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北京新方志的篇目设置_第1页
谈北京新方志的篇目设置_第2页
谈北京新方志的篇目设置_第3页
谈北京新方志的篇目设置_第4页
谈北京新方志的篇目设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谈北京新方志的篇目设置六朝古都北京,其历史从燕都蓟城形成时算起至今已有三千我年。漫长的历史留给今人丰富的地方志史料。虽然从汉代到宋、辽、金时期的北京地方历史文献大都散失了,如北齐阳休之的幽州人物志、隋代的幽州图经、宋朝的平燕录等都失传无存,但是仍然保留了一些完整的著述。现遗存的北京最早的地方志书是元代末年熊梦祥撰修的析津志,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另有府志、州志、县志近60种。其中请初著如学者朱彝尊的日下旧闻、由窦光鼐、朱筠等奉敕纂修而成的日下旧闻考、清末光绪年间缪荃孙总纂的顺天府志内的“京师志”尤称名著。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曾计划修北平志,但因卢沟桥事变,北平志的编纂工作半途搁浅。由吴廷燮于1938年主纂的北平市志稿内容上迄三代下至民国二十八年,较前代各志宏大浩繁,记述备细,总计152卷,400万字。其手稿几辗转,在尘封半个世纪后,于1998年10月公开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编修地方志,毛泽东于1958年提出了编纂地方志的倡议。同年122/6月,北京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处书记邓拓为组长的修志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工作。但是“文革”地摧残了新中国的方志事业,方志机构被解散,方志工作被迫中断。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的高潮再次在北京地区兴起。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地方志的编修进展顺利,从1986年到1998年5月,全市完成志稿和送审稿45部。虽然档案与修志密不可分,历代修志者都深谙档案之珍贵,但是专门把档案行业做为地方志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地方志编纂的总体规划,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1981年11月,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草拟的新编北京志篇目及编纂分工设想草稿,供讨论,将北京志设计为十一编,170卷。北京档案志被列为第六编文化编,总第108卷。建议编纂单位为市档案避、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但由于种种因素,编纂北京志工作并未开展。1986年市委决定成立“北京地方志筹备小组”,并建立了办公室。1989年召开的首次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提出北京志篇目征求意见稿,此篇目第十二卷文化艺术卷,第37部分志为档案志。1991年11月27日,市方志办将北京志篇目试3/6行下发到各个承担修志任务的单位,此篇目总设22卷117部分志。档案志列为第四卷政务卷,总第17篇,规定字数15万,明确由市档案局主要承编。1997年10月30日,北京志篇目主编会议讨论稿计19卷131部分志。档案志被列为第四卷政务卷总第18部分志。在讨论过程中,有人提出“档案志可以与博物馆、图书馆合为一类,因为都是文化事业单位。”1997年12月10日制定的北京志篇目讨论稿做为北京市地方志主编会议材料之二,发给主编,再行讨论。此稿总设29卷140部分志。档案志为第24卷档案。图书馆博物馆卷,总第127部分志,字数放宽至40万字。1998年8月5日,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京志办号文件,将北京志篇目发至各区县、市属各部、委、办、局总公司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文件确定北京志分卷编辑,根据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实际,总设34卷95册151部分志。其中有26卷为一卷多志,有8卷为一卷一志。北京志卷次按综合,自然,政治,综合经济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按册出版,多数一志一册,少数多志一册。档案志被列入第26卷档案卷,第82册,第132部分志,字数40万字,即档案志独立成卷成册。4/6档案志在地方志中从无到有,从与其他行业志合为一册到单独立卷成册,志书字数由15万字增至40万字,这种历史变化是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转贴于论文联盟HTTP/一是档案事业的发展具备了立志条件。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档案免于战火,得到了完整系统的保存。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成为北京档案事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在党和政府对档案和档案工作重视下,1959年成立了北京市档案管理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相继建立了北京市档案馆、区县档案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使北京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于档案事业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这为档案工作的改革振兴奠定了经济基础,也激发了档案工作者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工作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档案部门各级领导班子开拓进取,带领档案人员努力拼搏。经过艰苦奋斗,档案室由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发展;档案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业务指导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发展;强化了标准化、法制化、现代化管理;借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京召开的东风,大力开展档案社会宣传工作;全方位地开发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市档案馆以迄今全国最高分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档案工作已发展为具有理论指导、体系完备、制5/6度健全、形成规模、有社会影响力的一项专门事业,具备了立志条件。二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有了深化和突破。长久以来,在人们心目中,档案始终披着神密的面纱。改革开放带来了档案工作的重大变革。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各界的工作查考、编史修志,科学研究、生产借鉴等种种需要日益迫切。党中央顺应历史的发展,做出向社会开放档案的重大决定,使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逐渐消除了神密感,各行各业愈来愈多地利用档案,档案在为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服务中产生的作用、效益愈来愈明显,社会档案意识日益增强。档案志在北京志篇目中,由从政务卷到从文化卷,这一变化反映了人们对档案工作属性的认识过程。伴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人们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逐步深化,终于取得共识,确认档案工作是文化事业,属上层建筑范畴,但又区别于图书馆志、博物馆志,适宜单独立卷成册。三是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北京地区的档案丰富而珍贵,档案工作总体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如何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促进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需要档案工作6/6者的理性思考,因此组织人力编修档案志,通过查档阅卷,调查采访,核实考证,溯事业之发端,叙沿革之轨迹,记兴衰之道理,析成败之因由,明是非之标准,存科研之成果,启后进之智,申鉴戒之实例,拓进展之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