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除《斑羚飞渡》中的不利因素_第1页
怎样消除《斑羚飞渡》中的不利因素_第2页
怎样消除《斑羚飞渡》中的不利因素_第3页
怎样消除《斑羚飞渡》中的不利因素_第4页
怎样消除《斑羚飞渡》中的不利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怎样消除斑羚飞渡中的不利因素作者周建君摘要斑羚飞渡是沈石溪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承载了许多负面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消解这些负面因素的方法。关键词斑羚飞渡消极因素方法作者简介周建君,任教于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附属实验学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应该既是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感受审美愉悦的载体,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范本。因此,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应该文也彬彬,质也彬彬。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斑羚飞渡见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虽然不乏积极的、正面的因素一群斑羚在猎人的追杀下无处逃生,最后采用牺牲一半斑羚生命的代价飞渡“伤心崖”,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位读者感到心灵的震撼,引起人们对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的思考。但是,同时它也承载着下列两个方面的消极的、负面的审美因素。一、斑羚飞渡中的消极因素1小说中故事情节的细节描写有许多虚假的成分,不利于学生以此为写作范本进行写作训练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比如小说中描写的斑羚飞渡的这道悬崖为什么刚好是六米多宽,而不是五米多宽或八米多宽,甚至更宽一些这道悬崖为什么正好叫“伤心崖”而不叫别的名字等。又如,小说的最后一段写道“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狗是动物,它们并不具备人的思维和情感,那么,狗怎会也像人一样被斑羚飞渡的壮举所感动何况,这篇小说中的狗,不是一般家庭中圈养的看家狗,而是猎狗。而猎杀的天性和本能是凶残地追杀猎物。因此,在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中,猎狗怎会轻易放弃就要到手的猎物斑羚,而待在一旁“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2小说中对猎人凶残地追杀斑羚、逼得斑羚以牺牲一半的代价换取种群的延续而跳崖自救的场面描写,与当代大力提倡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背道而驰,不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鉴于此,教学时,我们应该想办法尽量消解上述两个方面的消极因素,使学生在鉴赏这篇小说时能够达到预期的审美效果学生不仅会被斑羚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所震撼,还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它们的生命。二、消除上述两个方面的消极因素的具体办法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1引导学生明白斑羚飞渡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允许虚构和夸张,只要它能自圆其说就行,鉴赏这篇小说时,我们无需过于追究这篇小说故事情节中某些细节描写的真实与否。具体阐述如下小说中所写的斑羚飞渡中的这道悬崖刚好是六米多宽,而不是五米多宽或八米多宽,甚至更宽一些,作者称这道悬崖为“伤心崖”等等,当然都不是巧合,而是作者为了便于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意安排和虚构的。因为,这群被逼到伤心崖上的斑羚,极健壮的公斑羚最多跳五米多远,而母斑羚及幼崽则更少,只四米左右。只有这样的宽度才适合斑羚飞渡,才不会让那群斑羚因为无法飞渡而待在原地被那些偷猎者全部猎杀,或因飞渡全部失败而全数坠崖身亡也因为只有这样的名称“伤心崖”,才能符合悲壮的“飞渡”。倘若斑羚全军覆没或全部逃生的话,就没有下面精彩而又震撼人心的悲壮场面了。正是这近乎残忍的故事情节的设计,才会引出这篇小说的高潮和震撼人心的场面斑羚群中为数近一半的老斑羚用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帮助年轻的斑羚飞渡,保存了另一半年轻斑羚的生命。正是这样的情节设计,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斑羚头羊灿烂的人性之光,看到了所有的老斑羚为了年轻一代的生命,在没有任何办法求生的险境中,所体现出来的团队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识、服从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极致“整个斑羚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另外,小说的最后一段对猎狗异乎寻常的举动的描写,赋予狗以人的心理,虽有明显的夸张和虚构的成分,但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写法。作者这样写,意在渲染斑羚飞渡举动的壮美和斑羚飞渡场面的悲壮。这种“移情于物”的写法古已有之,比如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采用这种创作方法赋予花、鸟人的心理和情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作者揪心国事、关情家小的痛苦不堪之情。2向学生补充说明向学生补充说明,小说中所叙述的斑羚飞渡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反复强调在全人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类似“斑羚飞渡”的悲剧决不允许重演具体阐述如下这篇短篇小说是“著名作家沈石溪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描述的是他在1969年在西双版纳插队时,与当地农民一起狩猎时亲眼目睹的情景。以当时的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水平,描述狩猎情景是非常平常、非常普遍的事,因为人是无法超越时代的。”当然,在全人类具有高度的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6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今天,“斑羚飞渡”的悲剧决不允许重演。因为,“当前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速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在已经被全面评估的脊椎动物物种中,30的两栖动物、23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另“据科学家估计在90年代初的20年来,全世界有5000种动物受到绝种威胁,每天都有3种动物或植物从地球上消失。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一个种加快到每小时一个种。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这些濒于灭绝的物种大多数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人为活动是其主要原因。特别是由于商业贸易而导致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是造成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重要因素。”如此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导致了“第6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艺术最终的追求是美,而美的境界是生命文化的和谐。小说中猎户追杀斑羚、逼得斑羚跳崖自救的野蛮的狩猎行为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对美的和谐的生命文化的破坏因此,我们应该及时终止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耻行为,要珍视生命,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因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大自然中的任何生物都具有天赋的内在价值,都拥有生存的权利,都应该得到人类的关怀和爱护。否则,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人类在自然界的朋友将越来越少。3引导学生明白作者写作这篇小说的用意是让读者学习斑羚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编者选编这篇小说为语文教材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斑羚飞渡后,培养自己为了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而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