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_第1页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_第2页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_第3页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_第4页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全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随后许多高校成立了国学院、国学班、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以学习和研究国学为中心,期望恢复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地位。然而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预科在国学教育方面却有所欠缺。一方面是由于预科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进行有效的国学教育;一方面是教师的国学素养不高,国学教师严重缺乏。此外,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对预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国学教育,培养高质量的预科生已经成为预科办学的必然趋势。一、国学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章太炎曾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1张岱年认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2邓实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3总的来说,国学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学问,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民族之魂。国学的兴衰关系着中华学术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国学教育则是“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思2/5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4。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在于启发人的生命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于把高洁的德性和文化的精神注入一个人的生命,使之成为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有情有心、有灵性的人。而国学内容含有积极的文化内涵,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点出了以儒学为核心的国学教育顺应人性,注重培养人文素养的特点。国学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品格,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无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而国学教育是实现其理想的重要途径。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可受到其情感、思想和文化上的熏陶,促使民族预科生了解中华文化,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而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努力。二、预科教学进行国学教育的途径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培养独立思想。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学生接受情感熏陶,培养思辨能力,获得思想提升的场所。大学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部分包3/5含着丰富的国学知识,是对预科生进行国学教育较好的文本。在预科阶段,若教师继续像中学那样围绕“字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语法结构”等方面来分析文本,会让学生觉得大学语文和和中学语文并无本质区别,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必须增加语文课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独立之思想。比如上诗经硕人一课时,除了介绍诗经的有关知识、分析硕人的内容和写作手法之外,还可以探究硕人中隐含的春秋时期的婚姻文化,同时以诗经为载体,讲解春秋时期“赋诗言志”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诗经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诗性智慧。开设选修课,开阔文化视野。很多高校开设有国学院或国学班,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国学教育。然而民族预科生只在校学习一年,难以对其进行长期的专业的国学教育。因而可开设国学选修课,如“中国传统文化”、“诸子百家”、“红楼梦研究”等课程,还可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开设一些导读类选修课,如“论语导读”、“孟子导读”、“明清小说导读”等。一些理科专业在选修课上也可开设诸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梦溪笔谈等方面的名著导读。选修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打开一扇知识之窗,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4/5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国学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是国学教育成败的主导因素,而大学语文课堂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天地。然由于专业方向的差异,预科的很多教师都不是国学专业出身,国学素养总体上偏低,因而对很多问题也是点到为止,未能深入到其本质,致使课堂内容呈现浅显化倾向。这成为制约预科国学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意识到国学教育对预科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弘扬国学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善教学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国学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要有计划地将国学教育纳入预科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在招生制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质量评估上进行调整,并给予一定经费的支持。学校可对教师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国学培训,如定期请一些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每年选一批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或建立国学培训网络课程,让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习。国学教育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学校在评估国学教师的教学成果时也要客观、公正,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激发教师进行国学教育的热情。5/5国学是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事的准则,是修身养性、通达事理的门径;国学更是文化的根源所在,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养,才能涵养出深广的心胸和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