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_第1页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_第2页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_第3页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_第4页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一、项目来源玉米是XX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XX区连续九年对高产玉米生产的加大扶持投入和连续六年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以及四年的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综示区项目实施,我区玉米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已发展成为XX区粮食生产的主导作物,面积产量数据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总产万吨,占粮食总产的,平均单产573KG。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区的粮食安全,影响农民增收,最终影响XX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建设方案的通知【云农科字201653号】文件精神,以及2016年9月29日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会议要求,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增加党委政府对玉米生产的重视力度,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对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192016年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建设项目,旨在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二、任务目标一综示区样板建设完成1000亩综示区玉米集成技术推广,产量较对照增100KG/亩。成本降低100元。带动万亩玉米生产较对照增50KG/亩。2016年综示区样板1000亩,百亩核心区100亩,带动区10000亩。百亩核心区产量指标750KG/亩以上,千亩区产量指标700KG/亩以上,万亩带动区600KG/亩以上。二承担玉米新品种技术筛选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对创新、集成的玉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筛选出12个新品种提供下年示范。三对本区域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四负责本区域的玉米产业需求和信息采集,调研玉米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完成临时性应急任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方案,提供给当地主管部门,及时宣传到农户。3/19三、实施结果一项目布局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乡镇级玉米间套种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使资金、物资等向项目区倾斜,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形成合力,推动项目工作完成。1、综示区样板实施地点及面积2016年1000亩综示区布局是隆阳瓦窑镇老营村200亩、蒲缥镇王头寨村150亩、板桥镇沙坝村200亩、羊邑村350亩、西邑乡鲁图村150亩、乌马村50亩、辛街乡龙洞村100亩,合计1200亩。2、综示区核心样板在XX区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实施完成云南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合示范区,其中核心示范样板150亩,产量指标750KG,品种“云瑞220”、“保玉13”、“周玉0913”、“云瑞505”。3、新品种展示体系展示品种共27个,分别是云瑞668、云瑞11、云瑞10号、云瑞396、云瑞666、云瑞222、云瑞4/1989、YR88、云瑞220、云瑞518、云瑞407、保A1、A4、A7、A10、云瑞505、云瑞336、云瑞339、云瑞556、得单5号、得单3号、德玉15号、云瑞958、临玉8、9、10号、以当地大面积推广品种“五谷1790”为对照。分别安排在中海拔米的汉庄镇羊邑村大寨子组、低海拔1348米的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高海拔1871米的瓦窑镇老营村一组。体系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展示13个,分别是彩甜糯、云甜2号、云甜3号、云甜9号、云甜10号、彩糯3号、彩糯6号、云糯4号、云糯5号、云糯6号、超甜复诊、中农甜410、安迪18、老品种。4、万亩带动片万亩带动区,西邑4000亩,蒲缥2000亩,汉庄2000亩,板桥1000亩,老营1000亩。二实施结果1、测产结果经过9月13日10月14日组织区、乡镇科技人员及村组干部进行认真测产调查,综示区样板合计测产152块田,测产面积285亩,代表面积1200亩,其中百亩核心区150亩测产30块田,测产最高产量973KG/亩,最低产量521KG/亩,加权平均产量/亩,加上间套种40天豆,5/19平均产量50KG/亩,单价6元/KG,产值300元,折合玉米100KG,亩产/亩,亩产值元,千亩综示区1050亩,最低产量652KG/亩,最高产量/亩,加权平均产量/亩。万亩带动区,蒲缥2000亩,老营1000亩,西邑4000亩,汉庄2000亩,板桥1000亩,测产结果加权平均产量/亩,最高产量850KG/亩,最低产量/亩。根据测产结果综合分析,项目超指标完成任务,其中1200亩综示区总产万KG,平均产量/亩,万亩带动区总产万KG,平均产量/亩,合计11200亩总产万KG,平均产量/亩,比XX区2016年玉米预计单产521KG/亩,亩增产/亩,增,总产增万KG,按照目前市场价元/KG计算,增产值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这一效果的取得,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经过科技人员及项目实施村、组干部、及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取得的结果,发挥了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样板成为各级品种技术的观摩现场。