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输血规范,淮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输血特点,新生儿心脏功能不健全,输血量计算不当或速度过快容易引起循环超负荷而致心衰。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心肺发育尚不成熟,不能耐受低温血,输血时应以室温血为宜。,新生儿肾脏排钾和保钠及维持酸碱平衡功能差,输入保存时间过久的库血容易出现高血钾,低血钙和酸中毒。新生儿的HbF含量高,红细胞内的2,3-DPG含量低,红细胞与氧的亲和力大,Hb需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才能满足生理需要,输血指征,血容量不足:当急性失血量10%总血容量,视失血的速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根据失去的主要成分和失血的速度给予输注相应的成分血液或全血。贫血性疾病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静脉血Hb130g/L;慢性贫血患儿,Hb130g/L,可增加肺血管阻力,使左向右分流及肺血流减少,也可促使开放的动脉导管关闭。出现与贫血有关的症状如气急、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心动过速或过缓、进食困难或淡漠等。输血后症状减轻。,早产儿贫血。早产儿输血指征见附表。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数量减少和(或)功能障碍,以及一种或多重凝血引子缺乏所致的严重出血。血小板输注指征为:新生儿PLT50109/L伴出血征象,或新生儿PLT30109/L,不伴出血征象。低蛋白血症可首选人血白蛋白或血浆。其他。如IVIG治疗川崎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免疫缺陷病,严重感染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的患儿,可予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以预防或控制感染。中性粒细胞缺乏伴严重新生儿感染,经抗生素治疗48h以上无效者,首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无效时可考虑粒细胞输注,目前认为两者的长期安全性仍需评估。,早产儿输血指征,【血制品的种类】,全血急性失血;换血。浓缩红细胞用于各种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儿。洗涤红细胞多次输血者,或曾有输血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溶血性贫血换血。,浓缩血小板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体外循环的血小板损耗。浓缩粒细胞疗效不确切,少用。新鲜冰冻血浆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冷沉淀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等。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II,VII,IX,X等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白蛋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体外循环,换血,休克等。,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先天性体液免疫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2002-2:2025 EN Prerequisite programmes on food safety - Part 2: Catering
- 【正版授权】 ISO 13061-15:2025 E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 Test methods for small clear wood specimens - Part 15: Determination of radial and tangential swelling
- 北海保安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麻风培训试题及答案
- 未来乡村面试题及答案
- 颅骨骨折试题及答案
- 清洁取暖面试题及答案
- 国际私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 坦荡模型测试题及答案
- 绿色建设面试题及答案
- 高速天桥拆除方案(3篇)
- 202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手外伤急救诊疗流程标准化
- 农村土地托管培训课件
- 老年专科护士学习培训汇报
- 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
- 个人借条电子版模板
- SIPp 使用手册中文版
- 单位无宿舍证明
- GB/T 3036-1994船用中心型蝶阀
- GB/T 19867.5-2008电阻焊焊接工艺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