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8).pptx_第1页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8).pptx_第2页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8).pptx_第3页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8).pptx_第4页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8).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其论著,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康有为,1914年恢复祭孔,并亲自赴孔庙祭孔。提出“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同年到北京天坛祭天。1916年袁世凯称帝。,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尊孔小团体:如孔教会、孔社、孔道会,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袁世凯,1912年提出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1914年恢复祭孔,并亲自赴孔庙祭孔。同年到北京天坛祭天。为登基称帝彩排。,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尊孔小团体:如孔教会、孔社、孔道会,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袁世凯,康有为,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本书刊,一群人,一所高校,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北京大学,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最重要的阵地,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等,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P56-57第一子目内容,记忆与下列“三个一”的关键词。(2min),欲救此病,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决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利刃断铁,快刀理麻,决不作牵就依违之想,自度度人,社会庶几其有清宁之日也。节选自敬告青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蔡元培提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下列对这一主张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B体现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精神C试图调和新旧文化的矛盾D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C,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这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首倡民主与科学,鲁迅狂人日记,批判旧道德、旧文化,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新文学,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推广新文学,自学指导2:自学课本P57-58第二子目的内容,匹配相关人物与作品,并总结其反映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3min),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D,胡适希望节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沈从文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A动摇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B倡导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又推动了思想革命C为五四运动起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鲁迅狂人日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这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B,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所谓的“树墩”是指A封建正统思想B君主专制制度C传统的小农经济D反动政府的统治,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A,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材料: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某些学者带有绝对肯定西方和绝对否定东方的片面认识)。,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局限性:,今天我们对祖国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口号分别对应什么历史事件?,从探索的层面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层层递进,背诵作业: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书面作业:学导练夯实基础选择+强化训练选择P60第17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_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_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空格处分别指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吾辈青年,当从新文化运动中汲取哪些精神,以创建当代青春之国家与民族?,如图的这些报刊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时期分别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就其作用而言,你认为最恰当的概括是()A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导致了君主专制的瓦解D开启了民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文学改良刍议,敬告青年,狂人日记,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青年杂志,文学革命论,民主、科学,1914年,袁世凯为配合复辟帝制,加紧进行尊孔活动,大造社会舆论。9月25日,袁世凯正式颁发了祭孔令,公开恢复了前清的祭孔规定。明令于孔子诞辰之日,中央和各地方必须举行祭孔典礼。9月28日,袁世凯在一大群全副武装的侍从护卫下,于早晨6点半抵达孔庙,换上了绣有四团花的十二章大礼服,下围褶紫缎裙,头戴平天冠,由侍从官朱启钤、周自齐及侍从武官廕昌引导行礼,俎豆馨香,三跪九叩。与此同时,各省将军、巡按使也都在省会文庙祭孔,这是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1913年9月20日,他就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他说:“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惟愿全国人民恪守礼法,共济时艰本大总统痛时局之阽危,怵纪纲之废弛,每念今日大患,尚不在国势,而在人心。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尊孔小团体:如孔教会、孔社、宗圣会、孔道会之类,形成为一股宣传封建道德的复古逆流国民既把国家“托付”给他,首先他就要“改良社会”,“以忠孝节义四者为中华民族之特性,为立国之精神”。并传谕内务部和教育部,把这个告令悬挂于各学校的讲堂,刊印于各课本的封面,令学生天天看着,“以资警惕”。“务期家喻户晓,俾人人激发其天良”。,正是“儒教中国”的思想土壤与袁世凯有意迎合这种土壤而摆出来的“尊孔”姿态,使独裁专制的帝制在推翻清王朝之后没有被人们真正从思想上抛弃,帝制的思想土壤仍在。正因如此,即便袁世凯死后,蔡元培还说:“袁氏之罪恶,非特个人之罪恶也。彼实代表吾国三种之旧社会:曰官僚,曰学究,曰方士。今袁氏去矣,而此三社会之流毒,果随之以俱去乎?”袁世凯值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袁世凯情结以及渴望袁世凯情结悄然安栖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只要这样的文化一日不加以梳理,荡旧涤污,袁世凯二世、三世乃至无穷世,便会以不同的面貌继续存在。,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陈独秀,对民国时期的漫画同学不同装的解释,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