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民意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市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民意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市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民意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市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民意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市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民意调查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关于市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民意调查报告为了解扬州食品卫生法贯彻执行的现状,听取市民对食品卫生安全执法管理工作的评价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扬州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XX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委和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于8月下旬联合开展了XX市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民意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从六个方面形成报告。一、样本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涉及广陵、邗江、维扬三个区内的200个城市居民,通过调查员入户的方法进行。性别构成男性占45,女性占55;年龄结构1829岁占7,3039岁占20,4049岁占25,5059岁占24,60岁以上占24;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初中占22,高中(中专、职高)占,大学(包括大专)占,硕士及以上占;职业类别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占,个体、私营业主占,企业人员占,农民占,学生占1,离退休人员占34,其他人员占24。在所有样本中,从事与食品生产、流通、销售有关行业的被访者占。二、食品安全成效明显,市民对扬州食品卫生安全状况总体满意率达962/5近年来扬州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明显成效。扬州食品市场总体状况较好,未出现过重大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调查显示,被访者对扬州食品卫生安全状况给予肯定,总体满意率达96,其中表示“满意”、“基本满意”和“一般”的分别占12、和;认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仅占和,占4。在对扬州食品卫生安全形势的评价中,79的被访者认为“趋于好转”,20的被访者认为“没有变化”,仅1的被访者认为“趋于恶化”。三、市民食品消费较理性,卫生安全知识待提高据对“消费者通过哪些途径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多选)”一项调查表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作用较为显著。数据显示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被访者分别占和,通过“亲朋好友”和“互联网”的被访者分别占37和,还有23的被访者通过“其它途径”获得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在近期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多选),知晓率最高的是“阜阳奶粉事件”69,其他依次为“粉丝吊白块”50、“猪肉瘦肉精”49、“毛发水酱油”28,还有的被访者表示对上述事件“都不知道”。对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13的被访者3/5表示“了解”,的被访者表示“了解一些”,还有的被访者表示“不了解”。调查显示,市民对食品卫生法的知晓率较高,表示“知道一些具体条文”的被访者占23,“知道有这个法律”的被访者占,“完全没有了解”的被访者占。与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的管理部门(多选)中,最为被访者所了解的是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94),其次为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粮食局()、商贸局(17)、农林局()和供销联社(),此外,还有8和的被访者分别选择了城管局和教育局。在购买食品时,80的被访者通过“看标识、标签”来判断食品是否卫生安全,的被访者“根据经验判断”,仅2和的被访者根据“价格的高低”和“广告中是否出现”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这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还是具备一定的卫生安全知识的。但是,大多数被访者对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的内容并不完全了解,在“产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产品标准号”五个选项中,能全部选对的被访者仅占。消费者虽然明白包装标签对于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但因大多数人对其具体内容不能全部了解,所以对食品标签的规范性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4/5四、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偶有发生,市民维权意识需增强虽然扬州未出现过重大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但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偶有出现。的被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66的被访者表示“偶尔”遇到,28的被访者“从来没有”遇到过此类问题,还有的被访者表示对此“没多想”。在购买了问题食品以后,56的被访者表示会“找商家要求退货”,的被访者会“去相关部门投诉”,2的被访者选择“找新闻媒体曝光”,“自认倒霉”。问题食品除了找商家以外,78的被访者的被访者表示还知道1个以上的受理部门及其举报电话,的被访者“不能确定”,还有的被访者“根本不知道”有其他受理部门和举报电话。数据表明仍有部分被访者在遇到问题食品时缺乏维权意识或不了解维权途径。调查中,被访者最担心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由“农药兽药残留”(89)和“添加剂过量使用”()引起的,其他依次为“过期食品”()、“不清洁的加工”()、“重金属超标”()、“致病微生物”()和“转基因食品”(29)。在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咎上,绝大多数被访者将矛头直指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被访者认为食品卫生安全5/5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生产经营者利欲熏心”,73的被访者认为“缺乏长效管理的措施”,的被访者认为是“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43的被访者认为是“消费者鉴别能力不强”,还有32的被访者认为是“多头管理体制”造成的。消费者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的不法行为深恶痛绝,的被访者认为应该“严惩重罚,让他没有能力再犯”,的被访者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为“要惩罚,也要根据当事人的情况作分析,分层次”,的被访者认为“对那些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