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_第1页
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_第2页
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村位于紫都台镇西南部,距镇政府3公里,共10个村民小组,379户,1330口人,分散居住在5个沟岔里,耕地面积2246亩,人均不足亩。目前全村有贫困户245户,842人。2016年底,毛德村农民人均收收入2800元,是阜蒙县重点贫困村之一。一、毛德村贫困状况1、耕地少,贫困人口多。毛德村原有耕地面积3794亩,近几年除绿色通道、京四高速、两退一围占地后,仅剩余2246亩,人均不足亩。尤其在两退一围之后,造成109户、512口人无一分耕地。目前,全村贫困人口842人,占总人数的2、危房多。全村379户中有68户农民居住危房险房,除今年解决5户外,还有30户急需解决。3、贷款多。由于没有收入来源,贷款已成恶性循环,全村贷款总数达万元,占全镇8个行政村贷款总数的20,户均贷款万元,人均贷款8400元。4、重大病患者多。多数群众因为家中无钱,造成小病成大病,大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目前有重病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就有36人。5、贫困学生多。全村在校学生96人,贫困学生达34人,其中高中以上10人。二、致贫的主要原因1、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毛德村大多数农民仍然存在传统的小农意识,竞争意识不强,2/3仍然坚持分散经营的生产、生活格局。自己不愿走出去,外界先进思想也不能进来,因而更加剧了毛德贫困落后的状况。2、基础设施滞后。道路交通、农业设施等基础设施滞后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民增收,限制了当地的脱贫发展机会。3、自然条件差。毛德村耕地面积少,而且大多数为坡耕地,加之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旱情多发,农民种的少,收的更少。三、发展主要举措今年,毛德村已经被确定为市委、市政府新一轮“集团帮村”工程项目村,由市人大办公室牵头,市县多个部门和企业联合攻坚,整合涉农项目、支农资金和惠农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项目,计划到明年帮助毛德村整体脱贫。1、修路。在市人大的协调下为毛德村改造路基公里,到9月份完成黑色柏油路4公里。2、建蔬菜保护地。鉴于毛德村土地少,不成规模的原因。经村两委商量,并争得老百姓的同意因地制宜发展散棚建设。县农业部门为每家每户选地块、量朝向、找资金。同时到黑山、北镇购买建棚材料,目前勾棚已经结束,正在焊铁架子,扎棚共计30栋,预计7月底投入使用,年可创收90多万元。3、养殖本地鸡。协调市扶贫资金15万元鼓励老百姓发展养鸡,在工商局支持下成立紫赢养鸡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鸡冠山”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5户带头,带动200多散户的农民专业养鸡合作社,今年共发放3万只鸡雏,可创收24万元。3/34、发展肉羊产业。毛德村有较好的养羊基础,现有养羊大户59户。毛德村计划通过饲养和托养两种方式在两年内使养羊覆盖率达到50。2016年,将通过帮助养羊户协调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发展肉羊养殖大户20户,每户养羊20只以上,每年至少收入4万元;发展肉羊托养30户,平均每户托养50只,一年可收入近3万元,到2016年年底,仅养羊一项,可使人均收入增加3380元。5、发展经济林果。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2016年秋和2016年春毛德村流转的土地上种植平榛、大枣等果树。平榛子结果早、产量高,耐贮藏运输,可以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种植,盛果期亩产可达100150斤,按每斤榛子最少20元批发,每年每亩产值可达20003000元,结果期长达50年。枣树适应性强,盛产期可亩产鲜枣1500公斤以上,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计划在2016年争取做到户均一亩地,到2016年争取做到人均一亩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