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的诗歌美学_第1页
余秀华的诗歌美学_第2页
余秀华的诗歌美学_第3页
余秀华的诗歌美学_第4页
余秀华的诗歌美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余秀华的诗歌美学余秀华的诗歌美学当我们谈论诗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谈论诗人重组细腻而发亮的风景,谈论诗心普遍而又奇异的特质,抑或谈论到诗人写诗的初心是否需要如谜一样去追究,等等。这一切都不足为奇,因为诗歌有这个神奇的魅力,尤其是好诗。余秀华,她的诗跟梵高一样,可以折射出生命向日葵的绚烂,也像莫奈笔下的荒原草垛,在四季不同晨昏发出耀眼的光芒。窥探其诗歌的特征,痛苦的凝视仿佛是诗歌产生的来源。也许对她来说,生命不需要回归,因为她的诗就代表生命本真。一、痛楚特质幻化美的力变没有被健康选择,但依然可以选择诗歌。当我们不再局限于诗人肉体与别人的差异,也许更能直观对待她的诗歌作品。余秀华是左手压着右手写字,诗行里每一个字渗着疼痛。她站不稳自己的身子,总是摇摇晃晃,偏偏倚倚,她的声音挤出的不是绚烂,但是比绚烂还美的痛楚,甚至像哭泣似的悲悯。正是这样的痛楚带给她诗歌美的力变。她的目光既有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也有对外部世界的观望。希望通过2/5诗的远游来结束心灵的磨难和无休无止的孤独无援。她的诗是在内心苦闷矛盾的状态下写出的。带有象征美学的特征。诗人运用各种物象来暗示内心微妙的世界。物质感的形象在她用暗示、烘托、对比、渲染和联想的渠道表现出来。在诗句的描述中,她时刻处在冬天,虽然诗歌却常把她往春天的路上带。她如云朵一样的年华随时可以倾塌,像露水一样的心只能在清风下发呆。她是一棵在若有若无的风里怔了很久的草,偶然扭动一下身躯,也是一艘漏底的船在荒芜的岸,同时拥有木性和水性。她的痛被遮盖、掩埋却又赤裸裸地暴露,像大地一样的辽阔忧伤,她在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她用眼睛掠过心里的痛。她说一朵花开够了就凋谢,但她不能。她也很少写花,而更钟情于麦子的情怀。她羞于用笔墨写出对麦子的喜欢,而是放在嘴里咀嚼,再慢慢下咽。她喜欢站在麦田中间,负担爱的到来和离开。爱,是她想要而局促不敢谈开的话题。爱在她心里就像一场雪,因为过于洁白而接近春天,所以她一次次按住心里的雪,又渴望下一场大雪。爱对她来说,不是诗歌,更像一颗提心吊胆的心,又抑或爱只是经过,像秋风在院子转了一圈,过去了。爱让她经常想起怜悯,她要区分是这忧伤还是甜蜜,并且相信这不关容貌什么事情。她用挤压出嗓子的艰难的声音和不圆滑的嘴的造型3/5朗诵有关春天的诗歌,仿佛春天就在她敏感躁动的心里却渐渐又生出稗草的荒芜,她不是不喜欢花,不是不喜欢春天。春光在她的诗行里是浩荡,是杏花的悲欢,是桃花结出果子后还是花的样子。二、荒野村落填构筑诗意背景拒绝做一条鱼,和世间万物指认。余秀华诗歌有其特有的布景,江边、庭院、打谷场、果园、麦田等成了她追逐痛苦和喜悦的风景。在诗歌里爱着,她隐匿自己,又暴露自己。荒野村落是另一个世界,一个没被污染的诗歌世界。她每天巴巴地活着,在干净的院子里读诗,看这人间情事,懂得更多的是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吹过村庄的风、流过村庄的河流是初夏的特征,继而水落淺、河床裸露,秋天到来。她的横店村,有秧苗、白杨、茅草、炊烟及没有那么容易说出爱,没有那么容易交出泪水的村民。她跛出院子的时候,身后跟着一只叫小巫的狗,她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舔她。在水塘边喂鱼,云朵被一条鱼喝进去了。后山黄昏,落日温暖,一个孩子走下去,在流水里清洗暮年。微风的田野,有那些草,呈现被云朵搽过身体的样子。她生活的村庄,又小又哀伤,没有庙宇。一个女人站在屋顶上,看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没有人知道她心里在计算。夜晚的村庄,蛙声、虫鸣,散发泥土气息。她看到一些光永远隐逸,在原野上保持站立,花草树木各自4/5生长,各自潜伏、突袭。冬天的村庄落满了树叶子,风跌落,并跟着一只乌鸦的叫声跑。不得不说,余秀华是大自然的宠儿。她生活轨迹单调贫乏,环境简陋闭塞,但是却用自然的背景创作出宏大而丰富的诗歌背景,她把思想安放在这个背景之中,潜心铸就诗歌的艺术。在有限的空间,获得心灵的自由,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天堂。三、饱满而匮乏的诗心对立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余秀华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丰沛,她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在诗中她时而放纵,时而安静,时而沉迷,时而清醒。在生活中她说自己是个丑角,哭笑尽兴。她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但却不虚伪。她说不知道上天为何厚待她,如何有被礼遇的资本,灵魂何处放诗歌通向灵魂,不写自己能写谁她怀抱云影和石头,在水里的影子被风吹乱,也被风合拢。喜欢哭泣、悲伤,再以欢笑的声音返回。她喜欢身体里破碎的声音,和愈合的过程,那些悲喜交替,那些交替过程里新生的秘密。她像一只乌鸦在返回的路上,不再关心她的羽毛,和身后的群山,她徘徊整夜,摁回了胸口最后的悲鸣。又像模仿一只蟋蟀,在即将的枯黄里,完成安排好了的旅行。没有人把她的歌声当成哭声,也没有人把她的哭声当成歌声。5/5有人说,余秀华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被誉为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至少,她和狄金森一样,执意探索人生的希望、失望、绝望、恐惧、痛苦、痴爱的迷醉,种种复杂情绪,作了形象化的书写。余秀华最可贵的一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点,是她对诗歌感悟和表达是直白的,她的诗观一切关于诗歌的表白都是多余的,它是我最深切的需要。诗人刘年曾这样评价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