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关于重点人群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县司法局关于重点人群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县司法局关于重点人群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县司法局关于重点人群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县司法局关于重点人群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县司法局关于重点人群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市司法局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依法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监所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三类重点人群的帮教管理,根据市委政法委部署和市司法局关于开展重点人群调查研究的通知要求,我局精心组织,深入基层,通过走访、听取汇报、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全县重点人群管理情况认真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社区矫正人员基本情况自2016年3月份社区矫正监管主体移交至我局以来,截止2016年3月,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705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人员1376人,累计宣告禁止令3人。目前,在册社区矫正人员329人,其中缓刑305人、假释17人、暂予监外执行7人。其中,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89人、破坏经济秩序类犯罪26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类犯罪101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19人、侵犯财产类犯罪75人、贪污贿赂类犯罪11人、其它类犯罪8人。在册社2/6区矫正人员中,男性304人,女性25人;城镇籍41人,农村籍288人;18周岁以下6人,18至45周岁244人,45至60周岁68人,61周岁以上11人;就业308人、就学1人、无业2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20人,高中、中专学历84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25人。2016年来,社区矫正人员累积重新犯罪11人,每年重新犯罪率1以下。社区矫正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四川省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办法。社区矫正人员家庭大多数比较困难,全县社区矫正人员低保家庭有31户。(二)刑满释放人员基本情况全县刑满释放在册人员969人。一般帮教对象870人,重点帮教对象76人,“三无”人员23人;男性908人,女性61人;城镇籍214人,农村籍755人;落实帮教969人,帮教率100。近三年来,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27人,重新犯罪率。刑满释放人员管理法律法规有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时衔接工作的意见(1999年2月3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司法部、公安部、民政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犯人刑满释放3/6后落户和安置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8455号)、关于犯人刑满释放后落户和安置的联合通知(一九八三年五月五日公安部、劳动人事部、农牧渔业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1992年7月22日经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统一规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有关政策的通知(川司法发XX25号)。刑满释放人员家庭情况多数刑满释放人员从监狱归来后或家中无亲人,或受“一人犯罪,全家可耻”思想影响,遭到家人的埋怨和冷漠对待,家庭体贴关爱缺失,家庭地位严重不平等,家庭关系日趋紧张复杂,有的甚至妻离子散、父母早亡,家庭负担和压力日益加重,全县困难(低保)家庭83户。(三)监所服刑人员基本情况经排查,目前有912名监所服刑人员。危害公共安全罪185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101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与民主权利罪205人,侵犯财产罪155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22人,其它犯罪144人;男性867人,女性45人;未成年人犯罪63人。监所服刑人员的家庭都比较困难,其中困难(低保)家庭146户。二、工作措施及成效(一)社区矫正人员工作措施及成效4/61完善接交衔接,确保社区矫正人员接收到位(1)严把社区矫正人员“入口”关。一是按照实施办法及XX市法、检、公、司四家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办法联席会议纪要要求,我局每年至少一次提请县委政法委主持召开“XX县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对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衔接问题达成共识,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各单位。二是严把社会调查评估关。对每件受委托的社会调查评估均专门成立由分管副局长为组长、执法大队及司法所人员为成员的调查组,深入乡村田间地头调查,确保调查评估不走形式。2016年起至今,我局共接受各地单位社会调查评估104份,被委托机关采用96份,采用率达92。三是充分利用社区矫正集中宣告室,组织每月新入矫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集中宣告,宣告仪式上邀请法、检、公三家负责此项工作的责任人参加,并针对本部门要求强调社区矫正纪律、日常管理、奖惩规定等,进一步增强矫正人员的服刑意识。(2)加强沟通协作,避唱“独角戏”。充分发挥法、检、公等部门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管理作用,确保社区矫正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县局分管领导及科室人员切实做到每月至少一次与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沟通,把社区矫正人员报到不及时等问5/6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对不服从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轻微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社区矫正人员,提请公安机关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对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的矫正人员,及时向原裁判人民法院、监狱机关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2016年以来,我局建议撤销缓刑8人,书面警告63人,治安处罚2人。2开展特色矫正工作,严防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一是加大对司法所监管工作督查力度。为确保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到位,我局XX县检察院建立了“零距离”衔接制度,保持每个月对各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情况至少进行督查一次,对每次督查形成督查报告,并根据督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二是实施分类管理、加强重点矫正人员监管。对全县所有矫正人员,我们根据犯罪性质、犯罪手段、危害结果等因素,评估所有矫正人员的再犯罪率,对再犯罪率高的重点人员盯死看牢,确保矫正人员零重新犯罪。三是在探索中大胆创新,不断改进和调整工作方法模式。如请假外出“双担保”制度、禁止令五项制度、集中社区服务与分散社区服务方式相结合等工作模式。四是开展“矫正之星”评选。从2016年开始每个季度举行一次“矫正之星”评选,各个司法所根据矫正人员表现情况,评选出“最佳表现之星”、“最佳服务之星”、“最佳创业之星”6/6等等,在集中教育学习时予以通报表扬,调整其监管模式作为奖励,增强社区矫正人员再生信心。3开展教育帮扶,促使矫正人员顺利融入社会。一是开展人性化温馨矫正。积极推出“思想上解忧、心理上减压”的“六个一”人性化温馨矫正法,创造性开展工作,把监督管理与思想矫正有机结合,有效解决矫正人员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源问题。二是建基地促矫正。在XX县看守所设立社区矫正人员“警示基地”,定期由司法局统一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到XX县看守所进行警示教育,让矫正人员体会在押服刑与社区服刑最本质的区别,让他们更珍惜现在,认真遵守监管规定;依托民政部门和敬老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社区服务基地”4个,累计组织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