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报告_第1页
《红楼梦》读书报告_第2页
《红楼梦》读书报告_第3页
《红楼梦》读书报告_第4页
《红楼梦》读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红楼梦读书报告红楼梦成书于清朝乾隆中期,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它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封建四大家族的兴衰,是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或许正是因为它的名气太大,到让人产生了敬畏之心,以至于直到今天我才读完了这本书。我还不能领悟到本书深刻的历史意义以及其极高的思想价值,但我能感受到曹雪芹对人物的细致刻画,那入木三分的人物性格,让我觉得似乎真正认识了大观园里的众人。贾宝玉作为当之无愧的男一号,生来注定不平凡。由补天石化为人形,携通灵宝玉诞生,本让人以为是栋梁之才,口里却说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视每一个女子为珍宝,不管出身如何,他都一视同仁。上到与自己同辈的姊妹,下到身边的使唤丫头,没有一个他不心疼的。贾宝玉生来聪慧,只因心里心心念念的都是些姐姐妹妹,注定成不了大器。史太君对他的宠爱更是让他变得任性骄纵。他毕竟是善良的,很少摆出宝二爷的架子,总是和身边的丫头打成一片她们也都敢在他面前耍性子。他会为黛玉的病担心,会为金钏的死内疚。他心里对“男女之别”到是成了执念,死死地记挂着一点也不敢忘记。警幻仙子说他“淫”倒不如说他“痴”。他心牵每一个2/6女子,就连出嫁这样平常的事他也觉得是糟蹋了人,他既是好色更多的还是怜惜。这样一个奇异的男子,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难逃过化回补天石的命运。临走前也没忘了给父亲磕头。赶考前人人都以为他的话是疯话,其实那只是他顿悟后的感喟罢了。一生视女子为珍宝的他,终究还是负了黛玉,负了宝钗。说起黛玉,不得不感叹她一生可谓命苦。死了母亲,亡了父亲,来到贾家寄人篱下。虽然有史太君的百般疼爱,也架不住她的九曲心肠。她一直病歪歪的,十顿饭只好吃过五顿,这本就使她少了许多快乐,再加上她的敏感多疑便又少了许多顺心的日子。贾宝玉是她在贾府中的精神寄托,无奈贾宝玉的性子又惹她生疑,常常与他拌嘴,多出许多眼泪来。黛玉生病、丧母,寄住在大观园,纵使史太君再怎么喜欢,和宝玉再怎么情投意合,终究不是自己家里。客居他乡,难怪黛玉养成这多疑的性格。黛玉擅长写诗文,字字句句中总透露出悲凉,这是合了她的心境了。黛玉心里的凄苦,宝玉少懂,她也不便讲与旁人,只能闷闷地憋在心里,这是必然。黛玉死时,宝玉正值洞房花烛夜,黛玉烧毁手帕也算是死心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宝黛的爱恋,可笑可叹,可笑的是这两人时刻都3/6在为难自己,也不肯把话讲明。可叹的是黛玉竟为宝玉强撑了那么久,最终却心死而亡。宝玉何尝不想娶来自己心爱的林妹妹,谁知这一辜负便赔进去了黛玉的一生。初见时赠表字“颦颦”,住下后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回想起这往日的种种,真不知宝玉会作何感叹。宝黛之情的无可奈何,因为宝玉的痴傻,因为黛玉的孤高。说到底也是因为封建迷信和封建家长制的盛行。自古以来封建王朝造出这样的孽岂止一两件呢宝黛也不过是成千上万牺牲品中的两个普通人罢了。宝黛情本就注定要无疾而终。后来的二奶奶薛宝钗,也不可谓不好,只是她被迫插足了宝黛之情,让人觉得像是第三者。薛宝钗生性温和大方,识大体、知诗文,算得上优秀。家里哥哥不争气,她便成了母亲的指望。哥哥犯事入狱,便是她时时在母亲身边安慰,一众姐妹都信她,就连黛玉对她也少几分猜忌。她能体谅黛玉的身不由己,也懂得宝黛情深自己能避开就避开。她也是无奈,家人总盼着能给宝玉配金锁,结成金玉良缘。就算她深知这样做的后果,终究拗不过家长之命。宝钗豁达的性格叶建宇她的诗中,大胆直接,没有黛玉的凄美,另成一种风格。论起性格最要强的便是琏二奶奶王熙凤。王熙凤真是最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头一次见黛玉就唬得黛玉一阵纳闷。人未至声先到,在封建社会这样的女子怕是少之又少。4/6她自幼当男孩子养。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处处揽活,事事操心,恨不得把家里所有事都自己承包了,就是生病了也强忍着不让别人知道。这样的劳碌命免不了操碎心。贾府中人多事杂,凤姐又事事求精,最终只得抱憾而终。她对待一家人都耿直有礼,更是讨史太君喜欢。在众人面前她是无所不能的女强人,谁也不知道人后她心里的苦闷。表面越是光鲜亮丽,心里或许就越是脆弱。其实她心里也是怕的,她害怕自己如果没有办好事,显得像是没用;又怕自己太要强贾琏避之不及,另寻了新欢。史家最可爱的要数湘云。史湘云平日里并不住在贾府中,贾宝玉却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知道她爱玩,起了诗社也没忘了叫她。史湘云开朗多话,香菱请她讲诗,她得了兴,便没昼没夜地高谈阔论起来。海棠社临雪作诗,湘云和宝玉两个人抱着鹿肉吃得不亦乐乎,五言联句她抢了十二句,自己都说到“我也不是作诗,竟是抢命呢。”红楼梦里她的戏份不算多,光从这联句一事就能看出她的性格来。全书中她算是少有的开心果,唯独不见史湘云为何事伤心落泪。人人都笑刘姥姥进大观园,我却在刘姥姥身上感受到了乡下人的质朴、纯真。大观园的哪一个不是自幼长在达官显贵家中,衣食无忧,却少了乡下人的幸福。王熙凤、老太君等见了刘姥姥也都是被她的乡下气息吸引了,取笑5/6她的老实。大观园一宴众人都笑得弯腰曲背。刘姥姥带着乡下人独有的憨劲,给这风平浪静的大观园平添了一丝波澜。虽然刘姥姥初进贾府是为谋生计,后来却也帮衬了不少。她带来的欢乐是无可估量的。写了这些主子、客人,也该写写下人中的精英一袭人。袭人是宝玉面前最好的丫头,深受史太君、王夫人的信任和喜爱。说起来袭人有些痴,跟着贾母时,眼里心里全是贾母;跟着宝玉时,眼里心里又全是宝玉。虽然是个丫鬟,她心里对许多事都看得清楚,时常劝劝宝玉,劝他不要胡闹,劝他用功学习。她从不违背宝玉的命令,亲手替宝玉做肚兜。这份衷心也是旁人学不来的。红楼梦中最有名的一句怕是“太虚幻境”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充斥在生活中,辨不清就只能任人宰割。无论你现在是否身居高位,家财万贯,当你落魄,人人都来打落水狗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权力、金钱都是假的。再难接踵而来时贾家这样光鲜的人家也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像一颗粗壮的大树,人们路过时极尽赞美,只有树才知道树干已经成了空心。一个家族如此,一个王朝亦如此。曾经几尽繁华,也躲不过国破家亡的结局。真实的东西从不虚浮于表面,所有珍贵的都不是权利和金钱可以换来的,到了必要的时候,刘姥姥也能帮助王熙凤。6/6贾家的起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