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国旗下教师讲话稿_第1页
关于清明节的国旗下教师讲话稿_第2页
关于清明节的国旗下教师讲话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关于清明节的国旗下教师讲话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我们先一起来分享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追随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们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2/3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冷的食物。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后,他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后来,祭祖和扫墓成为的清明节中的的重要仪式,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节寄托着我们对先人和亲人的怀念,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是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其实“祭扫”并非清明的一项主流的活动,真正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令价值的是“踏青”、“折柳”、“拔河”、“蹴鞠”、“放风筝”和3/3“荡秋千”等重要内容。“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这首唐朝羊士谔所写的诗,诗情画意般地歌咏了人们在清明这一天走出家门,到青山远村折柳、踏青的情景。宋代文人李弥大有一首诗写道“蒙蒙细雨网春晖,南阳清明二月时。细草养泥留燕子,好花藏蜜待蜂儿”。这里,作者一反唐代诗人杜牧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郁闷情绪,为我们编织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诚可谓心境好、景色新,一派鸟语花香踏青春游固然是必不可少,但大文豪苏轼却显得格外冷静。他在东栏梨花的诗里写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他告诉我们,这美好的时光当然是令人陶醉的,但人生几何,切莫因为沉湎于此而忘记珍惜时光。难怪有位民俗学家这样定义清明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