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技术破壁_第1页
3d电影技术破壁_第2页
3d电影技术破壁_第3页
3d电影技术破壁_第4页
3d电影技术破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3D电影技术破壁D电影技术破壁激光放映技术为破解3D电影的技术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在饱受糟糕观影体验的摧残后,中国观众开始反击。8月下旬,好莱坞系列动作片谍影重重5正式登陆中国院线。与此前在北美上映不同,该片专门制作了3D特供版,以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谁知在首个放映日后,不少观众反映在观影中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以致影片发行方环球影业不得不在次日发布声明称,将与院线协商提供更多2D观影场次。3D电影的眩晕感只是其中一个问题,一个更为中国观众熟知的场景是戴上3D眼镜后,视野中的亮度变暗,画面细节不清晰,最终导致观影体验差。一个好消息是,近年来,以激光作为数字电影放映机的光源,能够为电影放映提供更亮、更稳定光源的激光放映技术逐渐兴起,这为破解3D电影的技术难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也正因此,国内激光放映市场不断升温2016年被业界誉为激光元年,激光光源投影新品接连上市,2016年2/6则几乎覆盖了院线、工程、商务、家教全产品线。但在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仍然隐藏着忧虑。数字电影“3D劫”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电影院播放的都是胶片电影。虽然摄影机来自国外,但放映机大多是“中国制造”。彼时,哈尔滨、天津、广东三地设有电影机械厂,可以生产胶片电影放映机。其中,哈尔滨电影机械厂的技术最早是从苏联引进,后来经历了国产化改造。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数字放映技术取代了传统的胶片放映,但早期的数字放映机结构仍然采用传统胶片放映机的灯箱,搭配数字放映机头,光源是靠气体放电发光的氙灯。3D电影热潮之下,几乎所有电影都以拍摄或者放映3D版本为第一要务。氙灯光源的缺点十分明显损耗快,不到3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就要花费数千元,而且更换过程中还可能发生“炸灯”现象,威胁到放映员的安全。所以,为了节省放映和人工成本,不少电影院都会将氙灯亮度调小,人为延长灯泡的使用时间。虽然听起来主意不错,但是影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影厅光线较暗,观影体验差,尤其在放映3D电影时尤为明显。2016年初上映的科幻片阿凡达一直被视作3D影3/6片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中国人首次近距离接触3D放映技术。全新技术带来的革命性观影体验对中国观众的刺激在票房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上映首日票房就达到500万美元,刷新了当时中国的单日票房记录,最终斩获亿票房,占到全年票房总额的。受3D电影收获高票房的影响,国内放映3D电影的银幕数量也在快速增加。在阿凡达上映的2016年,国内数字银幕中有2020块都兼容3D放映,几乎占据数字银幕的半壁江山。如今,几乎所有电影都以拍摄或者放映3D版本为第一要务,即使如前述谍影重重5这样剪辑画面跳动频繁、不适合3D放映的影片,也专门转制出3D版本。只不过,虽然3D电影在国内市场上高歌猛进,但观众却仍需要忍受光源不足观影体验太差带来的困扰。技术以外的壁垒激光电影放映技术的到来,似乎成了3D电影的救命良药。激光放映技术采用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作为光源,能实现自然界中90以上的人眼可识别色彩,是传统投影的2倍以上。基于此,激光光源具有更高的色彩灰度表现能力,图像层次感强,极大增强了3D立体效果。在使用寿命方面,激光光源寿命长,低衰减,可以4/6长时间连续工作,并且长期无需更换,寿命大于2万小时,而高功率氙灯寿命只有500小时,只有激光的1/40。不过,和其他一些科技领域类似,在激光放映机技术和产品方面,国外厂商的整体水平也遥遥领先国内厂商。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影院银幕数为35252块,而每块银幕背后的数字放映机,几乎都出自四家海外供应商比利时巴可公司、美国科视数字系统公司、日本NEC公司以及索尼公司。这些公司在国内放映市场中的地位不容小觑。以巴可公司为例,这家公司很早就开始介入中国市场。国内第一批分辨率的数字放映机采用的中文触摸屏操作界面,均自来巴可。在放映机数量方面,巴可更具有绝对优势。截至2016年11月末,该公司在中国数字电影放映机出货量已突破2万台,市场份额高达60。差距由何而来“事实上,国内公司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技术,而是研发自己的新技术时得不到支持和理解。”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李屹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在国际上,激光放映早已不是新鲜事,曾经的影像5/6产品巨头柯达公司早在2002就开始研究激光技术。彼时该项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原色激光上,荧光还并不惹人注意。而李屹及其研发团队的主攻方向,是将荧光和蓝色激光结合形成新的激光,走出自己的一条技术路径。“但在研发过程中,只有少数人认可这个方向,”李屹补充道,“不少人直言,你这个不可能赚钱。”这是不少国产放映技术提供商的真实状况。一方面国外厂商虎视眈眈,另一方面,来自各方的阻力也会拖住技术创新的脚步。于是,大多数国内厂商开始倾向于模仿欧美公司成熟技术,亦步亦趋。破壁机遇种种情况无疑是整个行业正在面临的困局。不过好消息是,伴随更多行业政策出台,解决困局的难度正在逐步降低。激光放映作为新一代数字放映技术,着实是个“技术活儿”。2016年,我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对国内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进行跟踪调查后,开展了与国外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合作的模式,并成立了专门的数字立体电影放映技术研究实验室,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持。此外,制定电影行业的放映技术标准也必不可少。毕竟,如果数字放映技术标准不明晰,也可能导致立体电影在放映过程中出现问题。6/62016年底,国家电影质检机构牵头开始修订与电影放映技术相关的国家标准电影院试听环境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电影混音室、鉴定放映室、室内影院B环电声频率响应特性。一方面是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