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_第1页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_第2页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作者王阿娜作者单位116013,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关键词】面瘫中医治疗护理针灸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骤,常在睡觉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晴、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中医通过针灸、拔罐、梅花针、电针法、穴位贴服等方法治疗,可提高神经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加建局部肌肉神经功能的恢复。现结合临床实践,总结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1中医治疗针灸针灸治疗是中医基础治疗。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配穴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春乳突部疼痛,加翳风目合困难,加鱼腰、申脉或昆仑。其他治疗皮肤针法适用于恢复期用梅花针叩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拔罐,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3每周2次。电针法适用于面瘫中、后期选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通电10MIN20MIN,强度以病人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穴位贴敷法选太阳、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将马钱子挫成粉末GG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穴位处,5D7D换药1次或用蓖麻仁捣烂加少许麝香,取绿豆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D5D更换1次。2护理心理疏导护士应积极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多于其交流,多次成功案例,增加病人的康复信息,这对缩短康复时间有着重要的作用。护士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对面瘫病人认真负责,做到微笑,做到及时解释、疏导,主动多次巡视病人,帮助病人解决问题,耐心细致地讲解其发病原因、针灸治疗的原理及疗效,使病人清楚认识自己的病情,最终达到消除疑虑和不安的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起居与饮食慎起居,避风寒,注意保暖,减少外出,避免受凉及感冒,外出戴口罩。合理安排饮食结构,进食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禁烟酒,忌生冷及辛辣食物,嘱其多注意口腔卫生。面部的护理护士在操作前做好手部消毒,清洁处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3注意针刺后的针眼清理,严格消毒避免感染。面部应避风寒,必要时戴口罩、眼罩因脸眼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日滴眼药水3次以防感染。针灸的护理针灸治疗面瘫具有明显效果,是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但操作时要做到以下几点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情绪遵医嘱准确取穴,正确运用进针方法,进针角度和深度,刺激深度因人而异针刺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反映,询问有无酸麻胀重感染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留针10MIN。如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起针时用无菌干棉球压针孔3MIN5MIN,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3讨论面瘫病人病程长,恢复慢,通过心理疏导病人,帮助病人建立信心,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