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LY/T 3091-2019 火力楠育苗技术规程》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的推荐性行业标准,旨在规范火力楠苗木的培育过程,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从种子采集、处理到播种育苗以及苗木出圃整个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技术要求。

在种子采集方面,标准明确了最佳采种期应选择果实由绿转黄时进行,并强调了避免使用落地果作为繁殖材料的重要性。同时,对于采集回来的种子如何进行储存也给出了具体指导,比如需要在通风干燥条件下保存,并定期检查防止病虫害发生。

关于种子处理,规程中提到了几种常见的方法,如浸种、催芽等,目的是为了打破休眠状态,促进发芽。其中特别指出了适宜的水温和浸泡时间,以及合适的催芽条件。

播种育苗阶段,标准不仅对播种基质的选择提出了要求,还详细说明了播种方法(点播或条播)、覆盖物类型及其厚度等内容。此外,还涉及到了幼苗管理措施,包括适时浇水、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指南。

最后,在苗木出圃前,本标准也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标准,确保只有达到一定高度、粗度及根系发育良好的苗木才能用于造林。同时,还介绍了苗木包装运输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减少途中损伤,保证苗木质量。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9-10-23 颁布
  • 2020-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LY∕T 3091-2019 火力楠育苗技术规程_第1页
LY∕T 3091-2019 火力楠育苗技术规程_第2页
LY∕T 3091-2019 火力楠育苗技术规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LY∕T 3091-2019 火力楠育苗技术规程-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 65.020.20 B 61 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 业 行 业 标 准 LY/T 30912019 火力楠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seedlings cultivation of Michelia macclurei (发布稿) 2019 - 10 - 23 发布 2020 - 04 - 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 布 LY/T 3091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播种育苗 . 1 4 组培育苗 . 3 5 苗期管理 . 4 6 苗木出圃 . 5 7 建档 . 5 LY/T 3091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S 11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建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清彬、仲崇禄、陈羽、李清莹、伍观娣、刘英、廖鹏辉、刘秀、靖磊、方碧江。 LY/T 30912019 1 火力楠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播种育苗、无性繁殖育苗、苗期管理、苗木出圃、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楠的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6619 林木采种技术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882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 播种育苗 3.1 种子 3.1.1 采种 3.1.1.1 结实量预测 在 8 月9 月种实近熟时进行。预测与分析方法按 GB/T 16619 执行。 3.1.1.2 果实采集 3.1.1.2.1 母树 宜选择当地优良林分中 15 年以上, 生长旺盛、 干形通直圆满、 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 3.1.1.2.2 采集时间 11 月中旬至 12 月上旬蒴果表皮由绿色变为红褐色或黄色且未开裂时采种。 3.1.1.2.3 采集方法 用高枝剪剪取带有果实的小枝,避免损伤母树,从果柄处摘下果实,装入透气性良好的尼龙网袋LY/T 30912019 2 或编织袋内。 3.1.2 种子调制 3.1.2.1 脱粒 将果实摊放在室内干燥通风处,让其后熟和自然风干 1 天3 天;果壳开裂后时常翻动,待假种皮包裹的种子与果壳完全分离后筛选出种子装于网袋。 3.1.2.2 净种 将收集的假种皮包裹的种子用水浸泡 10 小时12 小时, 然后装入网袋揉搓去除红色假种皮、 瘪种和其他杂质,捞起种子置于室内通风干燥处晾干表面水份。 3.1.3 种子贮藏 火力楠种子属含水量高的顽拗性种子,可常温或 1-5 低温下层积砂藏。贮藏期限:常温下 1 个月3 个月,1-5 低温下 3 个月5 个月。 3.1.4 种子质量 种粒无损伤、 无病虫害, 千粒重 63.5 g170 g。 种子质量分级按 GB/T 7908 执行, 种子检测按 GB/T 2772 执行。 3.2 圃地 宜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交通方便,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苗床长依地形而定。先清除杂草,后平整土地、开挖排水沟。在平整好的圃地上划分苗床与步道,苗床高10 cm,宽100 cm120 cm,步道宽40 cm,苗床长依地形而定。 