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郑自友家庭林场“搭车”林改发展林产促增收郑自友家庭林场“搭车”林改发展林产促增收在现代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林场的出现对于切实增加林农收入,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有着重要作用。2016年7月省林业厅对制定出台的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场标准进行认定,引领家庭林场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本期“特别策划”以家庭林场为主题,以龙泉郑自友家庭林场、安吉崔氏家庭林场、浦江云榧谷家庭林场、庆元叶传盛家庭林场4个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场为例,挖掘其经验和成果,突出示范性家庭林场“领头羊”的作用,对培育浙江省家庭林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春天的尾巴夹着暖暖的情意,带来勃勃的生机,在海拔不到600米的山坡上,2000多亩的香榧苗迎风伫立着,几个工人正开着货车穿行在山坡间运送肥料。到达山顶已是傍晚时分,站在山顶的亭子里往外看,整个香榧基地一览无遗,夕阳下的小苗还透着淡淡的光晕,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而亭子旁边几株刚移植的香榧树,已经开始结香榧籽,今年9月就可以采摘。这片满眼尽是香榧苗和香榧籽的地方,便是郑自友的家庭林场。郑自友家庭林场位于龙泉市上垟镇花桥村,由花桥2/7村村长郑自友于2016年投资创建,是一个集香榧种植、育苗、加工、林下经济于一体的新型家庭林场。5年来,郑自友靠着自己对创业的热忱和坚持,借着林权改革的契机,敢于先行,积极投入以香榧、茶叶产业为主的家庭林场经营,为自己和村民谋得了长远的发展。实施立体规划开发家庭林场新路径每天6点起床吃完早饭,到基地巡察,发现问题后记下来,和工人开个短会,安排一天的作业自家庭林场建立以来,郑自友的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从2016年由竹木加工行业转入香榧行业,郑自友便开始研究香榧种植,从最早的试种50多亩面积、几百株香榧,发展到现在的大规模成片香榧套种模式。通过考察和分析,郑自友看到了香榧产业的效益前景,在去年林场资金尚未宽裕的情况下,他果断决定在原有1000亩香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增1000亩,今年又增500多亩,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林地面积达到2500多亩。“基地上的香榧有一部分是去年冬天种的,苗还比较小。左侧的是之前种的,已经开花结籽了。”郑自友指着通往山顶的小路左侧山坡上的香榧苗说道,香榧从种植到产出的过程比较长,需要等待的时间,此外,香榧基地建设前期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按每亩种植30株、每株均价200元计算,1000亩苗木就需要投入600万元的资金。3/7尽管前期投入大,香榧的收益依然十分可观,据郑自友介绍,收成后每亩香榧能达到5000余元的经济效益,不到一两年就可以回本。“虽然香榧产出慢,但我们套种的茶叶已经可以采摘了。”郑自友满脸笑容地说。800亩的茶叶,每亩经济效益能达到2000元左右,也是一笔不可小觑的收入。几年来,郑自友拓宽思路,以短养长,除了种植香榧、茶叶外,还尝试不同的林下套种产品。如今,郑自友的香榧基地除了套种茶叶外,还套种了旱稻、大豆和油菜,不仅能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增加绿肥,还能有效增产增收。除了种植外,郑自友还想着如何拓宽销路,于是便成立了浙江好地方农业有限公司,把家庭林场的产品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打出“好地方”的专属品牌,逐步将产品统一化、规范化地推向市场。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郑自友还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在林场山坡沿路上种上了竹柏等兼具绿化和观赏价值的树种。这种立体科学的经营方式在郑自友的家庭林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在不像以前那么保守了,也想放开手脚大胆尝试。”郑自友说,山顶上的凉亭也是自己出资建的,除了想让工人们在工作间隙有个歇脚休息的地方外,还想为以后林场开发旅游做准备。郑自友在林场开展旅游项目的想法还不止于此。近4/7几年,花桥村附近有几个自然村整体搬迁下山,目前土地正处于闲置状态,虽然交通不便,但村子周边的自然环境很好,于是郑自友便有了依托这些村子的土地和自然风光投资做民宿的打算。“离林场不远有一个中塘自然村,有山有瀑布,环境非常好,我打算建一个七八十亩的水库,可以养鱼、养鸭,水库的水还可以引过来,解决香榧基地的水源供应问题。”郑自友说。