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试论心理测试中“观众效应”对被测人的影响作者王梦琦论文摘要观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因为他人在场而使个人绩效水平有所变化的现象。观众效应包括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干扰作用。对于观众效应的心理机制,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观众效应在心理测试技术的测前谈话阶段、实测阶段也体现出了促进及干扰作用,无形的影响着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论文关键词观众效应社会促进社会干扰心理测试测前谈话我们经常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屡见不鲜当你走路时,如果有一个人从你身后匆忙超过你,你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当你投篮时,如果你意识到有人正在注视着你,你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命中率会更高;如果你是一名演讲者,某一天感觉不舒服,可是一上讲台,你的精神就来了;在运动比赛中,观众的欢呼喝彩气氛越浓,运动员的劲头就越足,技能发挥也会越好而在心理测试过程中,主测人及旁观者的在场,也会对被测人产生一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9些心理生理变化。为什么在有他人存在的情况下,个体行为会发生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背后究竟蕴藏着何种社会心理效应一、观众效应的作用以及心理机制1898年,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们的行为效率会因为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而明显促进。1904年,社会心理学家茅曼在做肌肉努力和疲劳实验时发现了这种观众效应。当实验的主持人在房间里时,被试举重物的速度比房间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要快一些,掷得距离也远一些。在此之后,达希尔对哈佛大学的学生进行的追踪研究也证明了有观众在场的情况下,学生做乘法计算要快一些,正确率也高一些。奥尔波特1924年在哈佛大学也通过实验进一步阐明对于同样的任务,人们在观众面前完成的效果要好于个人单独完成的效果。而佩森等人在1933年研究有关记忆的效率时发现,学习迷宫的任务和学习无意义单词任务的效果却因观众在场而降低。但当被试在学会迷宫任务和无意义单词任务后,他们在观众面前的展示比之前更好。1937年,我国学者在清华大学用蚂蚁进行实验,证明了蚂蚁在单独、成对或三只为一群时挖掘沙土的数量是不相同的。三只蚂蚁一起挖掘沙土时,其中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9一只蚂蚁的工作量是一只蚂蚁单独工作时的三倍。这种在“有人在旁”的条件下与“单独行动”条件下个体绩效差异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学称之为观众效应。观众效应是指因为他人在场而使个人绩效水平有所变化的现象。研究表明,被试在需要完成的任务难度较低或是比较容易操作和完成的情况下,观众在场会对其完成任务的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当任务难度较大并且被试不太熟悉任务的时候,观众在场反而会对绩效产生干扰作用。观众效应在影响个体行为变化时,通常会出现两种相反的效果,即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在完成某项活动时,由于有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参与活动而使行为效率提高的一种现象。社会促进不完全是一种群体现象,人们可以在别人在场时表现出这种现象,但他可能不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而在群体背景下,却更有可能产生社会促进效应的发生。有关社会促进的研究表明,别人在场时从事简单的、常规性的任务,个体的操作会更快、更精确。但如果从事的是复杂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别人的出现可能会对绩效产生干扰作用。社会干扰则是,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完成活动,造成行为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既然观众效应在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那它是怎么产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9生的许多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看法弗里德曼(1981)认为,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引起行为内驱力的增加,是因为他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金盛华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出发,认为被评价意识被激发,会直接提高人们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水平,使行为过程实质上成为一个由高度自我意识支配的自我表现过程。扎琼克(1965)提出了社会助长驱动理论,指出单纯的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唤醒水平和驱力,这种唤醒要求个体以新的方式更快更好地行动。桑得斯(1981)认为,他人在场导致了分心。当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不自觉要选择注意任务还是注意他人,这一冲突导致了驱力的增长。还有研究者认为,个体之间还存在着隐蔽的竞争因素,由于他人在场可使个体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竞争压力,并由此产生了争强好胜及社会赞誉动机,致使个体之间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了竞争。弗雷德曼和克劳斯(1960)曾做过一个卡车游戏的实验,结果是几乎所有的被试都不由自主地怀着竞争的心态,尽可能地超越对方,而忘记合作。生理心理学角度,最近有学者的研究认为,他人在场可能存在两种冲突的生理物理反应模式激励或是威胁。当个体具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激励模式,在生理上,这种模式类似于做有氧运动时肌体产生的反应;相反,当个体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任务时就会激发威胁模式,肌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9体发生了类似于应对危险时的反应。