3.3 基质和容器 3.3.1 基质 黄心土 50 %+表土 25 %+松土粉 25 %或黄心土 50 %+松土粉 50 %或黄心土 60 %+火烧土 15 %+椰糠 25 %。基质土粒要求大小较均匀,粒径 0.1 cm0.3 cm;培育轻基质苗宜采用沤制树皮 60 %+菇渣或锯末 15 %+沤制锯末 25 %。 3.3.2 容器 容器口径 9 cm12 cm,容器高 15 cm20 cm。或采用(5.56.0)cm(1012)cm 无纺布容器。 3.3.3 消毒 将装好基质的容器(塑料育苗容器直接在畦面摆放,无纺布育苗容器装入育苗托)按畦摆放整齐后,用 0.2 %高锰酸钾淋透基质,然后用薄膜覆盖 2 天3 天后即可揭膜植苗。 LY/T 30912019 3 3.4 播种 宜即采即播,用 40 温水浸种 24 小时后取出晾干,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到 10 cm15 cm 高的沙床上,用木板等轻压种子没入沙内,盖厚 0.4cm0.6 cm 的细沙,最后盖上薄膜保温,适当通风。 3.5 播后管理 播种后搭建拱棚,适度通风,保持土壤湿润。 3.6 芽苗移栽 3.6.1 移栽 当芽苗长出 2 片3 片真叶时,及时将芽苗移栽到育苗容器中,移栽时应先切根,主根保留 3 cm4 cm。移栽后摆放好容器,淋足定根水。 3.6.2 遮阴 搭建拱棚,盖遮光率 75%80%的遮阴网。遮荫 30 天后逐渐揭荫,天气炎热则适当延长遮荫天数。 4 组培育苗 4.1 外植体准备 采用经过选择的优树,或经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优良繁殖材料作为采集外植体的母株,砍伐或环割树干基部后采集萌芽作为外植体。 4.2 外植体采集 选择连续晴天3 d5 d的天气,采集较长的幼嫩萌芽,用保鲜袋密封置4左右低温储运备用。 4.3 外植体消毒 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净外植体表面粉尘等,再用无菌水将外植体洗净。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1 min3 min,无菌水冲洗23次。再用添加数滴吐温-80的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依据幼嫩程度分段消毒1 min5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 次5 次,每次2 min3 min。 4.4 腋芽诱导培养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嫩芽剥去表面12层,芽诱导培养基,每瓶培养基接1个外植体。培养温度为2428,光照强度1500 Lx2000 Lx,光照时间每天12 h,其他条件按LY/T 1882执行。 4.5 增殖培养 将诱导生长2 cm左右芽转接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 增殖培养适宜温度为2425, 光照强度1000 LY/T 30912019 4 Lx1500 Lx,光照时间每天12 h;其它条件按LY/T 1882执行。继代培养时间为15 d20 d。 4.6 生根培养 当芽苗高度生长至3 cm5 cm时,剪取3 cm以上高度芽苗转入生根培养。生根培养适宜温度为2528,光照强度2000 Lx2500 Lx,光照时间每天12 h,生根培养时间2周4周。其他条件按LY/T 1882执行。 4.7 炼苗 生根培养产生1条3条根,根长1 cm2 cm时,将生根瓶苗移至温室炼苗。炼苗光照强度控制在5000 Lx10000 Lx,炼苗时间1周2周。出瓶移植前1 d3 d,适当松开培养瓶的盖子,使瓶苗逐步适应自然环境。 4.8 瓶苗质量要求 苗高3 cm5 cm;叶色正常、无污染;每株苗根条数3根,根长2cm。 4.9 移栽 参见 3.6.3。 5 苗期管理 5.1 水肥管理 保持营养袋湿润。当小苗恢复正常生长后,用复合肥(NP2O5K2O=151515)0.1 %0.2 %水溶液喷施,施后用水淋洗叶面以免烧苗,前期每周 1 次。中期每隔 1 个月2 个月淋施薄肥 1 次,施肥浓度可逐步提高,但最多不宜超过 1%的浓度;后期苗高应注意控水提肥,最后可施磷、钾肥一次,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 5.2 除草 按LY/T 1000执行。 5.3 有害生物防治 移栽前 15 天20 天交替喷施 1g/L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根腐灵溶液防治根腐病和茎腐病。为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苗床应经常保持通风干燥状态。 移栽后宜用75 百菌清800倍1000倍液消毒,每周1次,连续2次;春夏季节为防止幼苗染病,可再喷施同样浓度的消毒液或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800倍液喷雾,每周1次2次,连续2周3周。 5.4 切根和分苗 LY/T 30912019 5 苗木穿根后1个月内应进行第一次搬动,起苗前1个月再搬动一次;搬动前,先用利铲将穿袋入土的根系铲断,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将生长差异较大的苗木分别摆放。 5.5 炼苗 出圃前约 2 个月停止施肥,减少淋水次数,降至苗木不凋萎为度。 6 苗木出圃 6.1 质量要求 根系发达、苗干通直、叶色正常、生长健壮、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无检疫性有害生物、无机械损伤;1年生合格苗分、两级,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1 年生合格苗分级标准 苗木类型 苗木等级 级苗 级苗 地径(cm) 苗高(cm) 根系长度(cm) 长度5cm 侧根数 地径(cm) 苗高(cm) 根系长度(cm) 长度5cm 侧根数 实生苗 0.8 60 20 15 0.50.8 4060 1520 10 组培苗 0.8 60 15 12 0.50.8 4060 1015 8 6.2 出圃 1年生达到级苗以上即可起苗移植。 7 建档 7.1 技术档案 应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