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知识点复习课件..ppt_第1页
八上知识点复习课件..ppt_第2页
八上知识点复习课件..ppt_第3页
八上知识点复习课件..ppt_第4页
八上知识点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1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2水的分布:海洋、大气、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生物体、地下等3水体名称: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分类2:淡水、咸水;分类3: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4水体的比例,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可达4/5(水母含水量最高)2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天平均约需要2.5升水.3不同环境下的生物,对水的适应能力不同。,二、水与生命,1.生物失去水途径有哪些?,2.生物不断补充水份的途径有哪些?,动物:呼吸、排汗、排尿、排便,动物:喝水、摄食,植物:表面蒸发、蒸腾,植物:利用根吸收水,三、水的循环,水汽,水的循环,水汽,陆地,海洋,水汽输送,蒸发,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降水,内因外因类型意义,三、水的循环,2、水循环的意义:,(1)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2)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更新最快大气水更新最慢冰川,1-1生活中的水1水以各种形式分布在、和内。其中_是地球水的最主要部分,覆盖约71%的地球表面。_是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在陆地淡水中,_所占的比例最大。水生生物的含水量一般_(高于、低于)其它生物。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态存在。3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和。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_(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即水的三态变化。4、植物体内的水作为_作用的原料,溶解并运输有用元素给植物利用,通过叶表皮的_,调节叶面温度.,海洋陆地空气,生物,海洋水,陆地淡水,液,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物理性质,冰川,高于,光合,蒸腾,6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T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水循环量最_,5.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形成水汽,(B)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和(D)_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补充了陆地淡水。称为_,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P,T,M,大,7、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_(填“长”还是“短”)8、目前人类对_这个环节可以施加一定影响。,短,地表径流,第2节水的组成,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一、实验探究:水的电解,1、水的电解装置,顶端带有活塞的玻管(带刻度尺),阴阳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负极、正极相连,长颈漏斗,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能使其燃烧且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不纯时,有尖锐的爆鸣声),A、通电后,阴阳两极产生了什么现象?,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了什么变化?,两极上产生了大量的气泡,且阴极产生的气泡比阳极产生气泡又快又多。,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都在下降,但阴(负)极的液面下降的较快。它们的体积比为:V正:V负=V氧气:V氢气=1:2,2、水的电解(电解水)实验过程:,实验现象:,C、检验两种气体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使其复燃的是氧气。,氢气(阴极),氧气(阳极),检验,检验,可燃,蓝色火焰,带火星木条复燃或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水的分解(实验),收集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2:1,2、水的电解(电解水)实验,D、实验结论:,(1)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2)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3、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为什么?能否说氧气和氢气是水的组成成分?,二、水的性质,无色,无味,常温下液体,1标准大气压下100,1标准大气压下0,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4以下时,水热缩冷胀;4以上时,水热胀冷缩。,状态,沸点,颜色,气味,水的异常现象,凝固点,拓展:水还有哪些性质?,纯净的水是不良导体、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等。,1-2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说明了水是由和组成的。电解水是个_变化过程。(化学或物理)2.水电解实验中,体积少的气体是,检验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这种气体具有助燃性,产生在_极;体积多的气体是,检验方法是:点燃,这种气体能,火焰呈_色,有轻微的爆鸣声,这种气体具有可燃性,产生在_极。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_(记忆法:1氧正,2氢负)。如图,A接_极。水电解的化学表达式是:_.3水的重要性质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凝固点是;4.水在0-4是热缩冷胀的。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后体积变。,氢氧,化学,氧气,复燃,燃烧,100,0,4,大,淡蓝,1:2,正,氢气,负,正,第三节水的密度,砝码,游码,1、在实验室中,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量筒,天平,平稳,最低处,游码,中央刻度线,左,右,大,小,砝码,游码,一、密度(物质的特性之一),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2、公式:密度=,=,千克,米3,千克/米3,3、单位:千克/米3,或,克/厘米3,强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单位要统一,4.单位的含义:每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为多少千克,二、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意义是:1米3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水的密度是1克/厘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厘米3水的质量为1克,想一想:,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意义:,1米3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水的密度是1克/厘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意义:,1厘米3水的质量为1克,意义:,1米3铁的质量为7.9103千克,铁的密度是7.9103千克/米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1)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气体的密度一般比固体、液体的密度小得多,同种物质密度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物质的密度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它的大小受物质状态、温度等影响。但是要注意,如果无特殊说明,我们认为同种状态的物质,密度是一定的。,气体的密度必须考虑温度、压强等影响。,正确理解密度概念,对于同一种物质,是一个常数;,对于不同的物质,在V相同的情况下,越大,m越大;,对于不同的物质,在m相同的情况下,越大,V越小。,常见物质的密度:,三、密度的测量,1、原理:,2、测定固体的密度,3、测液体的密度,1-3水的密度1某种物质_叫做这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跟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的定义公式是。其两个变形公式是:m=,V=。21克/厘米3=千克/米3,0.9克/厘米3=千克/米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它所代表的科学意义是。下列三种物质:1、水;2、海水;3、酒精的密度从小到大排列。