不同的生理物理反应模式最终会影响到个体的成绩。这个理论得到了生理心理学家的支持。还有很多因素被研究证明与观众效应有关,例如注意超载、被评价的焦虑、分心以及认知解释等。有研究者认为,这些理论并不相互对立,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于观众效应当中。二、心理测试技术中的观众效应心理测试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受到观众效应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存在促进作用,有时也会产生干扰作用。心理测试技术是测试人员对被测人进行的一系列阶段性的活动,有被测人参与的技术阶段包括测前谈话阶段、实测阶段和测后访谈及讯问阶段。这些活动中,被测人处于被观察角度,其表情、行为动作、言语及测试指标变化都是测试需要观察记录的数据。以下从心理测试技术的测前谈话阶段和实测阶段分析探讨观众效应对被测人的影响。(一)测前谈话阶段的观众效应测前谈话是测试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技巧与被测人在测试开始之间的谈话,从而为测试创造必要的心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9理环境和条件。谈话内容是根据具体案(事)件而确定的。一般包括案(事)件简介、被测人的基本情况介绍、测试方法和测试程序、自我简介、注意事项等。此阶段侦查人员可在测试室内,观察被测人的言行举止及测试情况,但人数不易过多,以免干扰作用过大,导致测试不准确。通常,主测人在与被测人谈话时,观众效应在被测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发生作用。主测人和侦查员对于被测人来说,都是观众,他们都在观察、评价自己的言语、姿态及表情。观众效应从被测人的测试动机来说,心理测试都是在被测人自愿情况下进行的,一般情况,无辜者都愿意接受测试。有些无辜被测人会有紧张或反感心理,但同时有多名被测人在准备测试时,这些被测人也会在有“同伴”(别人接受了测试)的影响下自己也愿意接受测试,从而尽早排除嫌疑。谈话过程中,主测人进行正确的引导,无辜被测人由于自愿接受测试动机的支持,他在主测人和旁观者面前会表现的比较自然,同时也会尽量克服自己的生理紧张(这种紧张并不是与案(事)件有关的),最大程度配合测试。然而对于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其接受测试并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动机,他们真实的动机是不愿接受测试,不愿自己隐藏的行为和心理被识破。但多数情况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9他们却会做出与动机相冲突的行为,即愿意接受测试。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测不出来的侥幸心理、“同伴”都接受若自己不接受更会被怀疑等的心理因素的驱使。观众效应从被测人的性格气质来说,中等偏外向性格或心理素质较强的无辜被测人在谈话过程中,观众效应往往不会干扰其语言表达、动作行为及真实情绪的展现。一些性格外向,爱表现的无辜被测人可能会在“观众”面前夸夸其谈,甚至谈话跑题,已达到显示自己无辜的目的。而这类性格的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在“观众”面前的谈吐、言行也会表现的放松、自然,但内心却可能因为“观众”对自己观察、注视及评价反而产生压力和紧张情绪。观众效应对于偏内向性格的被测人来说,无辜被测人可能会因为主测人及旁观者观察、注视自己而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不自然,产生生理上的紧张情绪,甚至不能真实流露自己的内心变化。这是观众效应造成的干扰作用,主测人应在谈话时注意区分鉴别。这类性格的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在“观众”的注视下可能更加不愿与主测人交谈,言语举止会更加内向,不自然。观众效应对此类人的自我暴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二)心理实测过程中的观众效应心理实测是紧接着测前谈话进行的,通过在被测人身体上佩戴仪器、主测人向被测人提问,同时观察被测人心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9理生理指标等的过程。此阶段同样可以允许侦查员参与观看。有实验研究,让被测人独处一室,佩戴好仪器,听录音提问进行测试,主测人在旁边装有单面玻璃的房间进行观看,结果表明被测人的恐惧感会上升,从而影响测试内容的效果。因此,实测过程中,被测人与主测人在同一房间会使被测人减少由于独处产生的恐惧感。实测过程中,室内安静,被测人面朝墙壁坐在测试椅上,身体上被佩戴测试仪器,要求注视墙壁且不能乱动。主测人在被测人的侧面观察其表情、动作及图谱指标反映。侦查员在被测人侧面或者背后观察被测人及测试情况。提问开始,主测人向被测人提出问题,被测人回答。无辜被测人刚开始可能会因为“观众”的注视及其他原因产生紧张情绪,但随着问题持续和适应测试环节,紧张程度渐渐降低,配合程度提高,观众效应的干扰会被被测人慢慢忽略,图谱指标反映真实心理状况。对于与案(事)件有关的被测人,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可能会比正在进行的测试更能吸引他的注意。主测人与旁观者对自己的观察会使被测人听提问分心而猜测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思考如何应对“露出来的破绽”。但这些测试者大多都会表面配合测试,同时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仪器测不出他们真实的内心活动。观众的存在通常会对这些被测人产生更高的心理压力,从而通过仪器表现在图谱指标反映上。这则是观精品文档2016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拉山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 生产文员工作总结2025年
- 社区知识及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社区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 材料复合加工合同范本
- 纸品厂承包送货合同范本
- 衣柜重装服务合同范本
-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
- 2024届吉林省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全套电子课件:基础会计(第五版)
- 民事起诉状(网购虚假宣传)律师拟定版本
-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查房
- 《中式面点》课程标准
- 门面租房合同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 简易施工方案模板范本
- 2023年青海省新华发行集团限公司招聘3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