2、专家验收结果2016年9月28日,由XX市XX区农业局主持,邀请市、区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在汉庄、蒲缥等乡镇实施的“2016年玉米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和万亩带动区”项目进行复测验收,与会专家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和自测产量情况汇报、认真察看了项6/19目区的玉米长势情况,选定了有代表性的三户农户三个点进行实产收获,并查阅项目相关资料、经充分酝酿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1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项目要求在XX区建设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辐射带动区,产量指标依次为750、700和600/亩。通过实施,实际完成面积分别为150亩、1200亩和10000亩,理论测产依次为、和/亩。亩产超任务指标、和。面积和亩产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经专家组实收三个点,加权平均亩产,比实施单位自测对应田块加权平均数/亩高。说明实施单位的测产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因此专家组认定该项目区11200亩平均产量为/亩复测实收产量和自测产量详见附表。2综合效益显著。该项目完成11200亩玉米示范区建设,加权平均亩产,比XX区2016年预计玉米平均亩产521KG,亩增,新增总产万KG,按每元计算,新增总值万元。其中千亩片亩增产,亩增产值511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促进了保玉13号、云瑞220、云瑞505等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对辐射带动周边玉米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几个抗病丰产良种的推广,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7/19减轻了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3技术成熟、措施可行。项目组针对XX区实际情况,采用抗病高产良种、适时播种、规范栽培、科学使用控释肥、综合防治虫、草、鼠害等技物配套措施,增产效果明显。通过成立项目领导组织、技术组织、完善责任制、强化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实施到位,有力地促进了该项目的园满完成。有关材料齐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3、品种展示试验结果示范推广品种周玉0913、麒单8号、云瑞220、云瑞505、尚玉3899、尚单2016、丁单1号,经过大面积示范,鉴定出“云瑞505”可以在XX区海拔1750米以下玉米生产区大力推广应用,“尚玉3899”、“尚单2016”、“丁单1号”三个品种可以在XX区海拔2200米以下玉米中低产地块大力推广应用,“周玉0913”可以在XX区1800米以下地区推广种植。展示品种分别安排在中海拔米的汉庄镇羊邑村大寨子一组、低海拔1348米的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一组,高海拔1870米的瓦窑镇老营村一组,27个组合,鉴定出“云瑞666”、“云瑞958”、“云瑞556”、“云瑞11”、“保玉14号”等组合提供下年扩大示范。鲜食甜玉米鉴定结果产量、品质表现好的有云甜3号、云甜9号、云糯4号、云糯6号、彩糯6号五个品种,结8/19合品种产量、抗性鉴定及品质鉴定“云甜玉9号”可以XX区保山坝海拔1650米以下地区进一步进行扩大示范种植鉴定。四项目效益简析1、经济效益简析项目合计完成面积11200亩,总产量万KG,平均产量/亩,比XX区2016年玉米预计产量521KG/亩,亩增产量/亩,增,新增总产量万KG,按照目前市场价元/KG计算,增产值万元,扣除投资体系建设15万元,基层推广体系示范基地建设投资4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66万元,区级样板投资2万元,国家玉米示XX县投资3万元,合计投资90万元,净效益为万元,投资效益比为1元,按照项目区涉及万人计算,人均增收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社会效益简析总产万KG,平均产量/亩,比XX区2016年玉米预计产量521KG/亩,亩增产量/亩,增,实现亩增产100KG以上目标,新增总产量万KG,按照人均年占有400KG粮食标准计算,可解决万人一年的吃粮问题使1463人脱贫国家贫困标准2300元/人年,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XX区玉米生产良种及集成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带动全区万亩玉米生产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9/19项目区综示区核心样板蒲缥镇大新寨150亩核心示范样板及新品种展示,成为XX市2016年大春生产观摩会议、XX区2016年大春生产观摩会议观摩的重点现场之一,成为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建设XX市玉米育种研究室XX区区域推广站玉米新品种、技术观摩观摩现场之一。综示区样板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农户来年玉米品种栽培技术的选用示范观摩现场。通过项目的实施,通过玉米专用控释BB肥的示范,为下年该产品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于提高XX区玉米生产水平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区示范推广的“保玉13号”、“麒单8号”、“中玉335”、“周玉0913”、“云瑞505”、“尚玉3899”、“丁单1号”、“尚单2016”经过市区乡镇品种观摩鉴定列为今后XX区玉米生产的主推品种。