多元化的经营思路让郑自友对家庭林场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他还打算在林场闲置的空地上种上十来亩果树,“今年我还想试种300多株桃树,春天桃花开的时候还能给这片林地添点不一样的美感呢。以后来旅游的人既可以赏花赏风景,又有果子可以吃,体验感也好啊”郑自友信心满满地说,“我给自己定了个5年目标,要把这个林场打造成上垟镇的后花园。”抓紧政策利好带动村民增收有保障郑自友的家庭林场做得有声有色,除了他自身对林场的用心经营外,林权改革的扶持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林场的香榧基地倚山坡地势而建,因为受到地形的限制,路不好走,尤其是下雨天,通行就更不方便了。依靠当地林业部门的资金补助,郑自友在山坡上开出了十几条弯曲但易于通行的石子路,为香榧的种植、采摘、养护5/7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多亏了林业部门的支持,现在路直接通到山顶,车子可以开上山,这样工人作业、运送肥料就方便多了,也能减少很多人工成本,做起事情来也更省时省力了。”林场内的土地主要以租赁和入股两种形式从花桥村集体和100多户农户那里流转而来,这种早期仅凭纸条签下的承诺曾让郑自友很不放心。2016年8月,龙泉市政府出台了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管理办法,在紧接着的第二个月,郑自友便领回了全省首张林权流转证,办证面积1980亩,并以流转证为抵押,贷款238万元,解决了香榧基地购买苗木、种植等资金缺口,为林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如果没有林业制度的健全,单靠以前的流转方式其实没有太多保障,即使流转过来我也不安心,所以当时流转证制度开始施行的时候,我就第一个办理了。有这么好的大环境,我们才能一步步做到现在这个规模。”郑自友说。在郑自友的家庭林场中,长期雇用的工人有30多个,季节性的雇工也有100多个,以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为多,其中90是本地流转村民。一年下来,工人们的平均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左右,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因山林流转造成劳动力剩余的问题。随着林场的经营越来越得心应手,郑自友对香榧的种植也越来越有经验,还经常为村民出谋划策。只要村民6/7们愿意,香榧基地上培育的苗木可以免费提供给村民种植,前期不需要任何成本投入,等收成时再按一定比例的收益支付给他即可。而这项“福利”只有花桥村村民可以专享,也是他作为村长帮助村民致富增收的一点责任和心意。据郑自友介绍,林场还有200多亩农田用于雷竹笋种植,由于雷竹笋产量没有大小年之分,每年都可以采挖,经济效益良好,目前已有30多户村民有合作意向,打算合力成立一个笋竹专业合作社。还有村民想找郑自友合作入股做林产品生意,村民说老郑经验丰富,拉他一起入股才觉得更踏实。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解决村民贷款难的问题,郑自友主动牵头成立了花桥村惠民担保合作社,村民想经营香榧、毛竹、香菇等产业需要贷款的,贷款金额和用途只要经过郑自友的审核,由他提供承诺书给银行即可贷款,不需要再由其他人担保,每家每户最高贷款额度达10万元。目前已为100多户村民提供服务,贷款金额累计达700多万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诊断试剂生产设备维护与保养方案
- 社区书画室学员作品线上展览执行方案
- 医疗卫生系统人员试题预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陕西省韩城市中考数学经典例题【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机械设备制造修理人员试题预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考试黑钻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4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计算机一级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GB/T 45345-2025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工程用直流磁控溅射银镀层镀层附着力的测量
- 无人机教员聘用协议书
-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脑科生理病理图谱解读
- 足球教练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规范
- 产地证培训讲义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课件
- 养殖场远程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 二手车转让免责协议书范本
- 化粪池及隔油池清洁服务方案
- 骨科患者辅助器具选择与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