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_2_第1页
《荷塘月色》教案_2_第2页
《荷塘月色》教案_2_第3页
《荷塘月色》教案_2_第4页
《荷塘月色》教案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荷塘月色教案荷塘月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创作特色;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4学习欣赏和鉴赏散文。【教学重点】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共同回忆匆匆引出朱自清从而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朱自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7(结合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2写作背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7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3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4播放课文多媒体文件,学生欣赏课文,正音正字,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学习课文朗读方法。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意境。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点明题旨)(情);第二部分(46段)写荷塘美景(主体)(景);第三部分(710段)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况,回归现实(偏重抒情)(情)。三、合作探究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7(一)情语1课文的“文眼”是哪一句话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作者的游踪是怎样的明确家小路荷塘家。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4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7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7课文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明确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二)景语1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月色的明确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2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明确“泻”“浮”“洗”“画”等。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7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3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三)艺术特色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这篇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2景物描写细腻委婉、生动形象。3语言素朴优美,遣词造句十分准确贴切。4师生互动,品味课文“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