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含义:目的:,四、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为什么首先在广东、福建实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何时做出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980年,首先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哪些地方?它们分布在哪两个省?国家为什么首先在这两省实行对外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概念:2.目的:3.经济特区:4.所有制形式:5.意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公有制为主导多元化,为了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经济发展,并扩大对外影响。,经济特区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的地区。,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含义:,“特”在何处?建设资金:经济形式:产品销售:经济运行:税收征管:,吸引外资以“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外销为主以市场调节为主“三资”企业所得税率为15,减免税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特殊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香港,昔日深圳,开放后的深圳,“深圳速度”,“一夜崛起的城市”,(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概念:2.目的:3.经济特区:4.所有制形式:5.意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二)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1984年个1985年个,14,4,1.背景:2.沿海港口城市的设立: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4.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南,浦东,经济特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闽东南,珠三角,(三)浦东开发开放,20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国家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意义:,1.全方位2.多层次3.宽领域,(四)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是指对所有国家,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逐步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开放。对外开放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多领域的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2001年11月11日,1980年,4+1个特区,1984年及以后,14个港口城市和4个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对外开放小结,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多,宽,思考:,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列强入侵被迫开放,独立自主主动开放,不平等,平等互利,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推动经济发展,适应全球化,被侵略的产物,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今天的开放和旧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今天的开放是平等互利为原则;旧中国的开放是不平等的。,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开放。,背景不同:,原则不同:,影响不同:,当今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旧中国沦为列强掠夺的场所,3.意义:,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989年前后,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计划经济的僵化,它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建立过程:,意义:,(1)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提出两个“不等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70年代的豆腐票和粉条票,80年代的布票,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2.建立过程:,(2)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3)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理论,3.意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地位,(2)积极作用,2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年均9的增长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并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GDP),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1)理论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为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2)解放生产力:是中共领导的解放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国家走向和繁荣、富强。(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展外向型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经济体制改革小结,前提,(二)内容,目的,实质,目标,(一)原因:,1989年前后,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特区的“特”是指().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课堂练习,A,2.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老人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B,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C.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D.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A,4.以下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A.海南省B.深圳C.上海D.长江三角洲5.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城市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区,D,B,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B有利于解放生产力C分配上克服了平均主义D.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7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D,8.改革开放的“改革”主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制度改革A.B.C.D.,B,“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国家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吸收和利用外资;扩大就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2)从材料看,当时国家在对外开放上还准备实行哪些举措?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在海南岛设置经济特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GDP),1978-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1978-2000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变化情况,单位:元,阅读以上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