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口号”及“意义”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选题两忌“口号”及“意义”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选题两忌1论文选题从“运用之妙”回归“兵法之常”宋史岳飞传有名旬“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中后八字,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为今人大为推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与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内在精神颇为契合,该书开篇首句即“无论考察历史插曲,还是抽象地分析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都表明了这一点唯一不禁止进步的原则便是怎么都行。”张之沧教授更以法伊尔阿本德“怎么都行”的精神,写出“体育竞技中怎么都行的方法论”一文,认为“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对于指导体育竞技十分有用。它既可以给体育竞技带来一种发散式思维、批判性态度和不断超越的境界,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教条,拒斥一切永恒和绝对,也可以在体育竞技的战略战术与理论实战的创新上,敦促人们创立新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启迪人的头脑,开发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能,锻炼人的应变和实战能力,提升体育竞技水平。”无论是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还是法伊尔阿2/14本德“怎么都行”,以及张之沧“体育竞技中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其中智慧高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远,自不待言。但就论文选题而言,上述智慧过于“高远”,初学者若好“高”骛“远”,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其实,在看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时,我们不可忘记之前的“阵而后战,兵法之常”;在看到法伊尔阿本德“怎么都行”时,我们不可忘记西方思想中一以贯之的、以“科学一逻辑”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在看到张之沧“体育竞技中怎么都行的方法论”时,我们不可忘记茅鹏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发展出以“一元训练理论”为代表的训练学基本理论。后者是常态,是规范,是基础;前者的成果只有在后者的枝干上,才能有创新超越的可能。选题是论文写作之首要步骤,西谚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之说选题适当,则事半功倍,一马平川;选题不当,则事倍功半,阻碍连连。论文选题时,不可忘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前的“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若不知“兵法之常”之“常”,而欲知“运用之妙”之“妙”,其难度可想而知。同样,在才气纵横、挥洒自如的“怎么都行”之前,必须经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规范训练。体育论文选题研究综述与问题2016年5月23日在中国知网以篇名搜索“论文选题”3/14,得文献1017种,涉及41个学科。按“学科”分组,前5位学科为“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文献数为378种;“高等教育”,261种;“体育”,53种;“中国语言文字”,39种;“出版”,32种。其中,“体育”以53种排名第三。而按“发表年度”分组,发现最早的研究成果发表于1982年,而该年度只有1篇研究成果,即由朱维仁所作、刊于北京体育学院学报的与本科生谈论文选题。因此,无论从论文数量还是发表年度,均显示体育学科较为重视论文选题研究。分析“体育”53种“论文选题”主题文献,发现其中两篇并非学术论文,一为“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选题指南”,载体育学刊XX年第2期;一为“2016年本文作者体育教案与课堂教学系列论文选题预告”,载体育教学2016年第8期,故“论文选题”研究论文为51篇。在这51篇论文中,有期刊论文39篇,硕士学位论文11篇,会议论文1篇。在39篇期刊论文中,除冯晓露“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特征分析以北京体育大学XX2016届258篇硕士学位论文为例”,张瑞华等人的“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述评”篇外,其余37篇论文主题均与“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选题”无关,而集中于对“健美操”、“田径”、“游泳”、“篮球”等专项论文选题的研究。