工具;h)對與利害相關者溝通之效果和效率須加以量測,以決定資訊是否及時地且清楚地被了解,補充資料ISO90048.1概述量測、分析及改進需考慮之事項,i)當過程與產品績效準則是符合的情況下,但仍可進行監視及分析績效資料,則有利於對所研究特性之性質作更佳的瞭解;j)使用適宜的統計或其他技術,能有助於對過程與量測變異之瞭解,且能因而藉由控制變異來改進過程及產品績效;k)組織須定期實施自我評鑑,以評估品質管理系統之成熟度與組織績效之水準,以及界定績效改進之機會。,補充資料ISO90048.1概述量測、分析及改進需考慮之事項,8.2量測與監視8.2.1顧客滿意度,不論組織是否符合顧客要求,組織應監視與顧客感受有關之資訊,以作為對品質管理系統績效的一種量測。獲得與使用此資訊之方法,應予以決定。,顧客滿意度資訊來源之例子包括:顧客抱怨,與顧客直接地溝通,問卷與調查,委辦資料蒐集與分析,關注的團體,來自消費者組織之報告,各種媒體上的報告,及行業與產業之研究。,補充資料ISO90048.2量測與監視8.2.1系統績效之量測與監視8.2.1.2顧客滿意度之量測與監視,顧客滿意度之量測與監視是以顧客有關資訊之審查為基礎。這些資訊的蒐集可以是主動的或被動的。管理階層須認識到有許多與顧客有關的資訊來源,並建立有效果與有效率的過程,以蒐集、分析及使用這些資訊,來改進組織的績效。組織須就書面或口頭方式取得的資訊,以鑑別顧客與最終使用者資訊之來源,其來源包括來自內部與外部。,補充資料ISO90048.2量測與監視8.2.1系統績效之量測與監視8.2.1.2顧客滿意度之量測與監視,顧客有關資訊之例子包括:顧客與使用者調查,有關產品方面之回饋,顧客要求與合約資訊,市場需求,服務提供過程之資料,及與競爭方面有相關之資訊。,補充資料ISO90048.2量測與監視8.2.1系統績效之量測與監視8.2.1.2顧客滿意度之量測與監視,管理階層須將顧客滿意度之量測作為非常重要工具。組織對顧客滿意度的回饋之要求、量測及監視的過程,須持續地提供資訊。此過程須考慮符合要求、滿足顧客之需求與期望,以及產品之價格與交貨事項。,補充資料ISO90048.2量測與監視8.2.1系統績效之量測與監視8.2.1.2顧客滿意度之量測與監視,組織須建立與使用顧客滿意度資訊之來源,並須與其顧客合作,為未來之需求作準備。組織須規劃與建立過程,以便有效果與有效率地傾聽“顧客之聲音”。這些過程之規劃須界定與實施資料蒐集方法,包括資訊來源、蒐集頻率及資料分析審查。,補充資料ISO90048.2量測與監視8.2.1系統績效之量測與監視8.2.1.2顧客滿意度之量測與監視,8.2量測與監視8.2.2內部稽核,組織應在所規劃之期間執行內部稽核,以決定品質管理系統是否:(a)符合所規劃之安排(參照第7.1節)、本標準之要求及組織所建立之品質管理系統要求,及(b)有效地實施與維持。,8.2量測與監視8.2.2內部稽核,稽核方案應予以規劃,並考慮被稽核之過程及區域的狀況與重要性,以及先前稽核結果。稽核準則、範圍、頻率及方法應予以界定。稽核員之遴選與稽核之執行,應確保稽核過程的客觀性與公正性。稽核員不應稽核其本身之工作。規劃與執行稽核及報告結果與維持紀錄(參照第4.2.4節)之責任與要求,應以書面程序予以界定。,被稽核區域管理階層之責任,應確保採行措施沒有不當之延誤,以消除所發現之不符合與其原因。跟催活動應包括所採行措施之查證,與查證結果之報告(參照第8.5.2節)。備考:參照CNS13351-1、CNS13351-2及CNS13351-3作為指導。,8.2量測與監視8.2.2內部稽核,組織進行品質管理系統稽核時之重點,1.定期:依組織本身狀況規劃內部稽核週期。2.方案:應包括稽核目標、過程、部門、準則、範圍、方法及稽核員之選定。3.稽核員:應具備稽核之能力。4.後續改進:當有不符合事情發生時,應儘速消除所發現不符合及其原因。,內部品質稽核的流程七大步驟,1.啟始稽核2.文件審查3.準備現場稽核4.執行現場稽核5.準備、批准及分發稽核報告6.完成稽核7.稽核追蹤之執行,範例:內部品質稽核作業程序,1.目的:驗證品質活動與品質系統之規定相符2.範圍:與品質系統規定之品質活動3.權責:各相關人員之權責,如管理代表、稽核小組、稽核小組長、稽核員、受稽核部門4.作業流程:詳述如下,範例:(續)內部品質稽核作業程序-作業流程,1.擬定稽核計劃2.稽核編組3.稽核前說明會4.現場稽核5.稽核後說明會6.執行矯正措施7.管理審查,參考:管理階層審查會議,5.6.2七項輸入(a)稽核之結果,(b)顧客回饋,(c)過程績效與產品符合性,(d)預防與矯正措施之狀況,(e)先前管理階層審查之跟催措施,(f)可能影響品質管理系統之變更,及(g)改進建議。