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全县信访稳定暨深化干部下访群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副县长在全县信访稳定暨深化干部下访群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副县长在全县信访稳定暨深化干部下访群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副县长在全县信访稳定暨深化干部下访群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副县长在全县信访稳定暨深化干部下访群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副县长在全县信访稳定暨深化干部下访群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20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信访维稳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平安垫江建设总体目标,以群众工作为统揽,以信访维稳联动中心为平台,不断深化干部下访群众,切实加大事要解决工作力度,有效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促进了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纵观去年的信访稳定工作,总体向好,成效明显,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更加,三大重点,三项制度,三大平台”。一“一个更加”即组织保障更加有力。一是加强对信访维稳工作的研究部署。20年,县委、县政府3次召开信访维稳工作大会,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8次听取全县信访稳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全县信访稳定工作;县群众工作联席会议9次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社情民意,研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诉求问题。二是严格执行一岗双2/4责制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行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来信,其他领导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分管领域内的信访稳定工作。三是注重信访维稳干部培养。始终对信访维稳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注重对他们的培养和提拔。全县3次组织信访干部业务培训,提升一线信访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重视对领导干部群众工作水平的培养,建立了新提拔县管副职领导干部分批到县信访办挂职制度,20年共8名新提拔县管副职领导和21个单位25名干部到县信访接待中心轮流接待群众。二“三大重点”,即突出抓好干部大下访群众工作、突出抓好信访秩序规范工作、突出抓好信访维稳队伍建设。一是突出抓好干部下访群众工作。将各级领导干部下访群众纳入“一系统两簿册”的网格化管理办法,既建立干部下访群众工作的完整电子、纸质档案,又对各乡镇、各部门领导同志下访群众工作进行日常监督,保证了干部接访下访群众的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将信访积案化解作为下访群众的重点工作,分别由县四大家领导包案调处,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处理方案和办结时限,做到了工作责任一包到底。二是突出抓好信访秩序规范。依托县信访维稳联动中心和政法部门,加大了对违法上访人员的化解和处置工作力度,全年依法劳教违法上访人员1人,拘留牵头3/4闹事人员25人,具结悔过和治安训诫178人,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1328人次,全县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三是突出抓好信访维稳队伍建设。全县乡镇、部门和村居社区共落实专兼职信访信息员343人、矛盾纠纷调解员573人;乡镇、县级部门落实群众工作人员257人,村居社区建立联系小区、楼宇、院落的群众工作信息员队伍1525人;从全县选调了6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到县群工办,信访队伍的不断充实为信访维稳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三项制度”,即建立完善矛盾排查调处、维稳风险评估、党代表联系群众等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三位一体”矛盾排查调处制度。全县各部门建立了领导、班子、责任“三位一体”的矛盾排查调处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多位一体”的乡镇联席会议制度,村居社区“多位一体”的信访信息收集和矛盾纠纷调解制度,切实加强了矛盾纠纷的排查和信访问题的调处。20年以来,全县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1368余件,有效化解率达到,县维稳办牵头排查重点矛盾纠纷33件,有效化解率达到。二是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为切实加强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全面推行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做到了应评尽评、应缓则缓、当否即否。20年对明月山非煤矿山关闭、工业园区882亩建设用地征用等重大事项4/4进行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取得了预期的风险评估效果,较好地减少了矛盾纠纷。三是创建了党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去年10月以来,我县率先在全市探索建立了党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今年2月开始在11个乡镇进行试点,将每月20日定为“党代表接待日”,严格落实“接待、交办、办理、反馈”四项环节,有效推进了党代表履职常态化,进一步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了党代表在促进科学发展、参与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今年3月20日,我县全面展开了党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