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捐款作文:将泪水固化为体恤个体苦难的常态_第1页
抗震救灾捐款作文:将泪水固化为体恤个体苦难的常态_第2页
抗震救灾捐款作文:将泪水固化为体恤个体苦难的常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抗震救灾捐款作文将泪水固化为体恤个体苦难的常态在我周围的朋友中间,最近有两句流行的问候语。一句是“你捐了吗”,另一句是“你哭了吗”。前者是对向灾区同胞伸出援手的关切,后者是对遇难同胞宝贵生命的哀悼。这两种情感归结到一起,其实就是血浓于水的同胞手足情谊,以及生命高于一切的人道主义关怀。突如其来而且惨不忍睹的集体苦难,极大地激发了这种原本就深藏于我们内心的高贵情感。是的,灾难放大了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无奈,同时也放大了人心的善良和团结的力量。空前的大灾难让人们变得善良起来、纯粹起来、勇敢起来、团结起来。全民默哀后,天安门广场前久久不息的“四川加油,中国加油”声,让我们如此真切地看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力量源泉所在。如果我们始终能够保持汶川地震以来的精神状态和高贵情怀,我坚信,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必将无坚不摧。有评论说,遇难同胞身受的极致惨烈和巨大痛苦,是我们必将牢牢记下的心灵之债。其实,何止如此惨烈的集体苦难应该成为我们的心灵之债,共和国土地上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苦难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心灵之债。今天,我们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流下的悲伤泪水,应该固化为对那一个个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个体苦难的体恤常态。2/3网上关于乞讨者为灾区捐款的一组照片让我分外感动,并且深觉自身的渺小一个下肢严重残疾靠臀部在地上挪动的乞讨者,不仅捐出了碗中刚乞讨来的几个硬币,而且将口袋里仅有的几十元钱全捐了出来;一个手里拿着乞讨碗的60多岁的老人上午向募捐箱里投了5元钱,下午又专门送来了100元;同样是一个乞讨的老人,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他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去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他们都是艰难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最弱者,被我们视而不见乃至鄙夷视之。然而,在全民族的大灾难面前,却表现出了我们这些平素自诩高素质的人都很难做到的至真大爱。诚如我一位朋友所言,我们捐出的充其量只是自己的节余,而他们捐出的却可能是自己的全部家当回想我们曾经对乞讨者的妖魔化以及很多城市奉行的驱赶政策,我们难道不应该感到汗颜吗当然,乞讨者只是对个体苦难中的一个举例,关键是我们是否对那些正在承受巨大个体苦难的同胞,表现出了此刻我们对灾区人民所表现出的那种同胞手足情谊和人道主义怜悯所谓的集体苦难,归根到底总是要由个体来承担的;全民默哀的遇难同胞,也并非一组空洞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生命。如果我们一面对大地震这样的集体苦难保持怜悯和哀悼,一面又对身边的个体苦难视3/3而不见,乃至不惜成为加害者中的一员,那么,此时此刻的泪水会否因此而变得虚伪请将我们今天的泪水固化为对同胞个体苦难的体恤常态吧关爱你身边每一个不幸的弱者,把你今天的善良和怜悯也赠予他们,让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同胞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