,5.6.3三項輸出(a)品質管理系統與其過程有效性之改進,(b)顧客要求有關的產品之改進,及(c)資源需求。,參考:管理階層審查會議,最高管理階層須確保建立有效果與有效率的內部稽核過程,以評鑑品質管理系統的強項與弱項。內部稽核過程當作獨立評鑑任何指定的過程或活動之管理工具。由於內部稽核評估組織的效果與效率,所以內部稽核過程提供了一獨立工具,用以獲得已經符合現行要求之客觀證據。,補充資料ISO90048.2量測與監視8.2.1系統績效之量測與監視8.2.1.3內部稽核,管理階層確保對內部稽核結果的回應採行改進措施是重要的。內部稽核規劃應有彈性,以便允許變更,並著重於以在稽核中所獲得之發現與客觀證據為基礎。在內部稽核計畫展開時,須以考慮來自將受稽核範圍之相關輸入以及其他利害相關者之輸入。,補充資料ISO90048.2量測與監視8.2.1系統績效之量測與監視8.2.1.3內部稽核,內部稽核考慮之主題包括:過程之有效果與有效率的實施,持續改進的機會,過(製)程能力,統計技術的有效果與有效率之使用,資訊技術之使用,品質成本資料之分析,資源的有效果與有效率之使用,,補充資料ISO90048.2量測與監視8.2.1系統績效之量測與監視8.2.1.3內部稽核,內部稽核考慮之主題包括:(續)過程與產品績效的結果與期望,績效量測之適切性與準確性,改進活動,及與利害相關者的關係,內部稽核報告有時包括顯著績效之證據,以便提供管理階層肯定與激勵員工的機會。,補充資料ISO90048.2量測與監視8.2.1系統績效之量測與監視8.2.1.3內部稽核,組織應運用適當的方法,對品質管理系統之過程進行監視,並在適用時進行量測。此等方法應展示過程之能力,以達成規劃之結果。當規劃結果無法達成時,適當時,應採行改正與矯正措施,以確保產品之符合性。(藉由定期對品質目標進行監視與量測,以做為過程監視與量測之依據),8.2量測與監視8.2.3過程之監視與量測,組織應監視與量測產品之特性,以查證產品已符合要求。此應在產品實現過程之適當階段,依照所規劃之安排予以執行(參照第7.1節)。符合性與允收準則之證據應予以維持。紀錄應顯示產品准予放行之權責人員(參照第4.2.4節)。,8.2量測與監視8.2.4產品之監視與量測,除非相關權責人員,及當適當時顧客之核准,否則應直到全部規劃的安排已圓滿完成(參照第7.1節)後,才可進行產品放行與服務交付。,8.2量測與監視8.2.4產品之監視與量測,組織應確保不符合產品要求之產品已予以識別與管制,以防止其被誤用或交貨。此項管制與處理不符合產品有關之責任與職權,應以書面程序予以界定。,8.3不符合產品之管制,組織應藉由下列一項或數項方法,處理不符合產品:(a)採行措施以消除所發現之不符合;(b)經相關權責人員,及適當時顧客之核准,以特採方式授權使用、放行或允收;(c)採行措施以防止供作原意圖的使用或應用。,8.3不符合產品之管制,不符合性質與任何後續採行措施之紀錄,包括特採之獲准,均應予以維持(參照第4.2.4節)。不符合產品的原因與後續處理狀況的紀錄應該加以維持,這些紀錄都是組織花費成本買到的經驗,應善加已利用。當不符合產品已改正時,應予以重新查證,以展示其符合要求。當不符合產品在交貨或開始使用後才被發現,組織應對不符合所導致之影響,或潛在之影響,採行適當之措施。,8.3不符合產品之管制,8.4資料分析,組織應決定、蒐集及分析適當之資料,以展示品質管理系統的適用性與有效性,並評估品質管理系統有效性尚待持續改進之處。此應包括從監視與量測之結果,以及其他相關來源所產生之資料。,資料分析應提供與下列相關之資訊:(a)顧客滿意度(參照第8.2.1節),(b)產品要求之符合性(參照第7.2.1節),(c)過程與產品之特性與趨勢,包括預防措施之時機,及(d)供應者。,8.4資料分析,常用資料分析方法,1.統計製程管制2.製程能力指標3.實驗計劃法4.統計抽樣5.相關與迴歸6.品質七大手法可藉由相關電腦軟體輔助資料分析,組織應經由品質政策、品質目標、稽核結果、資料分析、矯正與預防措施,及管理階層審查之使用,以持續改進品質管理系統之有效性。,8.5改進8.5.1持續改進,8.5改進8.5.2矯正措施,為了防止再發,組織應採行措施以消除不符合事項之原因。矯正措施應與所遭遇的不符合項目之影響相稱。,文件化程序應予以建立,以界定下列各項要求:(a)審查不符合事項(包括顧客抱怨),(b)判定不符合事項之原因,(c)評估措施之需求,以確保不符合事項不再發生,(d)決定與實施所需之措施,(e)所採行措施的結果之紀錄(參照第4.2.4節),及(f)審查所採行之矯正措施。,8.5改進8.5.2矯正措施,為防止不符合事項發生,組織應決定措施,以消除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