硕士论文共11篇,年度4/14集中于XX年至2016年,其中有8篇研究对象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论文,尤其是球类专项论文,其中研究“排球”论文选题的硕士论文3篇,“篮球”、“足球”、“网球”、“田径”及“体育教育训练学总论”各1篇,其余3篇为孙学“十一五期间我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内容分析”,黄寿军“安徽5所新升本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近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分布及成文评鉴”,景仙“体育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其中,仅最后一篇主题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选题”。可见,虽然体育学界最早于期刊刊发论文选题主题论文,且研究成果众多,但成果集中于“体育教育训练学”论文选题,而对“体育人文社会学”论文选题研究稀少。相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等较成熟的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亟需包括论文选题、写作规范等多方面的积累,即体育人文社会学选题尚欠缺“兵法之常”,难企及“运用之妙”。体育人文社会学应建立论文写作规范,步步为营,而不可“怎么都行”,否则徒有无政府的混乱,而无切实的学术进步。本文认为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者而言,尤其对初学论文写作的研究生而言,有两种选题因先天不足,以其开题往往徒增论文写作难度。这两种选题也即“口号”及“意义”。以“口号”开题之弊5/14以“口号”开题的情况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等“偏理”的研究论文中相当少见,而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偏文”的论文中较为常见。“口号”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由政治领袖提出的口号,如“健康第一”、“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二是将“体育”与“政治口号”相结合,如“体育与和谐社会”、“新农村体育”、“体育与正能量”、“体育与中国梦”;三是由体育界自生的口号,如“快乐体育”、“体育生活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因“口号”本身“可能逻辑瑕疵”、“观点先于论证”、“论题空大”、“观点自明”等特点,以其开题将导致“伪题真做,必无结果”、“大题小做,泛泛空谈”、“因素繁多,难于论证”、“人云亦云,创新乏力”等写作困境。可能逻辑瑕疵因某些口号本身存在逻辑瑕疵,以其开题将导致“伪题真做,必无结果”。如XX年9月29日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003及2016年10月16日胡锦涛讲话中均出现“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句。胡锦涛时为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遂为不刊之论,并为大量体育学论文所引申发挥。但在这些论文中,鲜有作者质疑并指出其逻辑瑕疵。其实,大小对应,强弱对举,这本6/14是常识。如“泱泱大国”、“蕞尔小国”。如“强国为国,弱国为属。”“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故应以“体育小国”对“体育大国”,以“体育弱国”对“体育强国”。所谓“由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说法有逻辑错误。若一定要保留其中的“大”与“强”,则只能用“体育大却弱之国”到“体育大且强之国”。徐伟煌和田雨普同样就此问题指出“命题的两个选项具有明显的交叉和相容的部分,然而命题的主干要求这两个选项是不能相容的,因此实际上我们所讨论的命题从逻辑上讲是一个假命题,可惜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讨论命题的实质性内容而把命题最重要的逻辑性准则给忽略了。所以在错误的命题上进行讨论得出的结果自然也是不科学不严谨的,难以让人信服,从而也就失去了命题讨论的价值。”单就领导讲话或政治宣传而言,此类逻辑瑕疵未必值得深究,但作为学术命题,则不能有逻辑问题,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若无逻辑之严谨,又何来学术之进步3观点先于论证学术的逻辑和宣传的逻辑绝然相反前者要求“论证先于观点”,而后者则要求“观点先于论证”。体育学文理兼涉,但就体育人文社会学而言,不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者往往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管理,后者又由中共7/14中央宣传部领导。