,单位体积的质量,=m/V,特性,V,m/,103,0.9103,1103,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103千克,312,6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着等质量的水、酒精和食盐溶液,如图所示则杯中是酒精。7一个100毫升的量筒最多可量出酒精克。(酒精的密度为0.8克/厘米3)8.要测量某物质密度根据的原理是:,所需的主要器材是、。,A,80,=m/V,天平量筒(或刻尺),第四节水的压强,一、压力,由于相互挤压,受力物体,垂直,受力物体,F,F,F,有人说:压力是由重力引起的,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这些说法正确吗?,思考:,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G=mg,重心,垂直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接触且有挤压,由施力物体决定,受力物体表面,想一想:,人双脚站立在泥地会陷下去,用什么办法可以使人不陷入泥地?,压力产生的效果:,使受力物体表面产生凹陷,结论:,受力面积,压力越大,压力的效果越明显;,压力大小,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效果越明显,接触笔尖的手指受压的感觉比另一手指要强得多,且越用力这种感觉越明显。,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而手指顶着的那部分形变明显;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做一做:,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1、含义:,二、压强(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压强反映了压力的作用效果,3、公式:压强=,p,=,牛,米2,牛/米2,4、单位:帕(帕斯卡),1帕=1牛/米2,一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000帕,其意义: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5000牛,练习:,一只大象的质量为6吨,每只脚掌面积为600厘米2,这头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取g=10牛/千克),解:6吨=6000千克,F=G=mg=6000千克10牛/千克=60000牛,S=600厘米24=2400厘米2=0.24米2,=2.5105帕,答: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5105帕,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2)减小受力面积,(1)减小压力,(2)增大受力面积,想一想:,1、菜刀的刀口为何磨得很薄?,2、铁轨为什么不直接铺在路面上,而要铺在枕木上?,3、背书包为什么要用扁而宽的带?,、骆驼的体重与马相似,但它的脚掌的面积约为马的倍,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增大了压强,容易把菜切断,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而不让铁轨陷于地面,宽的书包带与肩的接触面积大,在书包重一定的情况下,宽的书包带压强小,人感到舒服些,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增大了与沙漠中沙子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对沙子的压强,使它不至于陷于沙中,受到海水的压强是5.047107帕,相当于504.7千克的物质压到1厘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效果,小故事:,有一位名叫约翰墨累的海洋学家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3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管的两端烧熔封闭,用帆布包紧后装进铜管里,铜管的上端开有小孔可以让水进入,再把这根铜管沉到5000米的深海。当他把铜管提上来时,不禁惊呆了:帆布里的玻璃全变成雪花状的玻璃粉!,堂亚斯图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自由潜水者,她能把“无限潜水”的纪录提高到122米.在潜水过程中,心跳会降至每分钟10次,她的肺缩小到平常的1/6.,结论:,水也会产生压强,四、水的压强,、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处处都有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pgh,、指液体的密度,、h指液体某处到最高液面的垂直距离,3、此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液体的内部压强,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1)液体的密度;(2)液体的深度;,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1-4水的压强1.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的上,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2.压力产生的效果与_和_有关。我们单位面积上受到的_叫做压强。可见_可以定量地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其定义公式表示为p=_,两个变形公式求F=,S=。32帕=牛/米2,2帕代表的科学涵义是。4菜刀磨得很快是通过_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骆驼具有很宽大的脚掌是通过_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表面,垂直,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压力,压强,F/S,pS,F/p,2,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2牛,减小,增大,5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_越大。6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和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_方向都有压强;并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液体的压强随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有关。7.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h是指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单位是_.这个公式的适用范围是_和_.,压强计,液面高度差,侧壁底部,各个,相等,深度,密度,p=gh,米,液体,直柱固体,第5节水的浮力,一、浮力,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一、水的浮力,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2、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3、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4、不但液体会产生浮力,气体也会产生浮力,什么是浮力呢?,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向上的力叫做浮力。,实验:P20的实验,读数4.4N,读数2.6N,(读出下图的数据),测量法,F浮=G-F拉,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F浮=G排液=液gV排液从公式可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多少有关,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1.对阿基米德定理这个公式的理解应注意:(1)公式中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2)公式中V排液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可以完全浸入,也可以是部分浸入。2.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要统一。,桥墩受到浮力吗?,?,三、物体的沉浮物体的沉浮条件1:,物体的沉浮条件2:,物体的沉浮条件3:,G,F浮,悬浮,F浮=G,物体的沉浮条件4:,G,F浮,F浮=G,漂浮,物体的沉浮条件: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讨论:,一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你能否根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结论:物=液悬浮物液下沉物液上浮,实例:煮汤圆或饺子;油轮泄漏,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船要()一些。(上浮,下沉),上浮,(因为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液体排开的体积不同,液面对应的位置也就也不同),注意:密度计的下端装有铅丸或水银;密度计上所标的数值是纯数,这个纯数代表被测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下大上小,刻度不均匀),五、物体浮沉条件应用1、密度计把模拟密度计分别放入水中和盐水中为什么将吸管放入不同的液体中,液面所对的位置会不同?,2、关于轮船【轮船实验】捏成一团的橡皮泥会沉入水底,而做成空心的橡皮泥却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与橡皮泥类似,用钢板制成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