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_第1页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_第2页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_第3页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_第4页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分析作者谢汉东作者单位401445重庆,重庆松藻煤电公司总医院【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外科发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51例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脂肪液化切口均顺利愈合。结论肥胖、营养不良,使用电刀,暴露时间,缝合技巧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及早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疗,可以缩短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关键词】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预防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抗生素等应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但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电刀的不恰当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日益增多。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我院外科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51例患者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1例患者中,男21例,女30例,年龄2365岁,平均47岁。所有患者均为肥胖患者,以中年女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性为多,皮下脂肪厚度311CM,平均CM。术中使用高频电刀者38例,未使用者13例糖尿病12例,低蛋白血症6例,贫血4例。上臂、大腿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9例,乳腺手术4例,腰腹部输尿管切开取石2例,行上腹部手术19例,其中胆囊切除术11例,胃大部切除术1例,肠梗阻手术5例,脾切除术2例,下腹部手术17例,其中直肠癌根治术3例,腹股沟疝手术8例,阑尾切除术6例。观察内容本组患者于手术后38天切口出现较多黄色渗出液,局部皮下空虚,内混有脂肪滴、积血及坏死组织,切口边缘及皮下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渗液涂片镜检见红细胞和较多脂肪滴,送标本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治疗方法1基础治疗积极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纠正贫血,局部应用电磁热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切口干燥,减少渗液形成,促进渗液的吸收。2根据切口及渗液的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对切口渗液较少,表皮未裂开,液化范围小、浅者,一般不拆除缝线,由两边向中央挤压切口,将渗液尽可能排出后外敷碘伏纱条。有15例采取该法,多数患者经23次换药后可按期拆线。对切口渗液较多,愈合不良有23例,根据情况拆除12针缝线,高渗盐水冲洗创面,置引流,红外线照射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行二期缝合或用蝶形胶布对合创口,经35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天换药可愈合。切口全部发生脂肪液化不愈合,予以拆除全部缝线,反复冲洗切口。切口旁另戳小口,放置一次性硅胶引流管,全层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接负压引流。引流液减少后拔除引流管拆线。13例行切口内置负压引流治疗716天切口愈合。所有的患者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结果本组51例患者中,47例一期愈合,4例二期愈合,愈合时间为818天,随访36个月没有发生切口裂开或感染者。3讨论早期诊断对于术后患者,特别是肥胖和使用高频电刀的,由术后第3天注意观察切口变化,一旦发现有黄色渗出液后应及时处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1多发生在术后37天,多数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他自觉症状。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见漂浮的脂肪滴。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4渗液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依据以上临床表现,不难做出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局部处理应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若渗液较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或挤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压排液,或纱条引流,间断低位拆线12根,局部小切口敞开引流及加压包扎的方法。使用高渗盐水纱条湿敷和红外线理疗可促进创面干燥,刺激肉芽生长。待肉芽组织新鲜后用蝶形胶布拉拢伤口或二期缝合使切口顺利愈合。若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应及时敞开切口,于皮下深层、前鞘前面放置硅胶引流管,剪多个侧孔,全层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使用持续负压吸引,定期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12次,保持引流管通畅,25天后无分泌物时即可拔除引流管。虽然脂肪液化非细菌感染所致,但极易继发细菌感染,所以在充分引流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应用抗菌药物。对于营养不良应支持治疗,改善营养状况和和免疫功能。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预防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笔者推测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等有关。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与切口交叉的血管,使血运更加减少,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使切口愈合延迟。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高频电刀止血、拉钩压榨等,由于脂肪组织导电不良,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无菌性炎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体型肥胖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6患者切口液化发生率较高,与腹壁脂肪层过厚,受损后营养缺乏更加明显,且脂肪过厚难以避免缝合缺陷等有关。手术中缝合切口缝线不易吸收或缝合过紧影响血运,缝合过松使切口没有完全闭合容易留下死腔、形成血肿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此外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低蛋白血症等,均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脂肪液化的危险性。术中应用化疗物沾染伤口、缝线、线结异物排斥也可能导致脂肪液化。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1术前积极控制感染、高血糖和高血压,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术后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2合理使用高频电刀,避免损伤真皮层。对肥胖患者应慎用电刀,必须使用时,应将电刀的强度调到以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同时应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细胞变性坏死。3注意保护手术切口。使用切口保护膜或缝干纱布条保护切口,避免长时间暴露。4缝合腹膜后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将已坏死的脂肪组织冲洗掉,减少术后坏死组织的量。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5对肥胖者的腹部手术特别是上腹部手术,应采用减张并仔细分层缝合。同时避免大块缝合,打结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切割脂肪组织造成死腔形成。6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置橡皮片皮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