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以助残基地积极带动残疾人创业致富的主要做法 _第1页
某区以助残基地积极带动残疾人创业致富的主要做法 _第2页
某区以助残基地积极带动残疾人创业致富的主要做法 _第3页
某区以助残基地积极带动残疾人创业致富的主要做法 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某区以助残基地积极带动残疾人创业致富的主要做法近年来,秀洲区切实结合区内农业种植、养殖优势,努力探索“项目化、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扶贫新模式,以创建“造血型”基地为依托,为残疾人脱贫致富、创业创新打造政策平台、技术平台和产销平台,努力激发残疾人的创业热情。五年来,全区已有701户残疾户先后脱贫致富,占脱贫总数的856,其中有435户残疾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一、探索“政社协作、残健一体”模式,努力打造“造血型”基地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秀洲区残疾人扶贫专项资金和特困补助制度的意见、嘉兴市秀洲区残疾人20032007年助残扶贫奔小康规划和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推行“公司农户”、基地辐射的助残扶贫模式,先后建立了洪合镇绿华助残养殖基地、王店镇梅里助残扶贫种植基地、新塍镇自强助残扶贫基地、油车港镇半岛助残扶贫基地和“一镇一品”虚拟基地,有效促进了残障弱势群体的创业致富。同时,向每个基地提供2万元的专项补助经费,专门用于扶持基地的初期创建。据统计,自该批基地运营以来,已累计投入补助资金40余万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4元。二是发挥部门合力。由区残联牵头,各镇、街道参与,先后4次对全区低保、低收入贫困残疾户进行入户排摸,全面掌握了全区残疾人的家庭经济与就业能力等基本状况,从中选择了817户有脱贫愿望且有劳动能力的残疾户给予率先创业扶持。同时,通过吸纳残疾人到基地就业、辐射带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如针对有养殖场地的残疾户,依托绿华助残养殖基地,开展“扶百户养万只”活动;针对无养殖场地的贫困户,依托梅里助残基地开展“百户扶贫工程”,通过带动152户次残疾户种植特种红薯,使户均实现增收5600元。此外,在基地的运作过程中,各基地所在镇的农科站经常性地派遣专业技术人员为扶持户提供集中培训和种植、养殖指导。三是吸纳社会参与。在残疾人创业基地建设中,采取“龙头基地农户”、市场化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主动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参与基地建设,从而有效提升残疾人创业水平。如由绿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庄安果蔬有限公司以及残疾人养殖大户陈建国、唐杏生分别牵头成立四个扶贫基地,全程负责基地的市场运作和日常管理。目前,基地已吸收了近30名残疾工人从事基地的田间管理及产品的分检、包装等工作,辐射带动了周边800多户贫困残疾户。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助残基地的发展能力,我区还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基地建设。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市、区两级慈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4善总会分别为绿华、梅里两个助残基地注入扶贫资金74万元,较好地缓解了基地建设中的资金紧张问题。二、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思路,精心打造扶贫项目一是创优基地扶贫项目。根据全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及产业布局的特点,提出了“一镇一产业、一镇一基地”的精品基地扶贫新举措,选择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基地助残项目,带动残疾人开展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如在洪合镇,结合绿华生态农业公司的主营项目和当地产业特色,选择生态鸡养殖项目开展扶持;在王店镇,结合庄安果蔬公司的主营项目和当地土地的适宜程度,选择特种红薯种植为主要项目开展扶持;在新塍镇,结合残疾人养殖大户陈建国业已成形的绿壳蛋鸡养殖模式,选择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开展扶持;在油车港镇,结合残疾人养殖大户唐杏生的主营项目和当地葡萄产业优势,选择虫子鸡养殖和葡萄种植项目开展扶持。二是创新“虚拟”基地。在现有的规模四大基地之外,切实运用各镇优势产业的品牌效应,整合品牌、信息、技术等优质资源,通过赠送项目的方式,开辟“虚拟”基地。如发挥新滕镇山羊肉的品牌优势,积极发动当地贫困残疾户饲养山羊;结合洪合镇的羊毛衫产业优势,引导当地贫困残疾户从事羊毛衫加工抓住猪肉持续高价的机遇,鼓励贫困残疾户从事养猪业;帮助发掘贫困残疾户饲养家禽场地,扶持残疾户饲养鸡禽等等。在该“虚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4基地的建设中,通过由残联组织向创业人员赠送种苗、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包产销等办法,帮助残疾人创业致富。截止目前,已送出种苗4600余只、生产设备近20余台,累计扶持贫困残疾户近200户。三、构筑“技能培训、签约入股”风险保障网络,切实打造低风险脱贫套餐一是以多元化培训构筑创业技能保障。在抓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科技扶贫放在重要位置,注重科技培训,送技术、送信息到户到人。每年由农技部门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到基地和残疾户家中,提供不同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服务。同时,针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能力差、脱贫本领不强等特点,着重加大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脱贫产业项目培训力度。推出了“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