筛选鉴定出“云瑞666”、“云瑞958”、“云瑞11”、“云瑞556”、“罗单299”、“保玉14号”、“尚玉3899”、“尚单2016”、“丁单1号”等新组合提供下年扩大示范,为XX区今后玉米生产发展,品种选用提供科学依据。3、生态效益项目区推广新品种,由于品种抗病减少防病农药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推广玉米专用控释BB肥,减少资源消耗,直接或节约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玉米的增产,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和秸秆间接还田、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10/19减缓了土壤酸化,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保护了水土环境,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五提高了科技人员能力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训村组干部、农户12场次,培训人员2500多人次,其中召开观摩会三场次,参会人员289人次,指导农户1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00多分。六核心团队建设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依托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安排,继续由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副所长陆顺生任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站长,宋云、曾林、单艳、刘艳5名成员为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专职技术人员,在项目涉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配合下,执行完成玉米区域推广站试验示范推广任务。配合区农业技术推广所科技人员杨国田、杨兆才及8个乡镇18名科技人员组成XX区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250户玉米示范户建设25名技术指导员团队,由区域推广站站长、副所长陆顺生任玉米产业技术负责人,负责实施完成XX区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250户玉米示范户建设。七加快科技信息及成果传播及体系建立以来获奖情况11/192016年团队人员及玉米产业技术指导员在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网、云南农业信息网、保山农业信息网、隆阳农业信息网上报刊登玉米信息57条,超额完成20条任务发表论文7篇,灰色关联度分析在XX市XX区玉米新品种展示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在耕作与栽培2016年26期刊登,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29期10123页刊登,纤维亚麻品种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在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14期4281页刊登,贫困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模式及途径分析在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31期11148页刊登,玉米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在宁夏农林科技2016年2期11页刊登,XX区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成果分析在科学种养2016年03期227页刊登,山区农民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在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23期刊登。八交流检查指导省体系首席专家番兴明、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专家肖植文教授、省农业职业学院综合试验站专家赵燕、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临沧综合试验站李学智研究员、产业体系育种研究室岗位专家高级农艺师邵思全等、市区农业局主管粮作的领导、股室、站所领导多次到体系建设综示区检查指导工作,为12/19任务完成提供领导技术支持。体系科技人员深入样板实地、农户家中进行多次指导,确保项目任务超额完成。九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按照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依托体系建设,依托单位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财务,设立专账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即单独设账,单独核算,由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站长负责,有利于项目任务指标完成。四、工作措施一行政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玉米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是集良种、良法和投入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活动,是粮食作物生产先进科技集成、配套与推广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道坎”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乡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XX区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任副组长,农科站和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玉米体系建设综示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