如此,“宣传口号”往往进入推荐选题,如“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课题研究方向”中第36项为“西方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的虚伪本质研究,D33。若在招标前对此问题已有定论,课题负责人及参与人将以辩护代研究。又如XX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体育大国迈进体育强国的战略研究”题目即来自胡锦涛“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断语,而此断语本身是有逻辑瑕疵的。“观点先于论证”,将导致“宣传材料而非学术论文”。而中国学界强烈认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导致以“口号”开题的基金课题成为相关论文“范本”,更导致此类选题论文泛滥。当然,多数获批立项的研究选题仍然属于纯学术的范畴,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国家社科基金中“口号”人题的现实。3论题空大“论题空大”几乎是所有“口号”共同的特点,唯其“空”且“大”,方能适应各种场合,方能响彻大江南北。在此意义上,不“空大”的口号反而不是好口号。如此,口号的特点又不符合学术的要求,学术论文题目空大将导致“大题小做,泛泛空谈”,而与“小题大做”的倡导相反,对一篇万字左右的期刊论文而言,更是如此。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李军认为体育科研领域选题特点为“窄、小、精、深、新”。张力为教授认为“忌课题重心太高”,8/14“不注重从小做起,片面追求宏大,用战略、对策、发展堆砌空中楼阁,表现出倒金字塔的倾向和空泛化倾向。”“应当遏制体育科学空泛化的倾向,把自己的课题做小、做深、做实。”因“口号”空大,以其入题还将导致“因素繁多,难于论证”,如几乎体育的所有进展都与“体育强国”相关,几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体育生活化”相关。如此,“体育强国”、“体育生活化”本身便成为超复杂结构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各种要素,纷繁复杂。研究者极易挂一漏万,所得结论自然难以服人。我们可借其他社会现象认识此问题如政治上的左中右之争,之所以聚讼纷纭,永世无果,正因为政治本身属于超复杂结构。而种种宗教及世界观之对立,皆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不同,而理解之所以不同,乃因世界本身是超复杂结构,无人可对其下最后一言。以空大之口号人题,因其难以论证,往往导致写作者以信念代论证,以价值代事实,以神学话语代科学论证,以立场之争代知识之争。3观点自明“口号”之所以流传,因其明白如话,人人皆知,也即“观点自明”。“健康第一”、“体育强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体育”、“体育生活化”等莫不如此。要理解这些口号,基本不需要什么概念化研究,概念化研究甚至会将本来简单的事弄复杂。比如,如何给“体育强9/14国”中的“强”下个定义如何给“快乐体育”中的“快乐”下个定义事实上,理解“强”或“快乐”毫无问题,但真要给“强”或“快乐”下个定义还真是难题。因为“强”或“快乐”是感性自明的,概念化研究方法只在感性不能自明的情况下才有用武之地。因学术论文不用论证感性自明的东西,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思维方式也处理不了感性自明的东西,所以以“口号”入题一开始就陷入此悖论,写作者没法论证却又不能不写点什么,导致绕着“口号”的圈子说话,绕来绕去,最多也只能做成文字游戏。如果说能从“口号”增进学术的话,也许只是对“口号”在不同时期的提出状况做一番考证,如兰运平等人的“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考释”,但考证价值在修正陈说、推翻成见,如果考证一番后,只是证明了人尽皆知的观点,考证本身也是无必要的。由于“口号”本身观点自明,在各个时期都难有意义突变,故这种考证往往只能证明常识,而不能修正陈说、推翻成见。3人云亦云由于“口号”广为传播,导致人人耳熟能详,难免人云亦云。以某些口号入题之论文泛滥成灾,如2016年5月26日知网篇名搜索“快乐体育”,得文献1322篇,而体育科学全年刊文量不过170篇左右,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全年刊文量不过220篇左右,这么多论文去谈“快乐体育”,只能是“人云亦云”,结果必然是“创新乏力”。10/14事实上,该主题新近成果为“决乐体育论的源头”,此文与1987年的研究成果“日本的新体育快乐体育简介”相比,除了注释完备、格式齐整外,核心观点并无突破。“快乐体育”口号源于日本,毛振明当年就提醒我们“日本的“快乐体育的理论是适应其本国的社会变化而产生的,能否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起参考作用,还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社会条件和国情。一概排斥或盲目吸收,都不利于我国目前进行的学校体育改革。”与“快乐体育”之发文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一中国学校体育自发的口号,却鲜有人撰文论述,现只能查得一篇论文,即吴丹和李颍“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解读蒋南翔教育思想”。