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ppt2-4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1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ppt2-4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2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ppt2-4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3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ppt2-4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4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陈伯时)ppt2-4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章,2,主要内容,1.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2.数学模型和动态性能分析3.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4.双闭环系统调节器的设计*5.转速超调的抑制*6.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3,本节要点:,1.应用上述的工程设计方法解决双闭环调速系统两个调节器的设计问题;2.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3.电流调节器的设计;4.转速调节器的设计。重点、难点:1.电流、转速调节器的设计中性能要求与系统选型的原则,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2.电流、转速调节器的电路实现方案。,4,2.4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本节将应用前述的工程设计方法来设计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两个调节器。主要内容为:系统设计对象系统设计原则系统设计步骤,5,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1.系统设计对象,电流内环,6,电流内环,图2-2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增加了滤波环节),Ton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i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7,2.系统设计原则,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先内环后外环”从内环开始,逐步向外扩展。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8,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电流环结构图的简化2.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3.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4.电流调节器的实现,2.4.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9,1.电流环结构图的简化,简化内容: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10,电流内环,图2-22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在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暂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动态影响,即E0。,11,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这时,电流环如下图所示。,图2-23(a)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12,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如果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两个环节都等效地移到环内,同时把给定信号改成U*i(s)/,则电流环便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图2-23b,13,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最后,由于Ts和Toi一般都比Tl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而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Ti=Ts+Toi,(2-55),简化的近似条件为,(2-56),14,电流环结构图最终简化成图2-23c。,15,2.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典型系统的选择:从稳态要求上看,希望电流无静差,以得到理想的堵转特性,由图2-23c可以看出,采用I型系统就够了。从动态要求上看,实际系统不允许电枢电流在突加控制作用时有太大的超调,以保证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而对电网电压波动的及时抗扰作用只是次要的因素,为此,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应选用典型I型系统。,16,电流调节器选择图2-23c表明,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要校正成典型I型系统,显然应采用PI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2-57),式中Ki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i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参见表2-8,17,为了让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则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便成为图2-24a所示的典型形式,其中,(2-58),(2-59),18,校正后电流环的结构和特性,图2-24校正成典型I型系统的电流环,a)动态结构图:,b)开环对数幅频特性:,19,3.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式(2-57)给出,电流调节器的参数有:Ki和i,其中i已选定,见式(2-58),剩下的只有比例系数Ki,可根据所需要的动态性能指标选取。,20,参数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希望电流超调量i5%,由表2-2,可选=0.707,KITi=0.5,则,(2-60),(2-61),再利用式(2-59)和式(2-58)得到,21,注意:如果实际系统要求的跟随性能指标不同,式(2-60)和式(2-61)当然应作相应的改变。此外,如果对电流环的抗扰性能也有具体的要求,还得再校验一下抗扰性能指标是否满足。,22,4.电流调节器的实现,模拟式电流调节器电路,图中U*i为电流给定电压;Id为电流负反馈电压;Uc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图2-25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型电流调节器,23,电流调节器电路参数的计算公式,(2-62),(2-63),(2-64),24,总结电流调节器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电流环结构图的简化:1.1忽略反电动势的动态影响1.2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1.3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2.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3.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4.电流调节器的实现,25,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3.转速调节器参数的选择4.转速调节器的实现,2.4.2转速调节器的设计,26,1.电流环的等效闭环传递函数,电流环闭环传递函数电流环经简化后可视作转速环中的一个环节,为此,须求出它的闭环传递函数。由图2-24a可知,(2-65),27,传递函数化简忽略高次项,上式可降阶近似为,(2-66),近似条件可由式(2-52)求出,(2-67),式中cn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28,电流环等效传递函数接入转速环内,电流环等效环节的输入量应为U*i(s),因此电流环在转速环中应等效为,(2-68),这样,原来是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经闭环控制后,可以近似地等效成只有较小时间常数的一阶惯性环节。,29,物理意义:这就表明,电流的闭环控制改造了控制对象,加快了电流的跟随作用,这是局部闭环(内环)控制的一个重要功能。,30,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转速环的动态结构用电流环的等效环节代替图2-22中的电流环后,整个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便如图所示。,电流环,31,系统等效和小惯性的近似处理和电流环中一样,把转速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环节移到环内,同时将给定信号改成U*n(s)/,再把时间常数为1/KI和T0n的两个小惯性环节合并起来,近似成一个时间常数为Tn的惯性环节,其中,(2-69),32,转速环结构简化,b)等效成单位负反馈系统和小惯性的近似处理,33,转速调节器选择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面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含在转速调节器ASR中,现在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因此转速环开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34,由此可见,ASR也应该采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2-70),式中Kn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n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35,调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这样,调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令转速环开环增益为,(2-72),则,(2-71),36,校正后的系统结构,c)校正后成为典型II型系统,37,3.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转速调节器的参数包括Kn和n。按照典型型系统的参数关系,由式(2-38),(2-74),再由式(2-39),(2-75),(2-76),因此,38,参数选择至于中频宽h应选择多少,要看动态性能的要求决定。无特殊要求时,一般可选择,参见表2-6,39,4.转速调节器的实现,模拟式转速调节器电路,图2-27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型转速调节器,图中U*n为转速给定电压,-n为转速负反馈电压,U*i调节器的输出是电流调节器的给定电压。,40,转速调节器参数计算,(2-77),(2-78),(2-79),41,转速环与电流环的关系:外环的响应比内环慢,这是按上述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多环控制系统的特点。这样做,虽然不利于快速性,但每个控制环本身都是稳定的,对系统的组成和调试工作非常有利。,42,2.4.3设计举例,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如下:直流电动机:电动机电势系数,允许过载倍数;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43,设计要求:静态指标: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44,1.电流环的设计,确定时间常数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Ts=0.0017s。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oi=2ms=0.002s。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Ti=Ts+Toi=0.0037s。,45,1.电流环的设计,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要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46,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用PI型电流调节器。,47,电流环的设计,ACR的比例系数:,电流环开环增益:,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要求:,48,电流环的设计,满足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49,电流环的设计,满足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满足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50,电流环的设计,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电流调节器原理图如图2-48,取40k取0.75F取0.2F,51,2转速环的设计,确定时间常数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KI:已取KITi=0.5,则转速滤波时间常数:转速环小时间常数: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52,转速环的设计,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按照设计要求,选用PI调节器,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性能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的超前时间常数为,53,转速环的设计,转速环开环增益:ASR的比例系数为:,54,转速环的设计,检验近似条件转速环截止频率为满足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55,转速环的设计,满足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56,转速环的设计,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电流调节器原理图如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