13/19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科站,主要负责整体工作的实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各涉及村相应成立由村主任任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玉米体系建设综示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成立技术指导组按照玉米体系、高产创建要体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为科学确定统一产量目标和产量增幅指标,建立不同层次的技术指导模式,在XX区玉米专家组的指导下,成立由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技术人员陆顺生、宋云飞、刘艳、单艳、曾林,XX区蒲缥、瓦窑、西邑、汉庄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杨志明、王兴亮、张祖梅、杨再生、杨祖美、袁如东、胡正奇、吴正印、杨玉光、杨静共计15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组在省、区级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项目技术方案并按此方案,组织开展项目技术指导、培训工作确保各项技术培训到户到人,指导到田。14/193、整合项目形成合力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把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间套种、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使资金、物资等向项目区倾斜,保障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技术措施1、主推品种百亩核心区选用“云瑞220号”、“周玉0913”、“保玉13”千亩展示区选用“周玉0913”、“尚玉3899”、“麒单8号”、“中玉335”、“丁单1号”万亩示范区选用“北玉20号”、“五谷1790”、“辽单527”、“保玉9号”、“雅玉889”等。2、整地规格及播种密度深耕晒垡,深耕30厘米左右即可。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架空,地面平整,土壤疏松,耕作表面要有一层细土覆盖。百亩核心区采取等行距条播,100厘米开沟,单行双株种植,穴距30厘米,亩密度4444株。千亩展示区采用100厘米开沟,穴距厘米,亩密度4000株,万亩展示区采用100厘米开沟,穴距35厘米,亩株数15/193800株。3、播种技术今年由于干旱的影响,6月12日才进入雨季,播期推至6月13日至6月18日,一次播种全苗,每塘播3粒种子,出苗后、间苗留双株。4、施肥技术1百亩核心区施肥技术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专用控释BB肥40KG。2千亩展示区施肥技术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专用控释BB肥40KG。其中,沙坝村200亩、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25的玉米专用肥40KG,苗肥亩深施15KG尿素,穗肥亩深施25KG尿素5KG硫酸钾。3万亩示范区施肥技术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条施25的玉米专用肥40KG。苗肥亩深施10KG尿素,穗肥亩深施30KG尿素。5、田间管理6月13日6月18日播种后及时用豆花玉玉米除草剂除草,亩用量200ML对水30KG喷雾封闭除草,玉米34叶期及时间苗定株。拔节期78叶进行中耕除草并在植16/19株缺锌ZN田块应及时补施锌肥,即每亩100克硫酸锌对水60KG喷雾。初现天花时,亩用2支60ML玉米健壮素对水60KG喷雾,或在613叶期用矮丰每亩支兑水60KG喷雾。开花或灌浆期对部分落黄脱肥的地块,追施35KG尿素。6、病虫害防治技术1病害防治大小斑病、灰斑病的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水60KG,每710天喷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锈病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0克对水60KG喷雾。如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2虫害防治玉米螟的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用1辛硫磷颗粒剂或3广灭丹颗粒剂,每亩用12KG拌5倍细砂土,放入喇叭口内,或用杀螟灵1号颗粒剂250克拌细砂34KG,每株1克撒入心叶,此外可直接用辛硫磷药液灌心。蚜虫的防治,玉米进入拨节期后蚜虫危害初步上升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保得乳油25倍液,75吡单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喷雾。视虫情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地老虎的防治,用50辛硫磷颗粒17/19剂,每亩23KG拌细土25KG毒土塘施或毒饵诱杀,采用麦麸1015KG,加入90敌百虫100200克拌成毒饵,出苗前撒于行间,出苗后施在幼苗根部周围。五、经验体会影响玉米总产和单产提高的原因是缺少优质、抗病、耐旱、高配合力的新种质品种,加之育种中抗逆性改良和品质改良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导致目前高寒山区主推杂交良种缺乏。特别是海拔1900米以上地区玉米种植水平难以提高。近几年只重视中低海拔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忽视了高海拔杂交玉米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广大农户反应中低海拔品种多,有“雅玉系列”、“三北系列”、“农大系列”、“海禾系列”很好选择。而适应高海拔种植的品种少,很难选择。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高海拔杂交玉米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选出一批适应高海拔种植的杂交玉米品种系列,提供农户选择推广种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