如果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非要以“口号”入题,以中国学校体育自己的口号入题,岂不更符合国情,更有利于实际工作难道在写作者在选择“口号”时,也意在“崇洋媚外”实际情况可能是,写作者不仅选择“口号”以人云亦云,更选择人云亦云的“口号”。又如“体育生活化”口号源于韩丹1991年“论体育生活化”一文,原文选题源于1991年4月20日中国体育报所刊体委负责人讲话,即选题本非源于学术。此口号近年来迅速升温,知网篇名搜索“体育生活化”,得文献901篇,同样反映“人云亦云”。以“口号”人题反映写作者选题能力之薄弱,而选题能力之薄弱,根本上反映11/14的是问题意识之淡薄。以“意义”或“价值”开题之弊和以“口号”开题一样,以“意义”或“价值”开题也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一大特色,这种情况在运动训练学论文中同样相当少见。以“意义”或“价值”开题,其实预设体育“意义”或“价值”之隐晦,以致于非得以论文的形式反复论证。但事实上,体育之“意义”或“价值”,如增强体魄,娱乐身心,促进团结等,可谓人尽皆知,若写作者缺乏“从他人熟视无睹之处,看出感人至深之物”之思想天分,论证其“意义”往往并无意义,论证其“价值”反而缺乏价值。在论文选题中,最应避免的情况是同时出现“口号”与“意义”,这将造就一份宣传材料,而非一篇学术论文。2016年5月27日在知网以篇名搜索“体育意义”,得文献102篇;以同样条件搜索“体育价值”,得文献372篇。以“意义”或“价值”开题所在多有,但往往呈现如下悖论一是写作者虽然以“意义”或“价值”人题,但未必认为其所谈“意义”或“价值”有任何独到之处;二是对“意义”或“价值”多泛泛空谈,观点雷同,创新乏力,若真要其深入思考,谈出些前人未及之处,又无能为力,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如本人某次参加一体育文化主题会议,与某位老师交流,其称自己调查了当地某民族传统12/14体育,已成文并将刊于某体育学核心期刊,并介绍此文谈及该民族体育的价值,但随后又补充一句“无论哪个民族的传统体育,其价值还不都一样”虽然这是私下交流,但最后这句感慨倒能反映其真实想法。推而广之,不仅各民族体育“意义”或“价值”大多类似,所有体育项目的“意义”或“价值”也同样如此,以之开题多为重复劳动。在标题摘要中动辄出现诸如“重大意义”、“现代价值”、“十分重要”之类呼吁,一则反映写作者论证无力,不能论证讲理体现其主题价值;二则反映写作者缺乏自信,得反复强调所谓的“意义”或“价值”,因为在自信者眼中,这些都是不言自明的。况且,目前体育学期刊对论文篇幅多有限制,如体育文化导刊要求“每篇稿件一般为6000字,不得超过9000字”,一篇不足万字的论文,若只谈价值,不谈事实,固然不可;若又谈事实,又谈价值,则两方面均难以深入。学术论文应将重心摆在事实层面,少谈甚至不谈“意义”或“价值”,如清华大学哲学系王路教授认为经典阅读有三层次“是什么”“为什么”“对不对”他尤其强调“是什么”的层次,若在事实层面没有新的发现,就难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而“对不对”的价值评判更毫无力量。要发掘“是什么”,体育人文社会学应吃透文献,即在资料考证方面多下功夫,且应重视访谈及统计等研究13/14方法。现实是,就“体育意义”或“体育价值”,虽然有很多人云亦云的泛泛空谈,但仍有才气纵横的创新之作,如路云亭博士人类上肢的意义篮球在中国的传播学释义,又如其都市的青春仪式深圳大学生运动会的城市学价值。然而如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路云亭之“运用之妙”初学者难以模仿,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路云亭如李力研,配得上“天才犹如暴风雨他们顶风而行;令人生畏;使空气清洁”的评价,在体育与科学XX年11月至2016年5月共40期中,路云亭刊文25篇,其中23篇独著,如此高频率的发文现象,足见其“体育意义”或“体育价值”研究契合程志理编审早年倡导之“体育文化研究应以体育运动的价值选择为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健知识培训开头课件
- 企业节前安全培训检查表课件
- 企业的安全管理培训文件课件
- 烟草执法徽章管理办法
- 物业项目督查管理办法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
- 2025年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自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民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知识竞赛题库及含答案
- 出租车驾驶员培训教学课件
- 出租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书
- 关于天然气安全知识
- (高清版)D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 体育消费及消费者行为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第2版 教学课件 8波浪能
- 摩托车行驶安全知识
-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 四合院设计方案
- 国有集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附详细版事项清单及议事规则)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