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新闻”产生的媒体原因与对策_第1页
“烂尾新闻”产生的媒体原因与对策_第2页
“烂尾新闻”产生的媒体原因与对策_第3页
“烂尾新闻”产生的媒体原因与对策_第4页
“烂尾新闻”产生的媒体原因与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烂尾新闻”产生的媒体原因与对策“烂尾新闻”产生的媒体原因与对策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生活在处处被信息包围的世界中,信息大批量产生又被大批量的遗弃,刚到眼前的新信息转瞬之间又会成“昨日黄花”,成为“烂尾新闻”。“烂尾新闻”亦被称为“断头新闻”,是指媒体对一些事件的报道,开始时声势很大,但最终对事件的发展结果却不再关注,导致对一个连续发展的新闻事件报道有头无尾,无疾而终。1比如2016年上半年山东的“问题疫苗”的去向与安全问题,当调查结果还远远没有浮出水面时,舆论似乎已经早早地画上了休止符,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体转向了在微博上突然爆红的叫“PAPI酱”的“网红”,非常严肃的公共健康议题,随后却被网红抢去了风头,不得不淹没在一场网络狂欢中。一、“烂尾新闻”产生的原因第一,信息高速更新是热点新闻热度突降的根本原因。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量传播有限,人们对热点新闻高度兴奋,在媒体的引导和营造下,其新闻热度容易持续。而在新媒体时代,高速更新的信息刷新着受众的有限视界,受众常常应接不暇,关注点切换频繁。当热点2/5新闻发生时,受众大多会被其独特的新闻价值所吸引并展开讨论,关注度呈现裂变式飘升,而受限于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的缺乏,这种热议可能呈现出非理性的判断和传播,导致舆论方向出现偏差。第二,媒体缺少对热点问题总体的、长期的后续报道策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长期的、稳定的、可执行的报道策划,一个新闻事件就不会得到完善的调查与报道。一般来讲,当社会上的一个热点问题出现时,媒体都会做一个报道策划,但是这个报道策划一般是临时的、短期的,且只是针对事件发生时该怎样第一时间向社会报道的一个策划,有关后续的报道以及长期、定期的报道计划却不会在最初的报道策划里出现。所以,这就会导致热点事件出现时,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及时全面的,但是事件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报道后续力量不足,甚至产生“舍弃”新闻的现象。第三,被大众兴趣“牵着鼻子走”,媒体失去主见。有的媒体就单纯将受众的关注点作为自己采写新闻的风向标,变成了“遮住眼睛上磨的驴”,受众的眼睛看向那里,媒体的报道触角就伸向哪里,完全丧失了自身的判断力和主见。观众的兴趣是多样而且多变的,关注受众的兴趣是媒体选择新闻参考,但是媒体不能被观众的易变且3/5不稳定的兴趣点“牵着鼻子走”。第四,媒体盲目追求热点,“为了追热点而追热点”。新闻每天都会产生、更新,观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也会不断涌现。寻求新的关注点消遣生活是大众的的一种需求,而且这种寻找永远不会停止。于是,有的媒体在报道某一个新闻事件时遇到新热点出现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转移视线”,以为这样就是“紧跟潮流”。为了能够“刷脸”、追求曝光度和点击量,有的媒体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将正在进行的新闻事件追踪到底,给观众一个负责任的结果,而转身为了参加“热点PARTY”去追求新的社会热点,博眼球蹭热度。第五,为了追求“眼球经济”,放弃媒体的社会责任。热度在哪儿,观众的注意力就在哪儿;观众的注意力在哪儿,利益就在哪儿。媒体追求增加曝光度,追求大流量人的围观,借此来吸引广告商投资,获得经济利益。综上所述,“烂尾新闻”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五,信息更新速度快、观众注意力分配分散是根本原因,媒体缺少对热点事件的长期的可执行的后续策划是重要原因,媒体自身缺乏对新闻筛选的主见、盲目追求热点、趋向经济利益,是造成“烂尾新闻”的内在原因。4/5二、针对“烂尾新闻”,媒体的应对策略著名的大公报著名的“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也为现代媒体的报道取向做出了一个典范。“不党”、“不卖”、“不私”,谈的是报纸的立场和定位问题,当落实到具体操作上,要求就是“不盲”“夫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视为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低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陷于盲。”可以看出,张季莺要求报人必须做到独立判断、充分考察、冷静探究、忠于事实、不盲听盲从,概而言之,即理性精神。所以,笔者认为,媒体要想杜绝“烂尾新闻”的产生,有以下几点对策第一,媒体首先要树立整体长期策划的意识,注意事件报道后期要进行后续跟进报道。媒体应该在报道流程方面坚守规范。事件报道策划应当将事件的“起始发展结局”的报道方法统一具体到策划案,当事件一发生时,媒体就要将策划流程按照上述3部分做细致的策划,从始至终,都有一个大致的策划案与规则可以遵循。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烂尾新闻”的产生。第二,媒体应增强主见,不盲从、不阿奉公众。当媒体正在报道一个新闻事件而另一个新的热点事5/5件又出现时,媒体应当有自己的主见,不能被公众的注意力牵着鼻子走。遇到这种情况时,媒体首先应该坚守原来的报道,做到有始有终。如新的热点确实需要报道,媒体应该做到将正在进行的报道和新的热点报道同步进行,不能顾此失彼,坚守舆论和报道阵地。第三,媒体应强化责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任意识,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媒体不仅有向公众提供“文化遗产”知识的功能,还兼有环境监测舆论检测功能和社会协调舆论导向的功能。这两项功能是媒体在社会中享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