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 数学与物理学的完美结合_第1页
诺贝尔物理学奖 数学与物理学的完美结合_第2页
诺贝尔物理学奖 数学与物理学的完美结合_第3页
诺贝尔物理学奖 数学与物理学的完美结合_第4页
诺贝尔物理学奖 数学与物理学的完美结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诺贝尔物理学奖数学与物理学的完美结合诺贝尔物理学奖数学与物理学的完美结合在一个拓扑学家的眼里,咖啡杯与面包圈是同一种东西,因为它们都只有一个“孔”,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纯粹抽象的数学理论不容易被常人所理解,而数学家也经常被看作怪人。但很少有人能想象到,正是把拓扑学这种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到了基础物理学的研究中,人类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探索和发明出各种新奇的材料,三位物理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01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华盛顿大学的戴维索利斯,普林斯顿大学的邓肯霍尔丹与布朗大学的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这三位物理学家证明,拓扑学对于人类理解凝聚态物理学现象至关重要。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委员会把物理学奖授予这三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对于拓扑相变与物质拓扑相的研究”,这话读起来有些拗口,在理论层面的理解也并不容易。我们可以理解的是,正是把这种关注物体整体结构的数学理论应用到极端的物理条件下,才使人们有可能理解物质一种奇异的存在形式。2/5索利斯和科斯特利茨主要研究二维的对象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了物质的表面,或是制造出一种非常薄的二维材料而霍尔丹研究的对象可以被描述为“又细又薄”,算得上是只有一个维度的材料。当物质处于一种不常见的极端状态,一些奇异而难以被人理解的特性也就会随之展现出来。在极低温度条件下,一维或是二维物质仍然由数以百万计的原子构成,虽然其中每一个原子的行为都可以通过量子力学进行解释,可是物质的整体状态却出现了一些奇异的变化,这就涉及了物质在低温条件下“相”的改变。华盛顿大学的戴维索利斯普林斯顿大学的邓肯霍尔丹物质的“相”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水分子会按照固定的模式排列形成冰随着温度升高,冰会融化成为液态水,水分子开始混乱无序地运动而在温度更高的条件下,水分子会进一步进入气态。在微观状态下,虽然物质的一切活动都要受到量子力学的支配,但是在人们所熟悉的物质固态、液态、气态等几种状态中,量子态的奇异效应并不显著。这就需要实验者把温度降到接近绝对零度,在极大程度上排除热效应,并且让物质处于一维或是二维等极端的条件之下。在极低的温度下不同物质可能会出现“超导”和3/5“超流”等现象。在超导体中电阻完全消失,电流可以完全无阻碍地运行在超流体中,液体的黏滞性也完全消失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物理学家们相信,二维物体即使是在极低的温度下也会由热扰动破坏原子间的秩序。而如果没有秩序可言,自然也就不会有相变发生,因此在二维薄膜中不可能存在超导或是超流等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索利斯和科斯特利茨开始挑战这一理论,他们揭示了超导现象在低温中存在,而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又会消失的物理机制,并开始研究物质的拓扑相变。拓扑相变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认识的物质相变并不相同,它是有关二维状态的物质在极低温度下由原子形成的“涡旋”这几位科学家发现,在极低的温度条件下,这样的原子涡旋总是成对出现,而当温度逐渐升高,相变开始发生,这些原子涡旋开始远离各自的伴侣,可以独自存在这种理论上的发现可以推导出很多有趣的结论,并且让人们制造出很多新奇的物质目前在固态物理学研究中的热门方向拓扑绝缘体,正是基于此前几位科学家的理论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索利斯认为,在低温和强磁场的状态下,要解释量子霍尔效应,必须应用拓扑学来建立一种全新的物理理论。几乎与此同时,霍尔丹在对磁原子链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需要通过拓扑学来解4/5释这种物理现象。在当时利用拓扑学来研究物理现象,还属于一种非常大胆的尝试。拓扑学不大关注物体外在形状的改变,而更关注其实质,其中有几个“孔”。在当时,大多数科学家都难以想象这样的理论与现实中的物理现象有怎样的联系。而这几位科学家成功地证明,可以利用拓扑学来解释在强磁场中二维导体的霍尔电阻为什么总是会呈整数倍的变化这个值恰好为普朗常数除以电子电量的平方。这种现象其实体现出了物质的拓扑本质。布朗大学的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在1982年,索利斯最终利用拓扑学揭示了量子霍尔效应的本质在拓扑学中,一个物体被拉伸或是扭曲,其本质并没有变化,它的性质取决于自身有多少个“孔”,一个拓扑态物体可以有一个,两个,三个但是不能有分数倍的“孔”,物体的性质随着它的“孔”的增加或减少也会随之变化。量子霍尔效应正是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的运动性质随着物质整体拓扑态拓扑荷发生改变而随之变化的体现。在过去的10年里,对于物质拓扑态的研究成为凝聚态物理学中最热门的话题,这对于在未来研究新型的电子器件和超级计算机,乃至量子计算机,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今年这三位物理学家在几十年前首先在理论层面进行的拓展。这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5/5得主的工作大多都是利用拓扑学对于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凝聚态物理学进行理论推导,他们甚至认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